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77节

  “你不要插嘴!”李宽板着着脸训斥了一句摇头叹气的姜去,随后继续望向窦师纶:“对了窦叔,”李宽似乎才想起一事,他指着袁天罡对窦师纶道:“这货怎么也掺和进来了?”

  “殿下,袁道长如今是咱家的家臣。”窦师纶闻言笑眯眯地解释道。

  “家臣?”李宽皱起眉头,扭头看向同样神情不自在的袁天罡,语气带着五分狂妄三分嫌弃两分不屑:“就他?”

  “……”袁天罡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当初自己为什么要进宫给蜀王相命?

  “袁道长的一位长辈,是老夫人是至交好友,而他之所以成为咱家的家臣,自然也是那位供奉的意思。”

  听着窦师纶的叙述,李宽看着朝自己讪笑的袁天罡,突然陷入了沉思。

  我的皇祖母唉……李宽吸了吸鼻子,眼眶有些发红。

  您当初是多害怕孙儿将来闯了祸,没靠山,以至于事后兜不住,才在生前做了这么多经过深思熟虑的周密安排啊?

  您能不能告诉孙儿,孙儿到底还有多少个好家臣?

  楚王殿下身后的灞桥下,河水正在静静流淌,此景好似亘古万年,从未改变。

  而在这一刻,李宽也真切的感受到,祖母对自己的疼爱,即便在她故去多年后,却依然在这世间隐秘存在着,正如那源源不绝却又从来不显突兀的灞河之水,一刻也未曾停止或消亡……

第167章 发怒的绵羊

  去往朔方的途中,李宽一路游览着沿途的壮丽山河,起初他还觉得分外开心,可在他度过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便又开始感到枯燥,但这期间,有一事却让李宽从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祖母留给他的那份千年世家的底蕴。

  从长安到朔方,接近一个月的路程,每天都会有身着重甲的骑士从某个路口出现,然后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

  这些骑士少则三五骑,多则数十骑,坐骑皆是高头骏马,身着黑色重甲。

  等李宽即将到达朔方的时候,他的队伍里的骑兵已有近千之众,当然,这支队伍的出现,自然是传入了边关诸位将领的耳中。

  而对于这位楚王的存在,李二陛下的八百里加急早就写明了:“这逆子胆敢出关,就给朕把人扣住,先把腿打断,再送回长安!”

  当然,没谁真的傻到跑去执行这样的旨意,毕竟大家虽然远在边关,可又不是没收到风声:自打楚王成功“出逃”以后,陛下便宣布罢朝一日,据说那日陛下除了在甘露殿陪皇后之外,剩下的时间里,他去了东宫,望着那座曾经插着自己马槊的假山,久久不语。

  任谁也看得出,对于此番打定主意要亲手替自己雪耻的儿子,饶是李二陛下君心似铁,也难免深受触动。

  故而一方面李二陛下在边关诸将领这里放了狠话,可,另一方面:沿途的地方官员们,却压根就没收到要阻拦楚王行军的旨意,当然,可能也是鉴于楚“蛮”王“蛮不讲理”的性子几乎天下皆知纵然是李二的旨意,这竖子也不见得会买账。

  而我们肯定不会买账的楚蛮王,此时已经走到了西北的一处山坳。

  “我说窦叔,我们还有多久才会到朔方啊?”李宽一边和窦师纶说着话,一边拍着座下白马的马脖子,算是爱抚。

  “殿下,再有三日,我们就到了。”窦师纶此时神情严肃,因为毕竟眼下边关冲突已起,这里临近边关,早已经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了。

  突然,一只信鸽从远方飞来,落在姜去的肩头。

  姜去小心地取下信鸽脚环上的信件,扫了一眼,随后对窦师纶道:“窦公,再有一日,阿盛就会率队赶到。”

  “阿盛是谁啊?”李宽听着姜去说话时温和的语气,当即便察觉出不对劲。

  “姜公的儿子,一身武艺,颇为不俗,同样,他对您也是忠心不二。”窦师纶在听闻此消息后,眉头总算舒展开来,他先是向李宽解释了一番,随后目光眺望远处,最终,他指着几里开外一片地势较高的坡地属下传令道:“今晚我们就在那里安营扎寨,等待姜盛与我们汇合!”

