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昏君开始炼丹 第167节

  不过,文明发展不同,也不知道这边会进行怎样的魔改。

  术士一道,还因此诞生了一个崭新的门类,李顺赐名“军工术士”。他们专职军事武器的研发,比如,炼金炮,目前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到三点零版本。李顺记得第一次看第三版炼金炮的设计稿时,嘴角直抽,这炮立起来就是一个大烟囱。那些术士说,越大越有威力,这一炮过去,半座小山都得被轰平。

  这些术士是不是对这样一眼看上去就很威猛的东西都很痴迷,上次差不多也是这样。

  李顺连忙制止了他们思维发散,用朱批写道:“这么大的炮如何移动?不能移动,目标又大,就是活靶子,而且射程也有限。诸位应走精巧之路线。朕有一言,若能将灵气集中为一点,瞬间爆发,其威力是否能够增加,望验证。”

  李顺也不敢肯定,这个世界的炼金炮都是依靠符来产生能量,能够做到压缩释放。但,有些修炼者在施法的时候能够做到。

  神机造办处的术士根据李顺的指示,将第三版改造一番,一款和第二版差不多的体型,但威力提高不止十倍的炼金炮出炉。李顺看了眼设计图,眼睛一亮,这群人竟然搞出具有压缩能力的复合符来了。再一看造价,他又倒吸一口凉气,再次驳回。

  “朕没有那么多钱!”

  神机造办处第三稿送来的时候,李顺满意地笑了,人总要逼一下,才知道潜力有多大。那些术士都是聪明人,每个炮弹上刻压缩符文成本太高,那就用将压缩符文刻在炮身上,还要使之长久耐用,只能用炼金核心技术,锻造一个小型的机械,可拆卸,替换。

  这样一来,成本大大降低。

  李顺再次批示:“这样的思维很好,以后武器研发尽量细化细分,一个部分坏了,不用整体的换修,替换零件即可。这是大胤炼金工业的一大进步。”

  当时,李顺批示的很快乐,这群术士终于理解了他的思想,开始慢慢转变。其实这个世界也有人这样做,比如张亭年炼制的傀儡,内部就分的很细,还能够炼出傀甲这种看似古朴,其实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他之前身上带着十几个傀儡核心,不只用来炼制新的傀儡,也用在旧的傀儡身上的核心损坏之后替换。

  这个世界不缺技术,只是缺少整合和发展技术的人。

  术士这个大宝藏,越挖越有意思。

  与此同时,第一条从京城到龙渡府的铁路已经修建完成,这是李顺命令工部指挥那些投降的叛贼修建的。

  很多人不了解皇上为什么要修这个怪东西?因为那个时候火车还没有被制造出来。李顺也不是没有想过蒸汽机,但有灵气这种清洁能源,他真的不想派人去大规模开采煤矿,石油。有是肯定有的,毕竟京中和宫里,皇帝和平民百姓过冬,都是用的煤炭。

  如何使符持续的释放能量,这是一个难题。大部分的符一旦触发,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用在大炮和枪械上可以,用在火车和飞机上就很难了。

  这也是限制空军诞生的原因。

  有人对此提出用灵物或者灵矿代替,这些是可以持续的释放能量的。但也有人反对,认为大才小用,其中就有张亭年。

  他极富有预见性地表示,虽然大胤物产丰饶,灵物和灵矿很多。但,一旦开采过度,就会破坏自然。

  李顺没想到他还是个环保人士。但,李顺也觉得,值此国家危亡的时刻,发展军力为第一要务,环境?他打不过修仙者,就算保护的再好,也是便宜别人。

  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论。最后还是一位来自大隆的低级术士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能否应用阵法来达到这一效果?火车整体设置成一个阵法,用阵法吸取天地灵气驱动火车前行。

  这个术士名叫独孤博,隆胤混血,十五岁的年纪,是独孤兴的远房亲戚。李顺为了收买大隆遗民之心,这种小虾米就没有派去战场了,而是召集一批少年到京城天书监接受教育。(本章完)

401.第401章 一京五都的异想

  401.

  独孤兴的亲戚就算是远房,都对阵法有一定的天赋。看来,独孤一家,有像诸葛家一样,成为阵法大家的潜力。

  李顺对独孤博得想法很赞赏,令神机造办处与天书监合力研发,力求在战事结束之前,让第一列火车在大胤开动起来!

