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34节

  嬴政不想扫兴。

  他兴冲冲地又坐回在王座前,先看著捷报,随后又来到了侧殿的沙盘前,在被攻克的城池上,插上了大秦的小旗帜。

  “宣王绾、隗状、冯去疾、蒙武。”

  “召左相、右相。”

  “再请国尉前来。”

  熊氏见嬴政已经完全忘乎所以了,便起身准备离开。

  “大王,臣妾先行告退。”

  没想到嬴政沉浸其中,对自己告别的言辞也完全没有听到。

  她只好站在一边静静地看著嬴政,见嬴政站在沙盘前像个孩子一样。

  一下站在这边,一下跳到右边。嬴政的脸上满是欢喜之色。

  “好久没有见到大王这么开心了。”

第46章 决定秦国未来命运的朝会

  算了,来日方长。改日再请大王来自己宫中吧。

  王后领著一众宦人、婢女离开了章台。

  她还要给扶苏亲手缝制上朝的朝服,臭小子现在完全脱离了自己生活。

  臭小子长大了,连上朝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告诉自己。还是宫婢禀告自己才知道的。

  明天就要上朝了,她得今夜一整晚都给扶苏赶制衣服。

  只有穿上母亲亲手做的衣服,扶苏才会在众臣面前表现得底气十足、信心百倍。

  是夜,嬴政又在章台宫和大臣商议政事,众人围著沙盘指点江山,商议到兴酣,半夜了还未散去。

  而椒房殿里,也是一宿通明。

  王后坐在一边,和十八个宫女一同给扶苏缝制朝服。熊氏一针一线正亲手给扶苏绣上龙虎的纹样。

  长信殿里,扶苏早已经睡熟,他躺成‘太’字形。

  早起早睡,养好精神才能在明早的朝堂之上和众臣展开博辩!

  只是一旁长信殿偏殿之中,信却在收拾整理扶苏这些日子以来的一言一行。

  他最喜欢的是扶苏说过的那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太有深意了,若非仁人君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以后扶苏公子就是太子了,这句话将要被记入秦国的史册之中。

  千百年后,将会有后人透过这一句话,来了解现在的扶苏公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也许会给后人一些启发吧。

  信仰望著天上的明月,在竹简一笔一笔整理书写下扶苏的言与行。

  

  次日清晨,天色刚亮。

  王后便来到了长信殿。

  扶苏刚睡醒。他梦见自己终于长大了,正十分高兴。

  “母君”扶苏揉著惺忪的睡眼

  王后拿著衣服款款走了过来……像是神话传说里在赤脚行走的仙女。

  初晨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地板上,远处铜炉和竹席上也落著斑驳的晨霓。

  王宫里满是鸟雀叽叽喳喳的叫声。

  王后迈著小步轻轻地走过来,眼上挂著乌青色的疲惫,脸上则挂著笑意。身上披著朝霞,双手亲自抱著黑色的冕服。

  身为王后,很多事本来用不著熊氏亲自去做,但是她一直坚持为嬴政和扶苏能动手就动手,很少让自己闲著。

  “今天可是你的大日子,我怎么能缺席?”

  即便扶苏不乐意,可是王后还是亲自动手给扶苏穿好了外裳。

  这是上朝专用的冕服,以黑色为主,外面加绣著用金线编织出的纹样。

  这套衣服一上身,顿时给扶苏增添了几分王者气质。

  “在过往的历史中,八岁临朝的人倒也不少。但是像八岁入朝议政的太子,可是绝无仅有的。”

  “你的君父一直对你寄予厚望,满朝文武重臣也都对太子心生寄托,希望未来能够成为挑起秦国大梁的人。”

  “到了朝堂上,不必慌张。你若是说错话了,有大王在,没有人敢责怪你,他们只会把你当做八岁孩童;若是说对了,朝堂不比平时,不会有人直接开口说话夸耀你。”

  “这个时候,你就安静地等著。想想朝中,都是你平日里的叔伯兄弟,他们中肯定会有人对你的言论点评一二。大概是先说不足,后说可行之处。”

  “记著,听完之后,千万不要冒失地发表你自己的言论亦或者想法。只要在朝堂上,你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大臣。所有人的建言献策,都是说给大王听的,关键是要让大王做出决断。”

  “你乖乖在地上听著就是。”

  信跟自己说过,到了朝堂上,自己到时候是面对著嬴政,根本没有机会看其他大臣的神色,所以要判断形势,就看丞相的举动。

  绝对不要抬头一直看著嬴政。

  “可是,如果他们不肯答应怎么办?”扶苏昂首问。

  熊氏叹了一口气,“我就知道你又要产生别的想法,所以才告诫你这些话。在朝堂上,你一定不要调皮,否则等到下朝,我就罚你一个月不许出殿。”

