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99节

  “行了,窦叔儿,您说什么本王照办就是,不过……”李宽忽然眯着眼睛凑到窦师纶跟前:“窦叔儿,这认罪书不是你逼着人家义成公主写的吧……”

  “殿下,老夫不是您这样的人,老夫还是有风骨的!”窦师纶眼见自己被误会,当即就急了:“是义成公主在临行前派人将此认罪书交给了老夫,让老夫转呈给您的,她说不忍让您为难,毕竟都是她自己造的杀孽。”

  "……"听到这话的楚王殿下,还真就有些为难了。

  说实话,楚王之所以派遣护卫给义成公主,除了保卫她的安全以外,其实也带着监视的目的但凡她真的如自己当日所说,重新聚集异族,你别说出龟兹城,李宽保管让其连宅邸都出不了。

  毕竟仁慈这玩意儿,楚王有,但不多。

  “殿下,老臣有一事相询,不知殿下您可否如实相告。”见李宽闻言沉默不语,窦师纶忽然又开口问道:“您能说说义成公主的那位故人吗?”

  “我说窦叔儿,搞了半天您也是个喜欢听八卦的主儿?”回过神来的李宽没好气地看了窦师纶一眼,随后解释道:“没什么,就是当初义成公主被送去和亲之前,有过一个心仪对象。那男子是陈郡谢氏的一个分支子弟,反正两人最终应该是是天人永隔了当年本王年纪小,祖母可能是害怕吓着本王,所以也没细说,还是今日我听义成公主说什么扬州观音山有故人,这才猜到的。”

  “原来是他?”窦师纶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释然,之后便是半晌无言。

  许久,窦师纶这才缓缓向李宽说出当年的真相:“此人是老夫的挚友,当年也是德才皆备……不对,此人该是不世出之大才倘若他能活下来,那么今日便是他和老夫一道共同辅助您啊……”窦师纶说到这里,深深叹了一口气:“唉……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当年他被老夫人招揽,颇受老夫人看重,可惜最终还是在大业五年被杨广将其抓去……现在想来,他应该是成为了掌控义成公主的砝码……”

  事实上,有些事情窦师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那好友谢闵钧,在被抓住后先是试图咬舌自杀,可惜未能准确咬断舌根,随后他被带上镣铐枷锁,下了狱,他在狱中企图绝食,结果被狱卒直接给他强灌稀粥,最终,在饱受侮辱和折磨之后,他听到了义成公主再嫁的消息……

  窦师纶也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总之等他两个月在扬州城外乱葬岗为其收敛遗体的时候,谢闵钧满头白发,让他见之心如刀绞,后来,窦师纶将他埋在了时常被他心心念念挂在嘴边的观音山……

  “什么?杨广竟然杀了朕的卧龙?!”得知死的原来是自己的家臣预备役,而且还是窦师纶这个级别的,楚王顿时就怒了:“杨广的坟在哪个方位?窦叔您回头给本王指明方向!”

  “……”一下子就被楚王这句"爽文圣经"给冲散心头思绪的窦师纶,闻言有些无奈地看着突然暴走的楚王殿下:“我说殿下,掘人坟墓这事儿,您可万万不能干啊……”

  “你说得有道理,”陷入暴怒的李宽仅仅只在一瞬间就恢复了平静:“杨政道还在长安呢,此仇可徐徐图之。”

  “……”窦师纶现在很想骂脏话,他很想跟九泉之下的太穆皇后解释一句:老夫人,这可真不是老夫教的啊……

  但无论如何,往事如烟,今已不可追矣……

  日子还要朝前看。

  不同于楚王殿下在西北即将发动奉天靖难的热火朝天,千里之外的长安少了楚王,那当真是少了许许多多的乐子。

  长孙无忌如今也要准备抱孙子了:儿子即将娶妻,他的脸上笑容也比往日多了些。

  太上皇还是老样子,想孙儿的时候就去偏殿给孙儿留的床榻上坐一会儿,都说睹物思人,可等他从床底下翻出两把李二失踪已久的宝弓,以及自己收藏的两壶鹿尾酒之后,老李渊思念孙儿的心情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小兔崽子,你也不想想为何你父皇对束带的用法这么熟悉……”

  而被太上皇提到的李二陛下,此时也莫名其妙地打了一个喷嚏。

  "陛下可是受了凉?当心感染风寒!"长孙皇后刚哄完一对儿女入睡,此时正款款走向在软榻上歇息的李二。

  “唉……”李二陛下闻言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道:“观音婢,朕倒不是受凉,朕怕是又被谁念叨了。唔,指不定就是咱们那位‘天日之表,龙凤之姿’的楚王殿下……这小完蛋玩意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观音婢啊,不是朕非要说你现在你总算看清这臭小子是个什么德行了吧?咱们能放他出去吗?真就撒手没啊!”

