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23节

  “然,南方诸省白银甚多,仅以一成火耗兑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可兑完。且如今朝廷缺银严重,如以重耗兑南方诸省银币,方可解燃眉之急。”

  “那,你这么做,有没有想过下面的百姓生死?”

  砰的一声,将奏章砸在桌上,生气的看向袁世振问道。

  “一枚银币再加三成火耗兑换,那就意味着百姓一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三成都成了泡影,让百姓如何过活?这么做,岂不是官逼民反?”

  说着,朱由校从椅子上站起,指了指自己身上常服上的龙纹道。

  “帝刺龙,后绣凤,文服禽,武饰兽。”

  “以这么高的火耗去征天下白银,你是要朕率兽食人,去做那衣冠禽兽!”

  “臣并非要陛下率兽食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再受货币不明之苦。”

  看到皇帝发怒,袁世振没有胆怯,而是背出了一段了皇帝前世背过的诗,然后继续硬着脖子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陛下,黔首小民手里,没几个散碎银子。一年辛苦,最多也不过三十两纹银,就这还要拿去买些衣物吃食,以供全家生计。”

  “对于黔首小民来说,手中是不会有多少白银的。况且没了白银,百姓还能用铜钱啊。”

  “那些有白银的人,特别是那些个富贾豪商,之所以会用金银,就是因为白银贵重,携带方便,便于交易。”

  “加征三成乃至于四成火耗,商贾是能够接受的,因为用银币一可防伪,没有假币。二是方便清点携带,在北直隶甚是受到欢迎,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善政啊。”

  “。。。”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缓缓坐回到位置上,思索着他的话。

  貌似,是这么个道理?

  他一直以来,让往民间兑银,都是小额兑换,一两、二两的兑换。

  听到袁世振这么说,朱由校突然发现,这兑银之事,貌似还能赚上一笔?

  “且起来吧。”

  思索了一会儿后,朱由校看向袁世振问道。

  “你打算怎么做?”

  “臣打算,先给南直隶一个确定重启金银之禁的时间,然后,给出每月能分摊给南直隶的银币数量。”

  看到皇帝理解了自己的想法,袁世振松了一口气。

  “待时间一到,南直隶全面禁止金银交易,仅允许银币、铜钱流通。”

  “不管是商人还是大户,每日花费的银子都是海量,若是他们得知,这朝廷禁止金银交易,但却又推广银币,必然会想要抢先将银子兑换成银币。”

  说着,袁世振看向皇帝,期待着皇帝的表态。

  “那到时候多收火耗,也就顺理成章了。”

  皇帝关心底层小民是好事儿,但这也让有的手段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万幸,解释过去了。

  闻言,朱由校琢磨起了袁世振的意思。

  袁世振的打算,通俗的说,就是冻结货币流通,每个月往市面上投入固定的旧货币兑换新货币的额度。

  豪门大户为了维持自己的开销、交易,想要优先获得新币兑换权,就必须接受高火耗。

  “把人家白花花的白银,给变成废铁,是会出乱子的。”

  琢磨了一会儿,朱由校才道。

  “黔首小民多无远见,很多好事儿,一旦到了民间,听风就是雨,很容易就闹出大乱子。你打算怎么防备?”

  “请锦衣卫进驻南京,再令南京宝源局加铸铜钱,以一两白银兑千文铜钱之数,为小民兑钱。”

  闻言,袁世振却是给皇帝算起了一笔账。

  “臣在两淮时,铜料百斤值银二两,铅百斤值银一两。若是不算工本耗费,铜铅以六四比铸造,一两银大概能铸铜钱万枚。”

  “给小民兑钱后,朝廷纯利九成。”

  “???”

  听到袁世振的话后,朱由校的头上冒出了一堆的问号。

  一两银子如果不算工本耗费,能铸万枚铜钱?

  那历史上,天启朝是怎么做到铸钱铸亏了的?

  “算上人工耗费呢?”

