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62节

  徐达接受命令,准备半个月后,便带军北上。

  这一次大明除了骑兵与骑兵的交锋之外,还有火器的帮助。

  洪武五年九月,徐达带兵十万北上,先是从东北方进入锡林郭勒草原,找到蒙元之后,不由分说就痛揍了对方一顿。

  而这次战斗中,明军除了马克沁之外,还装备了机械部刚刚推广没有一个月的自动步枪,AK-47。

  也就是后世大名常常出现在,步枪排行榜上的那支传奇步枪。

  因为ak优秀的结构和优秀的耐操能力,使得张天赐除了经典的56式和81式的图纸之外,唯一画出来的外国步枪。

  不过受限于钢铁的产能,以及大明的工业水平,这次徐达出军,只带了一千把使用ak步枪的士兵。

  在现代火力的加持之下,蒙元军队一触即溃,往往连第一波冲锋都顶不住,就已经被大明收割的差不多。

  徐达看着眼前持枪冲锋的士兵,啧啧称奇,顺势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开始构想未来火器战争的战术,以及双方都持有火器时的战争场面。

  拥有火器的徐达自然开心了,可是只有弓弩和老式火炮的蒙古部族就要哭了。

  徐达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便由东向西,一直打到新疆的东部,将路上所能看见的所有蒙古部族都打了个七零八落,元气大伤。

  如果说这场出军,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那只有蒙元的皇帝元惠帝依然藏在大漠深处,受限于补给,只能任由对方逃跑。

  等徐达班师回朝的时候,已经是洪武六年二月。

  第一根电话线已经铺设到了北端的应昌,而徐达也成了第一个在千里之外,和朱元璋通话的第一人。

  得知徐达将蒙元诸部打服之后,朱元璋哈哈大笑,虽然没有封爵,但是却给大明科学院添了五十万两的额外拨款,也让科学院众人高兴了好几天。

  张天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开始扩大科学院的规模,除了又和朱元璋要了一大块地皮用作新的实验室之外,还招了将近一百名全国各地各行业较为出名的人才。

  除去木匠铁匠之外,张天赐还找来了十多名种地十几年,又有钻研之心的人才。

  这些人中,最聪明的当属一个名叫郭老舍的中年人。

  张天赐自然是听说过一些闲闻趣事的,便常常询问,郭老舍是不是郭子兴的后人,不然怎么时常能受到朱元璋的接见。

  郭老舍每次只是笑着摇头,和张天赐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爱种地的老头而已。

  郭老舍不愿意说,朱元璋也没主动提起,那张天赐也没多过问什么,万一是当年老朱要饭时候,施舍过援手的恩人呢?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对于这些新招的农夫,张天赐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育种。

  不只是要育种水稻!小麦、水果、蔬菜,只要是人能吃的,全都可以选择育种。

  因为农业的时限性,每次得到一个结果,往往要拖延五六个月,效率上和化学完全没办法比。

  不过相比于化学机械这些工业之上的花朵,那农业自然就是工业的根。

  人如果吃不饱饭,一切工业品和科技都是没有意义的。

  而所有生产力的提升,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之外,还有降低人类整个群体饿肚子的风险。

第117章 物竞天择

  课堂上,张天赐举起双手,将手中的稻穗标本展示给眼前众人。

  “左边这条稻穗颗粒大于平均稻穗,而右边这条稻穗的枝干则比平均稻穗要更粗。”

  “那么,如果可以进行杂交,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稻米?”

  太医院和农学院的两伙人相互对视一眼,太医院的一名太医率先举手。

  “额,根据书中所说,会获得大果小枝、大果大枝、小果小枝、小果大枝。”

  “不过书中不是说稻谷是双性花自花授粉吗?自花授粉怎么杂交?”

  张天赐点点头:“看来教给你们的内容,你们学的很深啊。不过你是不是忘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生物变异。”

  “男人有天生不育,女人有天生石女。更何况还有古籍中记载的全身长毛的人、三只眼睛的人、多手多腿的人。”

  “人为万物之灵,尚有基因的异变。那稻谷岂不是也会有天生的雄性不育株、雌性不育株?”

  “我们只要在两种不育株中,挑选出我们需要的雄性不育株,这不就可以进行杂交,通过人为的方式增大产量了吗?”

  赵留风这时继续问道:“那雄性不育株繁衍了后代,这不育的性状还能继续延续?”

  张天赐解释道:“可以保存,不过没那么简单。这样吧,我给你们打个比方。”

  “保证不育株,就好比拥有老李家血脉的女子,男子都不能生育,而女子却能正常孕育。”

  “那么只需要一直让老李家的女子生育女子,这特征不就遗传下来了吗?”

