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8节

  直到现在,系统的提示声依然迟迟不来,说明这一场宫变带来的影响,远远还没有结束。

  所以处理好这件事,既是私事,也是公事,二者并不冲突。

  天子果然贤明!

  感于天子的礼贤下士,四位辅臣相视一眼,都从能对方的眼神里看出高兴。

  可以辅助这样的天子,作为一名臣子,没有什么比这样更值得高兴的了。

  看来,高祖皇帝临终前的改立,无疑非常的圣明。

  看着四大辅臣的表现,杨政暗道,都是可以大事相托的忠厚臣子。

  这一次,处理的结果将关乎到,今后是否可以提前掌权。

  唯有快速掌权,他才可以去完成那些丰功伟业。

  拿起那一份递上来的奏折,杨政短暂时的思索起来……

  作为名义上的二哥杨广,当东宫太子前后的时间里,经营整整二十年之长!

  在天下间的话,在河北那一带,名将薛世雄便是其中的旧部之一。

  至于东宫的文武,有见风使舵的宇文化及,隐藏暗中作为内应的越王杨素。

  这三人,仅仅是一部分而已……

  提起笔,杨政书写起这一件事,其中具体的处理方法。

  难道,天子这么快便想到对策?

  接过那一份备份的处理奏章,长孙晟一楞,感到很是意外。

  倒不是加以质疑,而是处理的速度太快了,这才过去多久而已。

  要知道,绕是他们要处理好这一件事,都得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这一连件事包含着晋王,及其分布天下各地的旧部。

  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实在不容易处理的.

第十章化解登基之后的危机

  “好!”

  当真正拿过来一看,原本不抱多大期望的长孙晟,顿时眼前一亮,直接拍腿叫好。

  “咦!”.

  “有什么好事,说出来,让老夫也高兴高兴。”

  难得看到长孙晟面露喜色,还叫上一声好字。

  迈起脚步走过去,伍建章很是好奇,想一探究竟。

  两人共事多年,相互之间比较熟络,称一声老夫自是没有什么。

  长孙晟,那是什么人?

  一手策划出针对突厥的计划,硬生生将突厥一分为二,彼此之间还相互厮杀。

  要知道,当时全盛时期的突厥曾经占据草原漠北,势力延伸到西域那一带,不可谓不强。

  而大隋王朝,可以从容选择坐山观虎斗,继续分化着那突厥。

  此时,这样的能臣表现出毫不掩饰的喜色,还直接叫好,岂能不使伍建章感到好奇。

  “你看一下便知。”

  倒是没有说出具体的缘由,长孙晟似笑非笑,将那一份备份的奏章拿给伍建章。

  看出多年共事的同僚,那一丝兴奋之意,这下子,伍建章满怀着浓浓的好奇。

  当伍建章打开奏章,却是天子处理晋王一事的具体方法,联想起长孙晟的神情,期望之意跃于心头。

  到底天子采用哪一种策略,才会使得长孙晟拍腿叫好?

  带着这样的疑问,伍建章抱着十二分认真的态度,仔细的浏览起来。

  “各为其主者应当体察,诛杀罪魁祸首的几位文武,其余官员依照平时的廉洁程度,以此来决定罪名。”

  “倘若调查到无太大的罪行,可以选择继续任职,或者戴罪立功。”

  “凡是及时弃暗投明,譬如宇文化及,皆可视情况再选择继续留任事宜。”

  几句话下来,间接达到恩威并重的效果。

  以少部分官员为幌子,稳住晋王杨广的东宫文武,及其分布在天下各地的旧部们。

  毕竟本身为官不仁,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处以问斩的话,那些晋王旧部也不能说什么。

  光是看到开头的第一段话,伍建章便频频点头,可以理解同僚长孙晟此刻的心情。

  宇文化及虽说是墙头草,但那个时候已经临时投向已方,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已经将功抵过。

  倘若将其直接杀掉,天下将会再次陷入动荡,处于接连不断的战乱里。

  不利于天子树立威严,也会损害到朝廷的中央威严!

  别忘了晋王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以江都为重要地点,代表中央朝廷经略着广袤的江南地区。

  那时候,分布在天下的杨广旧部们会怎么去想?

