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135节

  “那楚王殿下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呢?”李二陛下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李宽:“比如说,这开玄武门的人手不足,要不,爹给你点儿?!”

  “嗯?!”楚王殿下闻言开始疯狂后撤,不对劲,这他娘的很不对劲!

  “你跑什么?!”李二陛下好气又好笑地看着一言不合就准备撒丫子开溜儿的儿子。

  而此刻楚带王脸上的神情也开始变得格外谨慎,甚至是严肃,只见他虎视眈眈地开始打量李二陛下,随后,做出一副沉思状,少倾,只见楚带王缓缓开口道:“本王不管你是什么邪祟,总之,你先从本王的父皇身上下来,否则……”

第321章 李二陛下想起了谁

  “否则你要怎么样?”先前就被迫接受过李宽这竖子那半吊子的驱魔仪式的李二陛下,知道这孩子又开始发癫了。

  “洪三,你给本王弄一串大蒜来,对了,有没有河豚?”李宽说到这,还特意补充了一下:“越大越好。”

  “……”洪三现在连腿肚子都开始打颤了,他是真没法接话。

  敢怀疑陛下是被邪祟附身了……楚王殿下您也是没谁了……而且更他洪三觉得恐惧又好笑的是,楚王殿下怀疑的根据是李二陛下说给他凑点人马……

  唉……想我洪三自前隋起便入宫做了内侍,风风雨雨十几年,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可今日……也算是开了眼了……

  “宽弟……不至于……”太子殿下此时真的不知道该说啥好了,明明他的内心很受伤的,可是眼见宽弟这么能整活,他又觉得自己快要憋不住了……

  此时的太子殿下一边嘴上喊着“不至于”,一边悄悄暗中用力掐着自己受伤的那只手臂,同时他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李承乾啊李承乾,你是太子啊,在这种严肃的时刻你可千万千万不要笑出来啊……

  “朕没跟你打趣。”李二陛下此话一出口,就觉得措辞有些不当,连忙改口道:“最起码在给你点儿人手这件事情上,朕是认真的。”

  “我身边缺人吗?”放松下来的楚王殿下闻言随即眉头一挑,那股子“我本楚蛮王”的桀骜不驯立马就上来了:“爹,虽然儿子这话可能说出来有点伤人,但是你好歹也听进去一点:这兵在精而不在多,您没事儿塞给我几万虾兵蟹将,这往后人吃马嚼的,开销太大,对儿子来说真的是拖累。”(注1)

  “吭!”太子殿下觉得宽弟有些时候真的是……嗯……兄弟姊妹里,也就他能“常逆常新”,回回作死作出新高度了……

  “你别逼朕削你。”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气,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丢给了李宽:“臭小子,别说爹没给你赏赐。”

  李宽伸手接过老爹抛来的木盒,拿在手中掂了掂,有些分量,随后他打开,里面是一枚烫金虎符。

  嗯……虎符这玩意儿他早已经见过了,自己怀中尚有一枚北周武帝宇文邕赐下来的调兵虎符呢。

  “爹,你干啥?准备封我当个十六卫大将军?我可不稀罕!”李宽说着,就打算将木盒给扔回去这昏君,竟然学皇祖父,咋的,李家三代,从老到少,就自己没准头啊?瞧不起谁呢?!

  “小兔崽子,朕给你的,是一千玄甲军,你不要啊?”李二陛下觉得面子有些挂不住了,当即板起脸:“给了你这一千,朕手里也就剩下三千了。”

  “我不要!”楚王顿时就急了,只见他飞快的合上木盒,然后扭头看着闻言有些愣神的太子大哥:“大哥,你还发呆?没看出这昏君是要离间你我兄弟吗?哇……好狠的计谋啊……本王要是生出一丝贪念,他日这玄武门不开也得开了啊…… ”

  李宽说着,就随手将木盒丢到了一边,还是洪三眼疾手快,抢下了木盒。

  “你小子能不能有点志气?!”李二陛下真的很恼火,他娘的,金山祭天你都敢去,十几万的大军你都敢率几千骑开路,这一个小小的调兵虎符让你怕了?

  虽然李二陛下嘴上骂的挺凶,但是心情却不自觉的好了起来。

  果然,朕这一手,还是将这小兔崽子给镇住了。说起来,也着实不易啊……

  “宽弟……”李承乾也是头回见到楚王殿下居然也有惊惧交加的时候,见状他顿时也急了,只见他飞快上前将手搭在了李宽的肩膀上 :“宽弟,勿要大惊小怪,你放心,大哥从来不都是是相信你的。况且父皇的用意大哥也明白:你这次在西北立下如此惊世功勋,父皇自然要给出丰厚的赏赐……”

  “不是……你明白个屁!”本来李二陛下也有借此事考验李承乾的心胸是否真的宽广的意思,但当他听到这竖子分析得如此“头头是道”,却莫名的怒了:“朕不过是因为这竖子献出了传国玉玺,于是还他一枚虎符罢了!”

