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323节

  就算没有安史之乱,大唐那超脱国力支撑的军事部署,最远已经到了他前世的克什米尔以西的地区,最后支撑不住,战略收缩是必然的。

  吐蕃人当然不太可能算到有安史之乱,但他们未必不了解大唐军事收缩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便是大举反击的时候。

  也就是说,吐蕃人是一直在计划,等大唐这边战略收缩,而不是看到有安史之乱这种机会才选择动手。

  而且大唐的河西陇右等边镇,也不是一下子就丢失的。没有返回关中和朔方,选择留在当地的西军,其实数量并不少。有史料记载可查的,便有河西沙州的豆卢军,瓜州的建康军,一个人都没回防关中。

  他们选择整体留在沙州,以此为大本营持续抵抗吐蕃。

  凉州也有数千精兵没有跟随赤水军东进。

  要是这些军队有统一的指挥,能联合起来,足以跟吐蕃人掰掰手腕了。

  吐蕃人前前后后花了一二十年才把河西陇右这些地盘吃下去。

  所以与其说是安史之乱后,大唐陇右兵力空虚让吐蕃人得逞,倒不如说是关中通往陇右的通道,被吐蕃人第一时间截断,西部留下的唐军各部缺乏补给,只能各自为政,被拥有兵力优势的吐蕃人逐个击破罢了。

  方重勇觉得,就像自己今日走的这条线,看起来就是绝佳的打围歼战的好地方。手里只要有几万强军,就足以跟吐蕃人慢慢熬了。

  当然了,大唐的基本盘烂了,边镇再怎么垂死挣扎,也是徒劳而已。

  基哥虽然浪,但肃宗、代宗、德宗三个接盘的,能力也同样是不敢恭维。就算没有安史之乱,基哥的后人上位也同样镇不住场子。

  皇帝本人努力一下,似乎可以改变什么,只是这种事情不能细想。一旦细想,就会发现大唐已经积重难返。唯有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才是大道。

  李唐宗室成员,乃至皇子甚至基哥本人。

  他们总不能自己砸自己的场子吧?如果李氏的人不砸,那谁来砸呢?

  想到这里,方重勇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紧皱眉头,也不跟谁说话,就这样闷不吭声,领着队伍穿过了洪池领(即乌鞘岭)。

  清代诗人杨惟昶的那首《乌岭参天》,仿佛在他耳边吟诵一般:

  万山环绕独居崇,俯视岩岩拟岱嵩。

  蜀道如天应逊险,匡庐入汉未称雄。

  雷霆伏地鸣幽籁,星斗悬崖御大空。

  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云中。

  刚刚地震的积石县,便是陇右节度使麾下积石军驻地所在。那边在唐代时经济条件如何,看看新闻图片就能猜到几分了。

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单打独斗

  305.

  这天,大明宫含元殿内,宫廷内侍们用大小一样的桌案,拼出了许多张长长的条桌,在含元殿内“回”字型摆放。

  条桌上面,整整齐齐放着大小不一的一百个物件,用明黄色的丝绸盖住,外人看不清里面究竟是什么。

  只知道这些东西个头差别极大!

  不久之后,大唐天子李隆基,就会在这里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将得来的绢帛作为军费供应陇右边军,或者也包括河西边军吧。

  为此他特意从宫中选出了一批不太贵重的收藏品。

  基哥明明可以直接抢的,却偏偏还要搞个拍卖会,走个过场。不得不说,这位大唐天子确实是要面子的人。

  那么基哥这次要搞的“拍卖会”,在唐朝时究竟有没有呢?是不是他“独创”的呢?

  答案是:在唐代,拍卖不仅有,而且几乎是烂大街的存在。但凡是权贵之家出来的子弟,基本上都参加过形形色色的拍卖会。

  虽然这次是方重勇出的主意,但对于拍卖这种事情,基哥不仅很懂,甚至在没当皇帝之前,还参与过竞拍!

