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61节

  果然查到了一批可疑份子。

  有几个还是没有根脚的潜入人员,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

  被捉了之后,反抗很激烈,被哨卡士卒当场斩杀了两个。

  更加细致的人口登记,终将会让之前看不到的地方露出来。

  咸阳令这才意识到陛下这一招的威力。

  以往朝中大臣和功勋贵族对于家里成员是有隐瞒的,一些仆从甚至跟本没有照身帖。

  现在不同了,全部需要登记造册,信息图像都被整理成册,每个人都有唯一的编码,是一种新型的数字符号。

  相比照身帖,这个身份帖更加的严谨。

  而且查证很是便捷,只需核对数字符号即可得知此人身份信息以及面貌图像。

  一套很基本的人员登记和查询系统被建立了起来。

  这对于管理人口流动来说,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秦始皇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因为最先登记的便是宫廷的人员信息。

  而后三公九卿的府邸,各宗室勋贵府邸。

  没人敢说什么,因为秦始皇说的很明白,这是为了所有人的安全考虑。

  探亲潮仍在继续,身份帖的登记开始触及坊市。

  如同篦子将咸阳这个人口混杂的庞大都市梳理了一遍。

  人口统计是件漫长且繁杂的活,遇到外来人口,还得令人去信当地查证。

  但是现在这个时期,人口流动很少,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居多。

  所以真正统计下来,也只是费些时日而已。

  “另外还有一件事,再给朕划一片地,为各处使臣建造居所用。”

  嬴腾一脸疑惑:“陛下,已有大秦已有蕃馆,何须再造殿堂?”

  “蕃馆毕竟太小,而且人员混杂不方便管理。划出一片地方来,由他们出资,大秦工匠负责建造,多出一些方案造型,任其挑选。”

  太史令一脸苦笑,这位陛下最近行事颇有些看不懂了。

  “陛下,地方倒是很多,不知那些使臣真能出资吗?”

  秦始皇笑了笑,“所以要多些选择给他们,这事找章邯,之后出几套方案给朕看看。”

  既然要梳理,便就将所有事情彻底分详细一些。

  蕃馆可以安置外国商旅,但是使臣和商旅毕竟不同。

  更何况秦始皇已经为商业活动划了一片地方,蕃馆之后自然会取消。

  使馆建设秦始皇不打算花钱,这可是一大笔开销。

  但是建成什么样,得由大秦自己定。定然不能太寒酸,但是也不能由着那群蛮夷胡乱搭些帐篷。

  东胡王的毡房看似简陋,但其中也有匠人们的不少心思,成本可花费不少。

  “这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陛下如今倒是节俭了不少。”

  秦始皇瞥了嬴腾一眼,“有的地方节俭有的地方便要豪气,外面的都是来大秦讨饭的,朕有必要供着他们吗?”

  知道了后世的史书,秦始皇对于来秦朝的使者有了明显的态度。

  他要让这些人清楚,大秦虽大,但没有一个铜板是多余的,想要更多赏赐,光带些珍奇玩意可不行。

  谁知道这些东西在他们那片地方是不是满大街都是。

  等到影响扩大到足够远的地方,一定会看到不同的面容。

  有些事情,还是提前定下,以免之后标准不一。

  对内仁政,毕竟这些都是大秦百姓。

  对外当霸道,这个时代的外人,只认拳头。

  “另外,内史也可推行身份帖的进度了,这件事会在月报上刊登,给黔首们做好介绍。”