  由此,他的术士之路和对于国家建设计划便可全面开启。以后将有大批俘虏可以用来建设全国铁路,李顺相信,五年时间,他可以将南北贯通起来。到时候,他就可以南巡快活了。

  不对,是南巡宣扬皇帝的仁德。南方百姓久不沐圣恩,如何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

  战后的南方可是有着大问题,朝廷对北方的控制,南方基本上脱离出于半脱离状态。

  曾经那个政令不出京城的朝廷,面对的其实是北勋贵,南士绅的糟糕局面。李顺在北方敢大开杀戒,是因为北方世族的势力本来就小,而南方那种蟠根错节的世家豪族,是连神木教都要给几分薄面的存在。

  神木教只在初期杀了他们几个人,中后期,基本上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了。上次那种通敌买卖事件不是特例,更别说如陈钺背后那种支持造反的世家了。

  李顺要趁着战胜之余威,搞几个动作,第一点,调几个北方出身的官员出任南方总督,巡抚之类的官员,至于南方原本的封疆大吏,有罪者诛,有功者升,都调到京城任职。其余的有功之臣,布政使以下,大部分也都调任到北方任职,暂行北人治南,南人治北的策略,也算促进南北交流。

  世家豪族的斗争注定是漫长的,皇帝想要从他们手里搞钱,他们却一毛不拔,还想从百姓手里捞钱。但,李顺不怕,铁路贯通后,术士一道发展,经济贸易一定会飞速兴起,商人的崛起也是必定的。

  李顺手下有八大皇商,是为皇家敛财的工具。他也打算扶持一部分听话的李氏皇族走上经商之路。先前剥夺他们的特权就是有这一部分考虑,不经历苦难,圈养的猪,再怎么扶持也成不了龙。

  两百年来,在籍的宗室人口已经有十几万人。万里挑一,总会有人才吧。至于是不是“与民争利”,皇帝都废除他们的特权了,不让他们做事,难道活活饿死?

  先前,看皇族笑话那些人,很快就会知道皇族在政策扶持之下的恐怖!

  这个天下姓李,宗亲只是被废除特权,并没有除籍。他们烧得高香,也能被太祖闻到。

  因此,李顺向训宗监发了一份诏书,让他们选择一些合适的宗室子弟,送到京城来,往国子监,天书监等处接受教育。他打算在术士还没发展起来之前,一手端平民,一手拿宗亲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对抗世家豪族在朝中的代表。

  这些都只是一方面,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李顺还想实行一京五都制,以现有的京城为首都,而后在东西南北中,各选一处州府,一座城市,设为陪都,与京师无异,归属朝廷直接管理,修建行宫,划定近畿。其管理官员之地位,等同总督巡抚。

  大开选秀之风,从各世家豪族之中,选取贵女,入行宫服侍皇帝。选中者,其家族必须迁入陪都居住。

  这是李顺根据“迁茂陵令”进行的魔改政策。怎么看都不正经!

  到时候肯定会让全国的光棍汉恨得牙痒痒,不过为了江山社稷,李顺不惧骂名。再者,陪都行宫,他也不常住,行宫的女子也就是充当宫女,打扫一下卫生,没事的时候学学什么叫皇恩浩荡的知识,到了一定的年纪会送出宫去,下谕旨赐婚,也算间接实行优生优育了,否则,十几岁就被家族拿去联姻,也太可怜了。

  李顺只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女性之友,处处为他们着想。

  御花园,池中只剩冷塘残荷。

  李顺想到此处,不觉为自己的机智而忍俊不禁。打完与神木教的仗,他就要努力造人了,否则生命层次越来越高,难道真的让他以后去找神仙交配?

  不,他不能剥夺丽妃等人做母亲的全力,不能那么自私!

  宏观地赌概率不行,那他就进行微观控制,以他的实力,控制一个未成形的小蝌蚪还不简单。

  这样的话,他的孩子算不算人造人?

  他想起某位长生不老的前辈说过的话:“千百年来,我的子孙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了。”

  “皇上,你在笑什么呢?怎么那么不正经?”丽妃顶着寒风,穿着清凉,修炼之后,她也渐渐不再畏惧寒冷。

  李顺干咳两声,自然不会告诉爱妃自己心里龌龊的想法,敷衍道:“没有啊,爱妃啊,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我们再回房中快活一下如何?”