  众所周知的是,唐代对平民在夜晚的商业活动,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禁令,当时的夜生活是少数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的专利。

  换句话说,按照官府的规定,普通百姓到了晚上就应该早点睡,别想什么有的没的。不想造反就老老实实一边凉快去!

  但是,任何时候,平民阶层的时间都是“最不值钱”的。他们在闲暇时从事小规模商业活动、务工贴补家用,甚至或者去享受夜生活的需求,从来都很旺盛。

  尤其是长安、洛阳、扬州这样的大城。宋朝时宵禁的放宽,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生活的繁荣,都是顺应了这个潮流。

  唐朝百姓为解决这种矛盾,便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是“鬼市”。

  鬼市无鬼,说白了就是唐代的地摊经济,又可以称为夜市。

  北宋钱易撰所编撰的《南部新书》就有记载:

  长安中秋望夜,有人闻鬼吟曰:“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又闻有和者曰:“九衢日生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或俗云务本西门是鬼市,风雨晦冥,皆闻其喧嚣之声,怪哉。

  由此可知,唐代长安城务本坊的西门内,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个“鬼市”所在地。因为夜间摆摊是违反宵禁令的,所以“鬼市”并没有固定的运营时间。

  鬼市除了卖一些价格低廉的小物件外,还会出售一些“来路不正”的贵重物品,俗称销赃。其中,“价高者得”的拍卖模式,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这次基哥开个拍卖会,并无朝臣勋贵会感觉稀奇,皇帝想敛财的意图,几乎就写在脑门上呢!

  大殿内人头攒动,这里不仅有中枢六品以上的官员,暂时回京述职的刺史,还有基哥兄弟家的王爷,杜氏、韦氏、裴氏等世家大户,他们都派人来这里参与“竞拍”。

  “第一件,玳瑁螺八角箱与平螺钿背八角镜。这是一对,不拆开拍卖。

  起拍价五千贯。”

  高力士用尖细的嗓子喊道,并掀开了桌案上其中一个小物件上盖着的明黄色绢帛。

  居然是这个!

  在场众人都有些吃惊,没想到基哥居然会把这件东西拿出来拍卖!

  玳瑁螺八角箱,武则天当年的最爱,装她的化妆品用的。

  平螺钿背八角镜,就更不必说了,是武则天化完妆后查看装扮用的。

  螺钿嵌这种工艺,在清代被发扬光大,唐代则已经是大成。哪怕在方重勇前世,也经常见到这种装饰样式。

  具体来说,这是用在髹漆工艺上的高级手艺,它起源于商代。

  这种工艺主要是采用螺蚌之贝壳,将其珠光层加以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制成人物花草鸟兽等形象,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内。

  然后镶嵌贝壳时蘸漆或在窝中事先点漆后嵌贝,以防贝壳脱落后还有残漆尚在。

  磨平抛光使其露出钿片后,就制成了色彩艳丽的嵌螺钿器物了。

  这种华丽的装饰品除了使用贝壳、玳瑁做原料外,也常有琥珀、青金石、绿松石等映衬,唐人称之为“宝钿”。

  宝贝是宝贝,但值钱的并非工艺和原料,而是……它是武媚娘的御用之物!真要说价值几何,那只能说是无价之宝!

  玳瑁螺八角箱和平螺钿背八角镜,这已经足够表达基哥的诚意了。

  这一对宝物五千贯贵吗?

  不仅不贵,还异常便宜好吧!无论丢谁家都是传家宝一类的玩意了。

  武媚娘用过的化妆盒,哪个女人不想试试?

  “一万贯!”

  还没人开口说话,大殿内就响起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

  鉴查院的老大郑叔清,面无表情的开口大喊道。

  起价五千,他直接开一万,这大概是志在必得了。

  在场众人都乖乖闭嘴,谁也没有开口叫价。

  “一万贯,还有没有?”

  高力士喊了一句,这个价格远远低于基哥的心理预期。

  目前市价,大概一匹绢价值0.45贯左右。未来随着纺织业的发展,绢帛的价格会持续走低。

  两万多绢帛就买个破盒子,不能吃不能穿的,真的值得么?

