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15节

  挥了挥手,朱由校转头看向孙如游问道。

  “怎么了?”

  “陛下,孙传庭上书请旨,言卫所被废,卫学将要如何。”

  孙如游说着,拿出一份奏本,递给了身侧的小太监。

  他今天来,是给韩上眼药的。

  “卫学?”

  闻言,朱由校眨了眨眼睛,面无表情的问到。

  “内阁什么意思?”

  “陛下,韩辅的意思是,如今辽东疲敝,没有足够的人手与钱粮,能够维持卫学,其以为,可裁撤。”

  “那你的意思呢?”

  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茶杯,用杯盖拨了拨茶叶,朱由校问道。

  “教化乃圣人之道,如今辽东虽有战事,然卫学不当裁撤。”

  说着,孙如游组织了下语言,接着道。

  “与韩辅相反,臣以为,不但不能裁撤,反而应该扩建,鼓励民间百姓入学。”

  “嗯,接着说。”

  将茶杯放回桌上,朱由校意外的抬起头看向孙如游。

  “臣觉得,不止应该鼓励汉儿入学,还要鼓励蒙古、女真之人入学。”

  看到皇帝眼神中的精光,孙如游就知道今天来对了。

  “若是这些人都读了书,懂得什么叫做恩荣廉耻,辽东也不至于有今日之事。”

  “有道理。”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儒学,这玩意儿真的是稳定地区的一个大杀器。

  “哪就保留吧,扩建之事,你上个章程给朕。”

  “臣遵旨。”

  闻言,孙如游连忙躬身。

  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草拟,孙如游很快就离去。

  待到孙如游离开,朱由校才伸手拿起桌子上那本贴条的奏章。

  上面是内阁辅臣韩写着的拟裁撤三个字。

  “废物。”

  嘴中念叨了一句,朱由校将奏章丢到了一边。

  韩这人,就没那个能力入阁。

  他要考虑考虑,新的内阁辅臣了。

  “陛下,赵爽的奏章。”

  孙如游离开不久,就见王末捧着另外一本奏章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赵爽就是龙旺商号的管事,石景山铁矿和西山煤矿的负责人。

  因为皇帝要在石景山地区开厂,赵爽从去年就开始统筹此事了。

  随着气温开始上升,那边的摊子是越铺越大。

  “民夫十万,粮二十万石,铁五十万斤,石料五万方,木八万料。”

  “他打算干嘛?修城吗?”

  看着奏章上要的物资,朱由校有些摸不着头脑。

  十万民夫,这是打算修一座城出来?

  “回陛下,不多,真的不多。”

  知道皇帝对于建工程没个确切概念,王末出声解释道。

  “西山那边,因为只是挖煤,所以要建的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山道平整。”

  “而石景厂,则是要修建工房、住房、引水渠、道路这些,所需甚广。”

  说着,王末小心的抬起头看了皇帝一眼。

  “奴婢前几天去看了一次,石景山和西山的矿工都已经被动员了起来,修建道路了。确如奏章中所言,耗费很多。”

  “另外,为保安全,确实是需要修一修城墙。”

  “。。。”

  闻言,朱由校脑门上冒出几行黑线。

  他忘了,这是古代,如今的治安,恐怕是比米粒家都要乱。

  “行吧,从内财府出钱粮。”

  拿起玉玺在奏章上盖印,朱由校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比如铲车这种大型基建工具,土木作业的效率,真的很是低下。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手。

  “对了,现在宝泉局一日能产多少银币了?”

  就在王末离开时,朱由校突然出声问道。

  “这,奴婢不知道。”

  闻言,王末呆了呆,躬身到。

  “此事是杨成秀杨大在管。”

  “哦,你去吧。”

  闻言,朱由校没再说什么,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

  就在朱由校突然想起宝泉局的日产银币量时,毕自严也在想这个事。

  他又来宝泉局了。

  “毕大人啊,您又来了啊。”

  短短两个月时间,赵涵就瘦了有十斤。

  看着亲自来问的毕自严,赵涵也不好说什么,一脸苦哈哈的将毕自严迎进了堂中。

  现在满京城的官员们有一个共识。

  毕自严不能得罪。

  这位爷仗着皇帝撑腰,啥账都敢查。

  “现在,我们已经将规模扩大了三倍,每日能出十五万枚,一个月就是四百五十万枚。”

  “您就是要用银子,那也要等做出来啊。”

  “这不是刚查察了各部财库,有银子了嘛。这就想着尽快将这些银子兑成银币,好为将来用银做个准备。”

  闻言,毕自严也知道自己这个度支司头子亲自上门催促,有些过分,这是会让人挨弹劾的。

  但他却是不能不来了。

  “不过,这们的产量提高了,怎么给我们度支司兑的银量却反而降低了?”

  “这。。。”

  闻言,赵涵眨了眨小眼睛,才回答问题。

  “这不是还要给民间兑银嘛。”

  “本来呢,你们给我度支司每日兑银两万枚。”

  听到赵涵的理由,毕自严却表示不接受。

  “这现在规模扩大了,你们给度支司每日兑银三万枚。”

  “规模扩大三倍,给我们扩大五成?”

  “这个嘛。”

  知道有些不地道,赵涵左右看了看,见没什么外人,才给毕自严解释道。

  “十五万枚的产量,九万枚给了内帑,三万给了度支司,三万兑给民间。”

  “给内帑九万?”

  闻言毕自严双眼顿时大张,颇为惊讶。

  “有五万是给南直隶准备的。”

  见状,赵涵双手一摊,无奈道。

  “前些日子,袁世振袁侍郎不是提议要现在南直隶推广嘛。”

  “这四万枚借用的是内帑的料,被压在宝泉局,等到南京户部的存银押解进京后,就会还给内帑。”

  “要不,你先借给我们度支司?”

第140章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背

  2023-12-11

  “要不,你先借给我们度支司?”

  随着毕自严的话音落下,两人之间的气氛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

  “。。。”

  “这,不妥吧。”

  最终,还是赵涵先出声打破了沉默。

  “这本来呢,是要等南京户部的存银押解进京后,我们才能生产,而后承兑。”

  “但是袁世振觉得,等到南京户部的银子押解进京,生产出来都到猴年马月了。”

  “特此上奏,陛下御批,借内帑银给南京户部,先承兑,后给银。”

  “而且,这些银币月底就要起运,到时候我们拿不出足够的量,我们这宝泉局上下都要持挂落啊。”

  说着,赵涵的脸上写满了委屈。

首节上一节115/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