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135节

  这时蒋走了进来,单膝下跪向朱元璋汇报道:“陛下,南洋新乱,特尔纳特苏丹国国王遇刺身死,鲁乌苏丹国趁机出兵对特尔纳特苏丹国发动攻击。”

  “根据线人汇报,特尔纳特苏丹国的国王沾染阿芙蓉,因此变得十分癫狂,侍卫本想打晕国王,却失手杀了这个国王。”

  朱元璋闻言深吸一口气,这阿芙蓉的销售终点果然是南洋诸国。

  不过这阿芙蓉,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运到南洋的?

  这时门口的侍卫这时也走了进来:“陛下,外有冯胜将军的副将求见,说是有重大事情要和陛下禀报。”

  科学院。

  张天赐紧握住吴梦琪的手,略显有些紧张。

  吴梦琪也十分紧张的看着科学院的人,将一根十多米高的金属接收器搭建起来。

  “放心吧,接收器使用的材料你都实验这么多次了。”

  “根据公式计算,别说是两百公里,便是一千公里也能收得到。”

  吴梦琪点了点头,嘴上虽然说着自己不担心,但是心里还是难免升起一丝紧张的感觉。

  因为山西一事牵扯甚大,张天赐虽然也想帮助朱元璋,但是奈何这些调查和分析的事自己的作用有限。

  同时朱标也不希望张天赐参与太深,以免被案子波及到。

  无奈之下,张天赐只能借着这个短暂的平淡时光,回到家中帮吴梦琪搞起无线电的研究。

  之前无线电的研究,张天赐只是告诉过吴梦琪原理,其余的一直任由吴梦琪自己摸索。

  在没有完整知识体系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吴梦琪勉强走到复现无线电这一步,就已经很不错了。

  张天赐见状,便只能将原本的英文的无线电计算公式,改成使用偏旁部首代替的公式,然后再传授给吴梦琪。

  知晓了基本的计算公式,吴梦琪这才觉得眼前迷雾退散,一直苦恼自己的无线电波波长和传播阻碍,也在公式和常数出来之后豁然开朗。

  在能够通过数学直接计算结果之后,吴梦琪便开始更加着迷的研究起无线电。

  一时间也让张天赐和吴复二人,都觉得吴梦琪有些不对劲。

  吴梦琪之前喜好物理,但是也没有这么沉迷的程度,也不过就是闲暇时间多看多学而已。

  即便是初期研究无线电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入迷,怎么最近却越来越沉迷其中?

  从吴梦琪身上得不到答案,张天赐便转头去找吴梦琪的贴身侍女去问。

第247章 炮弹的价值

  这一问才知道,吴梦琪是被自己亲娘给刺激到了。

  因为张天赐没那么多家规,自家和吴府离得也不远,吴梦琪便会经常回家看看父母。

  这上个月回去的时候,吴梦琪的母亲采氏便随口问了一句,吴梦琪怎么和张天赐还没有孩子。

  老人催婚之后便是催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倒也正常。

  可是在吴梦琪听来,心里就泛起了嘀咕。

  自己和张天赐同房次数也不少,如今三年肚子还没有动静,会不会是自己真的有什么问题?

  张天赐本人虽然并不封建,但是吴梦琪从小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还是让吴梦琪或多或少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身体有问题,无法怀上孩子?

  张天赐当时正忙着在皇宫和科学院来回跑,也没注意到吴梦琪的心思,时间久了之后,吴梦琪也就越发不敢和张天赐提出此事。

  因此,心中一直压着一块石头的吴梦琪,只能将注意力转移到科研上,以此减轻内心的压力。

  张天赐转过头,看向一直紧紧盯着接收器的吴梦琪,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一旁的侍卫端过来电话,张天赐按下杭州县衙的区号,将电话拨通了过去。

  对面响铃了没几秒钟,对面的县尹便接起了电话。

  张天赐开口说道:“魏县尹,你们那边的无线电实验,可以开始了。”

  对面的魏县尹是个话痨,嘴里絮絮叨叨说道:“哎呦,张少傅叫我小魏就行了,何必叫什么官名,这多生疏啊。”

  “我这边现在就开始,张少傅您放心,保证给您完成的顺顺利利,绝对一点毛病都没有。”

  为了保证信号能传播上百公里,张天赐和吴梦琪商量之后,决定信号的发射端也设计成高耸的金属棍,以增强无线电的发射能力。

  电话没有挂断,只听对面滴滴滴的响起按下发报机的声音。

  不过短短片刻,接收器下的发声器,同样响起滴滴滴的电流声。

  两百公里,没有电线作为传导,只通过电磁波本身的传递,在人类感知不到的一瞬间内,杭州和应天的距离不再如同以往一样那么遥远。

  吴梦琪喜极而泣,跳起来扑到张天赐的怀里。嘴里还在念叨着:“夫君,我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张天赐拍一拍吴梦琪的后背,笑眯眯的说道:“是啊,成功了,现在你心情好一点了吗?”

  吴梦琪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张天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在这一刻肆无忌惮的释放了出来。

  “夫君,对不起,是我说没用,不能帮你生孩子。”

  张天赐听着吴梦琪的话,一脸哑然失笑的表情:“胡扯,你忘了我们都是在天葵来时前七后八同房吗?”

  “不过,既然你这么想要一个孩子,那……”

  欧洲,拉各斯港口。

  广州舰上的烟筒中,缓缓升起烟雾。

  汤和看着面前微风轻起的海面,面色如常。

  朱棣站在汤和的身后,神情却是十分激动。

  “汤叔叔,等绕过撒格里什,我们是先拿下西内斯作为落脚点,还是直奔里斯本,夺下他们的首都?”

