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51节

  “瞧你这样子,哪里有一点儿皇帝的样儿。”

  “天幕说的是不是真的,你心里不清楚吗?”

  “天幕终归是后人之事,你又何必惊讶!更何况,能出现在天幕中的绝对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家长里短。”

  “这种事,哪怕在后世也一定是奇闻怪事,你总不会以为这就是后世的常态了吧?”

  听完马皇后的话,朱元璋才反应过来,如果后世个个如同天幕所说一样,那么绝对是天下大同的社会。

  而二战后不足百年的时间,显然是不可能发展成大同社会的。

  天幕播放的二战时期的画面,朱元璋还历历在目,而那时候的百姓和大明并没有什么不同。

  朱元璋松了一口气,自嘲道:“咱也是老糊涂了,竟然差点儿被天幕给吓傻了。”

  马皇后说道:“那是因为你着急心切,你太想给大明百姓一个好日子了,所以看到天幕才会心境崩塌。”

  朱元璋感叹道:“是啊,如果能让我大明百姓过上天幕中监狱里的生活,咱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第87章 史盲鉴定者

  【明君大盘点第三期】

  【今天我们来讲一位开国皇帝,纵观华夏所有皇帝,他的传奇一生能排得上前三】

  【懂历史的人评价他为千古一帝,而不懂历史的人提到他只会嗤之以鼻,说一句流氓皇帝】

  【而他也被人戏称为史盲鉴定者】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连曹操、诸葛亮、李世民都自愧不如的皇帝刘邦】

  “史盲鉴定者,这个称呼好贴切。”

  “史盲鉴定者是什么意思?”

  “只有不懂历史的人才会认为刘邦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皇帝,所以成为史盲鉴定者。”

  “楼上正解,刘邦如果没点儿能力,怎么可能7年平定乱世,如果没点儿能力,怎么可能收拢汉初三杰。”

  “涨姿势了,我这就去鉴定一下我的室友。”

  秦朝。

  嬴政面色凝重,坐直身子。

  “竟然能当得千古一帝的称号,朕倒要看看这是何方神圣。”

  汉朝。

  刘邦猛的从皇位上站起来,双眼死死的盯着天幕。

  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好!没想到我也能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下方,萧何站出来说道。

  “如同天幕所说,陛下微末起身,不出十年便平定天下,诛灭暴秦,陛下功绩当得千古一帝!”

  接着又有大臣走出来恭维道。

  “陛下有天助,自当灭暴秦,立大汉,此乃天意!”

  笑了几声,刘邦突然叹了口气说道。

  “唉!虽然我被后世称为明君,但是我大汉终将会灭亡啊!”

  “每想到此处,心中百感交集!”

  下方群臣默然。

  毕竟,之前张角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大汉末年的皇帝确实昏庸无能。

  过了一会儿,刘邦长叹一口气释然道。

  “罢了,罢了!提这件事做什么,世间两千多年的王朝更迭,哪里有不灭我王朝。”

  “我能做的,只有立下祖训,严苛要求后人罢了,至于大汉会不会灭,只能看儿孙的造化了。”

  三国。

  一开始曹操还疑惑,到底是怎样的皇帝,会让自己佩服。

  “让我都钦佩的皇帝?那我倒要看看。”

  听到天幕说的是刘邦之后,曹操轻轻点了点头。

  “大汉的开国皇帝吗?我确实比不过刘邦。”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奏折,轻轻叹了口气。

  自从知道蜀汉终将灭亡之后,诸葛亮整日愁眉苦脸。

  听到刘邦的名字,诸葛亮罕见的抬头看了一眼天幕。

  “没想到这一次天幕讲述的会是高祖刘邦的故事。”

  唐朝。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会是刘邦。”

  “刘邦微末起家,建立的汉朝持续了400多年,朕确实比不得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的楚地,当时还处于战国时期】

  【刘邦的祖父虽然曾是楚国丰公,不过由于连年战乱,到了刘邦这一辈儿,只能算是编户自耕农】

  【刘邦少时的偶像是信陵君,等刘邦年长一些,赶到魏国时,信陵君已经去世多年】

  【爱屋及乌,刘邦最终投入信陵君的食客张耳门下,在张耳门下做了几个月的食客】

  【可惜,后来秦国灭魏国,张耳成了通缉犯,他的食客四散而逃,刘邦无处可去,只能返回沛县】

  【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沿袭楚旧郡设立泗水郡。刘邦通过试补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

  天幕中一个流里流气的刘邦左顾右盼。

  只见路的另一边儿,一群整齐的将士骑着马走过来,见状刘邦赶忙躲到路边儿。

  刘邦抬头望去,队伍中间身披甲胄的护卫驾着一辆六匹白马拉着的马车缓缓行进。

  而马车上是一身冕服,无比威严的秦始皇嬴政。

  刘邦感叹道:“大丈夫当是如此!”

