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99节

  他看着锦衣卫指挥使蒋抱着奏疏,便道:“陛下让我来拿蓝田县的奏疏。”

  蒋点头,将蓝田县的那封奏疏递给王骞,便默不作声朝宫里走去。

  王骞打开仔细看了看,顿时脸色变了。

  【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史林上陈陛下,今有蓝田县县令与地方豪强士绅瞒报天灾,私吞田产,掩盖真相,欺瞒今上,其罪之大,无可饶恕。】

  【批曰:杀之,一应人员连坐!】

  短短八个字,却冰冷到骨子里,杀气仿佛要从奏疏窜了出来一样!

  王骞握紧奏疏,神色晦暗不明的朝宫外走去。

  刚踏步,王骞又一次愣住了。

  不对啊!

  老爷子是怎么提前知道奏疏内容的?

  这奏疏,不是还没送到谨身殿么?

  莫不是老爷子,昨晚在殿阁批了奏疏?

  这也不符合逻辑啊!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迎面恰好遇到詹徽和傅友文路过。

  “两位大人。”王骞打招呼。

  两人也抱拳打招呼:“王大人这是?”

  王骞左右望着,见没什么人,便低声道:“下官斗胆论上….咱陛下….是不是经常会在殿阁批奏疏?”

  傅友文愣了愣:“怎么讲?什么意思?”

  王骞将自己的疑惑,告知两人。

  傅友文和詹徽恍然大悟:“噢,你说小朝廷啊。”

  “啥?啥是小朝廷?在哪儿?下官咋没听过?”王骞一脸懵逼。

  傅友文和詹徽只是笑笑,并没多说。

  他们知道小朝廷是什么,近些日来,由于天云观观主的存在,让朱元璋极为想要教导好朱雄英,让天云观观主看到,做儿子的可有把孙子教好。

  所以,这段时间朱元璋一直在教朱雄英帝家之事。

  这两人都心里明白,但从未对其他人开口。

  “咳咳,不打扰王大人了,告辞。”

  现在傅友文和詹徽,俨然已经将朱雄英所在的东宫那里,当成小朝廷了。

  所以老爷子在那批奏疏奇怪么?一点也不奇怪!

  王骞望着交头接耳离去的两人,眼中带着深深的迷茫,喃喃道:“什么是小朝廷啊?这两人说话咋奇奇怪怪的。”

  不过他现在也无暇顾及到这事了,蓝田那边还有个大案等着他!

  按照奏疏里面的指示,老爷子这是又要掀起一场屠杀盛宴!

  这群贪官污吏,怎么就杀不怕?

  现在到处是雪灾,还敢合伙大地主大士绅中饱私囊?这不是活腻歪了是什么?!

  上一次老爷子才杀了那么多贪官,杀的人头滚滚,也杀得整个应天府沸沸扬扬传着,结果这群人还不长记性。

第106章 朱元璋:大路千万条,可你偏偏针对咱爹!

  傅友文和詹徽此时来到谨身殿。

  刚才左都御史王骞离去的时候,朱元璋便派人召见了他们。

  “臣等,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挥挥手:“不必多礼,两位卿家吃了吗?”

  啊?

  詹徽和傅友文怎么也没想到,老爷子居然会问这话。

  这是和孙子还有听老爷子朱长夜消息久了,时间长了,开始念情了?

  两人诚惶诚恐道:“回禀陛下,尚未进食。”

  朱元璋笑笑:“咱知道这个点你们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咱给你们准备了。”

  詹徽和傅友文神色一僵,触不及防的崩出三个字….鸿门宴!

  老爷子,无事献殷勤,这是非奸即盗啊!

  莫不是要灭口?

  两人面色有些不自然,忙是道:“微臣惶恐,微臣不饿。”

  朱元璋不以为意的道:“不饿也吃一口,兴许吃着吃着就饿了,况且吃了这顿,可就没下顿了。”

  卧槽!

  詹徽和傅友文面色激变,噗通跪地,颤声道:“微臣,知罪!请陛下.…开恩呐!”

  他们心中不知道什么嘴,也不知道自己犯什么错,但求饶总没错的!

  也没人敢问老爷子,自己犯了什么错。

  朱元璋愣了愣,这才抬头看着诚惶诚恐脸色惨白如纸的两人:“这是啥意思?”

  似乎想起什么,朱元璋突然哈哈大笑。

  “混账!”

  “咱要杀你们,用得着这肮脏的手段?咱一向可都是光明正大!”

  话音落下。

  詹徽和傅友文对望,彼此都一头雾水。

  老爷子葫芦里卖了啥药?

  没多时,便有宫人端着盘子走来。

  朱元璋哼了一声,没好气的道:“吃吧!”

  说实话,

  詹徽和傅友文真的懵了,脑子有些转不过弯。

  看着那冒着热气的小米粥,额….好似掺杂了一点黄色的恶心物,但这黄色,却又不像是粪便。

  闻起来,竟是有些香。

  两人干脆咬咬牙:“多谢陛下!”

  詹徽撅着嘴巴,先是朝粥水里吹了气,接着便开始吸溜一口。

  他定住了。

  詹徽仔细地咂巴着嘴,舌尖在口里搅动,片刻后,表情舒展,说不出来的感觉。

  “真香。”

  傅友文也有样学样,一口番薯粥下去,也是双目发亮。

  两人此时竟有些忘我,没多大功夫,番薯粥便吃完了。

  “好吃吗?”朱元璋淡淡的问着。

  “好吃.…额,微臣惶恐,御前失仪,罪该万死!”

  朱元璋冷笑一声:“要死,咱早就动手了,咱问你,这粥吃了,果腹不?”

  朱元璋说完,詹徽和傅友文这才反应过来。

  是啊!

  这粥水,

  只是带着少量的栗米,可却无比的粘稠。

  最为主要的,则是那大大的黄色一坨.…一团。

  这种作物,

  两人发誓,从未吃过!

  虽不知道是啥,但果腹感极强!

  傅友文赶忙道:“启奏陛下,果腹至极点。”

  朱元璋点头:“这是新作物。”

  唰!

  傅友文和詹徽再次定住:“新….新作物?”

  古人与后人不同。

  后世的人,每日都接受各种新科技和新思想的洗礼,因而早已习惯了生活中随随便便出现新鲜的事物。

  可古人的生产力,其实自秦汉开始,就大抵都在原地踏步,虽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工具,可这些工具已经他们认知的常识,大抵都不会脱离你超出认知水平的事。

  正因为如此,

  在后人看来,为啥老祖宗们出现一点新鲜东西,便认为是离经叛道。

  而在欧洲,

  出现点儿异常,立即便捋起袖子加油烧女巫。

  这.…其实都是这时代的人们,不断在原地踏步了许多年,社会形态和生产力方式停滞,因而无法接受社会的进步。

  古人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抱有警惕感。

  而现在,

  朱元璋陡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新作物。

  那么….

  是不是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做了出头鸟?

  傅友文似乎在回味什么,急忙道:“陛下,此乃新作物?当真?”

  这声音,有些发颤。

  新作物意味着什么,他户部侍郎懂!

  这意味着大明的粮食,可以增产!可以多元化!

  这对百姓来说,便是天大的恩德!

  尤其是对现在以农为本的大明帝国来说,其冲击,一定是史无前例的!

首节上一节199/4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