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23节

  “简单来说,就是百姓占据的生活资料太少,手中没有钱,买不起粮食。”

  “那么我们就想个办法,让百姓手中有钱。”

  朱元璋再次插话道:“海贸富起来的都是大海商,百姓如何能获利?”

  这时朱雄英忍不住了,站起来说道:“错了错了,皇爷爷错了,百姓也是可以获利的。”

  朱元璋非但没生气,还饶有兴趣的道:

  “哎呦,那乖孙给皇爷爷说说,哪里错了啊。”

  朱雄英说道:“您想呀,海贸出售的商品是哪来的?还不是民间生产的吗。”

  “海商从民间采购商品,百姓手里不就有钱了吗,有钱就可以买粮了呀。”

  “海贸出口最多的商品就是丝绸、瓷器和茶叶。”

  “就以茶叶为例,现在大明的茶叶只能自产自销,价格压的很低。”

  “很多干脆就卖不成价,白白浪费了。”

  茶叶当前最大的消费者,其实就是草原人。

  可现在大明和北元是死敌,这条路子断了。

  对外贸易,又因为禁海令给废了。

  至于茶马古道……云南去年才被打下来,残敌到现在还未被全部肃清。

  这条黄金商路现在还没有兴盛起来。

  况且就算兴盛起来,仅靠这一条路又能卖出去多少?

  所以,当前大明的茶叶是供大于求的。

  “海贸会增大茶叶的需求,抬高茶叶价格。”

  “百姓家里种几棵茶树,每年都能多得一笔额外收入。”

  “那些拥有茶园的大地主,要雇人管理、采摘、加工,百姓可以通过做工赚取一些额外收入。”

  “运输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百姓们还能搞运输赚钱……”

  “仅仅是茶叶一项,就可以为百万人提供生计。”

  “瓷器也是一样,海贸出口增大了瓷器的需求量。”

  “为了生产出更多的瓷器,那些作坊也要雇佣更多的工人。”

  “丝绸亦然……”

  朱元璋高兴的道:“乖孙说的真好,比皇爷爷懂的都多。”

  “你这么一说,皇爷爷就知道海贸的好处了。”

  陈景恪补充道:“但不论是瓷器、丝绸、茶叶,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只能惠及部分地区的百姓。”

  “要说潜力最大的还是棉布,棉花易种植,产量稳定,全国各地皆可种植。”

  “棉布保暖性和舒适性都非常高,价格百姓也能承受的起。”

  “如果对外出口,定然会非常畅销……”

  “到时候那些海商,就会大批量收购棉布。”

  “收的人多了,棉布的价格自然会变高。”

  “百姓利用农闲时节织布,拿出去卖掉,就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朱元璋眼睛一亮,说道:“这个好这个好,棉布这个好。”

  “咱当年在全国推广棉花种植,就是看中了它的这些优点。”

  “现在大明家家都种的有棉花。”

  “若真如你所说,确实能惠及全国百姓。”

  陈景恪又说道:“海贸还能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百姓有钱赚,就会想办法去研究,怎么更好更快的织布……”

  “瓷器作坊就会想办法降低成本,烧制出更好的瓷器。”

  “种地的百姓,为了抽出更多时间去做工赚钱,就会想办法提高耕种效率……”

  “虽然我们还是未能解决,分配端的问题,却完成了开源。”

  “通过开源,让百姓有更多的机会赚到钱,有钱就饿不死。”

  “而且问海商收税,要比问士绅宗族收税更容易。”

  “只要朝廷将港口控制住,就可以直接问进出商船收税。”

  “巨额的税收,能有效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而有了钱,朝廷就可以养一支强大的水师。”

  “海商为了保证自己安全,也会主动向朝廷举报倭寇、海盗的情报……”

  “到那个时候,军民一心,区区倭寇弹指可破。”

  朱元璋很是意动,不过却还保持着清醒,说道:

  “你的设想不错,也可以试一试。”

  “不过眼下大明正值内部革新的紧要关头,开海之事过几年再说吧。”

  陈景恪倒也不失望,眼下确实不是合适的时机:

  “臣明白,所以只是想提前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免得将来真的要开海了,什么都不懂。”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行,咱知道了,你们去吧。”

  陈景恪和朱雄英二人就来到大善殿。

  里面的藏书其实并不多,大约也就三五千部的样子。

  大多都是各种史书、应用类书籍。

  比如《战国策》、《史记》、《太平寰宇记》、《熙宁使虏图抄》,以及各种兵书等等。

  诗词歌赋、传奇小说之类的,反倒是非常少。

  在其中一个房间,陈景恪看到了那副大明混一图。

  比起前年看到的版本,这一幅多了许多内容。

  不过大多都是陆地部分,海洋方面的很少。

  没办法,至少现在大明的重心还是在陆上,对海洋的重视程度是很低的。

  找到大善殿管事,让他取来相关书籍,两人就翻阅起来。

  两人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朱雄英更关注海贸、海战这一块。

  陈景恪更关注造船业的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拓展海洋空间,必须要有合适的船。

  至少在现在,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世界领先的。

  能造出长一百五十米、宽五十米左右的大船。

  并且拥有完整的造船工艺,从设计到施工,技术都非常成熟。

  造船不是有技术就行,还要有材料。

  造船需要的木材,是非常苛刻的,要求具备耐腐蚀、防水、稳定等特点。

  这种木材基本都属于名贵木材,生长周期长。

  前世网上就流传一个梗。

  十八世纪,丹麦的舰队被英国给毁灭。

  他们想要报仇,可是没材料造船怎么办?

  只能自己种。

  于是他们就种植了九万棵橡木,期待着成材后打造海军报仇雪恨。

  结果一直等到二十一世纪,这批树才成材。

  至于报仇的事情,早就成过眼云烟了。

  虽然这个梗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也能看得出,材料是多么的重要。

  而且这些树不是砍下来就能用,还要花至少两年时间阴干,然后才能用来造船。

  中国突出一个地大物博,传承久远。

  船木?有,种类还很多。

  各种储备木料,也非常多。

  历朝历代的皇室,都会储备大量木料。

  主要是用来造宫殿的,但很多也能用来造船。

  各大船厂储备的木材就更多了。

  尤其是元朝,对海运是非常重视的,储备有大量的船木。

  所以,大明想发展海洋,优势是非常大的。

  但也有缺点,主要来自于船型上。

  中国古代更重视陆地,造船首先是为了内河运输。

  所以船型较宽,船底较平。

  这种设计吃水浅,能最大程度的增加载重量。

  但在风浪大的海洋上,这些优点就变成了缺点。

  吃水太浅,遇到风浪容易翻覆。

  这也就导致,没办法在外海航行,只能在靠近陆地的内海走。

  从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就可以看出,走的基本都是内海航道。

  只有在风浪较小的海域,才会走深海。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海战,白江口之战。

  因为要进入深海区域,大唐直接给所有参战的将士加了一级军功。

  不管最后有没有参与作战,只要出海了,全都给军功。

  足见平底船出海的危险性有多高。

首节上一节223/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