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25节

  “一个老百姓的怨恨,不过是鸡毛而已,吹过便无。可是一百万,乃至一千万个老百姓的怨恨……”

  “他就算是秦始皇在世,汉武帝附体,李世民重生,也挡不住这滔天的民恨!”

  “等到那时候,每一位老百姓曾经为了自己孩子、父母、妻子的忍耐,都会化成最凶恶的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在统治者的胸膛!”

第47章 华夏大地的人不一样

  朱元璋颤抖着手,看着韩老上书的秘密情报。

  情报中写的是张天赐与吴梦琪之间的对话,除去了嬉笑打趣的内容,直让朱元璋越看越生气。

  “混账!混账!混账!”

  “毛骧!进来!”

  毛骧哆哆嗦嗦跑了进来。

  朱元璋一把将密信摔到毛骧脸上:“给咱查!查个清清楚楚!”

  毛骧接过密信一看,见又是张天赐那小子随口之言,心底直直暗骂,怎么张天赐这么不让人省心!

  不省心也就算了,每次整出来的还都是大活!这么能整活,你咋不上天呢!

  哦对,张天赐已经做出热气球,让陶成道上天了,当天还让整个应天所有人好奇围观。

  那你也不能抓着我们拱卫司这么祸祸啊!

  毛骧低着头,心底一边暗骂张天赐,一边出门心想,绝对不能再让自己背这个锅了,必须把张天赐拉进来。

  毛骧想到这,提笔给韩老写信,要求从张天赐那套一套话,看看这贪官污吏的问题,有没有好解决的办法。

  不过一个时辰,韩老收到毛骧的信,皱了皱眉,还是叹息一声。

  韩老见张天赐正趴着读书,便上山和张天赐寒暄几句,随后便问道:“少爷,我家有个亲戚,当了一个县官。”

  “他这个官当的可真是委屈,兢兢业业处理公务,到最后还是被老百姓咒骂说是贪官。”

  “我这个亲戚想,可能是有手下的人,打着他的名义去做坏事。可是我这个亲戚又不想打草惊蛇,他该如何是好?”

  张天赐眨了眨眼,只思索了不到片刻,便想起后世那些加盟店的常用套路【神秘访客】制度。

  将神秘访客制度说给韩老:“找一群人,不用付工资,采用罚款分账提成的制度。”

  “以匿名和平民的方式去接触那些官员,从头到尾不需要冒险或者亮身份,只需要体验老百姓体验的日常就行。”

  “当然了,具体测试内容还是需要具体分化的,不过想来也不难,到时候多分几个细则就好了。”

  “测试出来,也不用当场揭穿,有证据收集证据,没证据写个报告。到时候顺藤摸瓜,肯定能抓到狐狸尾巴。”

  韩老仔细琢磨了一下,心想这【神秘访客】制度,来对付那些底层官吏,确实有用啊。

  便着急忙慌将这神秘访客的办法回信给毛骧。

  没过几日,一批打扮成农民小商贩的人,便向着全国各地到处巡游去了。

  张天赐养了半个月伤,可算能勉强坐着,等伤好的差不多,便赶忙来到工部,看看工部的弹簧机器做的怎么样。

  目前的弹簧机器还都是手工操作,虽然比不上蒸汽机或者电力机器,但在这个时代还是能将就用的。

  至于张天赐为什么没有搞蒸汽机,单纯就是张天赐想一步到位,搞出蒸汽发电机。

  蒸汽机好搞,虽然没有橡胶做密封圈,但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候也没有橡胶,当时用的还是很传统的植物纤维。

  主要是电机有大问题,张天赐有铜线有磁铁,可是传动皮带不知道该用什么材料制作。

  思来想去,张天赐还是决定先搁置蒸汽机,先把弹簧搞出来,然后制作马克沁机枪。

  等大明平定内乱,打败北元之后,在研究蒸汽机的发明。

  来到工部,工人们正操作着拉杆和转轴,将钢筋向一个甜甜圈结构的设备内传输。

  经过甜甜圈结构,钢筋一段一段被拉伸成细小均匀的钢丝。

  这一情况不仅仅让工人们震惊,更是让礼部的人低头沉思。

  这玩意如果用来生产金丝,那给朱元璋制作礼服就轻松多了啊。

  “嘿,还是机器好用,比俺们手搓可强多了。”一个工人捧着钢丝,笑呵呵的看向张天赐:“还得是读书人啊,要咱们都想不到,这机器能这么厉害。”