  “大哥!你听见没啊?!”楚王殿下好似突然脑阔儿又变得灵光了:“我献出传国玉玺,他给我烫金虎符,投桃报李是这样用的吗?!这昏君……是想给我一千人马,让我另立山头,白手起家啊……”

  “……”李二陛下听着这位楚带王更加离谱的发言,他只能无语抬首望苍天:朕何德何能,居然能前后生出这么两个性格相截然相反,但是智商又能如此统一的逆子啊……

  “宽弟……”李承乾看着不断整活儿的弟弟,他抿了抿嘴,原本刚打算悬起的心又默默落下,并且夯实在原地:“倒也不必如此离谱……”

  “唉,我的大哥啊,你实在是……太过天性纯良!”楚王殿下闻言一阵痛心疾首。

  “你倒也不必骂的如此脏。”回过神来,决定接受现实的李二陛下此刻已经将束带系回了腰间,随后他的语气有些嘲讽:“说起来……朕的兄弟,无论哪一个,在某些方面,都比你这竖子出息多了……”

  “……”李二陛下这话,楚带王还真没法接。

  但是这话可以不接,但是活儿必须硬整。

  “大哥,”李宽看着自己眼前的大哥:“你以后少在后宫走动。”

  轰!

  曾经状告过自己大哥勾引李渊嫔妃的李二陛下,此时顿时便怒了:“竖子,你说什么?!”

  “我……我啥也没说啊?我就是让大哥好好待在东宫,专心向学啊……”楚王殿下知道,此时自己但凡怂一点,他爹的金束带待会儿还得接下来。

  “你个竖子啊……”李二陛下看着永远能把自己气出花儿来的逆子,只觉得这往后几十年,自己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宽弟,”尚且不知道这桩密辛的太子殿下 ,趁着弟弟和父皇“你来我往”之际,朝一旁的洪三做了个手势,将那代表着一千玄甲军誓死效忠的虎符拿了过来,然后当着李二陛下的面,他亲自将虎符交给了弟弟:“大哥永远都是那句话,不管旁人怎么看,你我兄弟,永不相负!”

  “嗯……大哥你别这样……”李宽默默接过这个烫手山芋,打了个哆嗦,他总觉得,这种时候台词说的越深情,将来翻脸就越可怕。

  李二陛下站在原地,注视着眼前这兄友弟恭的一幕,久久不发不言。

  或许他也想起了一些往事:比如从前某个时常在太原城里闯祸的纨绔少年,每次他惹了事,回到家中,在父亲的束带下,总有一个高大身影,张开双臂,一边努力将少年护在身后,一边开口为其求情。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偏偏当时这一幕,让如今早就为人父,为人君的纨绔少年,始终不敢将其忘却……

第322章 楚王还收家臣吗?

  “虞师啊……我对不起你啊……”

  翌日,得知自己已经升任太子老师的虞世南和萧,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进宫找到了他们认为的始作俑者,我们的楚王殿下。

  “合着你就对得起老夫了?”萧是跟着虞世南一道来的甘露殿,可是现在,他突然觉得自己不如不来。

  “啊?萧师原来你也在啊?”偏殿内,刚刚看望了小兕子,带着一脸温和笑意归来的楚王殿下,此刻因为随时都要防备虞世南手中的戒尺,所以对于坐在大殿另一边的萧,他反倒没有察觉。

  “你小子能不能好好说话?!”虞世南真的是快被自家逆徒给气死了:“你知不知道老夫和萧,与那李纲是好友,现在我抢了他的学生,你让老夫怎么跟他交代?!”

  "虞师,您这说的什么话?"李宽一听到这个,顿时就不乐意了:“对太子的教导事关江山社稷,岂可因为你和李纲之间的私谊而耽搁?再说了,这事儿我可没主动,是我爹那个昏君自己提出来的,要不,你找他去?”

  “……”虞世南看着甩锅的楚带王,他沉默半晌,才缓缓开口道:“陛下那边,老夫待会儿肯定是要去的,但是老夫现在问你,你为什么非得把我和萧公往太子那边赶?是觉得我们两位老师,教不了你了吗?!”

