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第77节

  “嗯,”心中又因为那被均摊的父爱而高兴的裕王,深吸口气,平复心绪后,点了点头,道:“我明白,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说说最近大同那边的情况吧……”

  裕王到底是个能拎得清的,很快便进入正题。

  “我先来吧,”张居正点了点头,道:“严党的屯兵兴农国策,遭到了军户的反对。”

  “如今国策的宣传,遭遇了阻碍,面对闹事的军户,地方官员提议镇压,唐顺之否决了。”

  “虽然没有一次就让严党彻底把事闹大,但这也是意料之中,唐顺之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打仗将军,他跟胡宗宪一样,是个能臣。”

  “他自然看得明白,一旦出兵镇压,会是什么局面,所以他下令暂时搁置宣传屯兵兴农的国策,以及有偿征用各地大族手中的田地。”

  “第一回合的交锋,算是我们胜利了。”

  “不过,提议镇压的官员中,除了我们的人,还有严党,这点不难看出是严世蕃那狂悖小人的手笔。”这时,赵贞吉也跟着开口。

  “严党吃了一个败仗,接下来恐怕严嵩会亲自出手,他可比严世蕃难对付多了。”

  “那个海瑞呢?”这时,裕王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海瑞身边的参政说,他依旧没什么动静,而且他似乎是在观察,每日都在记录……”说到这里,赵贞吉的语气古怪道:

  “听说那个海瑞有些古怪……”

  “古怪?”裕王闻言,眉头一皱,道:“那个海瑞又怎么了?他有何古怪?”

  嗯,他对这个海瑞,其实是又怕又喜,这把剑他也想用,可又有些力不从心。

  而在裕王询问的同时。

  景王府这边,严世蕃的声音也跟着道:

  “密报说这个海瑞自从到了巡抚衙门后,每天都会面朝京城的方向,跪地求仙拜神……”

  “整天神神叨叨的,总是对着老天说话。”说着,严世蕃眉头紧皱,道:“还说抵达大同的第二天,他就去了一趟纯阳宫……”

  “这个海瑞,自从进了一趟宫,就仿佛被皇上给影响了一般,也开始信奉那些鬼神了!”

  “这个‘海笔架’的威名我也听过了,”景王沉吟片刻后,道:“严阁老怎么看?”

  闻言,严嵩抬了抬耷拉的眼皮,沉吟半晌后,终究还是幽幽道:“老臣也看不透……”

  是的,没错,严嵩也不知道怎么了,一个好端端的海瑞,怎么就突然开始神神叨叨了。

  裕王府,大殿中。

  “明受,”张居正若有所思的看着同样一脸懵的王用汲,道:“海瑞此前也有这方面的毛病吗?”

  王用汲:“……”

  这话算是把他给问住了。

  “回禀诸位阁老,殿下,”王用汲微微起身,对着众人拱手一礼后,摇头苦笑道:“说实话,我也是头次听说刚峰兄有这毛病……”

  王用汲此时都无法想象,海瑞跪在地上,满脸虔诚的祈求满天神佛的模样,这画面,简直是,嗯,简直是无法想象。

  一时间,说到海瑞后,以裕王和景王为首的,清流和严党两派,再次因为海瑞而懵了。

  海瑞,他们都清楚,是一把悬在清流和严党头顶的利剑,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而就在两派发懵的时候,玉熙宫内,嘉靖突然睁开双眼笑道:“这个海瑞,竟然还埋怨朕不肯现身,跟他直接说话……”

  “呵,”说着,嘉靖又轻笑一声,道:“看来,没人比海瑞更希望朕,早日筑基了啊。”

  一旁的吕芳拿着笔,坐在小桌上,道:“主子,接下来怎么回海瑞?”

  “告诉他,严嵩要对晋商出手,想要让铁板一块的北境之地内乱,你让他先别管。”

  说着,嘉靖语气不急不缓道:“到时严嵩会给他主动交人,有他出剑的时候。”

  “是。”吕芳应了一声后,继续开始奋笔疾书。

  “……”

  又是3K+,诚意满满,求票票

第96章 我海瑞,从不顶撞上官!

  大同镇。

  巡抚衙门,后堂。

  一袭粗布青衣的海瑞,端坐于椅子上。

  看着手上王用汲给的信笺,半晌后发出一声轻笑。

  “难道我海瑞就不能求仙拜神吗?这个明受……”说着,海瑞将手中的信笺放在桌上,“不过,我的行为很反常吗?”

  “值得清流和严党同时注意?”

  海瑞双手交叉,撑着下巴,凝视着前方,突然又哑然失笑坐起身,看着桌上堆积的,清流和严党,各级官员递上来的公文。

  不用看他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军户闹事,清流想要派人镇压,严党也是这个意思,但他海瑞可不会跟着胡闹。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皇上在下一盘大棋,他自然不能给皇上拖后腿。

  皇上已经走上了一条修仙之路,而且皇上是想要将大明带往一个更好的方向的,他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生怕耽误了皇上的大计。

  想到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清闲,海瑞突然间,竟跟那些贪官污吏,有了几分感同身受。

  嗯,这可把他给狠狠恶心了一把!

