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万岁! 第31节

  “拜见陛下!”

  群臣齐齐行礼。

  而站在郑渊身旁的杨昭,也莫名其妙的享受到了一次超凡待遇。

  “诸卿平身。”

  郑渊抬手示意,目光却在群臣中扫过,当发现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之后,不禁心生疑惑。

  “谢陛下。”群臣起身。

  郑渊大步向前,率先迈向高台的台阶。

  其身后跟着的两人则是太师闻青山和柱国公慕容楠,而这种重要场合,身为丞相的诸葛玄策却罕见的不在。

【厌世小说 中转站一九四 八三 二 四 零 九二】

  杨昭身为礼部尚书,自然是在第三梯队的公卿之列,奈何他年老体衰,走台阶还需要身边同僚搀扶着才行。

  郑渊年轻力壮,自然能做到健步如飞。

  不过身后大臣有不少都是文人,所以他故意放慢脚步,让身后之人不足以掉队。

  一刻钟后。

  众人终于登上台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散发恐怖道韵的紫金龙纹鼎。

  与郑渊一同上台的大臣,凡是看见这尊金鼎的人无不变色,甚至连闻青山和慕容楠也不例外。

  此鼎名为八荒御极神鼎,全力催动下,一击便可震碎万里河山,与传国玉玺‘镇世’一样,都是天华皇朝的绝品至宝。

  今日高台竣工大吉,郑渊高兴之余,直接命人用此鼎来祭拜天地。

  郑渊接过林公公递来的三支香,弯腰拜了几拜,然后将手中的香插入金鼎里置存的神土上。

  做完这一切的他向前方宫殿走去。

  而身后的诸位大臣并没有急着跟上,反而皆是向林公公讨要了几柱香,朝金鼎叩拜,然后跟郑渊一样,将香插入鼎中。

  还好林公公有所准备,让侍卫将事先点好的香分发下去。

  最先拜好的大臣,自然是闻青山和慕容楠两人。

  可当二人正要插香时,问题却来了。

  “青山老哥,这第二柱香您就让给小弟如何?”慕容楠眼神一眯,嘴角露出一丝讨好的微笑。

  “这可不行……”闻青山摇摇头,显然不太愿意。

  八荒御极神鼎意义非凡,更为此次高台的祭天之物,所以即便是好友开口,他也不想让出这位置。

  “老哥可还记得当初在皇业庵的头香?”慕容楠目中含着微光,出言提醒。

  “吾身为长兄本应礼让,奈何今日境况不同往日啊……”闻青山轻咳一声,颇为委婉的说道。

  “有何不同,老哥若是不愿大可直说,何必多说这些糊弄人的话。”慕容楠摸了摸发白的胡须,语气颇为不满。

  “这样吧,咱们按照老规矩来。”闻青山提了个建议。

  “老规矩?好,不过你这次可别给我耍心眼!”慕容楠嘿嘿一笑。

  “怎么会呢,老夫可不是你想的那种人。”闻青山义正言辞道。

  “那我数了啊!”

  慕容楠张了张嘴:“三……”

  话音刚落。

  两个人在原地化作了一道残影,瞬间出现在了金鼎的面前。

  在身后群臣还没反应过来时,将手中的香同时插入鼎中。

  “老东西居然使诈?”

  “你这匹夫也太不厚道了!”

  二人横眉冷对,几乎是同时从道德层面斥责对方。

第43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气氛剑拔弩张,二人眼中激射出闪电,碰撞一起产生的火花几乎路人可见。

  “你们在看啥呢?”

  郑渊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慕容楠和闻青山面容一正,又恢复了之前的从容,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跟着郑渊走去。

  他们三人走后,身后的一众大臣按照官位和德望,有条不紊的上香。

  高台的最高处是一座奢华至极的宫殿。

  慕容楠和闻青山快步走到郑渊身后,快步进入宫殿。

  “今日为何不见丞相?”郑渊忽然问了一句。

  “丞相说家中有急事需要处理,所以临时告假,望陛下恕罪。”慕容楠笑道。

  “家中急事?”

  郑渊心中一突,莫名联想到昨日的幽湖小院发生的事。

  难道是诸葛妗姒和楚流风的赌约被丞相知晓了?

  八成是这样,昨日的疾风骤雨突然停歇,京都里凡是有些本事的人都能发现其中端倪,更别说通晓天象的诸葛玄策了。

  此事因果甚大,诸葛玄策怕是掐指一算便能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

  天数不可轻变,不能擅改。

  以诸葛玄策刚正不阿的脾性,诸葛妗姒即使不是主动挑衅的一方,怕也少不了一顿责骂。

  不过只是责骂,也犯不着请假吧?

