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43节

  毕竟左光斗能从皇帝哪儿接到屯田修渠的任务,他在皇帝身前肯定是能说的上话的。

  但现在看来,左光斗这个直脑筋是没听出来黄尊素交待他的那句话的意思。

  虽然黄尊素安排任务的时候,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但这家仆还是感觉有些不失望。

  往日就听说,这左光斗脑子一根筋,今天算是见识了。

  “先生怕是无法留在京城了。”

  想到要去彰德府,这仆人就有些头疼。

  黄尊素亲自背着行囊去韩府上示意,结果韩没有丝毫表示。

  让他来寻左光斗,结果左光斗没看出来其中的意思。

  也不知道黄尊素接下来有什么办法,留在京城了。

  这家仆离开了左光斗的临时住宅,接过同行之人递来的马缰,就翻身上了马。

  “稍后还要去趟南海子,不过怎么进去呢?”

  骑在马上,思索着接下来自己的任务,他有些拿不准。

  如今南海子是军管,普通人想进去,不太容易。

  而与此同时,这人想混进去的南海子里。

  “这青砖,是怎么回事儿啊。”

  手中拿着一块青砖,魏忠贤眼神不善的看着眼前的监工。

  “这青砖,是哪儿烧出来的?”

  “回督公,是城北赵家作坊的。”

  身着褐色衣裳的监工颤颤巍巍的跪在魏忠贤的身前,结结巴巴的到。

  “干爹,怎么了?”

  在魏忠贤的身后,他的干儿子魏勇问道。

  “怎么了?这是砖头还是豆腐渣!”

  顺手就将手里的砖丢在地上,魏忠贤满脸写着狠辣。

  “皇爷在南海子动大工,我们的工匠烧制出来的青砖不够用,方才购买他们的,结果他们拿着种劣质货色来糊弄杂家,糊弄皇爷。”

  “带几个人,去将给本督公将这赵家的主事人抓来,杂家要好好的问问,给皇爷大工上的物料,他是怎么敢用这种东西来糊弄的。”

  “是!”

  听到魏忠贤的话,魏勇当即脸色一正,转身就去招呼东厂番子。

  看着离去的魏勇,魏忠贤的脸色依旧是一片铁青。

  因为南海子动大工,京城周边兴起了一轮建材供应潮。

  来自各方生产的石、砖、木料,那是一船一船的往南海子运输。

  仅是魏忠贤知道的,京畿地区,就多了十余处砖窑,取粘土烧制青砖,专攻南海子大工。

  商人逐利,见机而来者甚多,京城内外,有好几家背景、实力雄厚的商人,都开始大力的涉足于“建材”生意。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一轮以工代赈,强行进入市场周期。

  而皇帝在南海子动大工的目的,除了他之外,就没人知道。

  就算是设计房屋样式的几个工匠,也仅仅知道自己设计的建筑规章结构是按照太祖爷定下的。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南海子总的设计图,只有两份,一份在皇帝的手里,一份在他的手里。

  为此,这监督修建的责任就在他魏忠贤的肩上。

  这南海子官城的修建,可是皇帝为了监督朝臣为定。

  能否修建成功,可是他魏忠贤能坐稳宫内四府之一的典察府的关键。

  为此,魏忠贤对这事非常的上心,不敢有丝毫怠慢。

  对于有人敢用劣质青砖来糊弄他,魏忠贤非常的生气。

  魏督公生气,后果很严重。

  当日傍晚时分,赵家的主事人,赵来旺就被带到了南海子。

  “饶命,饶命,诸位好汉饶命啊。”

  被群缇骑绑了,架在马上,一路风吹日晒,马匹颠簸,赵来旺的身子骨几乎就要散架了。

  一被丢在魏忠贤的身前,赵来旺就忍不住对着身边还骑在马上的缇骑叩首求饶到。

  “呵呵,饶命。”

  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喝茶的魏忠贤听到这话,顺手就将茶水泼在了这人的身上。

  “杂家做人做事儿,向来讲究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向你买青砖的钱,杂家可是一文钱都没缺少,用的还都是朝廷新铸出银币。”

  “可你居然敢往南海子运这种一捏就碎的跟豆腐似的青砖,你是不把杂家放在眼里啊。”

  从小桌后站起,来到赵来旺的身前,一只脚踩在赵来旺的脑袋上,魏忠贤阴恻恻的看着对方道。

  “你说,杂家该怎么处置你啊?”

