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756节

  刘晏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建设皇宫大体需要的材料,好多都是那种需要从南方运来的粗大木料,只能走漕运。

  现在距离结冰期还有不到一个月了,运是可以运,但能运多少就难说得很了。

  粗大树木作为房柱,所需数目可以计算出来。青砖是用来铺设城墙与宫墙的,可以通过计算城墙的长度来估算出砖块数量。土方则需要根据城池的面积估算,以前工部有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

  皇宫的建筑格局都有规制,较为固定,不比城池可以随心所欲设计。物料的估算还是比较准确的。

  刘晏将估算的结果递给方重勇看,让后者看得一阵阵头皮发麻。这还只是皇宫而已,如果把宫城也算上,那就更不得了了。

  这也难怪,皇族为了修宫殿大兴土木,往往就是在劳民伤财。方重勇总算理解为什么隋末的时候,那么多人站出来反对杨广了。

  汴梁城只有最外面一层的城郭,可以慢慢的修建。到时候也会有很多百姓和商贾自愿参加,有钱出钱,有人出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是这么说。

  可要从头建设一座都城,又谈何容易。方重勇不想大兴土木,但汴梁城却是不得不修,只能咬着牙把事情办了。

  这是改变如今政治经济格局的最大依仗,这也是不钻长安死胡同的唯一活路。

  得运河者得天下,汴梁位于运河的核心之处,有着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天予不取,必遭其咎。汴梁城无论是不是将来作为都城,都是一定要修起来的。

  “建,砸锅卖铁也要建。明年秋收前,一定要完工!”

  方重勇咬咬牙说道,他也是决定豁出去了。

  “那就要给渡口设立关卡,每一艘靠岸的船,都要收税。

  不然的话,可没钱修皇宫呢。”

  刘晏摊开双手,表示自己无可奈何。

  人力可以靠征发民夫,物料还是要花钱去买的。汴州这边正处于急速扩张期,什么都要花钱。特别是军费,不可能少。又不是说他们只修汴梁城就什么都不管了,所以目前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缺钱是可以预见的。

  “给商人们发盐引,让他们招募附近的脚夫来帮忙修。不要给渡口加税,商贾们不支持修汴梁城,就不给他们发盐引。要用引导的方式,让外来人参与建设,不要盯着那点税,把人赶跑了。”

  方重勇轻轻摆手,否决了刘晏提出加“漕运税”的建议。

  有句话说得好,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若是给运河渡口加税,会把那些专门跑漕运的商贾们给吓跑的。

  如此一来,整个运河就会空转。只看到船在运河上走,但来往客商,都不愿意在汴州本地靠岸,更别提带动消费与贸易了。

  无商不兴,缺了做买卖的人,汴州又怎么可能发展得起来呢?收船只的“停靠费”,弊多利少。

  显而易见,只有不收“停靠费”,才能吸引更多外地船只停靠,拉动本地经济,最后收到更多其他税。

  “节帅所言甚是。”

  刘晏微微点头没有废话,方重勇的方案他还需要回去消耗研究一下。在搞钱这方面,刘晏可一点都不敢小看方重勇,把对方当外行。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方重勇。上面写着第一批盐引的发行数目和发行规则。

  显然,这些套路都是刘晏早就准备好了的。

  “说吧,现在建城到底缺什么?”

  方重勇瞥了刘晏一眼,他发现这家伙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慢条斯理的,却又一切尽在掌握一般。

  你问一句他说一句应对得当,就是不愿意一口气说完。

  “回节帅,如果真要问缺什么的话,那下官可以这么说,修汴梁城所需的东西,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什么都缺,要什么没什么。

  这是一座都城,不是一座防守用的城寨,光修建官衙的钱就要许多。”

  刘晏正色说道。

  方重勇知道他还有下文,于是点点头,示意对方接着往下说。

  “但物力财力这个好解决,我们靠着发盐引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唯一不好解决的乃是人力。”

  这下方重勇听明白了。

  修汴梁城缺什么?缺物料么?

  其实是不缺的,有运河的便利,什么物料都可以运过来。

  真正缺的反而是人,或者叫劳动力也可以。

  现在直接间接掌控的州有十多个,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来汴州修城的。

  因为汴州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州,包括临近周边的州县,都是如此。除了农耕人口外,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运河讨生活。

  他们已经深度参与到商业活动之中,并为方重勇他们提供价值不菲的赋税。一旦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势必影响其他行业,甚至是影响农耕。

  要修汴梁城,便不得不将这些人投入到广大的民夫队伍之中。越是赶进度,越是对其他行业影响甚大。

  “你是说,修汴梁城,需要其他地方来的流民。将他们安置好,用于修筑城池,便解决了劳力问题。是这样么?”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说道。

  刘晏点点头道:“非流民不可。所以下官认为,这件事如果要办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现在还不是时候。一旦汴州周边打起仗来,自然就不缺流民了。到时候便可以大兴土木。”

  “言之有理。”

  方重勇长出一口气,他也不得不承认,刘晏说得很有道理,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很多时候,想到这些繁琐的问题,他就很心急,希望一鼓作气把它给解决了。

  然而越是着急,越是办得慢。

  方重勇的计划,在制定的时候,是非常保守的。

  第一步,李登基称帝,他这个节帅升级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外加殿前司的都检点,升级银枪效节军为禁军,并扩张兵马。最后形成一万职业化脱产精兵,五万可以参与野战的团结兵。

