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信封居然没有密封。
既然如此,这可不是老道要偷窥的。
左慈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司徒有大功于朝,至此危难之际……”
……
第152章 马扶风
“如风,事情都办妥了吗?”
“回大帅,张将军派出两人,已经跟随左慈西去。”马如风毕恭毕敬回答道。
马如风此时是大帅府司马,山民口中的“黑面将军”就是归他管。
黑面将军专门负责山中的治安,如果有作奸犯科,坑蒙拐骗,这些多由他们就近处理。一旦涉及到人员伤亡,多人参与的情况,就需要登记在册,上报大帅府,由马如风处理。
不过在垦荒大潮下,山民发生争论最多的就是你家把石头往我家地里扔,你家趁夜里把我家窝肥的土给端走。
这可不是小事,在缺乏工具的情况下,开荒难度极大,许多人拿着的甚至是石头做的锄头,而山中土地夯实,底下又有灌木根错结。许多地方挖下去没一层,就是坚硬的岩石,需要从其他地方运来泥土用以耕种。
至于其他的纷争,山民几乎一无所有,所以也没好起冲突的。
“如风,为何我觉得最近你生硬了许多呢?似乎又回到了你我刚刚认识的时候。”边柳问道。
“臣昔日以为大帅身份有假,故而言出轻佻,臣有罪!”马如风说着,连忙跪倒在地。
边柳连忙上前将其扶起,“这是我和启明商议好的事情,怎么能怪罪你们呢?只可惜”边柳叹了一口气,“对于启明的死,我也很遗憾。”
边柳口中的“商议”,可不是与李旦初见时的商议,而是李旦临死时的商议。
对于李旦的死,边柳真觉得遗憾,如果可以,他更希望李旦战死在沙场上,马革裹尸!
也显得更壮烈一些。
边柳其实也会想,他的图谋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但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死于一场意外。
可是这东汉末世,一直是瘟疫频发的时候,这也是他这么渴求张仲景的原因。
除此之外,继承人的事情也该考虑了!
不仅是安他的心,更是安山上近千臣属,上万百姓的心。
嗯,绝不是因为此时正值春天!
“如风,如果我猜的没错,你应该不是叫马如风,而是叫马扶风吧?”
马如风猛地抬头,这个秘密连李旦都不知道。
“你曾说过,你是将门之后,据我所知,先祖光武皇帝身边有一员猛将,先后助先祖击破隗嚣,抚平羌乱,后来更是北击乌桓,二定交趾。那便是伏波将军马援,马家世居右扶风茂陵县,相传伏波将军传下来一手斩马剑法,纵横马上马下,可谓无敌,便是你所教我的几招。”
“大帅说的没错,祖父本为我取名扶风,便是希望我能率领族人回到祖地,只是我很小之时,又改了其中一字,名为如风,可能是觉得我才能平庸,担不起这份重任吧!”
“可依我看,回到祖地这个志向对于如风来说太小了,如风应当继承先祖之志,广大门楣,再现伏波将军在世时马家之雄风。”
马如风的眼角升起一股光芒,但很快又暗淡下去。
“怎么,你们这一支和右扶风本家仇恨很大吗?”
马如风摇了摇头,“其实也没有,我祖父年轻之时在外喝酒,与人发生争斗,正巧当天夜里祖祠发生火灾,当时的家主便将叨扰先祖这一罪过怪在了祖父身上,责令我们这一支离开关中。祖父为此心怀愧疚,想要回到祖祠向先祖请罪。”
“难道后来你们没有去查明原因吗?”
马如风想了想,还是摇头。
因为事实实在有些难以启齿。马如风曾听族里老一辈的人说,实际上,是他祖父的二哥偷人,被对方的丈夫发现,对方怀恨在心,夜里对着祖祠扔了一个火把。
“据我所知,马家这一代的家主早在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就联合韩遂、王国对抗朝廷,如今已经割据凉州自立。马家的大旗以后还得由你来扛!”