  “二郎,怎的你如今说话愈发不着调了……”看着主动玩上“英果类我”梗的李二陛下,长孙皇后有些好笑也有些感动,她知道二郎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宽慰她毕竟这天底下做母亲的,有哪个不担心自己出门在外的孩子呢?何况那孩子还上了战场。

  “唉,这竖子不在长安,朕还真不习惯啊……”李二陛下说话间将身伸向腰间的束带,随后又拍了拍,对长孙皇后道:“呐,朕着人新打造的,韧性好,分量足,可偏偏这束带齐活了,正主开溜了!”

  “二郎,你呀……”长孙皇后被李二陛下一句话逗得哑然失笑,随后,她在心底暗暗叹了一口气:只希望自己远离家乡的孩儿能早些归家。

  家人的思念总是让人感到温暖,但势必要“西北砍王”进化成“冠军王”的楚王殿下,却没时间去感念这些儿女情长。

  贞观五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在休整足足一个多月以后,大唐楚王亲率六万骑军,携李靖、李绩、李道宗、柴绍、薛万彻等诸位大将军,开始了对西突厥的征伐。

第226章 楚王式怀柔

  楚王殿下进入西域的第一站,便是高昌。

  虽然楚王殿下只是带了六万大军,可人人皆是一人三骑,辎重粮草,那是足足准备两个月的分量。

  毕竟如今打下了东突厥,唐军六万步兵变骑兵,那是应有之义。

  所以当他率领大军来到高昌城外时,那声势……怎么说呢,不比当年颉利率领十余万大军南下,在渭水河边集结时,旌旗连天的盛大场面差多少。

  当然,我们楚王殿下的蛮横程度,那是远超颉利可汗了。

  这一点,从早早便出城迎接的高昌国王父子便能看得出来。

  李宽见状,瞄了一眼高昌城头的弓弩手,随后淡淡一笑,带着姜盛、苏定方、契何力、以及执失思力上前与其会面。

  至于李靖等诸位老将,个个沉默不言,只是望着眼前的高昌时,难掩征伐的欲望。

  而此时在城门下战战兢兢的高昌国王麴文泰也没想到,两年前他才送走一位西行取经的大唐僧人,两年后,仅仅一战便强势崛起的大唐,竟会有一日,数万大军亲临此地,这让他难免有些诚惶诚恐。

  毕竟自己的高昌国,军队加起来才三四千人,而对方足足数万……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的统帅去年那位大唐楚王给他的那封与其说是国书,实则更像战书的信函,其通篇都都是要和他的阿娜“甜蜜互动”的“三字经”,曾经让又急又怒的麴文泰恨不得对方死在草原才好。

  只可惜,此事终究未能让他如愿,并且在这位横推了整个东突厥的大唐楚王君临高昌时,刚刚再次收到“李二陛下亲笔国书”的麴文泰,甚至都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在看过国书上面熟悉的遣词造句,明白那依旧是楚王的手笔后,他甚至都还来不及愤怒,就不得不亲自带着儿子智盛早早出城迎接,以示恭顺。

  “你,就是勾结逆贼莫贺咄,谋杀了我大唐最忠实的盟友西突厥的雄主,统叶护可汗的高昌国王麴文泰?”楚王殿下一上来,就给足了麴文泰身死国灭的压迫感。

  "楚王殿下!"麴文泰几乎是一个前扑式的滑跪,生生跪倒在李宽的马前:“小王怎敢做出这样大逆不道之举呢?!”

  “……”跟着楚王殿下来到城下的契何力和执失思力二人闻言对望一眼,各自眼中皆是不胜唏嘘:曾几何时,便是他们的大汗亲来,也不可能一句话就让高昌国王直接放下尊严,跪地乞活的。

  “哎呀,麴文泰,你这怎么能算大逆不道呢?”楚王殿下闻言当即善解人意的为其解释道。

  “小王谢殿下体谅……”麴文泰见对方如此好说话,他刚想站起身继续说些什么,结果那人的下一句却让他如醉冰窟。

  “你只不过是觉得大唐软弱可欺罢了!”李宽说这话时,眼神死死盯着面前这个红脖子的胖国王:“我们中原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是你,我的朋友,为什么你会觉得莫贺咄那个笨蛋,在杀了自己的侄子统叶护可汗后,便可以担当西突厥的下一任可汗,而大唐对此,却视而不见呢?”(注1)

  “殿下……”麴文泰觉得自己被绕进去了,他怔愣了半晌,才呢喃开口道:“此事与我等无关啊……”

  “与尔等无关?”李宽忽然笑了笑:“西突厥在统叶护可汗的治下时,你们西域诸国国王,皆为颉利发(突厥官名),需要定时向其上缴赋税,按咱们中原的说法,那就是尔等皆为西域诸侯王,怎的,如今统叶护身死,你们这些诸侯王就这么无动于衷? ”(注2)

  “……”麴文泰要不是碍于对方实在是他惹不起的存在,他高低要回敬这位一句:那不然呢?