  这个目标大概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去完成。

  第二步,修建并完善汴梁城为都城,依托运河大力发展商业,静观时局变化。战略上以壮大自身实力为主,并适度向南面扩张。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到五年。

  第三步便可以考虑打过河北,先收拾河北,再收拾河东,最后收拾关中,席卷天下。

  这个过程在十年内完成。

  该说不说,这个战略还是很保守的。

  可是轮到执行的时候,方重勇却恨不得时间可以快进,一下子就到一统天下的前夕。就像是在电脑上玩战略游戏,“叮”的一声就搞定一项事务。

  只有等脑子冷静下来以后,他才会沮丧的发现,这一切绝不会如规划中的那般顺利。

  比如说,在不影响治下农业与商业的情况下,修个汴梁城所需的民夫,方重勇现在都凑不齐。他需要“对外扩张”,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才能建起撑得住未来百年漕运经济的都城。

  这其实是因为原本的规划,还是太看重于“和平发展”了。而在这个大争之世,汴州作为四战之地,是不可能如此安稳的。大战一定不会少。

  战争红利,才是影响计划的重大变数。

  “诶?你怎么还在这?”

  方重勇忽然发现贾耽一脸尴尬的站在一旁,疑惑问道。

  “节帅,下官……还没,没打欠条。”

  贾耽不好意思说道。

  “放心吧,那些钱苏家不敢收的,欠条就不必打了。”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并未解释为什么苏家的人,不敢收那一罐子黄金做的开元通宝。

  倒是刘晏比较好心,他笑眯眯的对贾耽解释道:“能拿出一罐金子做的开元通宝,就已经说明了你的本事,不用担心苏家不嫁女,放心便是了。”

  贾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第580章 建国大业之暗流涌动

  祭坛的选址与建立,百官人选的拟定,科举的新开与选拔规则,募兵的数量与分配等等一系列杂事,都需要方重勇亲力亲为来拍板,不敢有丝毫懈怠。

  永王李登基称帝的日子,选在上元节那天,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在李登基之前,方重勇还有一场奠定“新朝”根基的仗要打,马虎不得。

  这天晚上,方重勇站在汴州府衙书房里,盯着墙上的规划图,凝视沉思个不停。他一直在为汴梁城的事情操心,哪怕到了夜深人静也没法停下来。

  政治中心的必要性,对于一个割据势力来说,再怎么看重也不为过。占据长安或者洛阳,会成为众矢之的,无法安心发展,另起炉灶势在必行。

  汴梁城改变的不仅是政治格局,还有经济格局。物流的便利意味着商品经济的覆盖区域也会大大提升,各州税赋转运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正因为重要,所以汴梁城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了事。

  按照规划,汴梁城的外城,需要周长四十里,才能将几条河流的主要渡口都囊括在内。而内城的规格,一般为外城面积的四分之一,而皇宫面积,又是内城面积的四分之一。

  表面上看好像皇宫就是一座宫殿,其实已经比军事上比较常见,那种临时修筑的营垒大很多了。所需要的钱财与人力也不少。

  李登基就好比是买新房一样,起码都有个毛坯房,也就是皇宫,才算是把事情糊弄过去。宣布登基就类比于买了期房,但房子还在建。

  可以暂时不住进去,却不能一直不住进去,皇帝一直住州府衙门,那还叫皇帝么?

  所以现在所有的压力全给到方重勇这边了。

  “节帅,永王那边没有动静,休书倒是送来了。百官的名单,由韦子春代表永王过目,没有什么问题。”

  严庄来到方重勇身边,低声禀告道。

  李登基称帝是各方共识,在方重勇“敲打”过李以后,那边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基本上所有的重要职位,都是由方重勇的亲信把持。

  “嗯,意料之中。”

  方重勇将手放在背后,眼睛依旧是盯着墙上的地图。贾耽绘图的本事确实不一般,城池虽然只是描了个轮廓,但周边的地形却是绘制得很明晰。

  至于李那边,屈服是必然,儿子离婚,儿媳改嫁这种事情纠结起来没意思,改变不了什么。

  “节帅,李白志大才疏,让他去长安那边游说颜真卿,会不会……有些不妥?”

  严庄面带迷惑之色询问道。

  李白是什么德行,严庄感觉方重勇应该是最明白不过的,更何况他现在还是永王的亲信。

  这种人能信任么?

  “李白除了会写诗外,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本事。”

  方重勇转过身,看着严庄说道。

  “本事?”

  严庄可不觉得李白除了写诗外,还能有什么本事。

  “李白当然是有本事的,只是用法有些特别。罢了,这个无所谓了,反正他已经去关中了。”

  方重勇不想继续谈这个话题了,他转换话题接着问道:

  “募兵的情况如何?”

  “回节帅,募兵令已经传达下去了。节帅与银枪效节军威名在外,各州都报名踊跃。”

  严庄小心翼翼的答道,他其实对于方重勇是比较畏惧的,因为这个人总是可以提出比自己高明一筹的办法。

  “如此便好。

  传令下去,入冬之后,银枪效节军将会从各州团结兵中招募精锐,就不必对外发募兵令了。”

首节上一节756/8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