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54节

  张天赐背对阳光,面前只有被刀划开分为两半的灰尘痕迹。

  看着张天赐丝毫不惧的模样,朱元璋又转头看向自己满眼震惊的儿子,突然好似卸了一口气,将刀扔还给身后的守卫。

  “以后你就……跟着太子干活吧。”

  朱元璋转头就走,张天赐觉得疑惑,朱元璋这杀神居然放过自己了!

  朱标则松了一口气,上前连忙打量张天赐:“张师,你怎么不躲啊!”

  张天赐从思索中回过神,看向朱标笑眯眯的解释道:“如果我躲开了,那我今天就真要死了。”

  坤宁宫,朱元璋一口接着一口喝着茶水,让马皇后觉得十分疑惑。

  “重八,怎么了?”马皇后坐到朱元璋的身边,握紧朱元璋的手。

  朱元璋用鼻子出气,哼了一声。

  直到喝完茶杯中的水,才对马皇后解释道:“咱大儿,被张天赐教坏了。”

  马皇后略显疑惑:“张天赐那孩子我看过好几次,他不是会做坏事的孩子啊。”

第102章 人吃三两饭,心揣万石金。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知道那个崽子在干什么吗?他在刨咱大明的根!”

  “他一直在扶持商人,然后让商人创造更多的税,再让咱用这些税去造福老百姓。”

  “看似这是朝廷的功劳,可是别忘了这小子还搞出了低价的速干墨水和印刷机,百姓启智是迟早的事!”

  “等老百姓启智,他们只会认为朝廷是在用老百姓的钱,帮老百姓办事!到时候咱老朱家、咱朝廷还有什么威严!咱老朱家后代还怎么坐稳这江山!”

  马皇后笑着摇摇头,对朱元璋说道:“重八,你会无缘无故冲上街,杀死一个无辜的孩子吗?”

  朱元璋自然是摇头:“怎会?咱可不是那南北朝的昏庸皇帝,你说这个做啥?”

  马皇后呵呵笑道:“你不会无缘无故杀老百姓的孩子,老百姓怎么可能无缘无故造反呢?”

  “有句话不好听,但是讲的却很有道理。老百姓不在乎最上面的人是谁,上面的人姓什么,老百姓只在乎自己的日子。”

  “张天赐爱民,他就不会让老百姓过苦日子,也不忍心老百姓过苦日子。”

  “只要老百姓不过苦日子,再有阴谋的野心家也不可能造反。那大明的江山,不还是老朱家的?”

  “这件事,是你想的太复杂了。”

  朱元璋眼眸低垂,喃喃自语:“是啊,咱才当了几年皇帝,差点就忘了自己以前也不过是地主的佃户。”

  “妹子,咱能治得住张天赐,咱儿子……我不太相信,我总感觉标儿已经被张天赐带歪了。”

  马皇后笑着安抚道:“和你说过很多次了,多和标儿聊聊,别见面就是考核他的政务。”

  “咱标儿聪明着呢,张天赐要做什么,他早就发现了,你今天和我说的,他早在半年前就和我说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半年前就和你说了?你咋不告诉咱?这小兔崽子,咋啥都和你说,反而不和咱说。”

  马皇后站起身来,把朱元璋又按回座椅上,接着便帮朱元璋捏了捏长期批阅奏章,有些僵硬的肩膀。

  “没和你说,是因为你儿子比你强。他啊,可比你自信多了。”

  “标儿和我说,张天赐要做,那就做吧。反正,也绝不会成功的。”

  “你儿子说【人吃三两饭,心揣万石金。】他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还不懂吗?”

  “你儿子比你自信,也比你看的通透!”

  “你想做第二个唐宗汉武,可是你儿子却不一样。”

  “他不想当大明第二个皇帝,他也不想当第二个唐宗、第二个汉武。”

  “他要做唯一的,要做足以超越这些人物,而且和这些帝王将相不同的皇帝。”

  朱元璋先是皱眉思索,咱家标儿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

  紧随其后,朱元璋又思索起来,超越唐宗汉武?还要和他们不一样的皇帝?