  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到,连戴罪立功的宇文化及都杀掉,身为旧部就更别不用多说了,铁定反抗到底。

  毕竟政治不是儿戏,太过于冲动的话,那不是在显示威严,而是赤露露的政治白痴罢了。

  政治就是将利益最大化,做到可以让天子提升威严,不费吹灰之力下,收服像薛世雄这样的名将与强军。

  无形之中,也可以增强中央的权威力,使天下不至于再次动荡不安。

  也就是说,在保证天子和中央朝廷威严,包括利益不受损的前提条件下,给予各方一个明面的台阶下。

  当然,倘若反抗到底的话,别说天子不会手下留情,作为一名臣子也不轻易答应。

  看着有些激动的忠孝王伍建章,杨政的目光停留在远处之外的天下,气势骤然一凛。

  对于墙头草宇文化及,杨政要将其树立成一个榜样,一个可以戴罪立功的标志。

  不过!

  该灭便灭,该镇压便镇守,绝对不能有半点的心慈手软。

  古说慈不掌兵,作为一名帝王,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那么,分布在天下各地的晋王旧部,但凡有点智商,都会效忠于他这一位天子。

  为什么不是中央朝堂,反而会是天子?

  只要通过四大辅臣的批阅,那么,到时候会以天子的名义宣布此事。

  无声在告诉着那些旧部,你们可以相安无事,完全都是天子力排众议,好不容易才争取而来的。

  晋王旧部们想做到安稳无事,必须依靠自己,相当于效忠新一任的当今天子。

  无声无息下,他将拥有着第一批文武班底,及其强大的外力!

  “好,好!”

  跟刚才的长孙晟一样,对于这样相当不错的策略,伍建章忍不住连称几声好。

  短短几句话,先是恩威并施,后是初步组建起第一批的班底,收服那些晋王旧部的忠心。

  不说彻底的获取那些旧部的忠心,至少,稳住他们是基本没什么问题的。

  这么一来,仁寿宫之变带来的后续影响,一场潜伏中的大战,可以轻而易举的给化解掉。

  这么高明的处理手腕,已经达到十分炉火纯青的地步,丝毫不像是十二岁的年纪。

  看得入神的伍建章并没有发现,其余俩位辅臣邱瑞和苏威同样在浏览着,细细品读其中的内容。

  最终,共同得出一个结论…

  当天子登基之后,仁寿宫之变带来的影响中,所产生的政治和军事危机,在悄然中已经初步化解掉。

  做到这一步,天子的帝位才称得上是坐稳天下,不会再有其余的危机.

第十一章一个被遗忘的时代

  “敢问陛下,晋王本人应当如何处置?”

  待看完那一份针对晋王旧部的策略,站在御案前,昌平王邱瑞继而说道。

  此时,没有谁不正视起天子,其余三位辅臣一同侧耳倾听。

  因为天子独特的政治眼光,包括直指核心的处理手腕,获得他们的一致认可。.

  身为高祖皇帝指定的几位辅臣,自当要尽心辅佐好天子。

  “居于旧时的晋王府,按其罪贬为庶人,不过,依然享受王爷之礼遇。”

  当说起这一件事,杨政的语气顿了一顿,继而徐徐说道。

  表面上看起来……

  确实是想彻底的收服那些晋王旧部,增加自己的帝王恩威,使贤明之誉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然而,杨政的本意主要还是想以史为鉴,只要一看到晋王府,等于在时刻提醒着自己。

  一切不要操之过急,必须徐徐图之,免得重蹈覆辙。

  虽然,不可否认其功绩,历史中的杨广算得上是雄才大略。

  不过无论是三征高句丽,亦或者开挖大运河,步子都迈得太大。

  致使国力极速衰败,天下间烽烟四起,大隋江山摇摇欲坠。

  最后在江都兵变之中,魂断在江南地区,使天下彻底陷入纷乱之中。

  “陛下贤明,臣等依御令照办。”

  听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并没有多少的赞叹,也无华丽的词语。

  不过,在四大辅臣的心底里,已经认可天子处理政务的高水平能力,实在是没得说。

  杀掉相当一部分的东宫文武,按罪贬掉晋王的王爵,是为威!

  允许戴罪立功或者将功赎罪,庶人杨广仍旧有王爷的待遇,是为恩!

  恩威并施之下,既可以稳住天下局势,又能获得晋王旧部们的效忠。

  “叮!”

  “完成支线任务仁寿宫之变,获得一张文臣卡牌,一张军队卡牌。”

  此时,系统久违的声音响彻在脑海里。

  代表着,即将实施的策略确实比较可行,无疑会成功的稳住整体局势。

  再者,四大辅臣本身都各自认可的策略,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

首节上一节8/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