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94节

  “君主选择谁,谁就能大放异彩。”

  “但作为优秀的君主,不会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选。”

  “而是选择最适合当前国情,能让国家变得更强的那一家。”

  “宋室恰恰相反,他们没有选择最合适的,而是选择了最符合自己心意的。”

  “结果就是,真正有本事的被打压了,剩下的全都去学腐儒那一套了。”

  “所以,宋儒和宋室算是相互成全了。”

  这一番话,算是为之前的那一番话找补了。

  强调了君主选择的重要性。

  但也不能算全错,也确实是宋室的选择,导致了理学和心学的大兴。

  最终天下不是理学门徒,就是心学的门徒。

  到了明朝照搬程朱理学,更是规定了科举只能考程朱理学。

  理学的地位更加稳固。

  虽然中后期出了个王阳明,将心学的地位无限拔高。

  但他的心学只过了五六十年,就被后人给弄的不堪入目了。

  李贽这个心学大家,须发都白了,还流连于秦楼楚馆。

  美其名曰,吾心即宇宙,我等心学门徒就要率性而为。

  呵,心学成了放纵自己的借口。

  国家出问题了,问他们怎么办。

  人家直接来一句,人心坏了,做什么都是徒劳的。

  再问就是,世道乱不乱自有其规律,我们不应该干涉。

  到了明朝末年,心学就已经臭大街了。

  只能说,制度烂了,想靠扭转人心来改变世道,纯属扯淡。

  朱雄英微微点头,道:“我明白了,治国真难啊。”

  他毕竟年幼,再加上对陈景恪的信任,纵使觉得这番话有点违背常理,也还是选择了相信。

  陈景恪还是很欣慰的,言传身教了这么久,朱雄英的三观比老朱正常多了。

  朱元璋怎么说呢……在很多时候,完全可以将朱重八和朱元璋,看做是两个人。

  原本他还有些担心,这番话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会不会引起他的震怒。

  结果风平浪静,朱元璋什么都没说。

  这让他放下心来。

  也大致摸清了朱元璋的底线。

  皇权和宗室。

  这两点算是朱元璋的的逆鳞了。

  在他活着的时候,是坚决不能碰的。

  别的地方,都可以尝试改一改。

  包括学术思想方面。

  这就让陈景恪放心多了,以后可以稍稍放开一些手脚了。

  至于皇权这个东西,他这辈子都不打算动手脚。

  宗室制度,倒是可以等老朱走了之后,改上一改。

  天下养朱的局面,是定然不能再出现了。

  

  《华夏简史》定稿,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大家也都很好奇,这本书到底编成什么样子了。

  其实一开始,朱元璋对《华夏简史》并不是特别重视。

  书编写完成就可以,谁还敢反对大明是天下正统咋滴?

  前几天陈景恪提出的,圣贤庙计划,让他改变了对此书的看法。

  必须要推广,还要大力推广。

  所以,他当朝宣布,此书刊印天下,所有读书人都要学。

  以后科举殿试,有可能会从这本书里选题。

  如果他说在乡试、会试增加相应的考题,肯定会有人反对。

  但殿试本就是皇帝举行的加试,只确定名次,不刷人。

  出题也全看皇帝的心意。

  所以群臣倒也不好说什么。

  但殿试会考相关内容,就已经足以促使读书人去学了。

  当一本书成为科举必考科目的时候,它的推广效率简直超越了时代。

  在极短的时间里,这本书就传遍了大明一十三省。

  而且这本书还不只是在国内传,大明的一众藩属国,以及内附的番蛮部落,也都在疯传。

  藩属国对华夏支脉的身份,自然是非常认同的。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荣耀。

  以后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以华夏后裔自居。

  谁要是再骂他们是蛮夷,他们就可以用这本书来反驳。

  所以,这本书在各藩属国流传的也很快。

  尤其是贵族群体,几乎做到了人手一本。

  又因为这本书的流传,在藩属国的权贵之间,开始流行模仿汉人的穿着,给自己取汉人姓名。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内附的番蛮关注此书,则和切身利益相关。

  很多部落都只是名义上内附了,实际上朝廷根本就没把他们当人。

  不给户籍,不分土地,不允许进入城池……

  可以说,限制是非常多的。

  他们希望这本书出现之后,朝廷能重视这个问题。

  最好能解决他们身份的问题。

  不过眼下朝廷是没空关心这个问题了,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实在无暇分心。

  最有可能关心这个问题的陈景恪,也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儿。

  不过读书人群体,对于《华夏简史》还是有一点抵触的。

  竟然将我们与番蛮相提并论,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但这种抵触情绪并不多,只有一点。

  尤其是得知,科举殿试要考相关内容,这一点抵触情绪也很快就消失了。

  对此陈景恪并不觉得意外。

  节操这东西,对有些人来说很重要。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哪有眼前的利益重要。

  眼见各项计划进展都比较顺利,他也终于决定,重建算学小圈子。

  这一次他的借口是研究形学(几何)。

  不过还没等他行动,就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这天朱元璋找到他,说道:

  “景恪,蓝玉的两个妾室被查出有喜了。”

  陈景恪不禁咋舌:“两个?永昌侯宝刀未老啊。”

  朱元璋忍俊不禁,道:“蓝玉送信到宫里,说是请你去他府上,为两个妾室做检查。”

175.第174章 送子伴读

  175.

  2023-12-21

  蓝玉确实很想要儿子,从陈景恪这里拿到秘法之后,每天都严格执行。

  色戒了,酒也戒了,还开始学着控制脾气。

  一开始先拿仆人练手。

  他对仆人笑的时候,那僵硬的面庞,属实有点狰狞,把仆人都给吓瘫了。

  花了好几天才学会‘和颜悦色’。

  出门也一改之前的飞扬跋扈,变得非常低调。

  还学会主动给普通百姓让路了。

  对待部下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和蔼,懂得关心下属了。

  这种转变着实让很多人不习惯,差点以为他被冤魂附体了。

  但他又不好解释。

  虽然他相信陈景恪不会骗自己,但对这个秘法能起多大效果,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万一要是没效果,自己这么做很容易成为笑柄。

  所幸,没多久大家都逐渐相信,永昌侯蓝玉转性子了。

  而且大家还给出了理由。

  庆功宴上被太孙给训斥,让他洗心革面了。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首节上一节194/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