  丽妃羞红着脸道:“皇上不要啦,今天已经够了。”

  李顺扶了扶腰:“那好,朕去别的宫里坐坐。”

  丽妃不干了,拉住李顺:“皇上,你偏心,明明回宫十几次了。今晚才来妾身的宫里,刚刚完事,现在又要走。妾身在你心中的地位始终比不上杨妃吗?”

  李顺拭去佳人的泪珠,安慰道:“朕开玩笑的。你是妃位,杨妃也是妃位,朕岂会偏心?”

  丽妃低眉道:“可是妾听别人说,皇上准备立后了?”

  李顺也是眉头一皱:“你听谁说的?”

  丽妃见李顺神色不悦,不敢搭话:“妾身说错话了,皇上勿怪。”她知道自己不管怎么做,那后位都轮不到她这个番邦之女。她怎么说是为了提醒皇上,后宫有人搞事情。

  李顺后宫是四妃共治的格局,这一年来,大多时候出征在外,后宫平安无事,也没让他多操心。

  立后的谣言又是从何而来?

  说起立后,李顺不是不想立,真想不到合适人选,目前来看只能从四妃之中选,杨妃性格不适合,莲妃身份尴尬,丽妃更不可能了。但,让他越过她们,去提拔一个新人当皇后,那就更不可能了。

  除非那人的身份格外的高,能够压住后宫其她的女人。李顺真要立后,胡月莲最合适,但,杨佩儿的概率是最大的。

  李顺听出了丽妃的言外之意,看向宫中一处。(本章完)

402.第402章 后位

  402.

  后宫与前朝是密不可分的,纵然李顺想否认,但他所纳嫔妃的亲眷,无论出身如何,入宫之后,其家族大多富贵荣华,光是赏赐,就足够他们发家致富。外戚的身份,在京城可能不够看,但在地方,也是有一些隐性特权的。

  随着圣统皇帝的权柄不断加重,外戚更是如鱼得水般的活跃起来,特别是圣统三年,第一次选秀,那些受到赵忠孝的指派和冒着得罪胡敏德的风险,送女入宫的官宦世家,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李顺都手下留了情,让他们躲过了两次清洗,又攫取到了不少利益,逐渐崛起,代替了原来的权贵世家。

  这也是李顺刻意为之,肥水不流外人田,真空需要填补,他也需要稳定朝堂内外,外戚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天下安定在即,宫中就传出立后的传闻,看来有些人也不安分了。丁傲在地方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外戚的阻扰。不过,人数不多,大部分是人头猪脑,被人当枪使的货色,自觉翻身做主,故而得意忘形。李顺也只是下旨训斥一番。

  但,那些新近崛起的本就具有一定实力的外戚似乎盯上了后宫里的皇后之位,毕竟,皇后所生之子为嫡子,最有机会继承皇位。

  宫中的立后传闻,大抵就是这么来的,有人在引导舆论风向,想要逼迫李顺册立皇后。

  “朕终究是太仁慈了。“

  李顺感到很苦恼,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他们还会产生这些不该有的心思?现在就想要争储,真当他是迟暮之君?

  “朕的龙椅,可是要千千万万年地坐下去的!”

  贪婪如他,是绝不能容忍有人妄想夺取他的皇位,挑战他的权威。

  目前不是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一是他不想暴露自己的位置,二是杀人不过头点地,做这种缺德事必须利益最大化。何时才能利益最大化?自然是冲突最为激烈,把鱼儿都上钩的时候。

  天下大定,术士之路与新政的全面推行,一波波政潮必然涌起。现在朝堂之上的御使言官嗅到了透露出的那一点颇有改制意味的风向,已开始屡屡上书,试探皇帝的底线。他们害怕李顺重用外道,而废行王道。有些胆子大的官员甚至给李顺扣上了“怪力乱神,违背人道”的帽子。这可比先帝“迷信方士”还要严重。

