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2节

  “略有所得。”

  “说。”

  陈景恪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在了解过丞相的权力之后,我将其分成了三部分。”

  “其一决策权,其二议政权,其三执行权。”

  朱元璋不禁楞了一下,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细思之下竟觉得是如此的精辟。

  忍不住催促道:“继续说。”

  “想要限制丞相的权力,就要对其职务进行切割。”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决策权自然要归于陛下。”

  对这句话,朱元璋尤为喜欢。

  可不就是吗,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丞相凭什么分皇帝的权?

  这小子能有这个认识,不错不错。

  “执行权陛下已经下放给了六部以及各中枢衙门,我觉得这一招非常完美。”

  “如此丞相和六部就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能有效预防他们勾结在一起。”

  朱元璋先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又皱眉道:“你是说要让咱恢复丞相制?”

  陈景恪连忙摇头,这我哪敢,在明朝提议恢复丞相制,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烦了吗。

  “丞相制施行了数千年,已经深入人心。即便陛下拆分了它的权力,也很容易变成权臣。”

  “所以我以为,不但不应该恢复丞相制,剩下的议政权也不应该交到一个人手里,最好设置一个机构。”

  朱元璋大生知己之感,他设置四辅官的目的就是为此。

  “你倒是和咱想到一块去了,咱设置四辅官就是为此,只是用起来并不顺手啊。”

  陈景恪还是穿越后,才知道明朝曾经存在过四辅官制度。

  以四季为名,每个月轮流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

  然而,四辅官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权力自然而然的开始膨胀,很快就会变成新的丞相。

  为了杜绝这种问题,朱元璋让四辅官按月轮流值班。

  干一个月休三个月,随时都有被替换的可能,这下看你们还怎么揽权。

  这个设置,陈景恪已经无力吐槽,但凡多用用脑子都知道执行不下去。

  很简单,四辅官按春夏秋冬分为四批人,工作一个月休息三个月。

  一批人刚熟悉工作,就被替换休息三个月。

  这必然会造成两个恶果。

  其一,四辅官对手头的工作永远是陌生的,处理事情的效率非常低。

  其二,政策延续性比较差。

  一个官员负责的事情还没结束,就被替换走了。

  接替他的人,大概率是问都懒得问,这件事情就等于是无人过问了。

  长年累月下去,不出问题才见鬼。

  朱元璋产生废除四辅官的想法,也是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陈景恪更是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可以这么说,朱元璋的四辅官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

  宰相门前七品官,皇帝周围的人天然拥有权力,这是无法避免的。

  不让他们拥有权力是不可能的,真正应该做的,是限制他们的权力。

  这一点明朝后来的内阁制度就做的比较好。

  内阁制,可以说是封建王朝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了。

  陈景恪还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能超越古人,想到比内阁制更完美的制度。

  所以他最终的解决办法,也是抄袭内阁制。

  至于朱元璋听不听,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小子研究过陛下的四辅官制度……”

  陈景恪就将四辅官制度的优缺点,以及进行不去的原因,详细的讲了一遍。

  朱元璋并没有生气,反而不停的沉思点头。

  同时对陈景恪的态度也完全扭转了过来,能想到这些,已经超过了朝堂大多数人。

  难怪他狂,确实有狂的资本。

  不,他这已经不是狂了,而是自信。

  “在陛下四辅官的基础上,小子有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将四辅官的优劣剖析一遍之后,陈景恪就顺势提出了内阁制度:

  “可以设置一个机构,比如叫内阁……”

  “内阁学士人选,由陛下自行遴选,无需经群臣商议……”

  “内阁学士没有品级,没有具体职务,他们的职责就是协助陛下处理政务……”

  朱元璋毕竟是皇帝,政治敏感度接近满分的存在。

  当他听到‘自行遴选’、‘无品级’、‘无职务’这几个词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项制度的精髓所在。

  但陈景恪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忍不住击案叫好。

  “若是让太子殿下统领内阁,既可以锻炼殿下的能力,又可限制内阁学士以权谋私。”

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

  太子统领内阁?

  “好。”听到这句话,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大声称赞。

  “难怪你小子如此狂妄,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他最满意的不是什么内阁制度,而是让太子统领内阁。

  所谓内阁,他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制度,完美解决了四辅官制度的漏洞。

  但还是那句话,靠近天子者,自然拥有权力。

  不论如何限制,内阁学士必然会拥有很大的权力。

  而让太子朱标统领内阁,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既将权力抓在他们父子手中,又可以给朱标一个更大的舞台。

  这个法子好,简直就是完美。

  关键是这小子是个懂事理的,知道咱最担心什么,也知道咱最想看到什么。

  想出的点子,既能解决问题,又符合咱的心意。

  这才是能臣。

  于是他又拉着陈景恪仔细探讨了这个内阁制度。

  此时他对陈景恪的态度完全变了,之前是一副为难、考量的语气,现在则变成了商议。

  陈景恪就将自己对内阁制度的了解,详细的讲了一遍。

  有些细节朱元璋很是赞同,有些则不以为然。

  不过总体来说,他对内阁制相当满意。

  直到陈景恪将肚子里的存货掏的七七八八,他才说道:

  “你小子不错,日后好生辅佐咱的乖孙。”

  陈景恪知道,自己大概是通过朱元璋考核了,心下欣喜的道:

  “是,臣必尽心尽力辅佐太孙。”

  朱元璋又说道:“就是你这性子,要谦虚一点,有时候太狂妄了会吃亏的。”

  陈景恪马上就知道,昨天给朱标说的那一席话,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嘿嘿,小子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狂,偶尔如此,偶尔如此。”

  朱元璋知道他是故意装傻充愣,却也并不讨厌。一个知情识趣又有能力的臣子,谁会不喜欢呢。

  “咱还有个问题,一直拿不定主意,给咱分析分析。”

  陈景恪马上收起笑容,认真的道:“请陛下道来。”

  朱元璋问道:“你对科举有何看法?”

  科举?

  陈景恪想到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五年,便恍然大悟。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在洪武二年举办了一次科举。

  然后他就发现,招录的基本都是高分低能之辈,于是就禁了科举。

  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末,才被迫重启科举。

  逼迫他的不是朝堂官吏,也不是天下读书人,而是朝廷官吏不够用了。

  就他的反腐手段,多少官吏都不够杀的。

  胡惟庸案杀了数万人,其中官吏就有数千,空印案又杀了好几百。

  天下总共才有多少官?可不就是给杀的无人可用了吗。

  赵瑁案爆发,朝堂再次出现了六十多空缺,到现在都没填满。

  不是不想填,而是找不到可以用的人了。

  这就是现状。

  征辟倒是个办法,然而并不太好用,偶尔征辟一个人还行,大批量征辟就和闹笑话一样。

  举荐之法漏洞也很大,相当于给权贵们开后门。

  思来想去,发现最被他看不起的科举,反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但他又不甘心,科举录取的人,确实有太多庸碌之人。

  能否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他想找个人商量,然而看遍朝野,却无一人合适。

首节上一节22/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