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万岁! 第152节

  “无……并无!”这个大帽子是个人都避之不及,杨昭这种爱惜名声的人更是不会承认。

  “那你就是说朕是个昏庸之君,日后管束不了后宫,会引起后妃乱政之事?”郑渊一拍龙椅,怒喝道:“大胆杨昭!居然侮辱君父,口出悖逆不逊之言!”

  “陛下,您会错意了,老臣只是单纯的想劝您立后,可无任何私意啊!”杨昭大惊失色,连忙辩解。

  “立后?好,你倒是给朕说说,要立谁为后?”郑渊站起身,忍不住指着御阶下的老头喝斥。

  话音一落。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皆是齐刷刷地看向杨昭,眼中含着警告、好奇、紧张……各式各样,复杂无比的蕴意。

  甚至连慕容楠、闻青山二人也是面色微变,将期待的目光挪向身后的杨昭身上。

  不过眨眼的功夫,整个大殿除了一直超然物外,不为所动的诸葛玄策外,皆是被杨昭和郑渊二人的对话吸引了过去。

  “这……这……老臣……老臣不敢妄语,还请陛下自行定夺!”杨昭支支吾吾,在无数人的注视下,半天才说了出来。

  “巧言令色!”

  郑渊三步并做两步,走下御阶,指着眼前的瘦小老头骂道:“那日给出立后名单的是你,要朕立后的也是你,现在问你立谁为后,倒是答不出来了!”

  “我……老臣……老臣一心为国,为江山社稷,并无其他意思,望陛下明鉴!”杨昭嘴唇嗡动,表情委屈至极。

  “你一心为国,为江山社稷?难道朕就是一个昏聩无道,刚愎自用的庸君?”郑渊冷声道。

  “陛下……陛下,老臣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啊!”杨昭将头埋在地上,泣不成声。

  “绝无此意?你看看你,今日不但要抗旨上朝,还当真逼朕立后,你说……你这是要逼宫吗?”郑渊再喝。

  而他说的话,却是令所有人都心头一凉。

  原因无他,就是逼宫二字……

  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都对此二字讳莫如深,谈之色变。

  “老臣羞愧,老臣无地自容……愿以死恕罪!”

  说着,杨昭便站起身,一头朝着大殿的金柱撞去。

  而这举动自然是被眼疾手快的群臣给拦了下来。

  “杨大人切莫冲动,切莫冲动啊!”

  “杨昭,血溅金殿,这可不是为臣之道……”

  “杨老,你一世清名,难道就想毁于一旦吗?”

  “你脾气可别这么倔,快认个错,等陛下气消了,兴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众臣齐齐出言劝阻。

  而杨昭却是牛脾气上来,死活要往金柱上撞去。

  要不是有两名武将出身的官员死死抓住,可能真会血溅当场。

  “他想死?可没这么容易!来人!”郑渊高喝。

  “在!”

  两名甲士快步走入殿内。

  “将杨昭……”

  郑渊面红耳赤,怒气冲冲,刚想说什么,面前的百官就跪下一大片。

  “陛下,杨大人一时冲动,您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啊!”

  “臣愿意为杨昭担保,请陛下饶他一次吧!”

  “陛下,杨老操劳半生,兢兢业业,看在这份上,您可千万要冷静啊!”

  殿内其他官员见天子发怒,立马齐齐下跪,纷纷为杨昭求情。

  但郑渊却是一意孤行,不顾群臣求情,冷冷道:“杨昭狂言乱政,煽动朝纲,将其……”

第209章 白姨,我来了!

  “陛下!”

  刑部侍郎邱立噗通一声跪下,急切地抱着郑渊的大腿,恳求道:“您将杨昭交给臣下,臣保证会让扬大人不再纠缠此事!”

  他是杨昭在朝堂地位最高的门生之一,眼见恩师即将落罪,万劫不复,便再也顾不得体面,哀声求情。

  朝堂上的大部分人皆是如此,齐齐出言求情。

  杨昭是三朝元老,性格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古板无比,纵使平日里与他脾气不和的人,也深知其秉性良善,非一般圆滑之人。

  眼见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公卿要被问罪,其余人自然也是不忍。

  甚至连太师闻青山也忍不住替老友求情说话。

  “你们别拦着我,老夫羞于苟活于世,就让老夫随着历代先祖而去吧!”杨昭吵闹着,一心求死。

  “杨大人,你想做忠臣可以!但你现在死求死,不是诚心想把杀忠臣的罪名,按在陛下的头上吗?”户部尚书叶常没有求情,反倒站出来冷言斥责。

  “老朽无能,愧对皇祖、先帝的嘱托……”杨昭吵闹着。

  “成何体统!这成何体统!”工部尚书陈峰长吁短叹,无奈至极。

  “够了!”

