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万岁! 第107节

  诸葛妗姒并非古夫子,亦没有在郑渊身上留下什么媒介。

  但既然能突破浩然道韵的阻碍,那说明她的修为至少已经是玄宫列阵的存在了。

  要知道她和郑渊乃是同岁之人,都只有十七岁而已。

  如此年轻的玄宫修士,可谓是极其罕见!

  放眼全天下百年,都怕是不会超过十指之数!

  “不知姑娘有何事相求?”郑渊眼眸微动,缓缓问道。

  “小女受人所托,想请公子上台解题,无论结果如何,事后都有大礼相赠!”诸葛妗姒的声音异常清冷,即便是求人,也听不出半点该有的语气。

  “受人所托?不知此人是谁?”郑渊略有好奇。

  “此人……此人是……”诸葛妗姒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话来,在沉默了一息后她才说道:“明日黄昏时分,城东泰清酒楼,公子若肯赏脸,自会与那人相见。”

  “哈哈哈……”

  郑渊淡淡一笑,不以为意道:“姑娘不想说也就罢了,而见面什么的倒也不必,某也不想白图什么便宜,要什么人情!”

  “此话何意?”诸葛妗姒语气微冷,对于被拒绝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在下本就打算出面解题,姑娘只是恰好传音,打断了进程。”

  说完,郑渊便起身大步向前方迈去,不再与诸葛妗姒解释什么。

  …

  “怎么样?他怎么说?”

  虞千凤满面羞红,神情扭捏,罕见地做出一副小女人态。

  “他,他说原本就要上场……”诸葛妗姒把谈话过程复述了一遍。

  “那他就是没有同意喽?”虞千凤叹息一声,言语中颇为幽怨。

  “大儒品性清高,更何况是他这种年纪的人,开门见山自然会好些,实不该遮遮掩掩。”诸葛妗姒分析道。

  “唉……”

  虞千凤神情失落地看了眼身旁闺蜜,其手腕处的那只古镯却是这般刺目。

  …

  场中掀起了一阵嗡嗡声。

  当看到龙傲天再次出场,其余文士无不一脸凝重。

  毕竟此人已经连夺三魁,身上的光环太过辉煌,若是再夺一魁,那其余人无论是谁,都要黯然失色。

  而阁楼中的其余观众却是喝彩连连,大声加油。

  他们不同与场中的文士,身上没有太多的包袱和压力,只想看热闹而已。

  如果龙傲天再创历史,他们也能成为这场奇迹的见证人。

  郑渊走上台前,向李贤书拱手询问:“敢问师长,所谓育思教的本意,是否想引人向善,教人不再暴戾?”

  “没错!”李贤书有些诧异的看了郑渊一眼。

  “北炎民风彪悍,民间百姓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甚至出人命也是常有之事,可北炎律法虽严,但大多都是以命抵命的条例,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算不得管束。”郑渊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然后轻轻道:“师长真正目的,其实是想找到一条能解决此类状态的问题吧?”

  闻言,全场鸦雀无声。

  他们没想到这一题居然会如此重要,居然上升到与北炎全境百姓有关的地步。

  “龙公子所言不错!”

  李贤书叹道:“我大炎百姓大多凶悍,皇都之外的人更是好勇斗狠,难以教化,老夫有心改变,却无从下手,于是想着从这场文会中听取些建议,便出了此题。”

  “师长岂不知,北炎百姓有如此风气,皆是由北炎的厉政所致?若不修改律法,纵有通天之能,也难改此类风气!”郑渊听闻后摇头苦笑,并不赞同此等做法。

  “说来惭愧,吾曾试图说服炎皇,修改律令条陈,可……”李贤书眼中流露出些许哀伤。

  显然结果不尽人意。

  连带着北炎文士一方的人,神色也跟着落寞不少。

  “其实纵使律法有变,条例管束加重,一般人也难以改变那存世多年的暴戾!”郑渊微微叹息:“李师长如此煞费苦心,怕最后只是水中捞月,空忙一场,除非……”

  “除非怎样?”李贤书连忙问道。

  “除非师长可以劝说炎皇,将北炎的律法尽皆修改,然后向我们天华看齐,如此十几二十年,方可成事!”

  郑渊给出一个令多数人都为之一愣的建议。

  什么?

  居然让北炎的律法向天华学习?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时间,阁楼中无数人哄堂大笑。

  “你若是不想给建议,可以不说,何必说这种天方夜谭之事戏弄李师!”

  千流脸色一变,立马出言。

  “姑娘切勿动怒,李师长要一个方法,而在下也确实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又如何算得了戏弄?”郑渊风轻云淡的一笑。

  “你……就知道你上台没安什么好心!”千流咬牙切齿,美眸中泛着冷意。

  “此法……此法或许可行,上次或是因为老夫的建议太过粗糙,才会被炎皇驳回……而这一次,老夫以身为谏,即使豁出性命,也要为北炎百姓找出一条生路来!”李贤书额头上溢出汗水,神情颇为激动。

  “还请冷静,切莫冲动!”

