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59节

  “让各地仓吏照顾好这些粮食,防止鼠害,虫害。

  另外几处大仓可以申请水泥使用,建造更加牢固的水泥粮仓,等到蓟县水泥工室建成后,缓步推进粮仓改建。

  各处粮仓应多养狸猫,可入官吏名册,记好年岁,花纹,按捕鼠量,记功劳,以鱼干作赏。”

  西汉彩绘猫纹漆盘

  萧何郑重记录陛下的言语。

  自春秋起便有训狸猫捕鼠之事,各地粮仓也有驯养狸猫的习惯,只是没有人太在意这些小玩意而已。

  萧何不由的心生敬佩,陛下竟然细致到畜养狸猫这样的小事。

  “另外管好各处粮仓的灯火,常备灭火之物。”

  秦始皇将一些后世的仓储经验一一说明,听得萧何连连点头。

  不一会便在小册子上记了满满一张。

  “另外农肆一事也要进一步完善起来。借由商贾将农产化为钱财,这不仅是平准令的事情,你这太仓令也应多上心才是。”

  “唯!”

  萧何拱手领命。

  “上次说的肥料工室,便由着你们去建设吧。这事急不来,毕竟化学一事咱们还是一知半解的学问。”

  秦始皇对于尾页的一些事务也做了批注。

  能够让田地丰产的肥料秦始皇很重视。

  可是他征召的第二批方士正沉在修炼之法的钻研上,根本对于让植物丰收的仙术不感兴趣。

  倒是研究火药的卢生听说这学问能够让自己的艺术更加壮丽,便来了兴趣。

  将农学的一些成果拿了过去,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什么进展。

  “臣谨记!”

  萧何接过秦始皇批注好的册子,脸上神色肃穆。

  秦始皇笑了笑,“太仓交由你来管理,朕是很放心的,大胆去做就是,手下吏员可用便用,不可用直接开革,无需顾忌其家世背景,凡事由朕担着。”

  萧何完全是一个孤臣,这个坐火箭上来的小吏一直谨小慎微,做事滴水不漏。

  不能说这样不好,只能说他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秦始皇今天当着农乙的面说出了这些话,算是告诉他,你的背后有朕,谁人想动你的职位都得问问他同不同意。

  萧何面色微动,眉间的皱纹舒展开来。

  “臣谨记,多谢陛下!”

  萧何回到席间,看着册子里的批注,心中多了些温暖。

第283章 商业银行

  簌簌雪落的声音如同时光的流逝。

  钟表哒哒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农乙已经跟萧何同案,开始对着秦始皇的批注,计划下一年的农事。

  老农头身边则是子婴,两人在聊商学的事情。

  殿中不知何时点上了灯火,秦始皇抬起头,殿外已经昏黄。

  子婴关于商业的统计很细致,上面的收支让秦始皇有些吃惊。

  都说如今商贾兴起,各地商业兴隆,秦始皇感受不多,常年在宫廷之中,自是无法感受到一些事情。

  但商税的数据让秦始皇真正意识到,商业的潜力。

  “经济,果然是国家根本。”

  后世已经证明,这是必然的发展脉络。

  所有兴盛的朝代,都伴随着商业的开放。

  这一年商税,是往年的好几倍,国家钱财从来没有如此充足过。

  “陛下,商业越发规范,各地交易激增,货币已成紧要之事。”

  上币是黄金,下币是半两铜钱。

  除了这些还有布可当钱。

  只不过随着各处贸易激增,这些货币已成了交易的一大困难。

  很多跨郡县的商贾贸易,都要担心自己带的钱被半路抢去。

  各地治安可不都跟国都一样。

  进到山里为盗贼者,不在少数。

  “前些时日,你不是让人跨郡取钱了吗?这事情可以完善一下。”

  子婴被点了一下,想起近来各处采购商贾,确实有让平准府作保,跨郡县取现的事情。

  “陛下是说这是解决目前交易弊端的方法?”

