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65节

  这竖子……莫不是打算学那杨广吧?

  可朕(陛下)非是杨坚啊!

  每每李二和群臣们在心中升起这样的想法,虞世南就会感到一阵老怀大慰:谁说楚王殿下性如顽石感化不了一点的?这不就被老夫给成功感化了吗?!

  当然,李宽的另一位老师,大唐的尚书左仆射萧萧大人,就比虞世南清醒的多,在他看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楚王殿下那可不甘寂寞的心,迟早会捅出篓子。

  至于眼下的“贤良”,更似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果不其然,在李宽乖乖当了十来天的“好贤王”之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

  觉得自己的孙儿肯定是受到了非同寻常的教训,这才变得乖顺起来的太上皇,命人将李二陛下叫到了弘义宫,随后殿中父子,彼此君君臣臣李二陛下再次被老父亲给强行上了压力。

  “二郎,”只见怒气冲冲的老李渊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对跪坐在自己面前正襟危坐的李二振振有词道:“宽儿这孩子往日是胡闹了些,可说到底……却也没真的闯下什么大祸,所以朕想知道,你怎么就舍得将这孩子矫枉过正成如今这副模样?难道你不怕你母亲在九泉之下因为此事而伤心难过吗?!”

  “……”人在太极殿中坐,锅从九天之上降下来的李二陛下,头一回发现,原来宽儿那竖子哪一天“有心向善”,对自己这个父皇来说,竟然也算不得上是一件好事。

  不得不说,这可真是朕从未设想过的道路啊……

  面对父亲责难,只能是无言以对的李二陛下如是想。

  “怎么不说话?!”李渊见儿子对自己的问话沉默以对,当即怒声道:“你这竖子!难不成你觉得朕说的不对?!”

  “父皇……”再次喜提“竖子”称号的李二陛下此刻很难形容自己当下的心情:原本以为事情正朝着好的一面发展的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哪里又做错了。

  “父皇,”想到某竖子前些天才打了高句丽的使节,李二决心据理力争一番:“宽儿这孩子,之前殴打高丽使节,对方至今还在鸿胪寺养伤,您说说,这是一个亲王该做的的吗?!更别提这竖子还大喊‘我乃楚王,我蛮夷也’,搞得如今负责记录的史官一个个都无法下笔。您说说,这……唉……”

  李二陛下说到最后,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谁让你当初给那竖子封楚王的?”李渊眯着眼睛对李二道:“不过是你自作自受!”

  “可那孩子当初要当秦始王啊父皇!”李二陛下觉得自己当真是委屈极了:“更别说儿子拒绝此事后,这竖子扭头还敢跟我讨封那周天王,暗示让儿子这个秦王给他养马!两个王,全是册封了皇帝就得遗臭万年的那种……儿子能怎么办?!”

  “哼,可你偏偏给了他楚王。”尽管心中也觉得孙儿的行为好笑的太上皇李渊,明面上压根就不惯着李二:“这你还能怨谁?

  再说了,那渊盖苏文是个什么东西?嗯?他一个外臣,顶着冲撞老夫名讳的姓氏来朝见,虽说这并不能算是什么罪过。可换个人来不行么?就非得上赶着恶心朕?二郎,此事你不妨好好想想,那派他来的高建武,到底抱的到底什么心思,需要朕跟你细细说明?

  那狗东西,压根就没想过要对大唐表现出恭顺的姿态!

  所以在朕看来,高句丽的使节宽儿打了就打了!开价三十万两黄金让咱们买将士遗骸,这就是把整个大唐架在火上烤,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反倒是宽儿一顿胡搅蛮缠下来,让所有人包括高句丽人都将开始淡忘这件事,二郎,你可别觉着宽儿那孩子莽撞不晓事,那是你母后亲自抚养长大的孩子,当真会是平庸之辈?!”

  “父皇……”听完李渊的话,李二当真是心中一惊,他此时才意识到,当日若不是李宽来了这么一记无理手,那么高句丽使团这次来大唐,那就是带着这个无解的难题前来打大唐的脸的!