边柳并没有说谎,马腾此时的确是反贼,只不过马腾现在人多势众,朝廷一时也无法剿灭,所以时而反叛,时而归顺。再过不久,李掌权,马腾又会被封为征西将军,轻轻松松达到曹操一辈子都没达到的目标。
“昔日平原君曾对毛遂说:‘贤士的处世,就如同锥子放在囊中,锥子尖马上会露出来。’如今你呆在我身边也许久的,你的才能我已经看到,可是你自己却没察觉出来,我也该把你放入囊中了。”
“请大帅吩咐。”
“我想请你去一趟荆州,面见刘表。”
“大帅是要向荆州借取钱粮?”
“不,我是要你去责问刘表,为何不来上贡?此行不但要路过袁术地界,可能还要遇到荆州世族诘难,你可敢前去?”
“大帅夸我有毛遂之才,臣有何不敢?”
“很好,这里有一封信,是我写给刘表的,你必须当面交给他。
还有,这是一份名单,上面的人,你要尽可能帮我邀请他们北上,记住,是请!
最后,这是给你的新任命。”
马如风接过一看步兵校尉。
东汉京师禁卫为北军五校,步兵校尉就是其中之一,以西北材官为主的步兵营。
“这是?”
“本帅有意重组北军五校,不过如今我们既养不起这么多兵,也没有这么多人。如今天下大乱,我们选士也不能在拘于旧例。此去荆州,除了上面名单上的人,你如果有看中的,尽可以纳入麾下,我给你五百的兵额。”
“臣”马如风有些犹豫,担心资历不够。
“自古功高莫过救主,你随我出生入死许久,区区校尉一职难道我还不舍得吗?不过本帅有言在先,此事做好了,你才是名正言顺的校尉。如果你去也一个人,来还是一个人,那你就继续留在我身边,做个宿卫吧!”
“大帅放心,臣定然不负所托!只是臣这一离去,大帅身边?”
“本帅的身手你也是知道的,在这山上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保护,不过安全起见,你还是让铁牛过来接替你的工作吧!”
边柳想了想说道,毕竟来到山上,他也一刻没歇过,连剑术都生疏了!
……
第153章 许攸
冀州、邺城。
城南某处庭院。
“南阳许子远见过唐公。”
来人身穿宽袖儒衫,面目清瘦,印堂饱满,面色稍显黝黑。此时的他一脸和煦,对着唐瑁恭敬一礼。
唐瑁被带到邺城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虽然衣食无忧,起居皆有下人服侍,只是却出不得邺城,只要出了庭院就有人跟随,倒是和之前的“天子”一般待遇了。
“原来是许先生,失敬失敬。”唐瑁是读书人,虽然对于被软禁于此十分不满,不过文人的雍容气度还是要保持的。
“唐公,里面请?”许攸一脸和煦,大有反客为主之意。
就在不久前,屯兵在漳河畔的匈奴单于于夫罗想要背叛,袁绍不应,于夫罗于是劫持了与自己一起屯兵的张杨,袁绍派遣义为大将,许攸为谋,许攸于是便联系了东郡的曹操,南北夹击,在邺城之南内黄大败于夫罗,后者逃亡黑山张燕处。
许攸因功被拜为谋主,故而最近都春风得意。
两人来到正堂,一左一右就坐。
“不知唐公在邺城还住的习惯否?”
“此地既有衣食之美,又无案牍之劳,我正得其乐呢!”唐瑁一脸平静的说道。
许攸自然听出对方口语里的言不由衷,但他却没有点破,而是说道:“既然如此,唐公何不书信一封,由我家将军派人去迎接天子,一同享受此间乐趣呢?”
“天子是君,我是臣,自古只有君召臣,岂有臣呼君?”
“我看唐公在意的不是君臣本分,而是心虚了吧?”许攸手轻轻往桌上一搭,发出“嘀嗒”一声,然后冷冷的说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唐瑁骤然转头。
“有些话在下不好说的太明白,可是唐公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许攸眼神紧盯着唐瑁,丝毫没有避让之意,见唐瑁不语,又开口道:“我给唐公提个醒李旭。”
“你想说什么?”唐瑁一脸不悦。
“既然唐公执意如此,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李旭在听闻他兄长的死讯时已经全部交代了,包括他们在邙山上如何遇到假天子,又如何躲避董卓逃到缑氏,还有和唐公你定下瞒天过海之计、准备如何偷天换日!”