  -------------------------------------

  翌日,在破晓之前,山坳另一边,一座寂静的小村庄内,靠近村口的一户人家,已经有人准备开始忙活一天的生计。

  “阿娘,我已经煮好了粥,你一会儿记得起来吃。”少年阿狗穿着一件发黄的羊皮裘,光着两个膀子站在家中唯一不漏风的茅草屋前,叮嘱了母亲一句,随后,他转身来到院中,先是喂了一遍鸡鸭,随后取过石磨上的麻绳,当他准备返身去取挂在自己房中的那把柴刀时,只听吱呀一声响,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妇人眯着眼睛摸索着从房间走了出来。

  “阿娘!大夫说了您有夜盲症,眼下天还未亮,您什么都看不见,起来作甚?!”少年嘴上埋怨着母亲,脚下却是一刻不停的来到了母亲身边,阿狗扶住了老夫人的手臂,一同往院中的草棚下行去。

  “娘不放心你……”知道儿子心疼自己,这个从出生起到现在,被人从“小花”叫到“花婶儿”,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老夫人,闻言只是紧张的伸手拍了拍儿子扶着自己胳膊的那只手臂:“娘听人说这几日山上有狼……”

  “娘,您放心,儿子晓的得,我不会往林子深处去。”阿狗扶着母亲来到草棚下的木桌前坐下,随后他盛了一碗粥,放到母亲手中:“娘,您慢慢喝,我争取早去早回,今日姐姐不是要带着姐夫回门,您啊,就等着看吧,我早算着日子了,估摸着明日去集市上卖了今天砍的两担柴,就能去扯上半匹麻布,给我姐还有即将出生的外甥一人做套衣裳,如此,咱家也算是尽了心意了。”

  “狗儿,苦了你……”花婶儿闻言吸了吸鼻子,有些话藏在心里只是她一个难受,说出来便是大家一起难受。

  “嗨,这有啥啊?”阿狗听出了母亲话里的愧疚之意,当即笑颜宽慰道:”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小草跟了我,我自不会让她饿着,可她跟了别人,也没什么错处啊?总不能我俩打小一块儿长大,她就非我不嫁吧?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可……”花婶儿每每想到小草的父亲来他们家退亲之时,那市侩的嘴脸,就一阵心中不畅:“你爹在世的时候,没少帮过他们家……”

  “那也是过去的事情啦。”阿狗闻言也只是轻轻一叹:“娘,别想了,小草如今也嫁了人,再说这些,不过是徒添烦恼罢了。好了,娘,我得出发了,不然晚了的话,天黑之前赶不回来就糟了。”

  “那你快去,记得路上小心些。”花婶儿一听儿子说的在理,又赶忙催促道。

  “嗯,娘你赶紧喝粥,可别又倒回锅里,您别忘了,上次好好地一锅烩菜,就让您这么一下给毁了。”尽管母亲此时捡不到,但取回柴刀,来到小院门口的阿狗还是狡猾地朝她眨眨眼睛。

  “好好好,阿娘喝粥,阿娘喝粥!你记得快去快回!”花婶儿将脸朝着小院门口的方向,朝儿子摆了摆手。

  “阿娘,等我回来。”

  “唉,阿娘等你……”

  进山的路程,阿狗已经走了无数遍,可今日仿佛诸事不顺一般,先是路上跑出来一只黑色的野兔,吓了他一跳,等他捡起石头打算丢过去的时候,对方早已经没了踪影。

  随后,当他行至一片浅滩时,又见到了一只死去多时的滩羊。

  阿狗看这那森森白骨,心中没来由的一阵不快,随后,他四下打量一番,寻了一处合适的林子,接着拿出柴刀,开始砍柴。

  时间悄悄流逝,河水哗哗流向远方,少年的柴刀一刀一刀砍在生活这棵伤痕累累的粗壮大树上,那些散落的枝丫,是他隐忍着眼泪,挥舞着汗水,才换来微薄回报。

  等到日头升到头顶的时候,少年已经打好了柴,他小心翼翼地将麻绳铺在地上,将柴火一摞一摞的仔细码好,随后再打包,接着,少年将柴火扶正,然后吃力地蹲下身子,将跟自己体型比起来,如同一座小山包的柴火背在了肩上。

  穿着草鞋的少年,就在风景如画的山林之间,如负重的蜗牛,艰难行进。

  可……

  当阿狗翻过那座熟悉的山头,在夕阳中眺望自己的家的时候,他的脸色突然大变:“阿娘!阿姊!”