  很多人认为无价之宝,不能用钱来衡量。

  也有人认为这玩意纯粹是浪费钱。

  所以值得不值得,这种事情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郑叔清喊出一万贯,他肯定觉得值得。

  之所以要加倍喊价,便是不想与人反复出价纠缠,一口气吓退所有竞争者。若是从五千贯开始叫价,最后成交价指不定还会超过一万贯!

  由此可见,郑叔清在这方面手腕非常老道,他除了做事的本事不太行以外,其他事情倒是面面俱到都懂一点。

  等了半天,居然都没人跟着喊价,高力士只能无奈喊了一句:“那就一万贯成交。”

  坐在龙椅上的基哥,脸都黑掉了!

  这件东西,是当年金城公主出嫁之物。前几年吐蕃人来求和的时候,特意把这件东西送还,以示大唐吐蕃是一家,求基哥别往死里打。

  所以这一套玳瑁螺八角箱和平螺钿背八角镜,乃是所有物件里面最值钱的,也是经历最为复杂,最具有象征意义的。

  这宝物虽然屁用都没有,照镜子都嫌看不清脸,装化妆品都嫌体积小,但架不住它的来历很不凡啊!

  光“故事”的价格都值几千贯了,武媚娘御用之物难道不值得追拍吗?这些一毛不拔的家伙到底是想搞什么!

  基哥本来就想用这个试探一下群臣及勋贵们的真实想法,没想到,那些人居然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

  “拍卖下一件。”

  基哥很是冷淡对身边的高力士说道,他本来还想“网开一面”,没想到,还是方重勇看人看得更准一些。

  长安城内的有钱人,果然还是太多。这些人如此不堪重富,是得给他们卸卸包袱了。

  基哥在心中默默的做了个决定。

  ……

  武威城外,旌旗猎猎。赤水军中精选出来的一千骑兵,身披河西这边特有的骆驼皮甲,举着五颜六色的彩旗,摆开队形,留下中间一条路,热烈欢迎方重勇和他身后三百多银枪孝节军进入武威城。

  呈现“十字形”的武威城的南门前,河西节度副使郭子仪在此已经等候多时了。

  数年之前的那次大战,郭子仪凭借军功在河西边军中落户,又凭借军中人脉往上爬,如今已经坐到了赤水军使,河西节度副使的位置了。

  老郭这人本身就贪财,不仅深度参与河西走私,甚至还贪了不少!

  事实上,穷文富武的规矩什么朝代都通用。不仅是指练武要钱,而且还暗示练武能搞钱。

  练武是要钱的,将门世家更是要钱。如果忌讳搞钱,那就不要去练武,否则家里迟早会穷死,什么武艺都练不下去。

  所以坊间才有那句“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可定”,却没说武将不贪财啊!

  如今看到方重勇,郭子仪比看见亲爹还高兴,对方人还没来,他就在武威城外搞起了“仪仗队”,反正排场是给够了。

  “方节帅一路辛苦呐,郭某给您牵马!”

  郭子仪翻身下马,热络的上前给方重勇牵马,丝毫不避讳旁人惊诧的目光。而后者也丝毫不谦逊,就坐在马上,让他牵着马,一行人来到了河西节度府衙门跟前。

  几年不见重回故地,方重勇只感觉恍如隔世。

  当年那个“老破小衙门”早就变了新样,如今河西节度府的衙门……修得真踏马气派啊!

  往外面整整“扩容”了一大圈不说,衙门里连欣赏风景的三层阁楼都建起来了!

  方重勇翻身下马,面色古怪的看了郭子仪一眼。

  大概是感受到了方重勇的震惊,郭子仪凑过来小声说道:

  “没点排场,镇不住那些西域胡商。咱们的衙门总不能说比那些大胡商的宅院建得还差吧,那像话嘛?

  一切都是为了安定边境,不足为奇,不足为奇。”

首节上一节323/8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