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170节

  他们都心知肚明这些祥瑞都是人为造假,目的就是忽悠愚昧的百姓。

  可天子刚焚表祭天,头顶就升腾起了一片浓烈的紫烟,这一幕他们完全无法解释,更全然不知该如何作假。

  “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在众多世家代表瞠目结舌看着祥瑞之时,荀谌和观礼的百姓一样,朝着刘协跪拜了下去。

  他起了个头,冀州的世家代表,也齐刷刷的也跪了下去。

  一时之间,千秋万代、长乐未央八个字,响彻整个祭坛。

  回音壁前,孔融已经回过了神,双膝重重的跪在地上,用无比炙热的目光盯着刘协。

  干瘪的嘴唇哆哆嗦嗦的喊道:“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紫气浮顶!

  在这个吉兆面前,即便刘协是假的那又如何?什么真假天子已经无需去辨了!

  人群当中,一位鹰视狼顾的年轻人,目光灼灼的盯着天坛上的刘协,和周围观礼之人一同跪拜在地。

  口中山呼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吾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天子祭天,紫气浮顶,岂不正是吾所寻之明主?”

  ……

  祭坛之上,刘协心中感慨,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

  方才的化学反应虽然简单,中学生都能做,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不远处,起居郎和史官都在低头奋笔疾书。

  起居郎:……天子祭天,上苍有感,紫气浩荡,观礼者无不震惊,皆言天子乃紫微转世。

  史官:建安三年,五月初三,天子于邺城北郊祭天。焚表上苍,有紫气自燎炉升起,上凌天子之顶……

  刘协强忍着不去擦拭被熏的快要流泪的双眼,转过身看向祭坛下方黑压压跪了一大片的君臣百姓,心中升起了万丈豪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自董卓始,乱臣贼子祸乱朝纲,致使天下民不聊生。”

  “时有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今日董卓虽除,九州大地仍纷争不断。”

  “荆州刘表,不奉诏令。汉中张鲁,不尊王权。江东孙策,抵抗王师。兖州曹操,假立天子。”

  “朕克继大统以来,为解黎民之苦,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值此风雨飘摇之际,正是用人之时。朕特下一旨,名曰招贤。”

  刘协说罢,郭嘉捧着一道圣旨站了出来,站在人群之前,朗声念道: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朕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朕得而用之。”

  洋洋洒洒数百字的圣旨,以齐桓公重用管仲,周文王渭水遇姜尚,太祖高皇帝重用陈平的例子进行递进。

  所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从前的君主招揽人才,要么坐享其成,要么偶遇,要么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然而,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天子认为,在非常时期,用人要唯才是举,他的道德是次要的。如同太祖高皇帝之于陈平,也即“特求贤之急时也!”

  这原本是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创举,如今却被刘协提前盗用了。

  这道招贤令,一举更改了朝廷用人选人的标准。

  从之前的道德为先,从之前的举孝廉,变成了唯才是举。

  若灵帝时就有此诏,关羽也不至于隐姓埋名四处流浪,早早就得到朝廷的重用。

  此举自然有风险,会招到一批道德不行的大才,进而引发一些不好的后果。

  可即便是汉朝一直以来奉行的举孝廉,不也诞生了诸如董卓、袁术这样的乱臣贼子。

  许多地方甚至明码标价出售孝廉名额!

  利弊之间,刘协权衡之下,认为利大于弊。

  大不了他日江山一统之后,再做改进。

  观礼的百姓当中,不少人听完圣旨之后,顿时面露惊喜之色。

  此前他们想要为朝廷效力,压根就没有门路。

  那些青云直上之人,要么出身高贵,要么有人举荐。

  若无家族背景,几乎难以出头。

  如今圣旨明确表示,只要有才能,无论出身贵贱,都能得到重用。

  这无疑给了天底下的草根以及有污点在身之人一条上升的途径。

  人群当中,那鹰视狼顾的年轻男子,目光奕奕。

  暗自思忖:“有此圣旨,天下贤才将蜂拥而至!天子虽年少,定是再造炎汉的中兴之主!我何不协助天子,一展平生之所学,当个从龙之臣?”

第174章 杀不杀司马懿?

  2024-06-03

  这场隆重的祭天大典,在万民朝拜下落幕。

  紫气东来的异象震惊了所有人。

  在这个笃信神鬼之说、普遍认为皇权天授的时代,于庄重的祭天大典上出现这样违反常理的奇观,带来的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

  除了说明刘协是天命之子、是受上天眷顾的圣君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

  身份的正统性也无可置疑!

  毕竟假天子怎么可能被上天认可、降下这样的祥瑞异象?不被落雷劈死就不错了!

