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8节

  三眼铳就是三根尺长的铁管,呈品字型摆在一起,后面有一根长长的木棍方便手持。

  将火药弹丸装进铁管,点燃引信对准前方喷射。

  九眼铳和三眼铳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有九根铁管。

  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原始了,没有什么瞄准装置。

  点燃后对准大致方向激发就可以了。

  射程很短,但进入射程后的威力却不小。

  原因很简单,三根管甚至九根管的喷子贴脸输出,威力自然小不了。

  但因为射程和装填速度等原因,临战基本也只有射击一次,之后就进入肉搏战了。

  陈景恪并没有说改良的办法,一来他自己也要好好想想该怎么改,二来和这些当兵的说了也没用。

  他们只负责使用火器,制作火器是军器局的职责。

  改良火器的事情,还要等回京之后再说。

  检阅了一番水师,朱雄英才心满意足的返回石港铺船厂。

  在亲眼见到滑轮组升降帆的实际效果后,终于启程前往下一处地方。

  这次他准备去福建、江西、湖广去逛一逛,顺便和朱见一面。

  他倒是想去两广云贵四川去转转,只是别说朱元璋了,陈景恪也不允许。

  此时两广和云贵的气候环境太危险了,万一他在那边出点事儿,后果太严重。

  四川则是路途难行,也不能去。

  朱雄英也没有一味的赶路,时不时的就会去农村看一眼。

  虽然他看到的,基本都是地方官想让他看到的,但总算是对民间有了一定的了解。

  毕竟身边有个陈景恪不时的提醒他,你看到的情况再差十倍,就是真实情况。

  他想认不清都不行。

  陈景恪也没有忘了自己的打算,途中再次出手改良了织布机。

  在一户农家参观的时候,他见到了这个时代的织布机。

  和他小时候见到的几乎一样,但他很轻易就看到了一样不同之处。

  这个不同之处,让明朝的织布机,比起前世他小时候见到的,效率低了好几倍。

  这个不同之处就是,飞梭。

  此时的飞梭是一根长木条,上面缠着线圈,要手动放线才行。

  前世他小时候见过的织布机,飞梭是一个木头雕刻的梭子,中间掏空有一个滑轮。

  那个滑轮和鱼竿上的绕线轮有点相似,可以自动放线。

  织布的人只需要不停地扔飞梭就行了,节省了手动放线的过程。

  不知道这种飞梭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但无所谓,至少现在还没有。

  于是他再次出手,改良了飞梭。

  织布的妇人稍加练习,就可以娴熟的使用,织布速度快了至少五六倍。

  这下众人无不再次感到震惊。

  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竟然能将织布的速度提高数倍,实在是厉害啊。

  这要是推广天下,不知能节省多少人力,创造的价值无可估量。

  朱雄英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陈景恪经常给他说的一句话:

  生产力改变生活。

  实乃至理名言也。

第217章 无题

  陈景恪最近几天搞了不少发明,但要说最让众人震撼的,反而是织布机的飞梭。

  弹簧、轴承、滑轮组,都可以看做是全新的发明。

  大家在震撼之余,也只是觉得他很厉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好比一个学渣,不会去揣测次次考一百分的人,是怎么考的一样。

  正因为太厉害,他们反而不愿意去想,为什么陈景恪就能发明出轴承和滑轮组。

  而是很自然的将一切归结于天赋我做不到,他厉害是应该的。

  但飞梭不一样,这就是一个改良,一个他们完全能看懂,也能做到的事情。

  梭子他们见过,钓鱼用的绕线轮他们也见过绕线轮宋朝就有了。

  只需要转变一下思维,将两者组合在一起,就能让织布的效率提高五六倍。

  在看到飞梭的时候,很多人心中下意识的产生了一个想法:

  原来这么简单,为何我就没想到呢?

  就好比是考三十分的人,去看考四十分的人。

  为啥我就比他少了十分呢?不服啊。

  但正因为如此,飞梭带给他们的震撼,才更加强烈。

  尤其是朱雄英,感触是最深的。

  陈景恪一直给他灌输生产力这个概念,使得他下意识的认为,这玩意儿应该很高端很难。

  轴承和滑轮组,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这也导致他无法理解,大字不识一个,纯靠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吃饭的工匠,能对此做出多大贡献。

  他们能想出轴承这种高级玩意儿吗?

  能想出滑轮组吗?

  很明显,不能。

  那么,为何陈景恪还一直认为工匠很重要呢?

  不过尽管无法理解,出于信任他还是相信了。

  可是飞梭让他知道了,原来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如此简单。

  就算是普通工匠,潜心去琢磨也能弄的出来。

  可是自黄道婆改良织布机至今,已经过去一两百年时间,为何没有人做出改变呢?

  他想起了陈景恪之前给他说的话:“工匠地位太低,积极性太差。”

  “且真正拿主意的是管理他们的官吏,这些官吏只关心自己的任务,关心乌纱帽。”

  “技术的革新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如果革新失败,反而要因此担责。”

  “所以他们是最不喜欢技术改良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工匠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也没有地方去试验。”

  “有学问的人不屑于去研究技术,掌握技术的人地位低下……”

  “生产力的进步,全靠百姓在实践中的偶然发现,进展自然缓慢。”

  此时,他对这一番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废除匠籍制度的决心。

  如果皇爷爷不同意,我就绝食给他看……

  嗯,还是算了,饿着挺难受的。

  他要是不同意,就等我登基了,统统给废掉。

  就不信他还能反对。

  之后,朱雄英就下令,让当地官府全力推广新式飞梭。

  并且再次写了一封奏疏,连带着飞梭样品一起送回了应天。

  然后一行人就继续上路,前往江西和朱会合。

  走到半路,遇到了一队差役,押着上百人在前行。

  被押送的人,一二十个一组,用绳子拴起来。

  说他们是囚犯吧,这些人身上也没穿囚服,且押送的力量也太儿戏了。

  可要说他们不是囚犯,为何要用绳子拴起来?

  陈景恪将人拦停,仔细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江西那边被拆分的宗族成员,这一批要押送到北平定居。

  用绳子拴起来是怕他们逃走。

  对此陈景恪也不好说什么,但想想北平和此地的距离,他皱眉问道:

  “你们就这样步行去北平?”

  差役赔笑道:“贵人说笑了,哪能呢。将他们送到渡口,乘船顺着大运河北上。”

  陈景恪这才放他们离开。

  将事情告诉朱雄英,他只是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队伍继续行驶,之后又遇到十几批押送百姓的队伍,粗略估计有数千人被送走。

  这还只是他们看到的,没看到的不知道有多少。

  由此可见,这次朝廷的决心有多大。

  一路到达江西省治南昌,江西布政使等官吏出城十里相迎。

  而朱则在城门口迎接。

  如果是朱元璋来,他肯定出城三十里亲迎。

  如果是朱标来,至少也要出城十里。

  朱雄英过来,他作为长辈出城迎接是符合礼节的。

  叔侄相见,自然非常的开心,其他人都成了配角。

  寒暄了几句,众人就进入城内,去往朱的临时住所。

  到达南昌城中,发现大街上闲逛的人非常少,碰到的人基本都是步履匆匆。

  尤其是看到他们的队伍,更是慌忙躲开如避蛇蝎。

  朱雄英正想问原因,却从朱脸上轻蔑的表情找到了答案。

首节上一节268/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