  汤和缓缓摇头:“哪个都不拿下。”

  朱棣啊了一声,一脸疑惑的看向汤和:“我们……不是去打仗的?”

  汤和笑着摇摇头,脸上带着一丝寒意:“当然不是,孙子兵法怎么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燕王殿下,你看看我们座下的钢铁战船,再看看他们那些垃圾战船。”

  “我们还有报纸和更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

  “到时候我们将船一停靠在里斯本附近的海域,在没事用报纸引导一下皇室或者教会的舆论。”

  “不过一两个月,便能掀起全民的民愤,到时候再出手,我们才能最轻松的方式拿下葡萄牙。”

  朱棣站在一旁,不满的啧了一声。

  汤和听到之后也没生气,只是一边笑着呵呵捋胡子,一边对朱棣解释道:“燕王殿下,您觉得应该直接出兵?”

  朱棣点点头:“自然是直接出兵,扫庭犁穴,让我大明的人都运过来,直接占领这里的土地才好!”

  汤和微微摇头:“燕王殿下,您知道这一枚炮弹要多少银子么?”

  朱棣张了张嘴,他只知道这次出征花费极大,单单是造这二十五艘战船,就花费了七八十万两银子。

  更别说还有人员的工资、物资弹药的费用。

  这些钱合在一起,完全就是天价。

  汤和指了指旁边的船只说道:“那一门炮是专门经过改装的火炮,下方专门设计了缓冲减震的机关,单单是这个机关就要花费三万多两银子。”

  “再说那炮身,每一门炮都是工部从科学院免费要来的冶金秘方,全都是钢铁合金打造,而炮管内部的膛线也是专门新建的一条生产线拉制而出。”

  “再说那炮弹,为了避免受潮,就要尽量让炮弹干燥。”

  “从外壳的防锈涂层,到配件中的干燥剂。”

  “这上上下下加起来,开一炮的成本便是十二两银子。”

  “燕王殿下,如果您对十二两银子没概念的话,那就拿老百姓打比方吧。”

  “开一炮的成本,足够一个老百姓在应天生活两年,在偏远农村生活六年。现在你对这火炮的昂贵,有一个概念了吗?”

  朱棣此时早已呆愣在原地,还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来给他分析,一场战争到底有多么昂贵。

  朱棣虽然从小便是锦衣玉食,但是朱元璋在宠爱的时候也没忘了告诉几个孩子,要牢记节约节省。

  偶尔开春的时候,朱元璋还会带着孩子们在皇宫后花园里种地,以不忘农民之苦。

  即便是这样,朱棣还是对银子没有特别大概念,只有当银子多到一定数额之后,才能明白银子的重要性。

  而今天汤和一番话,又给朱棣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一枚炮弹十二两银子,这还是只计算成本的价格。

  而这十二两银子,却是应天老百姓两年的生活资本……

  朱棣长吸一口气,此时已经面色凝重的看向汤和:“汤叔叔,既然火炮如此之贵,我们这场战争,岂不是只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开战?”

  汤和哈哈大笑,对朱棣说道:“燕王殿下,你现在还太小,想东西自然喜欢想的很片面。”

  “实际上,和白银对等的不止有物资,还有威信、话语权、威慑力、信誉等等。”

  “只要认为这场战争是值得的,认为获得的收益比得上开战的成本,那此时此刻开战又能如何?”

  就在汤和和朱棣对话的时候,不远处的海面上缓缓驶过来一支舰队。

  舰队上悬挂着葡萄牙王室的徽章标记,舰队指挥官菲德格尔男爵一手放在眼睛上,避开太阳直射的光芒看向大明的广州舰队。

  “无论看多少次,都会觉得对方舰队的宏伟啊。”

  菲德格尔男爵感叹一声。身旁的副官这时候也开口说道:“是啊,他们的战舰就好像海上漂浮的山峰一样,实在是太大太壮观了。”

  听到副官说大明船只的庞大,菲德格尔男爵立刻想起自己坐下的这艘船。

  这艘船是两年前开始建造,一直断断续续的修建,直到上个月才刚刚完工。

  作为凝聚了葡萄牙此时最先进技术的船只,这艘船本应该是海洋上的霸主。

  然而在面对大明舰队为首的广州舰时,依旧会让人觉得太小太落后了。

  区区不过二十多米长的船只,本应该是菲德格尔男爵一生指挥史的骄傲。

  可是在此时此刻,在大明船只的衬托之下,菲德格尔男爵只感觉到一阵窒息感。

  哪怕是抛掉船只的大小来对比,自己坐下这艘木船,也被对方的钢铁战船比的体无完肤。

  菲德格尔男爵咽了咽口水,有些紧张的说道:“他们会避开我们吗?”

  副官不太自信的点点头:“应该会吧……总不能把我们撞进海里吧……他们到现在都没来攻打里斯本,应该不是来和我们开战的。”

  听到副官这么说,菲德格尔男爵长出一口气,随后又紧绷起精神:“快了,我们不要先开炮,这只会给对方攻击我们的借口。”

  “我们……我们就直接对着对方的船开,逼他们绕路!”

  广州舰上,朱棣放下望远镜,看向身旁的汤和:“汤叔叔,对方好像是来试探我们的?”

  汤和此时也放下了望远镜,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他们倒是挺有勇气,就是不知道这莫名其妙的勇气是从哪来的。”

  朱棣嘿嘿笑道:“汤叔叔,到时候他们要是躲开了,我们是追上去,还是不管他们?”

  汤和捋了捋胡子,思索片刻后说道:“等我们停靠到里斯本,第一个新闻,便以葡萄牙王国袭击大明和平使者为文章吧。”

  此时船只上的菲德格尔男爵十分紧张,随着双方船只的靠近,气氛也变得越发凝重起来。

首节上一节135/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