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0节

  “打不容易,治理更难。”

  陈景恪侃侃而谈,阐释着自己的看法。

  听到最后一句话,朱雄英忍不住乐了:“难吗?我觉得挺容易的啊。”

  本来只是一句玩笑话,朱元璋却脸色严肃的道:

  “你觉得打辽东和高丽容易?无知。”

  朱雄英愣住了,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对他说这么重的话。

  陈景恪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老朱的用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别的事情都可以惯着,慢慢教育,甚至可以给他试错的机会。

  唯有军事不行。

  更何况还是打辽东和高丽,说是国战都不为过。

  要是他真认为很简单,那才是大明的灾难。

  朱元璋继续说道:“翻翻史书,中原王朝在这两处地方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隋朝更是因此耗尽国力,二世而亡。”

  “也只有汉唐时期才短暂统治过这里。”

  “你还觉得简单吗?”

  “若非景恪计划得当,让我们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若非使节团一年的努力……若非将士们敢于用命……”

  “你觉得简单,就是对他们的羞辱……”

  一席话说的朱雄英羞愧不已:“皇爷爷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开这样的玩笑了。”

  陈景恪也适时递了个梯子:“太孙的性格陛下也知道,在亲近的人面前总是喜欢说笑。”

  “其实他内心对战争的残酷,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朱元璋冷哼道:“哼,就怕是借着玩笑的口吻,说出了心里话。”

  朱雄英连忙道:“皇爷爷请相信我,我是真的随口开了个玩笑。”

  “大明是如何谋划辽东和高丽的,我全都看在眼里,又岂会不知大家付出了多少心血。”

  朱元璋这才放过他:“但愿你真的只是说笑,而不是真的认为很简单。”

  又说了一通战争的残酷性,这一茬才算是揭过。

  朱雄英擦了把汗,这老头骂起人来是真凶啊,以后绝不能再拿此事开玩笑了。

  陈景恪心下暗笑,让你小子没正行,这下被批了吧。

  之后话题回到最初,陈景恪接着方才的话说到:

  “拿下高丽不是结束,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如何治理这里,就成了大明当前面临的第一难题。”

  “如果治理不好,很可能会重蹈唐朝覆辙。”

  朱雄英不解的问道:“你不是说经过千年熏陶,高丽人对中原非常向往吗?为何还会难以治理?”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正如叶公好龙的故事,大明就是那条龙,高丽就是叶公。”

  “他们确实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且因为离的远,他们只看到了中原的好。”

  “所以对大明非常尊崇,视为宗主之国。”

  “可是千年的发展,他们拥有独立的统治体系。”

  “说的直白点,他们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利益群体。”

  “两个国家融合,必然有一方的利益群体要失势。”

  “而大明和高丽融合,必然是高丽旧贵族利益受损。”

  “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损的时候,之前想象出来的种种美好就一文不值了。”

  “如果大明处理不好这一点,那些利益受损的权贵官僚,定然会起反心。”

  朱雄英恍然大悟,说道:

  “高丽是贵族政治,更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官吏世世代代都是官吏……”

  “大明行科举,唯贤才是举,剥夺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

  “高丽的官僚权贵们,定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局面。”

  “这确实是个麻烦事情……”

  朱元璋考问道:“你可有办法解决?”

  朱雄英下意识的想说一句,不是有景恪吗。

  还好,他及时反应过来,这是给他的问题。

  如是他想都不想就来这么一句,皇爷爷不但会对自己失望,还会对陈景恪生出不必要的担忧。

  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陷入了思考。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历史上已经有人给出了答案,所以很快他就有了想法:

  “仿照汉初,在高丽施行郡国并行制度……”

  “在郡国内依然施行高丽之法,但慢慢的普及学问开启民智。”

  “如此三五十年后,削藩施行郡县制。”

  “还可以将敌视大明的官僚权贵,全部迁徙到大明进行安置……”

  “将心向大明的权贵官僚留下,让他们继续治理高丽……”

  一次性将权贵官僚全部迁走,这是不现实的。

  要是真这么做,高丽分分钟就烽烟四起。

  但将其中一派迁走,另一派定然是很乐于见成的。

  将反对派迁到大明内部安置,就相当于是打断了他们的爪牙。

  就算他们有多少想法,也只能装做归顺,用不了多少年就习惯了。

  留下的都是心向大明之人,借助他们的手稳定高丽。

  听过他的全盘计划,朱元璋非常欣慰:“不错……景恪你怎么看?”

  陈景恪也称赞道:“太孙之法确实高明……”

  “不瞒陛下,郡国并行我想到了,但后面将反对者迁到大明,我着实没有想到。”

  朱元璋的嘴角疯狂上翘:“哈哈,景恪你就别贬低自己抬举他了,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

  之后三人围绕朱雄英的策略,进行了细节完善。

  陈景恪提议,恢复汉四郡。

  “大明乃华夏正统,恢复汉唐河山,复汉家制度乃天经地义之事。”

  “重设汉四郡,行郡国并行之制,高丽人也比较容易接受。”

  汉四郡就是汉朝在辽东、朝鲜半岛中部和北部设立的四个郡。

  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

  这四个郡存在数百年,在辽东和朝鲜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恢复汉四郡,比重新划分郡县,更容易为当地人所接受。

  而且还能增加当地人的自豪感和对大明的归属感。

  很简单的道理,出身。

  出身汉四郡和出身高丽旧贵族,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前五年不要有太大的动作,以稳定为主。”

  “除了推广《华夏简史》之外,最好不要有太大动作,以免引起高丽旧贵族抵抗情绪。”

  “我们要让心向大明的人,感受到归顺大明的好处。”

  “五年后大局已定,再根据情况教化百姓开启民智,小范围推行大明法制。”

  “二十年内能彻底同化此地,就是重大胜利。”

  对于这个规划,朱元璋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真能将半岛纳入中原王朝领土,那将是超越前人的功绩。

  关键是带来的实打实的利益,才是他最眼馋的。

  所以,别说是二十年,就算是三十年五十年,都没有问题。

  朱雄英就更没有意见了,二十年后差不多就是他坐天下了。

  他巴不得这种事情多一点。

  到时候他闭着眼睛摘果子就行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

  跟随陈景恪学习那么久,他很清楚同化是急不得的,需要时间。

  大方向确定,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

  陈景恪制定了一个大华北战略:“华北平原是大明最大的平原之一……”

  “将这里开发好了,可以恢复北方元气,稍微平衡南北经济差距……”

  “环渤海一带,拥有数个天然良港,尤为适合发展水师和海贸……”

  “以这里为支撑点,辐射整个辽东和半岛,进而攻略日本。”

  “同样的,与半岛、日本以及更北方地域的交往,也会反过来促进环渤海带的发展。”

  这其实是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只是事情太多,尚未来记得实施。

  现在高丽都打下来了,必须要跟进才行。

  “辽东那边的治理相对来说要简单的多,我认为只要解决了两个问题,剩下的都好说。”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哦,不知是哪两个问题?”

  陈景恪说道:“一是御寒,二是粮食。”

  “御寒可以推广棉花种植,粮食可以推广水稻种植……”

  至于为什么种植水稻……因为它高产。

  且辽东水网密布,还有肥沃的黑土地,实在太适合生产粮食了。

首节上一节310/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