  一旁的几位大儒纷纷出言相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他们对此事也有所耳闻,知道炎皇不同意变法,与建议是否粗糙根本没一点关系。

  上次炎皇看着李贤书是大儒的身份,所以并没有过多怪罪,可若是再犯,难保那炎皇会恼羞成怒,落下些惩罚。

  “不,不不……此法真的可行,真的可行!”李贤书似乎陷入了魔怔,嘴里不停念叨着什么。

  说着他立马起身,向外走去,一副马上就要回北炎的架势,任凭旁人如何相阻都无济于事。

  “他这是陷入心魔了吗……”

  郑渊见状也有些不忍,虽是敌国大儒,但对于他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是非常钦佩的。

  于是他走上前,一把搭在李贤书的肩膀上,语重心长说道:“师长莫怪,方才只是晚辈的一时戏言罢了,真正的解题之法,其实还在晚辈这里!”

第148章 此人真乃我天华之瑰宝!!!

  “戏言……”

  李贤书眼中闪过一丝清明,接着又摇头道:“不……这不戏言,此法确实可行,不行,我一定要回去!”

  说着他不顾旁人劝阻大步向外迈去。

  “此法放在任何一国都是可行,但你北炎却是不行!”

  郑渊声音郎朗,纵使周围一片嘈杂,也一字不差的落入了李贤书的耳朵。

  “为何不行?”李贤书身躯一颤,缓缓转过身来质问。

  “你北炎自有国情在!”郑渊冷声道。

  “国情!”李贤书呆在原地,愣了半晌。

  是啊,北炎国情如此,纵使炎皇同意,也政律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名存实亡。

  更别说其他诸多大臣会从中作梗,提出异议。

  到时候变法失败,他李贤书身死事小,若被当作前车之鉴,导致后来者无人再敢变法,那才是大事!

  “你方才说有办法?”李贤书嘴唇微微颤动,眼神中含着希冀。

  郑渊叹道:“想要改变百姓恶习,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一个人改变从小到大的习惯,都可谓难如登天,更别说是改变千千万万的了人!”

  “那该如何是好……”关心则乱,李贤书似乎丧失了判断力,神色变得一片茫然。

  “想要彻底改变北炎如今的国情,必须先从小教起!”郑渊严声道。

  “从小教起……”李贤书眉头紧蹙,一下子没明白过来郑渊的意思。

  “没错,一般的成人恶性基本上都根深蒂固,劝和平、知伦常、懂谦让、明事理……这些都需要从小抓起!只要将这些思想传播至涉事未深的童生,不出十年,就会出现明显成效,到那时没了冲突,律法自然是形同虚设了!”郑渊笑道。

  李贤书听闻后便冷静了下来,似乎在思考此法的可行之处。

  可一旁的诸多北炎文士却是满脸不屑。

  “人力有时尽,更何况是改变一国之人!”千流骄哼一声,似乎觉得郑渊还是戏弄李贤书,严声厉斥:“你方才说的这些别人何尝不知,哪还轮的到你说!”

  “姑娘话可别说的太早了!”

  郑渊淡淡一笑,然后看向李贤书道:“师长,我这有一部经文,你若真想改变现状,就可将它传于北炎,教化一国之人!”

  闻言,全场皆惊。

  “教化一国之人!世上岂有如此经文?!”

  “口出狂言,真是口出狂言!”

  “莫不是得了个文会三魁,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北炎文士纷纷出言质疑。

  “何种经文?”李贤书却是诧异道。

  “你等可看好了!”

  郑渊哈哈一笑,走回解题台拿起笔墨,在白纸上写了起来。

  而李贤书则是快步跟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少年的一笔一划。

  其余之人亦是如此,皆是瞪大眼睛看着,想看看传说中能教化一国的经文究竟如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

  为免众人不懂其意,郑渊一边落笔,口中一边念诵着所写之物。

  声音茫茫,如一道道鸿音在阁楼内传播着。

  无论是谁,在听到郑渊声音的那一刻起,瞬间就能领悟经文中的含义。

  “这是……这是……大道天音!”

  “不可思议,居然是传说中的大道天音!”

  “传说中,大道天音乃古夫子所持神通,其声如天音彻世,无物可挡,凡念诵之语,无论多么晦涩难懂,听者也必能领悟!”

  几位评判满脸的难以置信。

  他们没想到眼前这名叫龙傲天的男子居然如此妖孽!

  这才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已经突破大儒之境,达到古夫子的地步!

  天哪!

首节上一节107/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