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63节

  最后得到的便是权力和利益的绑定。

  他没有行分封制,但权力却可以分一些出去,那些无关紧要的政事,选择性的让一些大臣自己去处理。

  他需要的则是对帝国大方向的掌控。

  御史大夫的职位越发重要起来,即然河流减缓,这群清淤的吏员则需要更加严密的监管。

  待遇好了,但需要做出些成绩给他。

  无论是地区的安定,还是税收的增长,这些事情都可以作为评定的结果。

  量化的管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还为时尚早,却已经可以做些预备工作。

  最先改变的便是治粟内史,大秦的钱粮都放在这个职位之上,以目前农家之人的状态来看,这件事他们做的很好。

  躺在大殿前的躺椅上,咬了一口梨子,觉得这种水果还可以再甘甜一些。

  他拿起炭笔,记在了小本本上面,之后去信给种言,让他关注一下果蔬的改良。

  大秦的山地很多,不可能都开垦成良田,有些地方可以种些果木,做出来的副食品也可以换些钱粮。

  “陛下,难得见您如此悠闲…”

  秦始皇挑起脸上的报纸,看到冯去疾站在阶下。

  他笑着起身,“近日不是卿休沐之日嘛,为何来朕这里了。”

  冯去疾笑着拿出了个东西,递给了秦始皇。

  “此为何物?”

  一个木盘上,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孔洞,等秦始皇看到上面的文字,不禁长叹一口气。

  “阴阳家?”

  冯去疾点了点头,城外哨卡士卒今日看到一个方士打扮的老者举着此物。

  秦始皇皱眉,“观上面文字,似是周天星图。”

  “却是星图,抬手透过孔洞便可与周天星辰一一对应。”

  秦始皇点了点头,大秦立国便是运用了阴阳五行的学问,对于此家之人,秦始皇了解可能比后世小子还要多。

  “他们来了多少人?”

  在接触了后世学问之后,秦始皇对于阴阳学说产生了怀疑,他对于这一脉的传承也有诸多好奇之处。

  那在琅琊郡的徐福便说自己就是阴阳家的传人,如今又冒出来一个,不知是真是假。

  一个标注了周天星辰的星图可不能代表此家人的学问。

  “寥寥数人而已,其所问倒也奇怪,问陛下可有登天之物。”

  秦始皇笑了笑,“难道他们有吗?”

  冯去疾点了点头,“那老者说阴阳家确有登天之法。”

  秦始皇坐直了身体,“不可能!”

第171章 观星一脉

  邹衍观阴阳变化,成《终始》、《大圣》十万言。

  其中文字,太过玄妙。

  如今秦始皇看来,这种玄之又玄的文字,算是易经和黄老学术的延伸。

  只不过邹子将其与国家兴亡和王位更迭联系到了一起,一举成为战国时期各国王侯争相厚待的诸子之首。

  大秦立国之时,秦始皇仍对《五德终始》深信不疑,可是接触了这么多后世的学问,让他对这种飘渺的东西产生了怀疑。

  一群自称阴阳家的人,说自己有登天之法,秦始皇是不信的。

  现在的阴阳家融合了太多东西。

  一些神神叨叨的方士都说是自己是阴阳家的传人。

  “既然他们有问,那就让其沐浴更衣之后,来见朕吧!”

  秦始皇对这群人的身份有些怀疑,对于邹子的书籍为何会失传也猜了个大概。

  这种能够影响王位更迭的神秘著作,无论真假,都不可能轻易流传于民间。

  想起那个至今仍困在沛县的汉高祖,以及之后陈涉吴广二人的操作。

  其中皆都有阴阳家学说的影子。

  天命?

  真的有天命吗?

  后人只不过是先给历史一个合理的逻辑,才给了这么一个词。

  如今的秦始皇不再相信天命。

  若真有天命,大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静静坐在大殿之上,一股清风由门外吹来。

  几个身着素衣的披头散发的人来到殿中。

  踩踏在了那张必勒格带来的地毯之上。

  毛茸茸的地毯隔绝了青石的冰凉感,为首的老者躬身施礼。

  低头的瞬间,却看到了地毯中间的图案。

  眼睛中闪过一丝精芒。

  “阴阳家观星一脉,鼎辰。见过始皇帝。”

  秦始皇看着这群人的面容,都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要不是先前有医师做过检查,他都觉得这群人染了恶疾。

  “诸位先生请坐。”

  等到这群人坐下,秦始皇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几位先生,远来辛苦,只不过诸位身体为何如此虚弱?”