  “行了,”李渊如今已经不太爱去想这些事情,他现下不过是个颐养天年的老人:“朕从明日起,要见到宽儿那竖子开开心心地来弘义宫跟朕问安,你要办不到”李渊说到这里,眼神阴沉地瞅了儿子一眼,随后他指了指腰间的束带:“刚命人做好的牛皮束带,镶金的,你小子要不要试试?”

  听着李渊威胁的话语,李二莫名的心中一酸,恍惚之间,他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四岁岁,自己不过是太原有名的纨绔,忙于政务的父亲每当有空的时候,在家中遇见自己,基本上都会撂下类似的狠话,算是约束。

  如今,好像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可这也只是不过是恍惚之间的错觉罢了。

  “父皇,儿子知道了,您放心,不用明日,待会儿儿子就让宽儿那竖……那孩子来向您问安。”李二说完,朝父亲行了一礼,随后准备动身离开弘义宫。

  “记住!”就在此时,李渊忽然开口道:“大唐要打下高句丽,这比打赢突厥更重要!当年黄帝打败蚩尤,赢下的不光是土地和子民,还有正统与传承!高句丽既然想跟大唐整这个正统之名,那就是不死不休!二郎,道阻且长,可你却要咬牙走下去!因为这,是每一个帝王该担负的责任!”

  李二前行的脚步缓缓停了下来,他没有转身,良久,李二的声音在这大殿内中响起:“父皇请放心,儿子自当谨记父皇今日的教诲,突厥要打,高句丽更要灭,左右不过是日程之上的事务,儿臣按部就班的去完成就好。

  这天下,终究是要迎来盛唐的!”

第136章 釜底抽薪

  当李宽见到李二派来传话的张楠,得知对方是想让自己不必每日如此刻苦用功,也要适当学会放松休息的时候,他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什么情况?

  本来以为本王此次蛰伏,会让老爹受到迷惑,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怎么一转眼,这种感觉却回到了自己身上呢?

  “楚王殿下,太上皇希望您最近陪陪他,他老人家许久不见您,对您可谓是颇为想念。”张楠作为宫中老人,自然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有意无意间,便向李宽道明了原委。

  “哦,这样啊……知道了!回去告诉我父皇,本王有空会去弘义宫的,至于具体时间……让皇祖父等通知。”

  “……”张楠其实很不理解,楚王殿下到底是有什么毛病,为何这位大爷每次都能话里作死,还次次不一样的。

  像这种欠揍的话,张楠自然是不敢传达的,虽说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还不至于殃及池鱼,但张楠不傻楚王殿下向来是懂怎么殃及池鱼的。

  “殿下,那奴婢这就回了。”张楠如今也算是彻底服了这位爷,他作为大内总管,对于外界的那些传闻,他自然是听在耳中的,可今日一见,楚王殿下还是一如往昔的皮,嗯,由此可见,不难猜测,这位大爷是在蓄力憋大招啊……

  就是不知道,这回倒霉的是谁喽……

  待张楠带着心事离开后,李宽放下了毛笔,对台上一直伏案提笔,从头到都没说过话的虞世南道:“虞师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您瞅瞅,本王这安生日子才过了几天,我爹竟然又开始不放心了。”

  “……”虞世南如今亦是差不多猜到了李宽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竖子近来有事无事就去跑翻阅史书,从春秋战国读到前朝,看不懂的地方还会拉着自己和萧一个劲的提问,甚至边看边作沉思状。

  孤儿就是傻子也知道,咱们的楚王殿下这是又要引经据典,有所动作了。

  “虞师啊,”果不其然,李宽接下来的话可谓是石破天惊:“您说本王殴打了高句丽的使节,是不是得给人家赔礼道歉啊?不然的话,传出去本王的名声可就太难听了啊。”

  “呵……你小子早没名声了!”虞世南一下就被李宽给气乐了,这小子当初那一战,不光是他自己的名声,连带着自己这个当先生的名声都给败坏殆尽了,如今却又想着去赔礼?

