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34节

  司法独立,大理寺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刑部就更别提了,本就是六部里面的万年老末。

  司法独立之后,他们的权势也会跟着上涨。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反对的声音占上风。

  但以现在大明的情况,朱元璋乾纲独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直接强行推动这条法令。

  而且也不怕下面的官员不配合。

  刑部、大理寺和推官,会积极推动这项改革。

  还有一个群体,也很关心此事。

  就是等待升迁,却没有空缺的下级官员。

  这一下多出一千多法判空缺,他们自然就有机会升迁了。

  其中尤以典史最为热衷,很多法判官都是直接从他们中间选拔的。

  就算自己没被选中,从原本衙门的四把手,变成法院的二把手,也是一种提升啊。

  关系到自身利益,这些人自然很积极。

  于是,在部分官员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司法独立以极快的速度推行。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八月份,山东布政使的一封奏疏,打破了朝堂的平静。

  山东四个月滴水未下,全境大旱。

  一时间朝廷的注意力就全被吸引了过来。

  朱元璋却没有第一时间处置旱情,而是着人将河南的所有奏疏,全部查了一遍。

  并未发现任何灾情的奏疏。

  于是他一边下旨给河南布政使,询问当地情况,一边派出锦衣卫去调查。

  陈景恪一开始还有些懵懂,山东大旱,关河南什么事情?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山东河南在地理上,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体的。

  不可能山东全境大旱,河南没有出一点问题。

  至少和山东毗邻的那几个县,多少会有点异常情况吧?

  现在河南那边没有任何情况,要么是有人截留了报灾的奏疏,要么是地方官不顾民情瞒报。

  当然,只是有这种情况。

  所以朱元璋才没有直接处置,而是派人去调查。

  想通了这些,陈景恪也不得不佩服老朱的智商,然后对朱雄英说道:

  “你要是有陛下这种处事能力,那该多好啊。”

  朱雄英没好气的道:“说的你很厉害一样,比我大那么多岁,你不也是才反应过来吗。”

  陈景恪理直气壮的道:“我是做臣子的,反应慢点又咋了,大不了当个小官混日子。”

  “你是储君,反应慢了那可就惨喽。”

  朱雄英鄙视的道:“你现在越来越无耻了,你那么蠢,我要你何用。”

  说笑过后,朱雄英疑惑的道:“山东发生那么大的灾情,你还有心思开玩笑?”

  陈景恪说道:“如果是黄河改道之前,我肯定会发愁。现在吗,我反倒觉得来的好。”

  朱雄英顿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有道理,至今尚有许多人还认为,黄河改道劳民伤财。”

  “相信这次能堵住他们的嘴了。”

  陈景恪摇头道:“堵不住的,人最难的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觉得好,是因为旱情可以坚定支持朝廷之人的信心,提高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对于朝廷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并不是真的不担心山东大旱,而是这次大旱并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其一,黄河改道,今年夏收山东喜获大丰收,百姓家里多少都有点余粮。

  其二,旱情对黄河沿岸的耕地,影响不大,可以确保一部分收成。

  当本地有足够的粮食,就可以就近赈济,降低灾难带来的危害。

  然后朝廷再从未受灾的地方,抽调一部分粮食过去,就能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事实上情况确实如他所想。

  其后不久,山东布政使再次上了一封奏疏。

  详细统计了山东的储粮和受灾情况。

  由于夏收大丰收,储粮暂时足够,所以粮价并未上涨太多。

  黄河沿岸的良田皆未受到影响,可确保不会全境绝收。

  而且为了应对灾情,他们正动员受灾百姓,开挖沟渠将黄河水引到更远的地方,灌溉更多的土地。

  尽可能减少损失。

  此举可以说是救灾和以工代赈的样板了。

  朱元璋对山东官吏进行了表彰,同时免除了山东一年的赋税。

  为了稳妥起见,还是通过大运河,运送了大批粮食过去。

  黄河在此次旱情中起到的作用,也验证了改道的正确性。

  让不少持不同意见的人,彻底闭上了嘴巴。

  但也有不和谐的地方,河南与山东毗邻的几个县,确实也受到的旱情的波及。

  有的县为了自己的政绩,选择了瞒报。

  有的县上报了,但上面的人为了政绩选择截留。

  最终那些为了政绩不顾百姓死活的人,全都落了个剥皮萱草的下场。

  朱元璋下令,再有灾情不报者,皆依此处置。

  山东的灾情就这样解决了,一时间群臣都有些恍惚。

  貌似朝廷就运送了一些粮食过去兜底,剩下的山东本地自己就做完了。

  这也太轻松了吧?

  然后群臣就只能齐呼‘陛下圣明’了。

  其实朱元璋自己也有点不敢置信,波及一省的灾情,这么轻易就可以解决了?

  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答案很简单,一切都要从三年前揭皇榜说起。

  陈景恪果然高瞻远瞩,进行的所有变革,几乎都在这次灾难中起到了作用。

  事实,让朱元璋对他更加的信任。

  于是在处置过山东旱情之后,朱元璋下令修建圣贤庙。

  地位在文武二庙之上,与天坛、宗庙等同。

  给黄帝上人文始祖封号,老子上至圣先师封号,孔子上万世师表封号。

  此令一出举世哗然。

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废

  198.

  儒生们很聪明,没有反对黄帝、老子和孔子的封号。

  实在是没办法反对。

  黄帝不配?这话他们不敢说。

  老子不配?

  如果老子都不配上封号,孔子有什么资格上?

  老子和孔子,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体的。

  所以,这一点是没办法反对的。

  但没关系,直接反对立圣贤庙。

  只要圣贤庙立不起来,封号自然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况且圣贤庙对儒家的威胁更大,将直接动摇文庙的地位。

  文庙是什么?

  那不只是一座庙,更是儒家正统地位的象征。

  现在朝廷要另立一座庙,凌驾于孔庙之上,这就是要动摇儒家地位啊。

  儒生们自然不愿意。

  纷纷上书阻止,甚至有文官和儒生,到宫门口下跪请愿。

  然后有趣的事情就来了,他们不敢明着说阻止的理由。

  毕竟圣贤庙要供奉的有华夏先祖,他们没那个胆子说这座庙不配高于文庙。

  只能用‘前所未有’,恐会动摇社稷人心等等做借口。

  就在这时,已经被打为儒家叛徒的方孝孺,再次跳了出来。

  一连写了好几篇文章,赞成立圣贤庙之举。

  其中一篇文章,专门讲述了文庙是怎么来的。

  原本是孔子的家庙,汉高祖首次祭祀,开启了帝王祭祀孔庙之举。

  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庙地位得到提升,慢慢的就变成了文庙。

  既然文庙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人立起来了。

  那作为后人的我们,为何不能立圣贤庙,祭祀华夏先贤呢?

  这篇文章一出,整个儒家集体爆炸了。

  恨不得将方孝孺抓起来千刀万剐。

  只是方孝孺早就不知道躲哪去了,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人,只能写文章痛斥。

  方孝孺根本就不理他们,自顾自的写着自己的文章。

首节上一节234/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