  “当然了,我这只是简单的说一下原理,具体情况要跟实验结果来,今天这节课讲完,明天先用黄豆和水稻开始做实验。”

  之所以选择黄豆,一是因为黄豆同样为双性花自花授粉,正因为这个特性,黄豆的不育株实验也更有学习意义。

  而水稻相比于其他主粮,已经隐隐有取代小麦,成为第一主粮的趋势了。

  下了课,郭老舍拦住张天赐:“今日听君一席话,真是要比种地十年都管用啊。”

  “原来这植物也有不育之说,而且还能被用来培育更高产的后代,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赵留风这时也走了过来:“这豆苗粮食我没什么兴趣。”

  “但是张祭酒啊,你说这性状的筛选,是不是也能用在人身上。”

  赵留风一席话,瞬间勾起张天赐高中时,生物老师讲的地狱笑话。

  为什么阿美莉卡的黑人都那么强壮?因为这是生物学上的人为选择。

  不强壮的要么病死在黑奴贸易的半路,要么被活活累死,只有强壮的才能活下来,自然就造成了阿美莉卡的黑人,比他们原产地同族老乡还要强壮。

  当然,除了黑奴贸易之外,其中还有农场主的主动选择。

  张天赐曾看过照片,农场主会选择肌肉发达,而脑子很笨的黑人做配种。

  而那些强壮的黑人,真的会被锁上链子,被当做种牛种马一样疯狂繁衍后代。

  可以说后世阿美莉卡闹得各种的大乱子,其中就有黑奴后裔对白人的报复。

  张天赐轻咳一声,对赵留风说道:“理论上来讲,倒是可以。不过……这么做还是有些过于有悖人伦了。”

  赵留风呵呵一笑,满眼的不屑:“八百万倭寇只剩下一百万,剩下的这一百万还都是阉人。这就符合人伦了?”

  “不过嘛,你说的不错。直接拿汉人做实验确实不好。陛下也承认蒙元正统,用蒙元人也不够人道。”

  “不如就用南洋小国的人吧,反正他们那奴隶也是合法的,买百八十个做实验也没啥问题。”

  赵留风自言自语,张天赐想了想也没阻拦。

  人种优秀迭代除了基因,和营养也有很大的关系。

  就现在这以碳水为主的时代,再加上赵留风的年纪,他到死估计都研究不出个所以然。

  而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几个南洋奴隶罢了。

  与其打消赵留风的热情,不如就让赵留风自己玩去吧。

  相比于拥有几十年寿命的人类,还是一年就能结果的植物更好研究。

  跟着郭老舍回到农学院的驻地,只见七八个暖房建在一大块空地上。

  空地前面还有分化好的一块块田地,这些田地有的上面盖了遮阳棚,有的下面有模拟旱地的烘烤炉。

  有的则十分低洼,很明显是用来模拟地涝的。

  整个农学院的构造,完全是以就地实验为目的所建造。

  这几日下来,张天赐连给朱标上课的时间都推脱了,可算是在一个月内,将高中的基础生物知识讲了个大概。

  至于为何一个月只讲了大概,那就受限于时代的限制了。

  现代教育下,之所以能够高强度高质量的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完全是依托在成体系的教育系统上。

  幼儿园的开蒙,小学的基础,初中高中大学的知识深入,一切都是有着科学的依据,以及几十年发展作为后盾的。

  而张天赐面对的是什么?

  是一群三五十岁,连字都认不全,每个词都要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解释之后才能懂的农夫。

  和道士不同,道士本身就要求会识字。而冶铁和机械,暂时是涉及不到计算,最多只需要画图而已。

  反观生物学,那就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现在这些老农只能算是一只脚踏入生物学的大门,另一只脚还在文盲的大门里站着呢。

  简单带着这些老农入门之后,张天赐这才抽出时间,检查其他部门的任务效率。

  化学部的目标是做到,给大部分元素提供一个标准的工业生产流程。

  冶铁部则负责将大部分元素做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而机械部则有两个任务,一个是陶成道单独的任务,也就是如何在保证能够上天的前提下,让大明的飞行器越先进越好。

  对于陶成道的好高骛远,张天赐劝过几次也就不再管了。

  毕竟上天是陶成道的毕生梦想,他愿意自己瞎折腾那就让他自己去折腾吧。

  而机械部的第二个主要的任务,则是设计化学部和冶铁部需要的配套工具。

第118章 放肆,我看谁敢涨俸禄!

  例如水流筛矿机、抽水机、二代发电机和蒸汽机这些,都是机械部的活。

  张天赐还记得后世想要找个没人深耕过的方向,那是难如登天。

  到了大明现在这个野蛮生长的时代,那是一个人负责十个方向都算少。

  只可惜现在没有评级和职称,大部分学徒和监生,也是因为兴趣爱好而研究。

  仔细思索一番,张天赐觉得不能让这群注定名留青史的早古科学家,继续为大明为爱发电了。

  大明科学院的正式评级,也该正式启用了。

  评级并不复杂,直接使用后世的国际标准的【实习】【助理】【副级】【正级】即可。

  而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例如陶成道、正阳子和登云道人,则可以单独设立更高的【院士】评级。

  至于评级条件,除了个人工作总结和思想自评外,也应该在加入论文作为判定标准。

  没错,张天赐打算让后世无数大学生毕业时的噩梦,论文的标准和规范都拿出来。

  桀桀桀!是时候让大明的学子,也体验体验什么叫来自后世的制裁了!

  题名、作者、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这些规范一次掏出来!

  让这些以为做科研很轻松的小崽子,也尝一尝当年张天赐遭受过得痛苦!

  至于论文正文的内容标准,则一律采用论题、论据、论证和结论,四个标准作为要求,如此才能避免科研走上错误的歪路。

  张天赐将自己想到的都编辑成奏折,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后,张天赐自我审阅了一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练了五年的字,可算能入眼了。”

  “就是这两名练字,或多或少会受到梦琪的影响。而梦琪的字实在是秀气,搞得我的字居然也这么秀气。”

  “算了,能看懂就不错了,总比五年前强!”

  张天赐摇摇头,将繁杂的思绪甩出脑海。

首节上一节62/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