  “难怪会有这么多的贪官污吏,多拿少干……人之本性尔!”海瑞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一本纯阳宫借阅的道家典籍默读了起来。

  “既然皇上能踏上修仙之路,那说明这世上存在仙神,毕竟皇上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拥有仙法,定是仙人赐福,若真是如此……”

  想着,海瑞又放下手里的道家典籍,抬头朝着一旁窗户看去,望向那湛蓝的天穹。

  “是否,仙神就存于那天外……”

  “踏踏踏!”一阵急匆的脚步声响起,伴随着的还有一个慌忙的声音。

  “抚台,抚台,出大事了,不好了……”

  一名身穿绿色官袍的中年胖子,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哎呦,我的抚台啊,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闲工夫看这种闲书?”参政李志远看到海瑞手里的道家典籍后,顿时气急。

  他就不明白了,这个海瑞不是出了名的清官,还有着什么“海笔架”的绰号吗?怎么到了大同以后,就如此荒唐,堕怠了?

  政务可以说是一概不理,最多也就是处理了几个之前涉嫌贪污,鱼肉百姓的官吏。

  然后就开始深居简出,成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诵读黄庭,就是在钻研道家典籍,嗯,还有一些佛家的经文。

  难不成传闻中说的此人如何如何清廉刚直,为民请命,顶撞上官,都是假的不成?

  莫非这该海瑞,在玩一种很新的,官场扬名手段?嗯,怕是很有可能!

  这世上,哪有清官呢,都是“炒作”!

  “何事?”海瑞抬头看了眼自己的这个参政,说话间还好整以暇的翻了页。

  参政李志远,清流安排在他身边的人。

  “军户闹事,县衙就抓了人,现在一群军户已经把县衙给围了起来,县衙都快顶不住了,现在就可以说是民怨滔天了!”

  “总督怎么说?”海瑞依旧不以为意。

  这次的“北境之战”他也看的分明,严党显然是吃了败仗,清流依旧想要把事闹大,但这事不能是他们出手,必须是严党下的命令才行。

  这李志远找到自己,无非就是想让自己出面,镇压这些闹事的军户。

  至于自己的阵营,可以随时属于清流也可以属于严党,就看事态怎么发展,自己怎么做了。

  若是自己出兵镇压,那自己就是严党一方,若是自己不出兵,那自然就是清流一方。

  如今的局势,是事件,裹挟自己,而不是自己引导事件。

  “唐总督始终不愿意派兵,这您是知道的,”李志远说着,语气一顿,面容又是一片愁苦之色,低声下气道:“若是再闹下去,怕是要出乱子,您是上面来的,下官可受不起……”

  “不如,抚台就派兵,驱散那伙兵痞?”宣大总督是宣府和大同地区的最高军政官,负责两个地区的军事防御和政务管理。

  在官位和权力上,总督是高于巡抚的,拥有最大的权限,因此若是重大事件,总督可以直接进行决断,而不需要经过巡抚。

  至于大同巡抚,负责的是大同地区的具体管理和军事防务,虽然在权限上不如总督广泛,但在日常管理和局部事务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如今,宣大总督和巡抚同处于大同。

  一般来说,大同巡抚需要服从宣大总督的指挥和调度。

  宣大总督对于重大决策有最终决定权,而大同巡抚则需要执行总督的命令,并在其指导下管理大同地区的具体事务。

  然而,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很多,比如一些必要的人际往来,人情世故。

  因此,有大决策,都是二者协商沟通。

  大同巡抚,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向宣大总督提出建议,并参与讨论。

  所以,海瑞也是可以派兵去镇压的。

  “李参政,”海瑞合上书籍,凝视着李志远,“你为官多少年了?”

  “嗯?”虽然不知道海瑞是什么意思,不过李志远还是道:“下官做官,十年出头了……”

  “十年了,”海瑞点了点头,双手撑着案桌,大气的坐在案桌后,道:“既然为官这么久,这点为官之道都不懂吗?”

  “总督前些日子才下令不准镇压军户,主要以安抚沟通为主,你让本官派兵镇压?”

  “你这是要本官枉顾上官命令?驳了总督的颜面?”说着,海瑞俯身,凝视着李志远,道:“李参政,你这是要断送我的官途?”

  看着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正义之气,然而说出的话,却句句隐含人情世故的海瑞,李志远整个人都呆了,这真的是那个海笔架?

  “抚台,可是那些军户无理取闹,就算是镇压也是他们咎由自取啊,朝廷法度……”

  “不要跟我说这些!”海瑞直接抬起一只大手打断李志远要说的话,而后手一翻,指向门口,“我海瑞,从不顶撞上官,下去吧!”

  看着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的海瑞,李志远张了张嘴,最后只能一甩袖,转身离去。

  参政李志远走后,副使王安国,穿着红色官袍,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抚台,绝对不能派兵,军户闹事情有可原,这是有人故意使坏,千万不能……”

  说着,却见海瑞淡定的起身,道:“放心吧,没有总督的命令,我是不会擅自行动的。”

  “如此,如此甚好……”看着这位传闻中的海笔架,王安国眼底闪过一抹异样之色。

  “还有事吗?”海瑞看向王安国。

  “没,没了,既然抚台已有决断,下官就放心了…下官告退……”说完,王安国一步三回头的转身离开,只觉得这个海瑞也没什么不同。

  亏得小阁老每次来信,都会强调,警惕这个海瑞。

  呵,言过其实了,传闻终究是传闻而已,也不过是个银样枪头。

  “呵,”看着急匆匆来,急匆匆离去的李、王二人,海瑞负手站在门口,发出一声轻笑,有些自语的意味,道:“道家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看来我海瑞,也有和光同尘的潜质?”说着,他又摇头,目光灼灼道:

  “儒术,道法,和光同尘,浩然正气?无论何术,有益于国者,皆可用之!”

首节上一节77/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