  “哇,虞师,你这含血喷人的本事比本王还厉害!”李宽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番好意居然被恩师如此曲解:“我那不是寻思着您二位教学水平高超,只教导本王大才小用了吗?况且教导我大哥那未来就是帝师啊,到时候也能顺便拯救拯救两位恩师被本王糟蹋掉的名声啊!”

  “……”虞世南和萧听着楚王嘴里说出来的“人言”,这两位老人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逆徒的报恩”。

  “楚王殿下,”虽然心中有那么一点点的感动,但是虞世南嘴上还是继续毫不留情的展开输出:“您可太谦虚了,我和萧公,想要成为帝师,何须跑去教导太子啊,您只需要再努把力,这将来的大局不就定下来了么?”

  “咳咳,虞公,慎言。”萧见虞世南这么能阴阳楚王殿下,他想了想,随即也跟上补刀:“事以密成,你怎么可以将楚王殿下的狼子野心 ,喧诸于口呢?”

  “……”楚王殿下终于发现,自己不在的这一年里,两位老师的业务能力增没增长他不知道,但是这毒舌的功夫,确实……进步斐然。

  “唉……你这竖子啊!”虞世南扫了一眼李宽,随后沉吟片刻,接着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萧道:“萧公,要不……老夫去请求陛下,日后由您来负责教导太子殿下?”

  “虞师,那你干啥去啊?!”楚王殿下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妙。

  “我得助咱楚王殿下一臂之力啊!”虞世南这两日已经从好友张亮的嘴里知道了李宽如今的势力,只见他继续揶揄道:“就是不知道楚王殿下还收不收家臣啊……”

  “虞师啊,你再这样阴阳怪气,本王就不客气了嗷!”随时准备再度翻越虞府围墙的楚带王,说话那叫一个底气十足。

  “哼,你个竖子,老夫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虞世南无奈地摇头苦笑道。

  “虞公,老夫也没兴趣教导太子。”萧说着,看了李宽一眼:“能把楚王殿下教导成才,就算老夫半生积德了……”

  帝师那么大的福气,他萧自认消受不起。

  “什么话什么话……”楚王殿下觉得自己真委屈啊:本王明明是贤王啊……谁他娘的看见本王觉着像反贼的……

  “那走啊?咱俩去寻陛下?”虞世南开始询问萧要不要一起去触李二陛下的霉头。

  “我说两位恩师啊,你们能对本王如此忠诚,本王很欣慰啊。”李宽没想到,自己想给两位恩师帝师的荣耀,人家还不稀罕呢,于是他准备打一打感情牌。

  “但你们说话的语气”可是楚王殿下还只开了个头,就被虞世南一戒尺敲在之前就受过伤的屁股上,因而被强行打断了施法。

  “啪!”

  “嗷~~”

  “清醒了?”虞世南听说皇后那儿有不少紫檀木的鸡毛掸子,想着回头试试那玩意儿的效果如何。

  “清醒了。”李宽揉着屁股,这老头儿是真下狠手啊……

  “楚王殿下,你能为老夫和萧公着想,老夫二人,自然是感激的。可是……唉……”虞世南话语一顿,接着又叹了一口气,随后才继续说道:“可是殿下您要明白,给太子更换老师,这是很大的一件事,势必会引起朝中动荡的……”

  “可是那仨老头儿给我大哥吹枕边风,让大哥针对本王哇。”被误解的楚王殿下决定先还自己一个清白。

  “……”听着楚王这让人振聋发聩的俗语妙用,饶是已经见惯了弟子各自不堪的两位大儒,也有些绷不住了。

  “‘枕边风’是你这么用的?你个竖子!你是想给太子殿下来段艳俗野史是吧?! ”虞世南掂量着手中的戒尺,看着胡言乱语的关门弟子,有些跃跃欲试。

  “楚王殿下,您以后还是跟着老夫多读读书吧……”萧也在一旁摇头,就这竖子目前的文化水平,再不好好教导,他很担心自己和虞世南死后的名声都得被玷污……

  “读书?还读什么书?”已经计划开始实施自己的发财大计,顺便带领大唐走向富强的楚王殿下,闻言顿时不乐意了:“诗词歌赋我没兴趣,经史子集我略懂,至于兵法……嘿……如今这天底下,谁还敢说本王不知兵事,不懂兵法的?!”