  不同于以往,此时的小山村,不再是道道炊烟在暮色黄昏中袅袅盘旋的温馨景象,冲天的火光伴随着大股的黑烟好似恶魔一般在张牙舞爪,将少年的脸色照得一片惨白。

  几乎想也没想,阿狗丢下辛苦背了一路的柴火,深一脚浅一脚地冲下山坡,开始向自己的家中跑去。

  可是一切,还是晚了。

  阿狗在进村时,见到那逃难的乡亲们散落四处的尸体时,他的心情几乎是崩溃的,泪水早就打湿了他那黝黑的脸庞:“娘……”

  巨大的悲伤贯穿少年的心底,阿狗此时已经不再具备思考的能力,毕竟眼下,最明智的举措应该是远离此地,可他似乎哪怕身处绝望中,依旧抱有一丝希望。

  他希望那个看不起自己的姐夫,千万千万,今日不要带着阿姊回门。

  可等他来到熟悉的小院前,看着死前仍旧带着满脸恐惧,扑在院中那台石磨上望向门口的中年汉子,以及倒在院门,衣衫不整却依旧护着高高隆起的小腹,几乎死不瞑目的阿姊,以及……死在草棚下,那碗舍不得吃掉白粥就洒在自己面前的花婶儿,阿狗的心,在这一刻被彻底撕碎!

  “啊!啊!!!”少年发出无意义的嘶吼,如同失去所有的困兽,他握紧手中的柴刀,转身朝外冲去!

  阿狗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什么。

  可是……

  “嗖”

  一支箭矢,从远处飞来,精准地插入了阿狗的脖子。

  “呲”

  倒在地上的阿狗,顾不得身体传来的寒冷,他一边在地上努力挣扎着想要抬起头,一边不自觉地在心中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原来鲜血飞溅而出,是这样的声音啊……

  直到视线重新变得模糊,再至黑暗,直到意识快要消散,阿狗都没能看清仇人是谁。

  最终,或许是上天垂怜,尽管相隔近十几丈,可阿狗在临死之前竟真的听到了一段对话。

  “巴加图,那是什么?”

  “哦,一只发怒的绵羊而已,勿须在意。”

  阿狗最终吃力的睁开了眼睛,他躺在地上,身边是他赖以为生的柴刀,皎洁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让那件发黄的羊皮裘看起来似乎变得洁白不少,最终,远处有马蹄声响起,随后渐渐隐没在夜色中,而少年也不知在何时悄然没了生息……

第168章 来历

  翌日,被一阵马蹄声吵醒的楚王殿下睡眼惺忪地走出帐篷,就看见一个身高八尺,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走到他面前,单膝跪地,隆重行礼道:“姜盛见过家主!”

  “那啥……”李宽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此人应该就是姜去的儿子,赶忙道:“义兄快快请起……”

  “殿下!”姜去黑着脸来走到李宽身边:“您就别消遣老夫了。”

  “本王这不是没睡醒呢嘛?!”李宽抱怨了一句,随后转头对一脸疑惑的姜盛笑道:“姜盛啊,你别介意,我不过是在和姜公玩闹而已,对了,赶紧起身,别跪着了。”

  姜盛闻言憨厚一笑,也没再说什么,依言站起身来。

  “带了多少人?”窦师纶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这里,手里还拿着一个馕饼。(也叫胡饼。)

  “窦公,”姜盛先是朝窦师纶抱拳一礼,随后道:“按照您的吩咐,只带了两百,其中一百是弓箭手。”

  “嗯,”窦师纶闻言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将手里的馕饼递给了李宽,然后又从腰间解下水壶,询问道:“殿下是否口渴?”

  “我这儿还有。”李宽拍了拍腰间的水壶,接着他望向北方:“再有两日咱们就到朔方了,说起来,本王好久都没见到姑父了,也不知道他想不想念本王。”

  “咳咳……”姜去闻言看了一眼窦师纶,他觉得柴绍只要不是脑子没病,肯定没空去想晦气的事情。

  “殿下见到驸马之后,不就有答案了?”窦师纶说着,将水壶递给姜去,此番动作的意思也很明显:替家主把水壶揣着。

  “……”这些小事,姜去如今已经习惯了,他接过水壶,随手挂在腰间,一扭头,却发现姜盛正瞪着一双牛眼看着自己,当即恼怒道:“看什么?没事儿干?!派出去探路的斥候回来没有?”

  “儿子这就去前面看看……”见到父亲发怒,姜盛讪笑一声,急忙转身离去。

  李宽望着远去的姜盛那如山的体型,扭头看了一眼身边枯瘦的小老头:“我说姜去,你能不能对姜盛有个好脸色啊?你可别学我爹啊,不对,他对青雀和我大哥平时态度都挺好的,也就我混账了点儿,所以才……”

  窦师纶眼下还未离去,所以他和姜去彼此对望一眼,两人皆是满脸的无奈:敢情您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货色啊?