  你当我愿意放着好好的国王头衔不要,去给人家西突厥的可汗当官?还颉利发……这玩意儿在突厥大汗下面,都属于第三等官名!

  “行了,起身吧。”本来李宽也只打算吓唬吓唬对方,顺便借对方之口,向西域诸国宣布唐军来此的目的:“奉天靖难“这帮蛮夷是很难理解的,但是“为盟友复仇”则是简单明了多:“本王也只是听那阿史那.贺鲁在逃跑时叫嚣过:说什么高昌国王作为他们西突厥汗庭最忠实的看门狗,只要本王敢追来西域,便一定要本王好看,本王这才……”

  “……”麴文泰忽然就觉得这位大唐的楚王对自己使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挑拨离间,多多少少是有些侮辱人了。

  可是……麴文泰又看了看对方身后那数万大军。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么请允许老夫换个舒服的姿势来接受您的凌辱吧……

  “岂有此理!他阿史那.贺鲁简直是欺人太甚!”麴文泰忽然从地上站起身,脸上的肥肉因为说话时的语气激烈,而变得一抖一抖:“老夫要昭告整个西域,从今日起,高昌国将与西突厥的逆贼莫贺咄不共戴天!老夫要派人追随楚王殿下的军队,为您清缴乱匪尽一份绵薄之力!”

  上道!

  楚王殿下忽然发现,原来西域的蛮夷比草原上的蛮夷那可是识时务的多啊!

  想来也是,西域这块地方,可不只有突厥人,虽然他们足够强大,但像是回鹘、吐蕃、疏勒、波斯、这些族群,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活跃着,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大家自觉各自抱团,同时又猜忌防备,最终形成了相互节制又相互依存的特殊生存局面。

  而这种微妙的平衡,在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被莫贺咄杀害后,便已经被打破。

  当然,如果莫贺咄最终重新整合了西突厥,那么这种平衡就会重新出现,让整个西域再次结束动荡,重归平稳状态。

  但可惜的是,偏偏是在这个关键的当口,我们的楚蛮王他带着大军入局了!

  “麴文泰,讲屁话没有用,本王要看到你的行动。”李宽说这话时,突然抬头扫了一眼高昌城头,随后道:“回头给本王把大唐的王旗升上去,从今日起,你高昌国将受到大唐的庇护,嗯,这种好事,你没意见吧?”

  楚王殿下问的无比真诚,麴文泰却不由闻言心中一苦,可他脸上却还是依旧笑得像一朵秋日里,花开正艳的老菊:“殿下有此心,麴文泰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

第227章 楚王他不当人啊

  “楚王殿下,您这是何意?”当李绩看见那高昌城头飘荡的大唐王旗时,饶是他也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些西域小国不过是些墙头草,畏威不畏德的主儿,您现在对其施以恩惠,还不如直接占了这座城,作为桥头堡……”

  “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师出有名啊?”回到大军之中的李宽闻言直接便怼了回去:“‘奉天靖难’,那是咱们给国内的说法,这西域连他娘的认识汉字的人都没几个,你指望他们能明白什么是‘奉天靖难?’

  况且高昌是咱们进入西域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小国,若是我们二话不说灭了高昌,你信不信,接下来就会有数之不尽的麻烦找上咱们!可你别忘了,本王来这里,是准备活捉莫贺咄,然后去到突厥祖地金山,带着两位突厥可汗祭天,以此达到消灭突厥政权,削减突厥对周边小国影响力,同时强盛大唐国威的目的,所以怎么因小失大?!”

  李宽的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有节,这让李绩还有一同议事的大将们除了惊讶,还是惊讶。

  大家相处了这么久,也都不是不知道只将《孙子兵法》记了个书名的楚王殿下,打起仗来有两把刷子。

  只是大家很好奇,怎么好好地,草原上的恶魔之王,来到西域以后就成真正的王师了?!

  尤其是契何力和执失思力,这俩曾经见识过楚王殿下之残酷手段的异族大将,突然就有了一种伤心的感觉。

  怎么个意思?

  楚王殿下怎么可如此?!

  您这般厚此薄彼,让我等心里怎么好受呢?!

  “你们别这么看着本王!”李宽注意到大家看向自己的目光里携带的异样,直接把脖子一梗,先是没好气地回了众人这么一句,随后他又指着契何力和执失思力道:“特别是你俩,本王是不是仁慈之君,你俩身为降将,难道心里没点儿数吗?!”