  汉朝。

  刘邦看着天幕播放的画面,忍不住感叹道。

  “虽然略有出入,但是我当时见到嬴政的时候,确实大为震撼。”

  “也正是那个时候,我心中萌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我想当皇帝。”

  萧何说道:“陛下现在不正坐在皇位上吗?”

  刘邦笑了笑说道:“如果嬴政肯宽松一些律法,如果李斯和赵高没有逼死扶苏,恐怕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一次,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

  【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徒役也跑的差不多了,自己绝对难逃一死】

  【所以,刘邦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剩下的徒役都给放了】

  【徒役中有人被刘邦所感动,自愿留下来跟随刘邦,从此刘邦等人便落草为寇】

  【期间,还出现了刘邦夜醉斩蛇、“赤帝子”、吕雉宣称刘邦有“云气”等奇事】

  【沛县以及附近年轻子弟听说之后,对刘邦仰慕无比,纷纷来投奔刘邦,刘邦的队伍很快便壮大到数百人】

  【由于嬴政连年发起大规模徭役,修长城、陵寝,出海寻仙,南下百越等操作,让秦国的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恰逢陈胜吴广起义,国内矛盾不断激化,秦国百姓欲为乱者十家而七,刘邦趁机起兵】

  【刘邦先接百姓之手除掉沛县县令,自立沛公】

  【由于秦国暴政,反秦者无数,刘邦的军队越打越多,先后攻破王离军、秦二军、河间守军,期间还将张良收入麾下】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破南阳,之后一路连战连胜,很快便达到了咸阳】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先攻入灞上。秦王子婴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用丝带系颈,手捧着皇帝的玉玺符节,在轵道旁投降】

  秦朝。

  嬴政默默的看着天幕中不断加入起义军的百姓,看着秦国各地起义的诸侯。

  直到天幕定格在子婴手捧玉玺符节投降的画面,嬴政才长叹一口气。

  扶苏上前担忧的喊道:“父亲。”

  听到扶苏的声音,嬴政眼中再次焕发生机。

  嬴政拍了拍扶苏的肩膀,仰天大笑。

  “哈哈哈,朕的大秦还没有完!谁敢说朕的大秦会二世而亡!”

  

第88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刚进入咸阳就被富丽堂皇的宫殿迷住了双眼,刘邦也是人,打了这么多年仗,如今荣华富贵就在眼前,天子之位唾手可得,刘邦终于招架不住了】

  【刘邦入主咸阳多日不肯离去,大将樊哙前来劝阻,言说天下未定,不可贪图享乐,不要忘了暴秦的前车之鉴】

  【然而被荣华富贵双眼的刘邦根本听不进去】

  【直到樊哙找来张,张良亲自劝阻,言说天下未定,如若此刻入主咸阳,必定成为众矢之的,受到所有诸侯的围攻,这时刘邦才幡然醒悟,匆忙撤到灞上】

  【刘邦微末起身,甚至百姓对秦国严苛律法的恐惧,所以驻守灞上之后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

  【公元前207年,十一月,刘邦召集当地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和偷盗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一举措使得刘邦很快便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怎么听的这么憋屈,如果没张良,难道刘邦还能成为下一个秦二世吗?”

  “那可说不准,虽然刘邦有些才能,但是毕竟农民出身,如果没有张良,再晚上十天半个月退出咸阳,说不定会被各路诸侯围攻。”

  “刘邦唯二的优点就是识人用人,听劝。”

  “接下来就该是重头戏了吧。”

  【公元前207年,十二月,各路诸侯最强大的一路项羽率领旗下诸侯入主关中】

  【范增建议项羽借机除掉刘邦,项羽下令就地准备,第二日发起进攻】

  【当时,刘邦手下只有10万大军,而项羽的诸侯联军却有整整40万大军】

  【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乃是故交,得知消息后连夜潜入营中,想劝张良离开】

  【张良不愿丢下刘邦,于是便将此事告知刘邦】

首节上一节51/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