  思索了半天,朱元璋也没想明白朱标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想不通便不想,朱元璋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父亲的架子又端了起来:“就他,哼。能比咱强就不错了。”

  “至于张天赐……你也保他,咱标儿也保他。咱可不想晚上上不了床,白天说不上话。”

  “让他们后辈折腾吧,等什么时候大明被折腾没了,看你后不后悔。”

  马皇后笑呵呵的看向朱元璋:“老话说得好,心揣万石金,人吃三两饭。”

  “心里想再多,也要吃饭。”

  “万喜,备餐。”

  入夜,朱元璋回到御书房,万福脚步轻轻的跟在身后。

  “陛下,夜深了,当保重身体啊。”万福在后面小声提醒道。

  朱元璋没有言语,只是沉默的走进御书房。

  御书房并非是一个房间,而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周围带着很多的小房间。

  这些小房间有的是藏书,有的是写字,有的则用于办公。

  朱元璋走进藏书的房间,推移书柜,后露出一面写满了名字的黑板。

  李善长、徐达、汤和、傅友德……

  刘伯温、胡惟庸、汪广洋……

  张天赐、陶成道、正阳子、登云道人……

  看着这一整块黑板,朱元璋陷入沉思。

  随后空下大明科学院的人,将其他所有官员圈在一起,又在外写上【传统官僚】。

  在【传统官僚】之外,朱元璋又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在底下写上【传统皇权】。

  随后朱元璋又将大明科学院的人圈在一起,写上【唯物官僚】。

  将三者连成一个大三角,朱元璋沉思片刻,第一次将朱标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

  看着自己钩写的问号,朱元璋皱着眉,始终想不通,自家大儿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一个远超唐宗汉武的皇帝,又和唐宗汉武不同的皇帝?

  皇帝还有什么不同吗?土地?人口?科技?政策?

  自家标儿说的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生气的将粉笔扔到地上,又指挥万福将这里恢复原状。

  第二天,张天赐顶着黑眼圈来到大明科学院。

  陶成道见状有些疑惑:“昨晚又在研究什么机械?”

  张天赐无语的瞥了一眼陶成道,心想你的心里估计只剩下机械了。

  “没什么,有些事没想明白。”

  老朱对他的敌意和最后收手,张天赐当时便想明白了原因。

  无非是发现自己在给大明埋雷而已。

  而让张天赐一直想不明白的,不是朱元璋,而是朱标。

  朱标救他,张天赐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朱标在保护他时说的那些话,却让张天赐提起了警惕。

  听朱标的意思,他好像比朱元璋更早看出了自己的目的。

  但是再看朱元璋的态度,显然朱元璋是当时才知道。

  这么说来,朱标早就发现了张天赐的所作所为,但是却没有告诉朱元璋!

  为什么?朱标为什么要帮着自己隐瞒?

  难不成朱标已经被自己教育成了具有大同思想的好同志?

  想到这,张天赐摇摇头。

  不可能,朱标无论是身份,还是所学习到的知识,只会让他更加倾向于皇权,而不会成为一名同志。

  老朱的目的是维持封建统治,张天赐自己的目的是将大明推到资本和大同的中间态。

  那么朱标呢?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103章 通通打掉

  朱元璋、张天赐和朱标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影响到吴祯和吴良二人的行动。

  吴祯这边进展十分顺利!石见银矿早就被山名家偷偷开发。

  只需要跟着之前山名家挖矿留下的矿洞,继续向深处开采银矿就可以了。

  但是吴良所在佐渡矿区的开发,就要难上很多。

  佐渡岛在远处看似不大,可是真上了岛,想要找到矿区也不是容易的事,而且还要在矿区中找到最容易开采的地方,那就更加困难。

  “沿着河岸找,上下游都给我插满探地管!”

  “插不满,也别想着吃饭了,直接到阴曹地府里吃纸钱吧!”

  吴良一鞭子抽在一名妄图歇息一会的倭寇身上,满眼都是厌恶。

  “真会偷懒,不就是掐了蛋吗?至于一步都走不了?”

  那些本就有些圈形腿的倭寇,此时两腿掰开的距离更大了。看的副将狠狠地打了个哆嗦。

  因为所有的倭奴都是主动愿意投降的,这些人的血脉内就是奴性极深,所以目前为止,还从没有哪个倭寇敢逃跑。

  “将军,后面有情况。”一名总旗这时突然上前汇报。

  吴良皱皱眉:“有人想逃跑?一枪打死就好了。”

  总旗摇摇头:“不是,是发现了金粉。一条山上流下来,汇入主脉的水系交叉口边上发现的。”

  吴良闻言眼前一亮,立刻策马跑到发现金粉的位置。

  “我看看,嚯!还真是金粉!”

  “把前面那些倭奴叫回来,顺着这条小水脉向上找!”

  “来人把这条支脉给我圈起来,一点都不能浪费。”

  听到命令,副将和总旗立刻行动起来,驱使着倭奴向最近的海边走去,等待副将发出信号之后,指引船只靠近。

  因为张天赐没有设计小型蒸汽起重机,从船上向下搬运水泥变得十分麻烦。

  只能使用轮盘绑着几袋子水泥慢慢从船上送下去,在由船上的倭奴接住水泥,一点一点将水泥从船上运到岸边。

  随着吴良找到了佐渡岛的矿区,整个关于倭寇岛的大开发,在无视了南北两位天皇的情况下开始了。

首节上一节54/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