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万岁! 第86节

  “微臣对此也大为不解。”

  朱茂叹了一声,回忆道:“不过我观那白无祸相貌堂堂,颇有其祖、父的几分风采,所以也没有过多为难,让他回去等候。”

  “可这小子脾气很犟,说是未得圣上答复前,绝不离开兵部半步!微臣……微臣来之前劝了好久,可这家伙就是不听,看是跪在兵部大堂前不走……”

  “所以微臣念在当年与白黎将军有几分交情,心中动了恻隐之心,就替他走了这么一遭,还望圣上勿要怪罪!”

  朱茂说着,又行了一礼。

  “这小子想在军中讨个什么职位?”郑渊放下信笺,笑问道。

  “这个他未曾说,不过微臣观他一身蛮横血气,在年轻一辈绝对是佼佼者,所以定然是个都尉起步。”

  “都尉……”

  郑渊沉吟片刻后,问道:“有大儒举荐,给他个都尉倒也不是问题。”

  “陛下,说起这个写信的大儒,微臣倒也觉得有几分趣味。”朱茂呵呵一笑。

  “什么趣味?”郑渊斜着眼问道。

  “这大儒乃是一未及弱冠的男子,名叫龙傲天,此前声名不显,可在铜雀台过后,此子凭借一登台赋,引得圣夫子显化落目,而太学阁的严阁老前去劝说其入朝为官,却被一句生性散漫,无心为官给打发了……”朱茂摇头嘿嘿一笑。

  “原来是他!”

  郑渊恍然道。

  “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这龙傲天不图功名利禄,却没想到会拜倒在风尘女子的石榴裙下,这倒令人颇为意外啊……”朱茂捻须一笑,意有所指。

  “此话怎讲?”郑渊顿了一下,略带疑惑道。

  “陛下有所不知,三日前的莳香阁有诸多别国文士在那聚会,那龙傲天正好在场,结果双方发生了口角……”朱茂声情并茂,将那日之事一一道来。

  而郑渊则是喝着茶,笑而不语的听着。

  “那清玉仙也不知道许诺了什么好处,居然会让这么一位少年大儒以身作保,举荐一名罪臣之后……”朱茂忍不住感叹。

  “或许龙傲天只是单纯的被她的言语所感呢?”郑渊皱眉说道。

  “哈哈哈……陛下可太小看少年大儒的心性了,若心无他念,凭那清玉仙有三寸不烂之舌,也不可能说动的。”朱茂摇头笑道。

  “世间之事岂可一概而论……”郑渊无奈道。

  “陛下,若想收下这号人才,臣下倒可借此机会,让那龙傲天心甘情愿的入朝为官。”朱茂露出一个深沉的笑容。

  “此子生性洒脱,能成就少年大儒之身,而不显骄躁,这一点实属难得,既然他不愿为官那就罢了,不必强求!”郑渊眼皮一跳,摆了摆手,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好吧。”朱茂微微一叹,显得有些遗憾。

  二人聊了一会。

  “此事你去办吧,别让太多人知道。”郑渊吩咐了一句。

  “陛下,其实对于白无祸此子,臣倒是有个更好的建议。”朱茂笑道。

  “说来听听。”郑渊道。

  “下月中旬就是武斗场的比试了,届时天华各地年轻一辈的豪杰皆会聚集京都……”朱茂一顿,没有继续说下去。

  “你想让他去拿个名次?”郑渊瞬间意会。

  “陛下英明,朝廷的武举考试还要两年才开始,我们不妨借用民间举办的这场武会,来测试一下此人心性,看看白黎的后人将来能否委以重任。”朱茂面带笑意,手指在木桌上轻点着。

  “你看着办吧。”

  郑渊略做思考,便点头答应了这个提议。

  “臣告退。”

  朱茂在聊了几句后退出了天听殿。

  …

  此时天色渐暗。

  皇宫各处的宫灯开始点亮。

  郑渊走在皇宫宽阔的御道上略觉无聊。

  忽然,他眼睛的余光隐约瞧见了什么。

  “这么晚了广玉书斋还有人?”

  看着远处的烛火,郑渊眼神恍惚,似乎想起了某个被忽略了许久的人。

  于是他加快脚步,向着前方书斋走去。

  “圣祖言:吾生平……”

  刚临近不远,一声声清脆的朗读声从里面传来。

  郑渊嘴角含着笑容,大步走了进去。

  只见烛火通明,一道身影坐在灯光下,专心致志的念读着书。

  感受到动静,少女立刻转身看去。

  但看清来人,她立刻放下手中书籍,俯身叩拜道。

  “糯……民女拜见陛下!”