  “哦。”

  “我会在殿门口等著你下朝。”

  王后抚摸著扶苏的脸颊,随后把他在怀里抱了一抱,这才起身离开。

  扶苏点点头。

  有时候想想,其实他很幸福。父亲是七国之中最强国家的君王,母亲是楚国的公主、一国的王后。

  好像天底下什么好事都被他给占了。

  扶苏感受的出,身边亲近的人对他上朝这件事,都特别上心。

  尤其是一些宦侍、王族亲故,在这些人的眼中,他们只是在有生之年经历了一桩新鲜事,所以成天围著自己转悠,把自己当个炫耀的宝。

  只是扶苏对八岁上朝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

  他毕竟是个现代成年大学生,而且作为嬴政亲口宣布的太子,他去上朝是合乎礼法、从前也发生过很多次的事情。

  在秦国过去的历史上,也是有很多太子年少就跟著上朝会的先例。

  而且还有很多七八岁就被抱上王座的短命秦国先王。

  更何况还有嬴政十三岁就继位秦王的大事。

  扶苏对于这个朝会,唯一的期待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朝会,改变未来整个十年、乃至二十年内,秦国国内大政方针的走向。

  他要做好让大战结束后,军功爵制软著陆的准备。

  秦朝灭亡的重大原因之一,那就是军功爵制绑架了秦国,把秦国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导致秦国即便是主观想像下所有人都期待停战休养生息,可是军功爵制却要求秦国不断地搞扩张,不断地折腾国力。

  军功爵制背后,是凭藉军功而在秦国成为一支强大势力的利益集团。

  他们发轫于底层,帮助很多一穷二白的庶民跃迁了阶层,这些人的数量在秦国是非常庞大的。

  正是这些依靠军功升迁上来的人,才使得秦国有源源不断地开拓扩张动力。

  不是秦王好战,是秦国是一架好战的机器,不战将亡,战亦亡!

  如果能将军功爵制扭转的过来,就等于给未来的秦朝多十四年的改正时间。

  如果扭转不过来,那他就只能……打!

  再和六国打一遍。

  而再打的结果是,他最多也是把秦国的老地盘给抢回来。

  而且即便抢回来了秦国的老地盘,他还是得去改革。

  这是他得到太子之位后这几天认真盘算过的事情。

  为什么秦国的历代国君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独独到了自己这里,是要把祖先们欠秦国子民的债都给一并还清了。

  对扶苏来说,这才是让他感到压力大的事情。

  今天起得早,心情也不错,昨晚有一章半稿子,如果高兴的话,今天可以三更。

  看你们表现。

第47章 开始表演

  等到熊氏离开,扶苏来到高大的铜镜前,看著镜子里的自己。

  黑发黑服,双目炯炯,只是这身衣服虽然华丽无比,可总是缺点什么。

  扶苏便在殿中来回张望著,想要找点什么东西自己佩戴一下。

  “公子,时辰快到了。该动身了。”信提醒道。

  扶苏望著殿门口,金色的阳光落在门道前后。

  一条光明的道路就在眼前。

  少年,为了大秦帝国的命运,战斗吧!

  

  秦国大政殿。

  当扶苏挎著一把长剑来到宫门口时,左右郎卫见了,一个个面面相觑。

  他们自然把扶苏拦下。

  统领诸宫门卫兵的长官,统一都是二卫士令。

  而大政殿这样四方四正,为单独的宫墙围起来的上朝重地,更是比寻常之地多出一倍有余的禁卫,下至宫墙廊道,上至高台复道,都有重甲士兵来回巡逻。

  扶苏的出现,让众人都瞪大双目。

  二卫士令郑羽见状,示意让其他人都先不要轻举妄动。

  他来到扶苏面前作揖,“羽拜见长公子。公子,入朝不许带剑。请公子解剑。”

  说著,郑羽身边的郎卫双手递上了托盘。

  朝臣每天入宫,都是要在入宫门口时就例行接受检查的。但是到了走到大政殿门前,被人拦下解剑,还是秦王嬴政在任时期头一回。

  扶苏黑著脸,“知道我是谁吗?

  郑羽抬头一笑,皮肤黝黑黝黑的,脸上长满了胡茬子,威武不凡。他身后立著八个铁塔般的汉子,皆双目一动不动盯著扶苏。

首节上一节34/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