  咋说呢,虽然说劝他人父子关系回归和谐的确是件善事。

  可干这事儿,说这话儿的是咱们楚王殿下,那就实在是槽点满满了。

  “喂,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没事儿脸抽抽干什么?!”难得操心他人家事的楚王殿下,很快就捕捉到了姜去脸上的微妙表情,当即大怒道:“咋的?是不是觉得本王没资格说这话?!”

  “那倒不是……”姜去再次昧着良心解释道:“老夫只是觉得殿下您说的有道理,眼下正在想着回头怎么跟阿盛缓和一下关系。”

  “这话本王听着舒坦!”姜去此话一出,李宽是满意了,可另一边的窦师纶却不禁一阵摇头苦笑。

  要不怎么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呢。

  当年姜兄在战场之上是何等的威风,纵横来去杀人盈野的绝世凶人啊,如今都学会哄孩子了。

  “对了,我说姜去,为啥你身手这么好啊?讲道理唉,那可是洪三唉,我觉得牛伯伯都不见得能打得过他,怎么你一出手,他一下子就倒了?咋了,事先收过你的银子? ”李宽一边咬着馕饼,一边嘟嘟囔囔道。

  “老夫曾是张帅张须陀的亲兵队长。当初历城一战,五人冲锋两万人,老夫就是其中之一。”姜去此话说得轻描淡写,可另一边,李宽手中的馕饼都吓掉了。

  “张……张须陀?!”那可是隋末第一猛将啊,姜去是他的亲兵队长?!亲娘啊?!

  “也是那一战,让老夫伤了命根子,被迫从战场上退了下来,后来,我回到家乡,才知道妻儿因为战乱已经流离失所,远走他乡去……”姜去说到这里,突然深深叹了一口气:“再后来……我养好了伤,却没有再回到军中,而是踏上了寻找妻儿之路。最终,我在晋阳(太原),于老夫人用来救济收容灾民的义庄里寻到了盛儿,至于盛儿的娘亲,早已饿死在了逃荒的途中。

  也就是从此那时起,我对大隋彻底失望。”姜去说到这里,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后又对李宽笑道:“可老夫人对我有恩,她不但救了了盛儿一命,还派人去寻来我发妻的遗骸,将其好生收敛安葬,老夫人待我一家如此恩重,那么我姜去这条命,自然就是老夫人的了!”

  “姜兄的出现,当初着实是吓了我一跳。”窦师纶说到这里,脸上带着一抹追忆的神情:“说起来姜盛那孩子当初晕倒在路边,被礼佛归来的老夫人救下,这孩子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求老夫救他,而是希望老夫人替他收敛被他小心翼翼藏于城郊荒山上,一处石洞中的娘亲的遗骸,老夫人被他的一番话触动,便派我去带人将此事办妥。可没想到,几年后,竟迎来了姜兄你这尊杀神……”

  “哈哈哈……”姜去闻言哈哈大笑道:“还不是老夫人身边的护卫太不济事,一个个本事不大,眼睛却长到脑门上去了,老夫有心提点几句,还他娘的不乐意,可为了老夫人的安全,老夫也就只有把他们打服,毕竟也只有那样,他们才肯把老夫的话听进去啊……”

  “咕嘟……”一旁的李宽不自觉的咽了一下唾沫,开始回忆自己以前有没有得罪过姜去,虽说小老头儿在自己面前一向没啥架子,但自己怎么就总是有些心虚呢。

  “殿下,”突然,姜去将目光看向有些不自在的“楚蛮王”,以为某竖子还在为此行的安危而担忧,当即语气温和地安抚他道“此去突厥,您且放宽心,没有谁可以在我们这些人的面前对您构成威胁。”

【厌世小说中转站二992859387】

  姜去说着,伸手指了指在营地四周游弋的黑甲骑士:“这些人里面,有些是当初骁果军的老兵或后人,有些比如像是老夫,阿盛,自身或是父辈是曾隶属张帅统领的嫡系,还有些,是当年纵横天下的幽州铁骑,遗留下来的火种,总之,哪怕这些人里面,当中不少还曾有过相对敌对的状态,但如今,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年少的家主英勇作战,扫清眼前所有的敌人!”

第169章 柴刀

  “……”李宽听着姜去的一番叙述,尽管表情有些怔怔,但脑中却在飞速运转,试图消化掉这海量的信息。

首节上一节77/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