第119章 姐姐说的是,这感觉简直太棒了!

  “这么晚了,还不去回去歇息?”

  郑渊笑道。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当初那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在宫里的这段日子吃好喝好,不止皮肤变得白净,个子也长高了许多。

  “糯糯不困,而且先生给的书还没读完……”

  糯糯肉嘟嘟的脸蛋白里透红,一双幽黑的大眼睛水润光泽,两只羊角辫扎在脑后,配上一身喜庆的红装显得可爱至极。

  “难得你这么用功。”

  郑渊颇为欣慰。

  他能看出糯糯是真心喜欢读书的。

  “陛下,糯糯这些日子已经将这一排的书都看完了。”小女孩献媚似得说道。

  “哦,当真?”

  郑渊言语中带着惊喜,目光在书柜上扫过。

  这一排书少说二十本,虽然都不厚,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完却是件非常难的事情。

  “真的,糯糯从不骗人!”

  小女孩认真道。

  郑渊见猎心喜,出言问道:“那朕来考考你几个问题,看看你是否能答出来。”

  “好,您请出题。”

  糯糯端坐书桌前,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郑渊对她的态度非常满意,接着目光在书柜上扫过,随便抽了本书,翻开其中一页后,问道:“天华历四百三十六年,大贤儒庆嵩在太和殿上质问华泰帝,何为民,何为国……”

  糯糯淡淡一笑,口中自信说道:“泰帝曰:民乃国之基石,不可轻慢,不可……”

  小女孩妙语连珠,不仅将后续内容背出,更是说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

  其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完全不像是一名十岁的孺子,反倒像个幼年贤士。

  郑渊惊讶之余,心中更是大为震惊。

  “古之圣人‘云子’曾言道:天有神明,世之邪祟岂能……”

  接着,他又连续考了好几道题目,这些题目的中心思想,完全不是糯糯这个年龄段可以回答的。

  但糯糯却事无巨细,全部解答完毕,更是结合了许多亲身经历的状况,将结果变得更加让人信服。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此女之聪慧,令郑渊心中大为赞叹。

  没想到当时因为一时兴起而带回宫的小女孩,如今看来也有成为女诸生的天赋。

  难得,真是难得!

  “糯糯能有今日的成就,都要感谢陛下!”

  小女孩满怀感激,又是叩地一拜。

  “不必自谦,你小小年纪就能有这种成就,朕很高兴。”

  郑渊含笑道:“朕要赏你点东西,你有什么想要的吗?”

  “糯糯不要什么赏赐……”

  小女孩抬起脑袋,水汪汪的眼珠子含着希冀的光芒,怯生生道:“只想要个和月溪、月婵姐姐一样,想有个好名字!”

  “好名字?!”

  郑渊先是一愣,随后哑然失笑道:“你现在的名字不好吗?”

  “糯糯长大了,也想有个大人的名字!”小女孩脸蛋微红,语气有些倔强。

  “那好吧!”郑渊俯身上前,一边摸着小女孩的脑袋,一边笑着道:“既然你觉得月溪月婵的名字好,那就取一个和她们一样的名字,不如就叫……‘月瑶’怎么样?”

  “月瑶!”

  小女孩眸中含着泪,嘴里念叨了几句后,似如喜极而泣:“糯糯终于也有名字了!”

  “傻丫头,哭什么?”

  郑渊毫不在意小女孩的泪水,并掏出手帕,亲手上前为其擦拭。

  “陛下大恩,月瑶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小女孩啜泣着。

  “朕不需要你什么报答,你记着一定好好念书便是了。”郑渊语重心长说着。

  “嗯!”小女孩用力点了点头。

  “对了,你以前住的那处老街,朝廷已经拆了重建,现在应该差不多建好了,你想去看看吗?”郑渊笑着问道。

  “城西老街……”

  小女孩眼中略有恍惚,之后用力点头道:“月瑶想去看看!”

  “那好,明日我便带你出宫!”郑渊笑着道。

  “谢谢陛下!”

  月夜下。

  少年与女孩一边看书,一边聊了许久。

  这寂静许久的广玉书斋,也罕见的传出了阵阵嬉笑声。

首节上一节86/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