  你可是楚“蛮”王,咱大唐最嚣张跋扈的皇子,这话传出去谁会信?

  “虞师,是真的,本王确实心怀愧疚,打算送给那渊盖苏文一点儿礼物。”眼看虞师对自己的打算抱着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李宽愈发的一本正经起来:“要不,您看咱挑个日子,您和萧师一道随我前往鸿胪寺?”

  “楚王殿下……”在大殿另一侧伏案处理公务的萧这才抬起头,缓缓开口道:“刺杀高丽使节这样的大罪,老夫和虞兄二人实在是背不动。”

  “萧师,你误会本王了!”李宽此时是真的伤心了:“本王怎么会做出坑害恩师的行为呢?”

  “你坑害的少了?”萧还好,对于这一点,饱受其害的虞世南那可是对此总有话说,所以,老人家适时插了这么一句嘴,驳得弟子哑口无言。

  "楚王殿下,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夫这些天已经认真观察您许久,您总是一边翻阅史书一边小声念念有词,还不是做出一副苦思冥想的表情,如今,您的'贤良'就连陛下都看不过去了,许您稍加放松。可您转头就与老夫二人说,您要去给高丽使节赔礼道歉,您说说,这合理吗?"萧其实很喜欢眼前这个孩子,虽说平日里不着调,但是有毅力更有恒心,这一点从对方练习书法时一丝不苟满脸认真的表情就能看得出,而且短短时日,李宽的行文便已经有了不少长进,光这一点,就被两位老人时常暗中称道。

  可是有时候太过聪明也并非好事,尤其是生在天家,聪明过了头或是不够聪明,都会成为某种致命伤。

  “臭小子,你到底想干什么?如今萧公也不是外人,你若犯了错,为师和他都跑不掉,所以实话实说,是你现在最好的选择。”虞世南说完,接着又叹了一口气,随后才道:“楚王殿下,凡事需谨慎没错,可您若想谁都瞒着,搞不好真会画蛇添足,坏了大事。”

  “好吧……”李宽如今对虞世南已经有了高度的信任,在看了一眼萧之后,他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本王这不是想到大唐如今最大的麻烦事突厥人嘛,前些天本王因为一时之气殴打了高句丽的使节,本王担心高句丽会借此对大唐不利,所以最近翻篇史书,思来想去之下,本王决定先下手为强,玩一出‘金刀计’本王打算趁高句丽使团回国的时候,给正使渊盖苏文送上一大堆礼物,嗯,本王也没啥值钱的送给他,就送他十几箱琉璃好了……”

  “臭小子,你这叫没啥值钱的?”在听到李宽把琉璃当粪土送出的时候,饶是不甚在意身外之物的虞世南也不禁咂舌:“太穆皇后到底给你留了多少好东西,你个败家子啊,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PS:豆包起源于唐朝。)”

  “虞师,那玩意儿本王多得是!”李宽抿了抿嘴,随后才到:“本王是打算将一套亲王冕服当做压箱底的大礼送给渊盖苏文,届时再派人向副使高岐放出消息,就说渊盖苏文迫于压力,早已暗中投唐,到那时……”

  “嘶……”此时的虞世南和萧几乎同时倒抽一口凉气,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眼前这竖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虽说李宽的这招釜底抽薪脱胎于他口中的“金刀计”,但不得不说,只要一切顺利发生,那么渊盖苏文其家族和高句丽王族之间越积越深的矛盾,将会因为此事彻底引爆。

  到那时,高句丽国内必会掀起内乱,到那时,对方自然无暇再顾及和大唐之间的争端。

  而大唐也正好借此机会,开始着手收拾突厥人。

  “两位恩师,觉得本王此计可行?”李宽此时已经从两人脸上看出了答案,但生性活泼的楚王殿下,还是克制不住那颗想要瑟的心:“唉,也就是这几日无聊翻了翻书,偶有所得,偶有所得!”

