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42节

  你还不给老朱台阶下,挨打确实不冤枉。

  不过通过这件事,徐本和赵?也确定了,张天赐罢官没有任何影响,他依然教着皇子,甚至想和朱元璋议事就能议事,显然他在朱元璋心底的地位没有任何改变。

  罢官不过是某个未知事件的借口而已。

  “这宏观的计划已经告诉你们了,细则咱们还得敲定敲定。”

  “张天赐这小兔崽子,说的那么简单,说什么有朝廷托底就行,可是咱看啊,这朝廷托底也不是那么好拖的。”

  “关于宣传的事,你们也得上上心,按照《国家财富的本质》中说,这宣传最好是有民间的代理人,由代理人引爆舆论,这才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如果直接咱们朝廷出面,很可能会事倍功半。”

  徐本在那掐着手指,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翻着白眼,也不知道在算什么东西。

  赵?年纪也大了,咳嗽两声后对朱元璋说:“陛下,这生产不是什么大问题,张天赐所有的生产步骤和注意事项都有记录,他更是无私教给所有工部内的人。”

  “他说要把控原材料,可是这工部这么多人都知道原材料的生产步骤,如果哪个官员泄露出去,这原材料的把控估计不简单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那就是他们皮痒,只希望他们到时候别怪咱下刀子。”

  关于照相馆的事,朱元璋一直讨论了三天,直到第四天关于照相馆的宣传和原材料以及技术问题,这才讨论出一个结果。

  然而当朱元璋以为这些事都结束的时候,又一个问题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如何找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商贾却成了问题。

  朱元璋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打早了,应该等张天赐都交代清楚之后再狠狠的打。

  现在要是去问张天赐,先不提张天赐会不会说,他朱元璋自己也觉得挂不住面。

  哦,当着儿子的面,狠狠地展示了一把权力的力量,完事回头又要求人家办事,这事被儿子知道了,那对朱元璋保不齐心底会是什么评价,那伟岸的父亲形象估计也会遭受重大打击。

  张府,张天赐看着手中的青霉素,一脸疑惑的看向眼前的太医:“你确定,你这都是按照我的方法生产的?”

  太医院院使赵留风点点头:“就是这个颜色。”

  只见张天赐手中拿的正是青霉素的溶剂,只是颜色为淡青色和淡粉色的混合。

  看着着颇具克苏鲁风格的青霉素,张天赐再次不放心的问道:“你们试过多少次实验?这玩意真的能吃?”

  赵留风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笑眯眯的说道:“放心吧,实验人员都活着呢。”

  “而且我们目前已经做了一百多次实验,可惜应天府的死刑犯不够用,要不还能做更多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等这些死刑犯恢复过来再做实验了,不过目前我们有申请从其他州府调死刑犯过来,还在刑部核查,确认罪行无误才能到我们太医院手里。”

  张天赐咽了咽口水,青霉素的制取,正是上次吓唬朱元璋,说他儿子快死的时候告诉的太医院。

  太医院的人当时虽然不信,但是出于平时无聊,太医院的人也试着按照配方和步骤做了几回试一试。

  哪曾想,这做出来的青霉素是效果极好,除了第一个死刑犯因为首批青霉素的纯度不行而没有救回来,其余轻度的感染患者几乎都保住了性命。

  这一下太医院的人便开始全速运转,除了给请病假的臣子做病情鉴定,以及每月例行给皇族做体检之外,其余的时间全都用来研究青霉素和硝化甘油。

  当然,研究是不可能不出意外的。

  在研究硝酸甘油的时候,一位太医的手就不小心被炸断了。

  不过处于步骤和配方上都写明了此物的危害,那太医自己没注意搞爆炸了,也只能让他自认倒霉,领了二百两银子提前退休了。

  张天赐犹豫着要不要喝下这淡青色中带着粉色的青霉素溶剂,赵留风则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张天赐。

  “放心喝吧张大人,你可是陛下的心腹,我就算不想要脑袋,我九族的脑袋还是想要的。”