  照身帖的推行成果显著,清理后的咸阳城安宁了不少。

  这是秦始皇希望看到的事情,毕竟他还是很期待明年的微服私访。

  送走两人,秦始皇站到了侧殿的巨大地图上。

  这份地图已经比之前更加详细,其中更改了很多山脉走向和河流位置。

  就连东侧的海岸线也有改变。

  这是在后世卫星图上做的改变,比之往常随意图画的舆图要详细不知多少倍。

  漫步在这处大地图上,秦始皇犹如站在大秦的土地之上。

  畅想着那里即将发生的事情。

  进入秋季,各地已经开始准备秋收。

  秦始皇比较期待两处地方的粮产,一处在长春郡,一处在蓝田大营。

  长春郡的秋收,会吸引更多的内地黔首前往东北之地。

  辽泽的改造需要更多人口。

  那里的富饶的生活场景,需要更多的人看到。

  同时针对东北各处部族的大会也将在秋末举行。

  这是一次很重要的聚首,有老农头坐镇,应当出不了什么乱子。

  蓝田大营里的水稻是真正意义上的插秧水稻,这是按照北方耕种条件,进行的实验。

  秦始皇期望这片稻田能有一个令他满意的收成,来年的水稻种植,便可以全面推行育秧插秧的方法。

  同时今年的秋种也将会改变很多。

  堆肥的方法,以及沟垄种植技术的推广,将会提高大秦农田的利用率。

  让土地地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沟垄之法自古有之,可是并没有彻底推广开来。

  有了报纸的传播力,加上曲辕犁的加持,这个方法可以很快推广至黔首之间。

  粮食的增多,将会刺激人口的增长,这点王守阳早已说明。

  秦始皇推行新的身份帖,也正是针对这件必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大秦现有的土地是不够的,这便需要开拓更大的领土去承载这些人。

  有了后世的地图,也就有了方向,他知道那些地方是良田,那些地方注定荒芜。

  最先传来好消息的并非是这两处地方,而是秦始皇没有想到的北地郡。

第169章 来自西域的物种

  消息有两个。

  一个是人工培育的耕牛成功了。

  第二个是有一批来自西域的种子和苗木到了。

  乌氏倮从畜牧棚里快步走出。

  今日的检查过后,便可以等着母牛下崽了。

  这对乌氏倮来说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老羊倌清洗了一下手臂,对于乌氏倮道:“总算是有一胎保住了,陛下得知这个消息后,应该会很高兴。”

  从咸阳归来后,他便着手牛、羊、马三种牲畜的人工选育。

  当然,几乎全都以失败告终。

  但总有奇迹发生。

  夏末的时候,老羊倌发现了一个成功受孕的牛。

  当时将消息告诉乌氏倮的时候,他正在为月氏使臣被匈奴人所掳而发愁。

  为了确定这件事情,他等了几个月才终于得到了确切的证实。

  确实成功了。

  同时,自己派去的西域的商队,竟然有一队成功返回,而且带来了很多未曾传入中原的种子和苗木。

  接连的好消息,让乌氏倮放下心来。

  这一年的事情总算是有两件能够交差了。

  “这头牛可要给老夫照看好了,这是大秦农耕的未来,不得有任何闪失!”

  “倮君放心,防守严密着呢!”

  这头牛若能顺利生产,就代表着他们掌握了人工选育的根本技术,同时大秦源源不断的畜力资源将会由北地郡输出。

  这代表着什么,乌氏倮十分的清楚。

  那是他都不能轻易掌控的财富。

  这些财富将会用来干什么,他也十分清楚。

  两人出了畜棚区。

  便来到了一处小的玻璃房内。

  这里用木桶浸泡着几株带着叶子的苗木。

  同时还摆放着几布袋种子。

  这些东西弄来可是花费了大力气。

  他本来都对这件事不抱希望了,但是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很是惊喜。

  “核桃、葡萄、石榴、苹果。”

  商队的首领是个中年人,对乌氏倮道:“按照陛下要求,我们此行皆都是搜寻良种,这葡萄种类繁多,此行所带来的,皆是用于酿酒的。”

  “不错,老夫会为你请功的!”

  “多谢倮君!”

  水果从来不是大秦所重视的东西,秦始皇这次的要求对于乌氏倮来说是件费解的事情。

  华夏历来不重视水果,因为不怎么抵饿。

  饮食的文化注定这些东西将会被人漠视。

  水果的特点又不易保存。

首节上一节161/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