  所以上到邺城各大世家、儒生名士;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不管此前心里怀的是什么样的心思,但在这场祭天大典后,都打心底相信刘协是真正的天子!

  而除了异象带来的震撼外,刘协所颁布的招贤令也同样影响巨大,因为这是对以往孝廉举荐制度的一大颠覆,为天下贤才开辟了一条大道,更展现出刘协不恤祖宗之法,广纳贤才的圣君心胸。

  因此在祭天大典过后,天降异象以及招贤令的消息风一般地往外扩散了出去,很快有大批名士赶来投效。

  ……

  刘协在大典结束后休息了几日,才将诸位臣子召入宫中,进行册封之事。

  祭天大典代表着新的开始。

  既摆脱了袁绍钳制,他需要重新组建新的朝廷班底,册封群臣,以安国体,首先要册封的就是他身边的那一批人。

  皇宫,宣室。

  孔融、郭嘉、荀谌、张、高览等人收到刘协召见的命令后,纷纷赶来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恭敬和激动之色,看向刘协的目光也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和……崇拜。

  “天降祥瑞是真好使啊。”

  刘协感受到他们眼神中饱含的崇敬,心中很是满意,不枉他费老大劲在祭天大典上整那么一出。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将疯狂上扬的嘴角压下去后,刘协充满感慨地对众人道:“朕德行浅薄,能得昊天上帝认可,只因我大汉天眷未失、国运不绝。”

  “为表诚意,朕将斋戒七日,以谢昊天。”

  众人闻言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陛下过谦了。”

  孔融一脸恭敬地说道:“正因陛下德行昭昭,贤比尧舜,才会引得紫气东来、天降祥瑞,何来浅薄一说?”

  “此次祭天大典后,我大汉的国运必然走向昌隆!”

  孔融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对于刘协的身份也没有任何怀疑了,这就是大汉的正统天子!

  听到这番话,尽管刘协心中已经乐得不行,但表面上仍然需要谦逊几句,然后跳过这个话题开始谈论正事。

  “今日朕召诸位爱卿前来,乃是要行封赏之事……。”

  “臣在!”

  “朕册封你为卫尉,掌管皇宫守卫一责。”

  “谢陛下封赏!”

  张神色激动,他之前虽然也统领皇宫禁卫,但只是受袁绍的命令镇守而已,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官职。

  现在是真正得到了天子册封!

  而且还是九卿之一的卫尉!

  要知道他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军司马而已,现在却平步青云,身居九卿,可谓是光宗耀祖,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这是你应得的。”

  刘协淡淡笑道,张是最早追随他的武将,一开始是袁绍派来看守监视他的,正是因为有张的投效,他才能在袁绍眼皮子底下偷摸发育而不被发现。

  “元伯,朕册封你为卫尉丞,协助张将军统领禁卫军。”

  “谢陛下!”

  高览亦喜不自胜,这个职位已经让他非常满意了,毕竟仅次于卫尉而已,禁卫军中的二把手。

  接着刘协又看向荀谌,斟酌片刻后道:“爱卿为朕劝服城内诸多世家投效,功不可没,朕册封为廷尉,掌管审理案件、牢狱之责。”

  廷尉,同样是九卿。

  荀谌刚刚投效其实是没有资格领这么大官职的,但他是邺城内诸多世家中第一个投效的,所以一定要重封,类似于千金市马骨。

  再加上荀谌的个人能力和智谋也属一流,刘协便授了他一个高官。

  “谢陛下!”

  相比于张、高览两人的喜形于色,荀谌虽然很高兴,但却并没有失态,恭恭敬敬地行大礼谢恩。

  三人封完,最后一个就是郭嘉了。

  刘协早已经给自己这位得力谋士准备了一个位置,笑道:“奉孝,你长久以来于暗中谋划,外人不知你的功劳,朕心知肚明。”

  “朕能摆脱袁绍钳制,你的功劳甚大,朕封你为御史中丞,总领御史台,掌监察、弹劾百官之权。”

  听到刘协的这份封赏,除却知晓郭嘉也是最早投效的张、高览二人外,荀谌和孔融都颇为震惊,纷纷看向郭嘉。

  自从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后,职权也随之被剥夺,转移到御史台上,真正的掌权人也成了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虽然没有位列九卿,但却是悬于百官之上的利剑,掌握监察全力,谁人不惧?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郭嘉一个没有什么名气,在袁绍麾下也表现平平,毫不起眼的谋士,却能受天子如此重视和封赏!

  “谢陛下。”

  郭嘉心中感动,躬身谢恩。

首节上一节170/3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