  张天赐深吸一口气,咕咚咕咚两口将手中的青霉素喝了个干净,赵留风见张天赐喝下之后也没什么问题,又等了两刻钟的时间。

  过了两刻钟,张天赐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张天赐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对赵留风说道:“生产还能不能扩大,如果可以那么就先推广军中,之后再推广全大明。”

  赵留风摇摇头:“制作一些给陛下等人留着还行,大规模推广……反正按照户部的计算,若是想全军手中每人一支,那就需要大明半年的赋税。”

  “更重要的是,没办法把青霉素送到边境,这东西的保存时间太短,只有几天,等送到边境就失效了。”

  张天赐一拍脑袋,自己光想着留下朱标的命,却忘了医学也是需要工业制备的。

  不过这种药品,就不能简单的下沉到商贾手中,只能让朝廷自己出资自己掌握。

  让韩老送走赵留风,张天赐叫来吴梦琪,张天赐开始从记忆中回忆能用到青霉素生产中的方法。

  因为青霉素的工业生产已经到了二十世纪,而张天赐主要的科普点在于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于二十世纪的工业发展虽然也有记录,但是却只有个大概,具体的生产方法只能自己摸索。

  因为张天赐一直是趴着的姿势,所以写字画画很麻烦。

  这几天,张天赐设想各种计划,都是由吴梦琪帮忙记录。

第81章 为大明的电力提提速

  基因改造?不太靠谱,张天赐也没这个技术啊。

  杂交迭代?张天赐手底下也没这方面人才啊。

  张天赐思索片刻后,只觉得毫无头绪。

  吴梦琪这时候在一旁说道:“夫君是要培养青霉素菌?”

  吴梦琪能随意进入张天赐的书房,自然也曾看到过关于微生物的记载。

  张天赐点点头,叹息一声:“脑子里这么多知识,却不知道哪个能有,真是头疼。”

  吴梦琪笑了笑说道:“很简单的道理,没想到夫君这都想不明白。”

  “一个小培养皿只能生产那么一点,那如果我们把培养皿做成几米大的,岂不是就行了。”

  张天赐微微皱眉:“那么大,只怕生产的全都是杂菌。”

  以前都是张天赐嘲讽吴梦琪笨,这次吴梦琪终于是抓住了反击的机会,对张天赐说道:“夫君真笨,加个盖子不就好了。”

  “书中都写了,酒精可以杀菌,直接做个大铁罐子,然后用酒精杀菌,再用培养皿生产的菌种接种到罐子里不就行了。”

  张天赐先是一怔,随后面色一红。

  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被现代的工业知识给掩盖住了。

  吴梦琪说得对啊,嫌弃培养皿太小的话,那就直接用大铁罐子就好了。

  张天赐顺势推演,青霉素萃取困难,那就通过蒸馏生产。

  高温会加速青霉素的变质,那就让得到青霉素溶剂溶于水中,然后用冷冻的升华现象来去除水分。

  自然升华太慢,那就用抽取真空的方式加速冷冻后的升华现象。

  一通则百通,张天赐立刻让吴梦琪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记录下来。

  这些粗糙的记录当然不能直接用于工业化的药品生产,但是却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将一切都记录下来之后,张天赐激动的抱住吴梦琪就开始亲,乱动之下直接将已经结痂的伤口扯开。

  但是张天赐还是仰天大笑,只是偶尔的倒吸凉气,出卖了张天赐的坚强。

  张天赐这一切关于青霉素生产的计划,全部都需要依托电能的存在。

  而现在,张天赐要为蒸汽发电机加加速!

  ……

  朱元璋思索了几天,最后还是决定,不能事事都依靠张天赐,不然这大明究竟是自己的还是他张天赐的?