  看到眼前一身红,头上戴着大装饰的魏忠贤,赵来旺的瞳孔瞬间放大,此刻也就只顾着求饶了。

  “饶命,饶命啊。”(本章完)

第238章 毕自严的反击

  任命毕自严为内阁首辅的反弹大吗?

  非常大。

  但反弹有用吗?

  没用。

  一路从一州推官干到一省布政使,毕自严的能力和手段都是充足的。

  短短不到三日,他就将包括内阁中书刘成在内的十六人从内阁里丢了出去。

  理由也很简单,办事不勤。

  通过这一方式,毕自严轻松就掌握住了内阁内外的大小事务。

  毕自严用如此强硬的手段做事,自然是会遭到弹劾的。

  但他对此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每五日去给皇帝上一次课,这就是皇帝对他信任的表现。

  “将这封公文发往京中各个衙门。”

  停下书写文章的笔,毕自严看向文书道。

  “你们看着写吧,就说本官在京不久,对在京官员才能还略有不知,月底之前,凡在京的官员,都要往送内阁送一篇策文上来,以作考校。”

  “是!”

  这文书是刚从翰林院调来的,对于毕自严这个捞人的很是尊敬,当即就拿过毕自严身前的文章向外走去。

  而随着毕自严公文的下发,满城官员皆尽全麻。

  毕自严上任内阁首辅的第一道政令,居然是向大伙儿问策?

  你这是几个意思?

  大伙儿都是进士,殿试走过来的。

  有了多年的为官经验后,难不成一篇策文都作不出来?

  不,还真有人做不出来。

  “何以富国。”

  英国公张维贤和定国公徐希来两人聚在一起,头发都抓秃了。

  “不对啊。”

  张维贤半个时辰憋了五十个字,还多半都是开头。

  实在是写不出来东西,张维贤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定国公徐希。

  闻言,徐希抬起头来,看向对方,他也才堪堪写了两百字。

  “什么不对?”

  “我们不是武官吗?这富国之策,我们写什么啊。”

  用嘴舔了舔毛笔头,张维贤没察觉到满嘴都被染成了黑色。

  “前番,陛下屡次强调,要求各部谨守部职。你我目前的职责,是辅助陛下整顿京营,此事不应该是我们考虑的啊。”

  “对啊。”

  听到张维贤的话,徐希也恍然道。

  “京营之事,文官无权参与,尽待陛下处理。”

  想到这里,徐希将手中的笔丢在桌子上。

  “给内阁上一封公文,就说我们武将不参朝事。”

  说着,徐希转头看向张维贤,却呆滞了下来。

  “世叔,你在吃什么?”

  “啊?”

  而与武勋不同的,则是大量在京的文官了。

  毕自严的这第一道政令,那里是考校,这分明就是问策。

  何以富国?

  毕自严此番“考校”的主题,是富国。

  他毕自严是怎么得到皇帝信任,先任度支司正卿,后又入主内阁的?

  就是因为他毕自严会算账。

  这些日子,毕自严被弹劾的理由中,就有一条是他一人独权。

  但现在毕自严的这道奏章,却是将某些人的口给堵的结结实实。

  独权?我可没有哦,我在想满京城的官员们问政呢。

  而何以富国这个问题,懂得都懂。

  大明朝廷目前面对的没钱问题,但凡不是个瞎子都能看的到。

首节上一节243/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