  楚王此话一出,刚打好腹稿准备劝学的虞世南和萧顿时沉默了。

  良久……

  “谁他娘的让你教楚王兵法的?!”一向斯斯文文的萧,难得蹦了一句粗话。

  “……老夫当初教的只是书上的文字,剩下的全是他自己领会的,跟老夫又有什么关系?!”虞世南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教了楚王兵法,如今,他虞府已经被朝中各位武将踏破了门槛,除了李靖李绩这两位兵法大家,知道楚王的军事能力多半是源于天赋,剩下那些不明真相的,已经将他虞世南快捧上了天,纷纷送上重礼,希望他对自家晚辈指教一二。

  虞世南已经快被这些人折磨疯了。

第323章 虞世南的高见

  “两位恩师,还请不要吵架!”楚王殿下已经不是头回见到这种场面了,对于劝架,他已经驾轻就熟:“本王这里有上好的弓弩和利箭,要不你俩选个爷们儿点的方式?背靠背,同时向前走出二十步,然后扭头拔箭对射?”

  “你小子想弑师是吧?!”虞世南如今已经不再跟李宽客气什么了,当即便是一戒尺抽在对方的屁股上。

  “嗷!”楚王觉得自己的屁股已经不能要了。

  “唉……”萧见状,下意识地再度叹了一口气,然后他发现自己自从遇上楚王,这就好似深闺怨妇似的,老是不停叹气……

  一念至此的萧,愈发觉得生无可恋……

  “两位恩师啊,你们就收下我大哥这个弟子吧,虽说他资质平庸,不像本王这般天纵奇才,但起码也算是个可造之才。孔圣人不是说过嘛‘有教无类’,所以你们怎么可以挑挑拣拣呢?”

  “老夫不是怕教不好太子殿下,老夫是怕让你这个好不容易修正些许的朽木,回头因为老夫无法分心教导,让你重新朽了回去……”虞世南有些无奈地看着李宽:“楚王殿下,不要觉得眼下这番好光景就意味着将来也会天下太平,如今你风头正盛,看不出什么,可谁见花有百日红?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蒙蔽,事实上,很多问题和麻烦,此时已经在暗处悄悄等着你了,只等你将来一个疏忽,它们就会一拥而上的找上你……”

  虞世南的这番话,句句发自肺腑,字字饱含真切的关心,哪怕是李宽,也无法对此视而不见。

  “虞师,你放心,我心中有数的。”楚王此刻一本正经的承诺,实在是与他平日的形象不符。

  所以萧见状,当即给了他一点提示:“如今那些个世家们,已经有风吹草动的迹象了,楚王殿下,还请多加防范。”

  “好家伙,萧师,你消息这么灵通的?”楚王殿下当然不怀疑对方话里的真实性,只是他没想到,那些狗东西居然胆子这么肥,本王都还没想好怎么欺负你们,你们反倒开始琢磨怎么送上门来了?

  “世家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即便是陛下,有些时候对此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楚王殿下,千万莫要小看这些人。”萧知道李宽年轻气盛,所以他没有具体去说是哪些人,比如他自己,也是出身兰陵萧氏,曾经也是顶级豪阀。

  “好吧,虽然本王觉得两位恩师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李宽歪着脑袋:“你们俩是不是跑题了?”

  “……”虞世南和萧看着面前的逆徒,他们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付出的这一片真心……是不是还不如喂了狗……

  -------------------------------------

  “两位爱卿竟然为了那竖子,放弃教导太子?”太极殿内,正在翻阅西北各异族送来的求和国书的李二陛下,在听完前来拜见自己的虞世南和萧二人的叙述后,他眉头一掀:“朕是真没想到……那小兔崽子居然还能有这般魅力,能得两位大儒垂青。可两位爱卿,当真不再考虑考虑?”

  “陛下,臣当年也不过中人之资,能有今日,已是侥天之幸。”虞世南一上来,便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随后,他才继续缓缓开口道:“太子殿下的品性和天赋,在臣眼中皆是美玉无暇,不似……不似楚王,臣也不瞒您,当初臣向您提出要收楚王做弟子。您那句‘你可别后悔’,当真是让臣每每午夜梦回,都得抚膝垂泪啊……”

  “哈哈哈哈……”李二陛下难得有因为李宽这么个竖子而幸灾乐祸的时候:“朕的为人……还是很厚道的……”

  “是是是……陛下厚道……”虞世南苦笑着点点头,随后正色道:“陛下,在臣看来,李公、陆公、孔公这三位的学问,皆不下于臣,只是他们对太子的期望太高,才导致了很多时候,太子身上的优点他们视为理所应当,继而对太子偶尔才有的错处开始无限放大,这种教育方法,老夫从前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遇见楚王殿下……”

  “唉 ……”虞世南话音刚落,几乎是同一时刻,这大殿内同时响起三声叹息。

  随后,李二陛下和虞世南、萧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竟有一种寻得知己的感觉。

首节上一节135/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