  “此计,我看可行。”许久,萧看了一眼虞世南:“要不,我去和陛下说说?”

  听着萧的建议,虞世南看了一眼表情此刻已经僵在脸上的李宽,随后道:“此事事关重大,的确该让陛下提前知晓。”否则万一出了岔子,臭小子又要挨削。

  “哎哎哎?”刚才还志得意满的楚王殿下闻言心态瞬间炸了:“萧师,这是本王的主意,怎么可以被您被拿去邀功呢?”

  “楚王殿下……”萧有些无奈地看着李宽,苦口婆心道:“到了老夫这样的年纪,所谓功劳,已经不如苦劳,老夫没什么贪功的心思,实在是此事涉及大国外交,纵然您的想法很好,但是也必须通过陛下点头才可实施,否则将来若是横生变故,甚至是再起战端,您觉得,您能为此负责吗?”

  “能啊!”李宽此时的神情无比认真,眼下,他已经无比渴望去北方浪上一圈了。

  “这竖子!”不知弟子底气何在的虞世南笑骂一句,最终还是摇头感叹道:“幸亏你的老师是老夫和萧兄,这要是李纲、陆德明和孔颖达,你小子早就戒尺吃到饱了……”

第137章 当年翻进太极殿

  “这真是那竖子的主意?不是两位爱卿暗中为其出谋划策?”等萧和虞世南找到李二陛下说明来意后,本来还烦心高句丽一事的李二陛下顿时觉得这世界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荒谬:“那竖子能有这样的脑子?”

  “陛下,”萧此时面色严肃:"楚王殿下此计甚妙,阴谋有之,阳谋更有之,是以虚实相结之下,势必显出奇效。如此,陛下还要诋毁楚王殿下吗?!“

  “……”李二陛下突然发现,果然这世上的道理是想通的:大奸大恶之人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百善之人一朝作恶却必遭众人唾弃原来宽儿那竖子只要偶尔靠谱那么一回,这孩子的风评就会急速上升,而自己这个当爹的,就连下意识的提出质疑都会被当做是对他的污蔑……

  果然,这人……还是当竖子好啊……

  “陛下,您认为此事是否可行?”虞世南看着怔怔出神的李二,忍不住出言展开问询。

  “哦,”思绪跑偏的李二陛下闻言惊醒过来:“朕觉得此计可行,可是交由那个竖子去做……朕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听闻李世民此言,萧和虞世南二人对视一眼,随后虞世南开口劝解道:“陛下,楚王殿下之前不是已经有过经验了吗,老臣认为只要您准许楚王殿下放手去做,想必一定会收获惊喜的。”

  “两位爱卿真这么想?”李二看着虞世南,总觉得这老头儿如今都快“投敌”了,还有萧,这家伙方才驳斥自己时那坚定的神色,就好似他是那竖子的家臣一般,这……

  李二想起太子李承乾的恩师们,那仨老头儿每次见自己都是不卑不亢,对太子的表现虽时有夸赞,但偶尔也会直言不讳的指出李承乾的一些不足,但这种情况,压根就没在虞世南和萧二人身上出现过。

  “陛下,照眼前这种情形,事情发展的再坏,又能坏到何种地步呢?依臣看,还不如让楚王殿下放手去做。”虞世南见李二言语之间有所松动,当即便添了把火。

  “那就按照虞爱卿说的办吧!”李二重新拿起桌上的奏折,总觉得自己答应的有些草率了。

  -------------------------------------

  翌日,得到李二陛下许可楚王,当即来到了尚文学馆,碍于今日要去鸿胪寺,深知唐俭脾气的楚王殿下决定从他的软肋下手:“唐观!”