  “……”契何力和执失思力闻言顿时沉默了。

  理他是这么个理,但事儿好像不是这么个事儿啊……

  -------------------------------------

  就在楚王殿下改变方针,开始向西域展示大唐王师的仁德的时候,万里之外的长安,李二陛下在大朝会上看着向自己复命的唐俭,已经快气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

  “……事情就是这样,还有,陛下,楚王殿下要老臣告诉您,颉利可汗他暂且就不送往长安了,待他自西域将那西突厥的叛逆莫贺咄抓回之后,他要挟这莫贺咄和颉利两个逆贼,去突厥祖地金山祭天,他要告诉世人,什么叫昭昭有唐,天俾万国!”(注1)

  随着唐俭的话音落下,大殿之中瞬时便炸开了锅。

  武将们自然是将三战打下东突厥的楚王殿下视为了“自己人”,尤其是程咬金,只见他笑呵呵地朝周围的文官道:“哈哈哈哈,楚王殿下不亏是老夫的忘年交,不亏是老夫的忘年交啊!这份气魄胆量,硬是要得!”

  文官之中,萧还好,只是对周遭的善意眼神淡定点头,而虞世南……嗯……顾盼自雄!

  楚王的兵法谁教的?

  需要老夫再来一遍吗?!~~

  与此同时。

  硬是要得?另一边,楚王的宿敌魏征此时黑着一张脸,听着耳边程咬金的话,只觉得楚王殿下,硬是要命还差不多。

  “你没给他看朕亲笔写下的天子手书?这臭小子还敢抗旨不尊?!”原本因为儿子亲率一千三百骑,就大破沙钵罗,活捉颉利而感到开心的李二陛下,听闻唐俭此言后,原本笑呵呵的他,此时脸色也阴沉了下来:“朕看他是真的想奉天靖难了!”

  “父皇!”被自家宽弟一手“奉天靖难”给吓得差点昏厥过去的太子殿下,连忙从座位上起身,走到台阶下面,向李二叩首求情道:“宽弟他只是为国朝大事计,非是有私心啊父皇!”

  “你一边待着儿去!”李二陛下暴躁起来身上多多少少带了点楚王殿下的影子:“唐俭,朕问你,你到底有没有给他看朕的手书!”

  “陛下啊!”说起这个,那可真是伤了唐俭的心了,只见他颤颤巍巍地从怀中取出李二的圣旨,然后当着李二的面将其展开,随后他缓缓跪倒在地,将圣旨举到头顶:“楚王殿下说……楚王殿下说……算了……您自个儿看吧!”

  反正老夫是说不过他,那动手的话……嗯……

  唐俭回想起当时楚王送别自己时,身边站着的袁天罡和薛万彻……

  算了……老夫堂堂读书人,自幼便有雅量!

  “看什么?!那臭小子还敢改朕的圣……圣……旨?”李二陛下原本只是扫了一眼唐俭摊开举在头顶的圣旨,他刚准备继续激情开骂,但是目光一扫,忽然发现那圣旨上面的天子行玺有些不对劲。

  “这是……”李二陛下缓缓走下台阶,语气充满了不确定和某种期待。

  “陛下……”唐俭还是那副“臣本忠肝义胆奈何当时身陷囹圄,周遭尽国贼”的损色儿:“千真万确,就是真的!”

  “……”等李二亲自走到唐俭身前,亲眼见到了那硕大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后,饶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天策上将,此刻也难免呼吸一窒。

  当年他要是有这宝贝,还需要开玄武门?玄武门它得自己打开,放自己进去清缴“反贼”才是正理!

  “唐爱卿……这……这这这……”李二陛下声音颤抖,尽管唐俭已经承认,事实就如他猜想的那般,但他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这东西,在那竖子手上?”

  “陛下啊!”唐俭闻言忽然老泪纵横:“楚王殿下他不当人啊!他……他先前用传国玉玺在您的天子印上盖章不说,除此之外,他还借用您的名义,在老夫此番回长安前,硬是重新给东边的高句丽、新罗、百济、西边的吐谷浑、吐蕃、吐火罗以及西域诸国下了国书,内容……不堪入目!上面全是‘彼其娘之,不识吾父’等污言秽语……简直就……简直就是……”

  唐俭憋红着脸,悲愤道:“总之您跟太上皇的颜面,算是让楚王殿下给一次性糟践完了!”

  “呵……呵……”听者有意,闻者……闻者红温且伤心呐……

  只见我们的李二陛下在唐俭爆出如此惊天消息之后,这位从前身经百战亦然不曾后退过的“堂堂威凤”,整个人甚至都不由自主地踉跄倒退了几步,随后,坐倒在台阶上的李二陛下,失魂落魄,口中更是喃喃道:“这逆子……这逆子……他这是要让老李家三代陪着他一起丢人呐!”

  “……”文武百官之中,顾盼自雄的虞世南忽然觉得,当初自己真的多余给那小王八蛋上什么兵法课。

首节上一节99/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