  难道还出了别的事?

  一念至此,郑渊便摇摇头,不再去想诸葛玄策的事情,反正都是人家的家事,自己多想也没什么用。

  殿外上完香的群臣陆陆续续走进大殿,嘴里不停赞叹高台宏伟的同时,各自走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郑渊坐上大殿主位,月婵月溪二女站在他的身后,林公公见人都已经到齐,便示意身旁侍卫,让人进殿演奏。

  很快,数十名手执乐器的乐师和宫廷舞姬进入大殿表演。

  声乐欢快喜庆,舞蹈优美和谐。

  众臣无不欢声笑语,彼此间举杯相敬,推杯换盏,气氛热闹非凡。

  “陛下,臣刚进殿时未见门前挂匾,不知是何缘故?”闻青山问了一句。

  “此殿位于高台之上,其名需得贵重不凡,奈何朕思虑良久,却始终不能取得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诸位爱卿若有才能,不妨给朕出个主意。”郑渊解释道。

  闻青山低头思忖,没有立刻给予回复。

  “取名之事又有何难。”诸位大臣中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长须男子举杯一笑:“此殿地势甚高,站于殿外便可遥望千里,俯视京都,不妨就叫做‘观天殿’如何?”

  长须男子名叫许元章,是一名御史,为人和善豪爽,颇有才华,朝中好友众多。

  他一谏言,不少官员都觉有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观天殿……”

  郑渊在嘴里念叨了几句后便摇头道:“此名太过平常,又少了几分华贵,不符此殿之貌。”

  许元章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当众罚酒一杯,以赎自语。

  “此殿精美贵气,堪称古来少有,臣下觉得此殿当得起‘华宝’二字。”一名面容方正的中年汉子站起身道。

  他名为刘撼岳,是一名武将,曾经在战场上立下不世战功,被先皇授予伯爵之位,封号威远。

  “华宝殿!”

  “意喻天华之宝,倒也符合此殿贵重。”

  “听起来确实不错。”

  众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着,言语中大为赞同。

  “华宝……华宝……”

  郑渊念叨几句,这名字贵气是有了,不过却失了几分超然意蕴,所以依旧不行。

  刘撼岳是个粗人,性子憨直,本就没打算被采纳建议的他爽朗一笑,自罚三杯。

  御酒醇香浓美,三杯下肚,他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又向身旁侍女讨要了一壶。

  郑渊无奈,默默叹息,可惜诸葛丞相不在,否则以他的学识,定然能给出一个满意的建议。

  “陛下若是想保有贵气,又想彰显此殿的超然位格的话,老臣倒有些想法。”闻青山淡淡一笑。

  “太师但说无妨。”郑渊将目光挪向离御阶最近的那一桌。

  闻青山郑重其事道:“此殿高悬于天,外观璀璨华美,居中者又是少年帝君,不如就叫做……凌霄宝殿!”

  “噗!”

  郑渊呛住,刚刚入口的美酒喷出,大声咳嗽了几下。

  一旁的月婵月溪见状,立马拿出手帕给郑渊擦拭水渍。

  “陛下,你怎么了?”闻青山被吓了一跳,一脸茫然。

  而其他大臣也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的看着郑渊。

  甚至连一旁演奏的乐师和宫廷舞姬也停了下来。

  “没事没事。”

  郑渊连连摆手,舒缓心情后示意众人继续。

  声乐再次响起,众臣见郑渊无事,便放缓心神,继续闲聊作乐。

  “陛下觉得老臣刚才的建议如何?”闻青山问道。

  “好,很好!此名甚合朕意,太师不愧是文武双绝的国之重臣!”郑渊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言,一连夸赞了许久。

  “陛下谬赞了!”

  一顿吹捧下来,闻青山是听的心旷神怡,浑身轻飘飘的。

  以至于一旁的慕容楠都忍不住吹胡子瞪眼。

  “林公公,你马上叫人制作牌匾,就按照太师的意思,叫凌霄宝殿,牌子一定要大,要气派!”郑渊吩咐了一句。

  “遵旨!”林公公匆匆转向偏殿,去向下人吩咐具体事宜。

  “陛下,大殿既已取名,那我们脚下的这座高台,可有名乎?”户部尚书叶常起身后拱手相问。

  还不等郑渊开口,杨昭便以笑道:“陛下已将此台命名为铜雀台,还要以此为题,作为上元节的彩头项目之一。”

首节上一节31/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