  “这事朕本来是压着的,以为仍需几年才能出现。现在看来,这事情可以提前布置。”

  银行的作用秦始皇早就知晓,只不过他以为大秦的商贸还用不到这个配置。

  因为这仍是个以物换物的时代,钱币在各种贸易间能够起到的作用很小。

  金、布为币也正是这个原因,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货币。

  铜钱更不必说,这算是战略资源。

  以往秦国同六国贸易,都是禁止铜币外流的。

  必须换成金、布才可出境。

  但是随着煤炭的出现,炼铁技术的快速发展。

  铜作为一个战略资源的地位正在直线下降。

  毕竟用铁做出来的装备要比青铜好用太多。

  如今日渐丰盈的贸易,让铜钱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半两钱的购买力已经辐射周边邦国。

  秦始皇也知道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这体现在大秦日益强大的国情。

  以及民众对于这个国家的信心。

  关于银行这件事或许可以提前布局了。

  这是经济发展之后必然出现的事情。

  与其让商贾们借此谋财,不如率先下手,由平准府作为调整各地货币的中枢。

  几个人都面带好奇,什么事情能够让陛下如此郑重的对待。

  看着几人的神情,秦始皇笑了笑,“经济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此后商学发展,其实最后也就会落在这经济二字之上。”

  秦始皇命人拿来了一枚半两钱,然后道:“这涉及到钱币的意义。”

  钱币的意义。

  众人陷入了思索。

  “钱币,其实也是一种货物。”

  众人都点了点头,这谁都知道。

  然后秦始皇拿出了自己夹在小册子里的一张纸。

  子婴认出来那是不久前自己开给商贾的凭证,心中惊骇间,竟然惊呼出声。

  “不用奇怪,这么重要的事物,还是很有收……收藏价值的!”

  秦始皇面色如常,举着手中的那张纸道:“可是为什么这张纸可以换到钱币?”

  众人不禁笑了起来,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能够悟出其中奥妙。

  老农头道:“这是大秦官府开出的凭证,上面有平准府的府印,平准令的令印,还有经手吏员的印信。此物本身就代表着大秦的认可,自然可以换钱。”

  萧何却有不一样的明悟,“陛下所言,钱币当在‘认可’二字?”

  秦始皇点了点头,“确如何卿所言,这张纸代表着‘认可’二字,是商贾相信平准府的保证,相信大秦郡县吏员的执行能力。

  也是大秦吏治脉络,印信核对给接到这张纸的吏员对中枢的信任。”

  子婴心中顿时起了波澜。

  细细想着这件事的发展,心中不由得露出惊容。

  起于三人也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惊骇不亚于子婴。

  秦始皇叹息一声,知道他们所想的是什么。

  “所以你们明白朕为什么将此事压了下来。”

  他们又怎么不明白,一张纸可以换取货物,这事情要是推广开来,很多事情都将改变。

  大秦中枢可以凭借这张纸,扼取无尽的财富,可以随意控制各地货物涨幅,甚至凭此控制各地商贾的贸易。

  但其也有一件十分致命的地方。

  那就是一旦这种认可破灭,大秦的货币将会瞬间崩塌,连带着对地区的治理都会陷入无尽的深渊。

  那是民众对于大秦信心的彻底失望。

  这是能够影响国家根基的事情。

  由不得秦始皇不重视。

  “陛下,长春的粮仓存取也是这件事的变种吧。”

  老农头不由得联想起了长春的粮仓存储奖励粮种的事情,发现那张存粮的凭证和这个东西一模一样。

  “是,所以这也是朕严令不许动用存粮超过三成的原因。”

  万一又一天出现动乱,黔首们势必拿着那张纸去粮仓兑换粮食,若是发现自己的存粮被挪用,便对长春是灭顶的灾难。

  虽然这件事情目前并没有发生的可能。

  因为长春城正处于上升期,那里生活的黔首对于秦人这个身份无比的认可。

  但,事情总有万一。

  万一有人暗中散布流言,粮仓被搬空了,势必会引起这种信任的动摇。

  一次两次或许不怎样,久了,势必引起动乱。

  老农头不由得拍了拍手掌,“怪不得,怪不得,起初存粮的那几日,总有人反复支取,这是在验证他们手中的那张纸有没有用呢!”

首节上一节259/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