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室遗孤的咸鱼日常 第195节

  而朱乐则与郑和推杯换盏。

  杯酒下肚后,郑和当即感慨道:“畅快!常乐伯所酿的美酒,果然是价值千金!没想到我郑和有朝一日,竟也能饮此美酒!”

  闻言,众将士们羡慕不已,却也只能干看着。

  朱乐早已表态,美酒数量有限,唯有首功者可得!

  郑和活捉陈季扩,本想将其带回南京,交于朱棣处理。

  可谁知。

  陈季扩自知必死无疑,居然途中跳海自杀了!等郑和将其打捞起来时, 无奈,朱乐只能勉为其难,将其用来筑京观了.

  已是一具尸首。第101章郑和下西洋【求追读】

  值得一提的是。

  朱乐前来交趾时,自身并没有携带任何美酒、美食。这些东西全部放在了车辇内,在孙若微和胡善祥二人的守护下,缓慢到来。

  见郑和酒杯空了,孙若微连忙帮其斟满。而胡善祥,则帮朱乐斟酒。

  朱乐敬了郑和一杯,道:“早闻郑和大名,今日总算有机会见面。”

  此言,弄得郑和有些懵。

  相比朱乐的名气而言,他又算什么?

  说白了。

  在众朝臣眼里,他只不过是个屡下西洋,耗费巨额钱粮的太监罢了。

  “你的所作所为,必会流传青史。”

  看穿了郑和的所想,朱乐又道:“你屡下西洋,不仅扬大明国威,让万国来朝。还促进了海外贸易,带动大明与外邦的经济交流与 发展。此举意义深远,影响颇大。”

  闻言,郑和顿时激动起来。

  知音啊!

  除了朱棣外,满朝大臣甚至连太子,都对他下西洋一事,颇有微词。

  此刻能得到朱乐的肯定,郑和甚至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

  “常乐伯文可撰《农政全书》,拟一条鞭法,武可料敌于前,用兵如神,如此才能,旷世罕见!你才会真正的流传青史!”郑和 同样敬酒道。

  看着两人商业互吹,胡善祥和孙若微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无奈。

  不过两女可以看出,朱乐对郑和是发自心里的肯定。

  “郑兄放心,只要我朱乐存世一日,便会全力支持你下西洋!”朱乐再次敬酒道。

  郑兄?

  这个称呼,弄得郑和又是一愣。

  他此时已年过四旬,被一年不过束发的少年,称之为“郑兄”,实在有些别扭。

  好在郑和也是豁达之人,并没有在称呼多做计较。

  “那就多谢常乐伯了!”起身后,郑和深施一礼。

  现在明眼人都知道,以朱乐的能力,无论出仕与否,对朝政的影响都颇大。

  能得到朱乐的承诺,郑和将再也没有顾虑。

  朱乐微微侧身,并没有受这一礼。对于郑和这种流传青史的名人,他向来不自负。

  见状,郑和对朱乐的好感度,又瞬间攀升2/~久!肆№¤0¢≥寺∴〕san//五≈×6、四☆↑:了不少。

  两人再次饮酒。

  酒兴正酣时,郑和忽然欲言又止。

  “郑兄有何难处?尽管说与我听”朱乐大手一挥,颇为豪气道。

  “有一事,恐怕真需要常乐伯帮忙。”郑和长叹道,“我屡下西洋,明白了一个道理,海上贸易不仅利益惊人,还可以和其他国 家互通有无。无奈……”

  话说到这个份上,朱乐秒懂,接话道:“无奈我朝有海禁?”

  “不错!”郑和郑重点头,接连解释道:

  “海禁是太祖皇帝所定,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海岸百姓不被海盗所骚扰。”

  “寸板不许下海。”

  “如此海禁至今,已过四十载。”

  “可海岸依旧海盗盛行,甚至比早些年更为猖獗。”

  “对此,常乐伯可知为何? ”

  对于这个问题,朱乐早就思考过,脱口而出道:“因为海商利益惊人,商人逐利,必然走私,这给海盗的生存带来了条件。”

  “常乐伯此言一针见血。”郑和肯定道:“禁海政策养活了走私商人、海盗等,唯独让沿海居民,一日比一日困苦。为了活下去 这些百姓只能选择当海盗,周而复始。”

  听到这,朱乐懂了。

  郑和的意思,是想让他帮忙开放海禁啊!