“一派胡言!”唐瑁脸转向一旁,一拍桌案,震怒的说道。
“唐公可能还不知道假冒天子的贼子叫什么名字吧,他叫边柳,不修边幅的边,杨柳依依的柳,他根本就不是天子。
恕在下多言,但凡这消息传出去一句,对唐家都是灭顶之灾,包括唐公本人、还有邺城内的皇后,对了,严格来说,还算不上真皇后。”
闻听许攸这番言语,唐瑁的脸色变化无常,思绪也如海潮浪涌一般。
“不过我家将军说了,唐公定然不是那种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公器之人,此举也不过是时宜之计,假以时日,定会昭告于众,还天下人一个真相。
如今唐公受小人所害,缑氏基业一朝尽毁,我家将军心痛之余,愿与唐公携手,完成未尽之业。只要唐公能将‘天子’引来邺城,我家将军说了,愿举荐唐公为太常。唐公应该知道,袁家四世三公,我家将军现在更是雄踞冀州,俯视天下, 所作出去的承诺绝不会有假。”
唐瑁不是傻子,许攸这番话说完,他就知道,袁绍打的是和他一样的主意。
想来也很正常,如今袁绍虽然夺得了冀州,可是冀州是四战之地,北面有公孙瓒,已经接连和袁绍打了数仗;南边兖州战乱不休,一旦有人脱颖而出,也定然不会臣服于袁绍,更别提袁术南下之计为刘表所阻,已经谋划兖州乃至冀州了。
除了这些诸侯之外,还有匈奴、乌桓、鲜卑等异族,不久前的于夫罗反叛便是一例,更别说州郡内部盘踞着势力强大的的山贼部队,尤其是张燕率领的黑山贼,遍布冀州的常山、中山、赵郡、河内等地区,足足有上百万人。
四世三公在庞大的对手面前,仍然不值一提。
而天子虽然势单力孤,可是对于现在抓着“3456”的袁绍来说,天子就是那张“7”。
公孙瓒敢和袁绍争夺冀州、青州,可要是天子位于邺城,公孙瓒行事要顾及的就多了,起码幽州地方世家,就不会倾力相助。
“许先生的话我一时还没想明白,自从我离开缑氏城后,内心一直为族人之死而感伤,思考不了许多。许先生刚才说道我为小人所害,我想问问,这小人袁将军准备如何处理?”
“唐公的意思是?”
“如果我看见了李旭的人头,说不定头脑一清楚,什么就都想通了。”提到李旭的时候,唐瑁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事实上,来之前,许攸也劝袁绍杀了李旭向唐瑁表示诚意,可是袁绍更想着留着李旭作为底牌。
“我家将军说了,事成之后,一定将李旭交由唐公处理,千刀万剐,也无不可。”
唐瑁对于李旭的恨可谓是深入骨髓,如果袁绍此时送上人头,他不介意和袁绍合作、甚至是投靠袁绍,可是袁绍这般敷衍了事,让他十分不满。
他握紧了拳头,嗔目切齿,满腔的愤怒溢于体表。
“呵呵呵!”唐瑁怒极反笑,他说道:“我劝许先生好好劝劝你家将军,可不要听信了小人之言就自以为意。这天底下会出现两个容貌如此相似,而一个尊名叫做刘辩,另一个刚好反过来叫做边柳的吗?
李旭何许人也?无耻小人!殊不知他是不是误以为兄长死于他人,所以故作虚妄之言,你家将军四世三公,又有冀州作为根基,此正该杀敌报国,效忠大汉的时候,可不要因为小人区区几句言语,而误了终身!”
其实许攸也觉得这太巧合了,就跟小说一样。
只是李旭经过严刑拷打,而唐瑁刚才的表现,又让他觉得这个巧合才是真的。
“所以,唐公是要为假天子正名是吗?”许攸用上了威胁的语气。
“哼,天子身份,何须他人为证,倒是汝,张口闭口怀疑天子身份,此大汉臣民所能为乎?”
……
第154章 嫁祸
唐瑁瞪大了眼睛,眉毛上扬,看着许攸,言辞中充满了决绝。
“唐公何必动怒呢,在下此来不过是为了唐家百年清誉,还有皇啊不,是唐妃的清白,既然唐公冥顽不灵,那在下就再告诉唐公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