  这几人眼睛明亮,但是容貌却是疲倦不已,似乎立马就要睡去似的。

  “日夜颠倒,白日觐见有些困倦,望陛下勿怪。”

  秦始皇这才想起,这些人的自我介绍,“观星一脉?”

  叫鼎辰的老者笑了笑,“秋日之时,天高云淡,夜晚星辰明亮,正是观星的好时候。”

  秦始皇了然,感情这几位通宵看星星,怪不得一脸倦色。

  “阴阳家支脉很多吗?”

  鼎辰点头,“堪舆、观星、望气、推衍。”

  秦始皇有些迷糊,这阴阳家神神秘秘的,怎么发展出如此多的支脉。

  “朕这里有不少方士之人,皆都称自己来自阴阳家,却没有人提及此四脉。”

  鼎辰长叹一声,“阴阳家本出自方士,由邹祖开始,整合方士各脉学问成阴阳家。后邹祖亡故,四脉分裂,各处方士借用阴阳之名,无人可阻。”

  邹衍这个人,能力很强,曾经在齐国稷下学宫求学,此人力压各家成为魁首。

  之后游走天下,为各方诸侯座上宾客。

  从离齐入燕,到受谗入狱。

  最后回归齐国,路过赵国时,一场辩论,让平原君赶走了公孙龙。

  这位说出白马非马的辩论祖师,竟然败在了邹衍手中。

  可见其学问之深。

  后来之事,便无人记录。

  此人一生所行之事,玄妙太多。

  没想到后来竟分为了四个支脉。

  “琅琊有个徐福,自言是阴阳家一脉,先生可知其是何脉之人?”

  鼎辰皱眉,思索一番后,出声道:“其人是堪舆一脉,不过这脉又有诸多分支,已经无从查证。”

  秦始皇摇头,觉得这阴阳家太过混乱。

  “先生此来,是要问朕可有登天之法?”

  鼎辰点头,“阴阳有堪舆一脉,曾得墨者木鸢之法,但此法只可俯视,与观星一脉无用。闻陛下得神人相助,特来寻求仰观星辰之法,与层云之上,遍观周天星辰。”

  秦始皇眯起了眼睛,神情微变,“先生有墨家木鸢之法!”

  墨家两脉如今尽都归附,但是其木鸢之法却已失传,如今却被阴阳家所得。

  “便是此物。”

  鼎辰倒也坦诚,直接掏出了一叠枯黄色的绢布,将其递给了宦官。

  秦始皇令两个宦官展开,竟是一幅如同鸢鸟的图画,上面密密麻麻全都是文字。

  “此物为堪舆一脉之人偶然所得,其云游四方,碰到过一隐居之人,相谈甚欢下,那人告知身份,并以此图相赠。后几经易手,落在吾师手中,如今便赠于陛下。”

  秦始皇轻轻点头,“先生,朕确有登天之法,但以大秦举国之力,都无法在百年内实现。”

  鼎辰瞪大了眼睛,却又有些意外,“老夫曾遇一方士,其言曾神游八荒,见过邹祖所言大九州图画。老夫半信半疑,知道看到陛下传遍天下的九州图画,才明白那人所言是真的。

  本以为陛下有神人相助,可以瞰看四极,登天之法可得矣,不曾想如此之难。”

  秦始皇看着老者脸上有失望之色,却笑了起来。

  “先生所求,不过方便观天象变化而已,朕却有一物,可以助力。”

  说着,让侍者抬过来一根漏斗状的木制长筒。

  “此为望远镜,可看清月亮之上的明暗环山,应当能够满足先生所需。”

  这是为了打破秦始皇的迷信思想,王守阳专门找了一个天文望远镜的数据,让秦始皇亲自看看月亮星辰。

  不过那天文望远镜要求太高,老墨匠花了很大力气,才勉强能够使其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

  这已经让秦始皇感到惊奇了。

  鼎辰有些震惊,秦始皇竟然说月亮上面的明暗变化,竟然是山脉。

  “陛下,此物,可以看到月亮上的景象!”

  “自然,朕也时常用此物观星。”

  鼎辰离席,围着这木质的望远镜上下观看。

  秦始皇在一旁指点其使用之法。

  从这老者脸上,看到了惊讶神色。

  望远镜带来的神奇视野,让这群以观星为业的阴阳一脉,看到了清晰的远方。

首节上一节163/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