  当其时,虽然情况复杂,但李顺杀鸡儆猴的可操作性就大了。那些外戚只是表面上的小鱼,真正的巨鲨是帝国庞大的官僚地主集团。

  至于李顺御驾亲征,不辞辛劳,安定天下之功则更是不值一提,在利益面前,无论多大的功劳都是虚无的,开疆扩土,可以写作穷兵黩武,那群人手上的笔杆子可没有他们口中的道德。

  再者,大胤是他李家的大胤,保不保的住,那是李顺自己的事。换个朝代,只要道不变,他们还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

  李顺所说的外敌入侵,在他们眼中更是荒谬至极。他们就算见识到了大隆蛊人家族,也丝毫激不起他们的危机意识,沉重而腐朽的官僚思想,自己没有了特权,利益受损,还管他什么国家兴亡。那些都是让下层百姓为自己卖命的话术,真正相信的又有几人?

  盛世是少数人的盛世,乱世却并非所有人的乱世。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尚不能相通,何况生活?

  李顺握着丽妃的柔嫩的手,不由感叹:“爱妃,若朕真要立后,你觉得立谁最好?”

  丽妃眼神有些躲闪,心中自然想着立自己最好,但,她知道自己是绝不可能的。她想了会儿,道:“若是论感情,皇上立杨妃,她陪伴皇上最久。若是论治理后宫的能力,莲妃妹妹是当仁不让的。如今宫中大小事务,皆要经过她的手。”

  李顺从她对二者的称呼之中,看出端疑,道:“你更倾向于莲妃?”

  丽妃眨眨眼,没有回答。

  李顺问道:“现在的四妃共治,有何不好?”

  李顺问得直白,丽妃也不藏着了:“皇上应该明白,名义上的四妃共同管理后宫,其实也就莲妃和柳妃在做事,妾与杨妃不过是充数的。”

  “虽然后宫比不了皇上的朝堂,但人心各异,事务繁杂,共治非不能起到合作的作用,反而处处牵绊。每每遇到一些重要的事,都要四人协商。有时商量好了,事情也耽误了。”

  “皇上宽恕妾身,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此也容易引起后宫不和。往前妾与杨妃还是插手一些事务,现在我俩已经完全不管了。但,我们的位份还在,自然有一些和妾身等走得近的嫔妃,犯了错,前来求情的。管吧,让莲妃和柳妃为难。不管,又伤了姐妹情份,恐遭人恨。”

  李顺点点头,这些他都想到了,但他依旧让四妃共治,一是性格使然,于国于家,他都喜欢搞制衡那一套。二是确实没有可以立为后位的妃嫔。

  他之前不立是因为还在蛰伏期间,后位之上的女人,必须要能够给他带来实际的利益,其背后的势力又不能威胁到他。现在是那个位子让谁去做,都有点于心不忍。

  朝野多少双眼睛盯着,局势错综复杂,坐上去之后,必然要为天下表率,处处都是规矩,还会暗中遭人算计。

  没有强大的心脏,还真不能胜任。

  丽妃见李顺沉默不语,娇声道:“其实照妾身来看,皇上春秋鼎盛,何必急于立后?不如以后看着谁先诞下龙种就立谁为后,不就行了。”

  李顺刮了刮她的鼻头:“没那么简单,朕若是拖着不立后,朝堂那些大臣可不会答应。这皇后之位,牵扯到了朝堂的斗争。这由不得他们,朕的皇后只能是朕点头才算。不过,你说的也对,四妃共治,终究有些事权不明。”

  丽妃淡淡一笑,等待着李顺接下来的话。

  李顺思虑片刻后,叫来一边等待的太监,道:“传朕旨意,杨妃、丽妃与莲妃晋升为贵妃位,后宫事务暂由莲妃主持。”

  丽妃惶恐道:“妾身何德何能。”

  李顺微笑道:“你陪伴朕的时间并不比杨妃少。”

  丽妃眼珠直转,她们三人升了位份,四妃空出三位,下面的妃嫔有了上升空间,必定会争斗起来。到时候,她们和她们身后的人也就坐不住了。(本章完)

403.第403章 品洞山出

  403.

  圣统六年的最后三天,前往宗门寻求帮助的魏婵娟回到陈钺军中,与之一同回来的还有落山宗的两名炼气期和一名先天期的高手,三人皆姓鲍。

  那名先天期的武修,还是落山宗掌门之弟,名叫鲍庭运。

首节上一节167/2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