  “宽哥儿?!”最先答话并非唐俭的小儿子,而是将上学当成放牛的程处默:“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没你啥事嗷,唐观呢?”李宽一边应付着兄弟,一边四下打量,期间不断有纨绔见是李宽前来,当即凑上来,围在他身边,开始“嘘寒问暖。”

  “宽哥儿,哥几个可都听说了,你将那高句丽的使节打了一顿,还自称‘楚蛮王’?真不愧是你啊,我想陛下肯定后悔当初封你做楚王了。”当表哥柴令武这话一说完,殿内便响起一阵大笑声,房遗爱奋力的挤开拥挤的人群,来到李宽面前兴奋道:“宽哥儿,今日是要做什么?”

  “我找唐观呢!”难得有正事的楚王瞪了一眼房遗爱:“遗爱啊,不是我说你, 你好歹也是房公的儿子,难道不知道‘公务上的事少打听?’”

  “还公务……”长孙冲如今在宫内也待不了多久了,估计年前就要成婚的他,很快就会在长孙无忌的推荐下入朝为官,所以眼下他颇有几分即将踏上仕途的优越感:“宽弟啊,做人得脚踏实地,不然……”

  “你别说话,就你最烦!”李宽的眼神最终落在了殿内一角,唐观那小子正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呢,秦怀玉倒真是好兄弟,此时已经叫醒了他。

  “唐观,走呀!”李宽朝迷迷糊糊的好友招了招手:“今日哥哥带你逃课!”

  “逃课”二字的杀伤力,在这帮纨绔眼中几乎等于“自由”,但碍于自家老爹管得严,加之家法重,所以大家平日里没事宁可窝在学馆睡大觉,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宽哥儿你别搞我……”唐观继承了他父亲的机敏,当即便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咱俩兄弟归兄弟,你可别指望我出卖我爹。”

  “你他娘的……”听到唐观这样说,李宽刚要开骂,一旁的李怀仁却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宽哥,选我啊,选我!你要是想找我爹的麻烦,我第一个给你带路!而且路我肯定熟哇!”

  “带你娘个腿儿!”李宽发现自己果真是遇人不淑,大孝子和带孝子都让自己遇上了。

  待他此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大笑声。

  “哈哈哈哈……”

  “笑个屁啊,乃公看重兄弟情义,大义灭亲,有何不妥?”李怀仁环视一周,在他刚觉得自己行了的时候,不知是谁,脱下了外袍,罩在了他的头上……

  他娘的,你李怀仁也敢在我们面前自称“乃公”?你以为你是宽哥儿啊?

  惹了众怒的李怀仁在被套了简易麻袋后,接下来的画面,是何等的惨烈,可想而知。

  “揍他!”尉迟宝林率先发动了攻势。

  等所有人一拥而上的时候,李宽当机立断,绕过闹作一团的狐朋狗友,强行拽着唐观离开了学馆。

  半个时辰后,当唐观和李宽站在鸿胪寺的大门前,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即将面对什么。

  “我说宽哥儿……”唐观苦着脸望着身旁气定神闲的李宽:“我爹还在里面当值呢,你确定要找我来丢他的脸?”

  “说的什么话!”李宽当即给了对方一个白眼:“哥哥只是找你来当一下垫脚石,又不是拿你当敲门砖。”

  “……”在垫脚石和敲门砖这两种选择中,唐观其实更愿意选择后者。

  “走吧,”李宽找了一处偏僻的院落,随后在唐观的帮助下,攀上了院墙,当他正准备翻进去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大喝:“楚王殿下,你这是在做什么?!”

  收到手下人通报,火急火燎赶来的唐俭,看着带着自家小儿子试图翻进鸿胪寺的李宽,唐大人撞墙的心都有了:“楚王殿下,别怪臣没提醒您,刺杀使节可是大罪!你还带着臣的小儿子……其用心之险恶,简直罪加一等!”

  “你瞎吵吵啥?”李宽此时骑在墙头,晃荡着脚丫子:“当年你跟随我爹杀进玄武门的时候,本王就是这样翻进太极殿,给我皇祖父背《陈情表》的,那时候你不还夸我仁孝么?咋的?此去经年,唐公贵人多忘事,这就给忘啦?”

首节上一节65/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