  “大概获利六成,毕竟除了工人的工钱外,还有炭钱。”

  当着皇帝的面,袁世振掐着手指算了一番后,向皇帝解释道。

  “若非铸币之利如此之高,昔年世宗不至于以死刑都无法刹止。”

  “准了。”

  听到利益这么高,朱由校当即就拿起自己的玉玺在袁世振的奏本上盖上大印。

  “你再写个条陈出来,再想想谁能去做此事。”

  将奏章让小太监交还给袁世振,朱由校接着道。

  “另外,铸铜钱之事,你给朕记清楚了,铜钱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绝对不允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

  “臣明白。”

  闻言,袁世振脸色一肃,道。

  “臣请内阁、都察院、六科、锦衣卫、东厂赴南直隶专督此事,防止贪污之事发生。”

  派去的人越多,派系越杂,这个事越容易办成。

  毕竟,利益就那么点儿,僧多粥少就不好分了,一旦中间有一个人因为分配不均,把事情捅出来,其他人都得遭殃,反而不容易滋生贪腐。

  “行,你先回去。”

  朱由校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袁世振的用意,点头道。

  “容朕想想派谁去合适。”

  “臣谢陛下隆恩。”

  听到皇帝同意,袁世振脸色也变的轻松,躬身道。

  “辽东捷报!熊廷弼大败建奴!斩首八千!”

  就在袁世振等着小太监写草拟的时候,突然一阵高呼传了进来

  “嗯?”

  月票!月票!月票!

第149章 硕鼠又打算动了

  2023-12-11

  “辽东捷报,斩首八千。”

  脑袋里飘荡着这八个字,朱由校干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才拿到报捷文书。

  驿卒验身、文书印信检查,这些都是必要的程序。

  像是电视剧里的那种,一路通行到御前,不存在的。

  “奉集堡斩首两千六百级,俘虏七百,阵斩老奴长孙杜度。”

  “散羊峪斩首六千级,俘虏一千四百,建奴两白旗仅贼首黄台极率人走脱。”

  “马根单堡与建奴对峙,阵斩建奴两百七十九级。”

  “现老奴已退回边墙之外,欲固守萨尔浒,臣已克复抚顺所。”

  “好好好。”

  终于看完了熊廷弼的捷报,朱由校高兴的在堂上转了起来。

  咱就说嘛,九边、川军精锐尽聚辽东,大明皇帝严肃对待建奴问题,怎么可能说打不过呢?

  萨尔浒之败,是舍不得万历和朝臣舍不得军饷,死命的在催促出兵。

  辽沈之败,是有人想要摘熊廷弼的桃子,临阵换帅,轻敌所至。

  广宁之败,是王化贞中了敌人的间谍计,而且朝中此时又在相互攻讦。

  再往后,朝廷里的纷纷扰扰一直在干扰着辽东的战事。

  哪怕到了崇祯十四年,大明土都埋到脖子了,松锦会战差点儿把螨清给反杀了。

  大明强,非常的强,强就强在容错率太高。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觉得出点儿小问题不算个事儿,总有一些人会想着趁机牟利,这才最终导致了这个两百余年的帝国崩盘。

  如今,有着他这个皇帝的全力支持,熊廷弼果然不负帝望,挫败建奴。

  “将战报抄送兵部,让他们议定封赏。”

  “奴婢领旨。”

  闻言,就有小太监连忙去做。

  “陛下用人有方,熊经略重挫建奴。”

  见到皇帝高兴的样子,又听到了报捷,还没离开的袁世振躬身道。

  “臣为陛下贺。”

  “此非朕之功,乃是神祖之功。”

  闻言,朱由校摆了摆手,矜持道。

  “若非神祖简拔,岂有今日之喜?”

  “前番,朝中有奸佞弹劾熊廷弼,陛下乾纲独断,赐其王命旗牌。”

  见到皇帝的样子,袁世振就知道夸的不够,当即又道。

  “若非陛下慧眼识人,熊廷弼定已去职,焉不知能有今日之胜乎?”

  “有道理。”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更盛,点了点头。

  老东西就是会说话。

  笑了一会儿,朱由校突然就停了下来。

  “不过这封赏。”

  朱由校说着,拿出纸算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123/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