  张天赐一听,顿时垮下脸:“大哥,你夸我可以,但是你夸错了。”

  “我可不是读书人,什么四书五经咱是一点没看,看那玩意有什么用?除了用来糊弄老百姓,多和老百姓收点税之外,这四书五经还能做甚?连道士写的丹方都不如,起码纯硫酸还是我从绿矾油里得到的灵感。”

  张天赐这话当然极端,但是更主要的是,和那些通过学习儒家思想上位的官员划分距离。

  果不其然,张天赐这句话一说出口,礼部和工部来参观的官员,纷纷震惊,紧接着便皱起眉头,纷纷远离张天赐。

  那工人也是一顿尴尬,只能尬笑两声,也不敢继续接话。

  张天赐也不管工人和官员的态度,只是接过钢丝仔细看了看,随后便对工人说到:“继续拉钢丝,拉出来之后送到旋转机械那继续试。”

  工人应了一声,随后张天赐便看到工人揉着肩膀,和其他工友有说有笑的继续工作。

  张天赐看后心里一沉,暗恨想给自己两个巴掌。

  关于蒸汽机,自己考虑了大明的内乱,考虑了蒙元的骚扰,考虑了大明国内环境不平稳,不利于开启工业革命。

  可是自己考虑了千千万万,就是没有考虑这些工人……

  长吐一口气,张天赐神情逐渐低迷。

  虽然当官苦,工资也不高,可是相比于这些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自己还是活的太好了。

  就是因为活的太好,张天赐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有些脱离群众…不再是关注到每一个工人和农民的个体,而是将他们当成一个抽象的整体来看。

  工人们见张天赐神情低落,纷纷疑惑:“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我们哪做错了?”

  张天赐摇摇头,对工人问道:“如果我有个能自动干活的机器,原本五个人干的活,有了这机器一个人就能做完,你们觉得这是好事吗?”

  本以为工人会拒绝,不曾想那工人却说:“这是好事啊,大人,这机器在哪了,啥时候能整出来?”

  张天赐有些疑惑,欧洲国家开启工业化的时候,手工制造业的老百姓不是都担心,一但所有东西都使用机器,自己不就失业了吗?

  怎么咱们华夏大地这群老百姓,就一点都不担心呢?

第48章 试枪马克沁

  “嘿,大人,瞧你这话说的。”那工人缓缓解释道。

  “有了能帮忙干活的机器,咱们干活不也更轻松吗?”

  “至于会不会没有活干,我想是不会的。朝廷不可能不扩大产量,到时候我想,真正限制朝廷产量的不是机械不够多,很可能是会操作机械的人不够多哦。”

  张天赐点点头,又摇摇头。

  既然这群匠人不怕,那自己也没啥好顾虑的,抽空把蒸汽机搞出来就行了。

  反正原始蒸汽机简单的很,而且自己也懂蒸汽机的发展史,真正革命性的还不是蒸汽机,而是蒸汽发电机。

  有了蒸汽发电机,大明将一跃从十四世纪迈入十九世纪,到时候蒸汽轮船下海,钢铁巨舰出洋,飞机炮坦克火车纷纷问世,张天赐有信心在十五世纪之前让大明登月!

  只要能登月,不…只要能让钢铁战船出港,张天赐都有信心毁灭以儒家为主的社会形态,强行将科学插进儒家统治的思想之中。

  只要科学和工业诞生,为了提高生产力,女性就必然参与到劳动之中,只要参与到劳动,那么被压迫就是必然的。

  而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铁律便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虽然这么做很可能会撕裂华夏大地,让华夏再次陷入战乱之中,但是只要能让华夏走上正轨,不要走上资本主义落后的老路,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钢丝顺着模具,一点一点缠绕在钢柱模具之上,随后工人拉动杠杆,一把闸刀直接落下。

  将旋转好的弹簧再次加热到通红,随后用油脂和盐水进行淬火,待冷却之后,张天赐上手拿起弹簧,狠狠地按压了几次。

  “哈哈哈!成了!”