  郑渊一声大喝,整个全场官员一颤。

  他冷声道:“杨昭想做直言进谏,悍不畏死的忠臣?朕就偏偏不不让他如愿!”

  “陛下……三思啊!”

  其余众臣见状,皆是大惊失色,生怕天子施以重罪!

  毕竟杨昭这身板,若是入狱,可挺不过多久时间。

  而郑渊却是置若罔闻,气急败坏地说道:“来人,将杨昭……将杨昭送回家去……交给他儿子看管!要是杨昭有半点闪失,朕……朕就问罪他儿子忤逆!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遵命!”

  两名侍卫拖着杨昭向殿外离去。

  “陛下,老臣昏了头,情愿一死了之……”

  而杨昭老泪纵横,还在不断嚎叫着。

  “陛下仁慈!”

  众臣皆是捏了一把汗。

  看天子刚才的语气,虽然是气在头上,但理智尚在,没有太过气愤。

  能让他回家休养,已经是万幸了!

  毕竟若是真的要追究罪责,杨昭一个大不敬之罪是逃不掉的。

  故经此一役,众臣皆是打消了劝天子择女立后的事情了。

  反正来日方长,天子又正值青春鼎盛,还有大把的时间能让他改变主意。

  文武百官相视一眼,皆是心照不宣,不再提起此事。

  而慕容楠和闻青山却是一直皱眉,似乎在思量打算着什么。

  反观诸葛玄策,一直都是那副风轻云淡的表情,从杨昭开始闹腾到结束,都是一个模样。

  “诸位若是没有其他事,朕就宣布退朝了!”

  郑渊等了一会,见百官噤若寒蝉,一言不发,于是就转身离去了。

  “走吧,走吧……”

  在一阵窃窃私语中。

  这场朝会慢慢散去了。

  …

  御书房。

  郑渊看着手中的奏折,心烦意乱,已无心思再批。

  对于今日早朝上发生的事,他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根据皇家秘书记载,每一位身怀天命的女人,都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她们冥冥中能左右皇朝气运,帝国兴衰,几百年都难出一位,不由他不慎重对待。

  就像郑渊的母后,也是身怀天命的女子之一。

  不过他母后与大炎国的箩公主一样,是显在明面处的天命之女。

  而闻幽蝶、诸葛妗姒、慕容花姻三女却是隐藏在暗处,不为人知的。

  这一点朝堂上可无一人知晓。

  包括闻太师、柱国公、丞相三人,怕也是不清楚此事。

  甚至是郑渊自己,要不是有先皇留下的图卷提醒,也怕是要被蒙在鼓里。

  “谁为后……谁为太子……”

  郑渊拍了拍脑袋,颇为伤脑筋道:“哎,罢了,等生米煮成熟饭,瓜熟落地的时候再说吧……”

  百无聊赖之时。

  郑渊突然想起了七日之后的武斗大会。

  他从小就没怎么把修炼的事放在心上,可一想到武会,突然却生出了要去活动活动筋骨的念头。

  “不知这圣贤血……”

  郑渊手指一横,在手腕上划出一小道口子。

  随后一滴暗金色的血液缓缓流出。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本事了!”

  郑渊如今的修为,在七日后的比试中可是有点不够看的。

  不过经过多年的打磨,他的基础已经变得无比扎实,也该到了一飞冲天的时候了。

  而那难倒了无数人的魂台之境,对现在的他来说,却是弹指可破,无半分压力。

  不过在这之前,他必须要去一个地方。

  “白姨,我来了!”

  一想起那个迷人的身影,郑渊心头不由一阵火热。

  随即他便摆驾,出宫而去。

  …

  “陛下,庵主如今还在闭关,不能见客!”

  皇业庵外,一名姑子在庵前挡住了郑渊的去路。

首节上一节152/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