  可这事,远没有那么简单。

  别看朱乐现在名满天下,满朝盛誉,但如果敢言开海,那些言官必定会逮着他一顿乱喷!

  言官不会跟你谈百姓困苦,海盗猖獗,只会谈一个词:祖训!

  朱元璋定下“寸板不可下海”的祖训。

  皇帝若违抗,就是数典忘祖!尤其是朱棣,更会喷的体无完肤。

  理由很简单,因为朱棣本就得皇位不正。

  朱棣继位时,废弃了朱允炊的诸多新策,继续沿用朱元璋的旧策。

  其目的,就是想借朱元璋的威名,稳固自己的皇位。

  如此,弊端自显。

  朱棣既然再三强调朱元璋的威名,又怎能自己去违背祖训?

  别的皇帝违背祖训,几顿庭杖就能将言官给打老实了,可朱棣不行。

  由于得位不正的缘故,他面对的风险将会更大。

  “陛下有意开放海禁,却碍于祖训,无法主动提出。”

  “满朝大臣也能看到海禁的好处,可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对于大臣们而言,被言官弹劾只是小事。怕就怕言官凶猛,陛下也扛不住。”

  “到时,提议开放海禁之人,必定会成为言官群起而攻之的对象!稍有不慎,甚至还会有牢狱之灾!”

  “可常乐伯你不同。”

  “你名声在外,有爵无官,更是屡立功勋。言官们若弹劾你,就是在与天下士子百姓为敌!”

  “陛下对你甚为爱护,自然也不可能放弃。”

  「如此,开放海禁才有可能。”

  郑和一一解释道。

  担心朱乐误会,他又补充了一句:“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常乐伯若不愿,就当我没说。”

  朱乐没有回话,而是陷入沉思。

  开放海禁,不仅对国家税收有帮助,更能富裕沿海百姓。

  他向来心系百姓,自然乐见其成。

  可问题是。

  抛开其中的风险不说,若朱乐想提议开放海禁,就必须正面与朝臣接触。

  那时他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始终置身于朝政之外了。毕竟既然主动跳入旋涡,又哪能轻易离开?

  这与朱乐只想安静享受的目标,无疑是背道而驰。

  对于朱乐的性格,郑和也有所耳闻。

  见朱乐迟迟没有表态,郑和当即猜到了什么,问道:“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乐直接翻了个白眼。

  他就搞不懂了啊。

  不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在说这句话时,明明都(赵王赵)知道不当讲!却为何要问?

  问就代表想说。

  可既然如此想说,不如直接说!

  若说这话是其他人,朱乐一定会回一句“不当讲”!

  对于郑和,朱乐还是会给面子的,便点了点头。

  “常乐伯履立功勋,此番又亲自率军平叛。你虽然无心参与朝政,但实际是已在旋涡中心,而不自知。”郑和谨慎措辞道。

  朱乐沉默以对。

  他如何能不知道这些?只不过事与愿违,并非所有事,都是他能控制的。

  “开放海禁,利国利民。大明未来,沿海百姓,全仰仗常乐伯了!”郑和起身,又是深施一礼。

  这次,朱乐并没有避开,而是坦然受之。

  郑和当即大喜。

  因为如此一来,证明朱乐答应了他的请求!

  “此事我只能说尽力而为,成与不成,取决于皇帝。”朱乐撇嘴道陆.

第102章 马骐:必须杀了朱乐!【求追读】

  “如此就够了!”郑和再次大喜。

  事情谈完,两人又是一番闲聊。

  郑和将朱乐⑼视为知己,举杯⑷饮酒⑻的同时,⑷眉飞色舞的描⑵述屡下西洋⑼的所见所闻。⑸∏∵

  “这次前来交趾,除了援助常乐伯外,陛下令我再下西洋。相信有了常乐伯的大福船后,大明国威将再次远扬!”最终,郑和用 这句话总结。

  对此,朱乐并没有觉得意外。

  此刻已是永乐十一年,符合郑和再下西洋的时间点。

  “对了。”

  郑和突然话锋一转,饱含深意道:“交趾监军太监,名为马骐。此人是陛下的亲信,陛下还是燕王时,便跟在身边伺候,靖难时

  又有功。常乐伯跟此人,最好以和为贵。”

  监军太监?

  听到这四个字,朱乐下意识眉头一皱。

首节上一节195/4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