  看着按压后又复位的弹簧,工匠和其他官员纷纷靠近过来,仔细看着反复按压又复位的弹簧。

  不得不说,你可以说古代的官员贪,见识短,但是你不能说他们不聪明。

  一个一辈子研究礼制的官员当即说道:“若是在马车上用上大弹簧,那是不是就能减少颠簸?”

  “那样一来,是不是马车运输就能更省粮食?”

  张天赐关于弹簧的设想只和朱元璋说过,这官员能一瞬间想到弹簧的一个用处,可以说是十分聪明。

  又一名工部的官员突然说道:“要是想办法用到房子里,是不是小一点的地震,咱们也不用怕了?”

  张天赐冲着二人竖了竖大拇指:“可以,不过那些都需要特殊的弹簧,普通的弹簧可不行。”

  “目前我所设计的弹簧,主要还是用在马克沁上。”

  工部一名官员拦住张天赐问道:“为何要管那火铳叫做马克沁,可是有什么渊源?”

  张天赐呃了一声,随后敷衍道:“弹药射出之速去流水,专克制马匹骑兵,便起名曰马克沁。”

  “不要管什么名字了,你要是愿意,叫大明第一连发火铳也可以,爱叫什么叫什么,主要是现在弹簧成了,赶快让工部开始按照我画的图纸制作马克沁吧。”

  时间一晃,便是三个月。

  三个月时间内,张天赐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灵感易得,统筹难做这句话。

  张天赐一拍脑袋想起做马克沁,可是马克沁的弹袋,子弹规格,子弹外壳的冲压生产工艺,子弹酸洗防锈工艺,无烟火药的实验,膛线的制作。

  这种种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严重拖慢了张天赐研发制造马克沁的速度。

  当三个月之后,大明洪武年六月,第一挺马克沁摆在朱元璋面前时,着实让朱元璋好好的震惊了一把。

  “这…就是你说的马克沁?”朱元璋抚摸着马克沁机枪的外壳,又看了看堆在一旁的子弹袋,对张天赐问道:“这是什么?”

  张天赐指着子弹带说道:“这是革命性的改造,此后再也不需要费时费力的现场装填火药,而是事先通过机械化手段装填就可以了。”

  “陛下,去靶场试一试?”

  朱元璋一挑眉头,看着马克沁机枪上的两个轮子,心想虽然沉重不好移动,但是想来也没那么麻烦。

  见工人好像推独轮车一样,将马克沁机枪轻松推走,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挺好,没有大炮动起来那么麻烦。”

  随后众人便向着张天赐建设的简易靶场走去。

  朱元璋今天不止一人来看,因为张天赐提前说这是划时代的一天,足以在史书上写【今日以后,游牧者不以能征善战而名,而以能歌善舞闻名。】

  所以,朱元璋不仅带了史官,还带着中书省和六部上百名官员来参观,甚至就连马皇后和朱标都一起跟着来参观。

  只见张天赐建设的是一个漏斗型的巨大靶场,靶场内没有现代的靶子,而是放养着猪和羊这两种生物,一共有六十六头。

  只见张天赐向马克沁机枪中倒水,随后叫来副手捧着弹链,随后张天赐对朱元璋和满朝文武等人说道:“还请诸位捂好耳朵,此物声音巨响,可伤耳膜。”

  随后张天赐便按下扳机,紧接着只听嗒嗒嗒嗒连续的射击声响起,六十多头猪和羊在顷刻间炸乱成一团。

  随后这混乱的场面又迅速安静了下来,只因为这不到两口茶的时间,六十六头猪羊全部倒地,无一幸免。

  朝中百官原本有些并不在意此物,但是在见识到马克沁的威力之后,却是紧张呢咽了咽口水。

  史官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匆忙用炭笔在小本子上写道:“张所正研制名曰马克沁之火铳,激发之声若雷霆,数息时间,牛羊半百之数悉数亡已。”

  朱元璋呆呆地看着死伤一地的牛羊,随后立刻反应过来,对毛骧喊到:“去,立刻从刑部大牢拽出五十人,给他们套上重甲,拉到这来。”

  百官顿时噤声,但是却无人敢提出反驳意见,主要是他们也想看看,这马克沁对上重甲兵能有多大的效果。

  如果真能做到轻易虐杀重甲兵……那就真如同汉武帝那句:“寇可往,吾亦可往。”

首节上一节25/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