  上次胡惟庸不是和商贾合作的挺好嘛。

  生产线和原材料都卖的挺好,那这次的宣传和原材料售卖问题,还让胡惟庸去办吧。

  胡惟庸这边得到消息之后,自然是十分高兴,朱元璋给他越多的权力,他胡惟庸的势力便能越大。

  召集上次合作的八大商,胡惟庸深知从来没有强迫的买卖,不过既然要把照相馆的生意推出去,那自然还需要一些话术来引导。

  胡惟庸刻意制造出朝廷在选择民间商贾作为代理人的消息,随后又说只要能给他胡惟庸一点好处,这代理人的身份便能抓牢。

  八大商不是傻子,对于陌生的新赛道自然是充满了警惕。

  这时,胡惟庸的前期布局便体现了作用。

  不等商贾开设照相馆之后在宣传,而是现在就开始宣传。

  只不过现在的宣传要改改内容,改成皇帝享受的好东西要下放到民间,这时在夹杂着一些原定的宣传内容,八大商只犹豫了两天,便带着银子主动入股。

  入股之后,胡惟庸便按照原定的计划开始执行,而朱元璋这边在看到胡惟庸的能力和变通之后,满意的哈哈大笑。

  “咱的大明,没了你张天赐,一样玩得转!哈哈哈哈!”

  张天赐自然不知道朱元璋想法,他此时正推敲着医药工业化生产的规划。

  在张天赐的计划中一共有三个难题,分别是:储罐的焊接、如何快速将水引导至储罐、制冷技术。

  这三个分别对应了电焊、水泵、增压、制冷四个技术。

  电焊比较简单,通过正负极快速产生高温,融化焊接材料,在等待自然冷却,这就是基础的电焊原理。

  而水泵、增压和制冷这三项技术,本质上都是机械学的复杂化,使用曲轴、活塞、连杆等常用机械零件,便能做出水泵、增压器或高压水泵,以及压缩机的生产。

  这三者大明虽然没有,但是因为是纯机械学,张天赐认为只有精度是问题,其余的材料等问题并不算难。

  而想要驱动这三种机械,则需要电力驱动。

  张天赐也有几天没有关注蒸汽发电机的情况,只能叫陶成道来到家里给他讲讲目前蒸汽发电机的情况。

  陶成道来了之后,却是对张天赐当头一棒:“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材料,现在大明的材料所用的活塞或者轴承实在是太容易损坏,冶铁部门虽然也在研究,但是目前没什么进展。”

  好家伙,张天赐刚认为除了精度外,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没想到陶成道上来就告诉自己,大明现在用的材料不行。

  哪不行?是铁不够硬,还是钢材有问题?

  却不料,陶成道在听到张天赐的疑惑之后,缓缓的摇摇头:“都不是,是生锈的问题。”

  “因为高速摩擦,目前蒸汽机上使用活塞和轴承的寿命很短,根据你给的物理书,我推测是因为铁器钢材刚刚形成氧化层,就被迅速的摩擦掉。”

  “虽然每次只摩擦掉一点点,甚至都微不可查。但是每日上万次的往复和摩擦,还是让活塞和轴承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损伤。”

  摩擦?生锈?

  张天赐一拍自己的脑门,这么严重的问题,自己居然给忘了!

  对于超大型的设备,例如铁轨火车皮这种,稍微有点生锈其实并不影响什么。

  但是对于这种活塞、轴承这种小型又经常摩擦的机械结构,那可不能生锈了还继续用。

  换成不锈钢?可是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都不怎么高啊,能承受住长期的使用吗。

  张天赐摸着下巴上的胡子,突然眼前一亮。

  不锈钢?没必要做不锈钢啊!

  就像刮胡子一样,通过加入润滑剂,摩擦产生的损伤不就能降到最低了吗?

  当然了,为了更加保险,最好还是通过电镀在外面覆盖一层当【非易失】又不易氧化的材料。

  张天赐叹息一声,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巴掌。

  压缩机蒸汽机这种大机械能想到,润滑剂却能忘,简直就是穿越者中的耻辱。

第82章 有您二位,润滑剂大事可成!

首节上一节42/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