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92节

  长在殿内高高喊了一声,“少内史?”

  回答刘长的只有低微的回声。

  “怪了。少内史跑哪里去了?怎么衣服也不要了。”

  刘长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只是嘱咐其他人不要乱动少内史的衣袍。

  

  章台宫里,一个穿著黑色丝质深衣的健壮男子立在嬴政面前。

  赵高听到这个消息,顿感不妙。

  “来者不善啊。”

  章台宫的大殿里还是那么明亮,精致华丽的铜制羊灯、美人铜灯各有二立在宫柱边上。

  信的突然回来,让嬴政喜出望外。

  “大王,臣多年来侍奉太子,乃是奉大王之命前去督导太子。如今太子已经长大成人,都能够上阵指挥杀敌了。臣认为臣当初的任务算是已经完成了。”

  “只是臣这些年来虽然侍奉太子,可是心中始终惦记著大王。如今太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臣认为也是时候回来向大王交差。”

  嬴政也没想到,当初他派忠诚正直的信陪伴保护扶苏,可是他这些年来始终对自己念念不忘。

  单是信对他十年来念念不忘的忠义,都已经足够让嬴政感动。

  更何况信在嬴政的早期记忆里,一直是个耿直君子。

  之所以让信去保护扶苏,一是嬴政相信信这样的为人才不会教坏扶苏,二是在当时那种复杂的局势下,以信那样的个性,很难落得好的结局。

  嬴政著实没想到,这小子始终只想著为他效力。

  若是旁人的臣吏,嬴政也许要考虑考虑,可是信偏偏是太子的臣吏。

  一股子莫名的胜负欲涌上心头,嬴政笑问,“太子虽然年纪轻轻,可是才华非凡,能力出众,你不随太子伐楚,却留在宫里,想要回到寡人身边?难道是太子薄待于你?”

  信低著头,面不改色道,“臣伴随多年,始终是少内史,若是在大王身边,怕是早就升迁至大夫。”

  ……

  ……

  ……

  【作者闲话:感觉信有点像专业不对口的我,到哪都讨不到一个好工作,无法被人重用,才华也被埋没。】

第421章 谁也没料到的结局(求打赏月票全订

  )

  (上一章在小黑屋里,剧情可能有些不连贯。我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放出来。)

  嬴政闻言捋须,“好。那你就回来吧。”

  嬴政之所以喜出望外的第二个原因,就在赵高身上。

  嬴政当初一念之差信了扶苏的鬼话,把赵高撵去驯马,虽然本意是为了让众臣平息怒气,还有让王后安心,但是根本目的是为了保住赵高,否则那么多眼线、心腹怕是都用不了了。

  十多年的人事心腹积累,全部都系在赵高这个关键的环上,从选中他到一步步给他机会试错、让他杀人、草菅人命、犯下无数代价到让他成为自己最锋利的一面,下自己下不去的手,嬴政付出了太多。

  可是这个赵高被撵去住了几天马厩,嬴政就发现他回来后心思有了变化。

  虽然他在尽力掩饰,但是他变本加厉地讨好自己却让嬴政开始怀疑他了。

  嬴政现在都在怀疑,扶苏这小子是故意的。

  他其实是和蒙毅这伙人是一起的,只是潜伏在自己身边,假装为赵高说好话罢了。

  实际上为的就是藉机削弱赵高。

  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后悔也没什么用了。怎么解决才是正道。

  因为赵高在宫中的威信严重下降,现在自己身边的内臣、内官,也都不安分了,和赵高斗,互相斗。

  这种内斗让嬴政非常不满,他预感到了某种危机将要发生。

  嬴政始终记得韩非说的那句话,“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树其党,寡力者借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则王之国危矣。”

  如果一个王,同时重用两个人,其中势力大的那个可能会树立私党,势力小的那个就会勾结其他诸侯国势力。

  臣子之中,在内树立私党的人必定傲视君主,而靠结交外敌的人必定来分割君主的土地。

  这样君王就危险了。

  嬴政几乎把韩非的每句话刻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然后不遗余力地去实践。

  就是在这种时候,信提出他要回来。

  嬴政立刻就把自己的目光给转移了。

  当天晚上,信就被嬴政留在了殿内。

  嬴政还要观察信一阵子,来决定到底要不要重用他。

  至于扶苏,嬴政压根没考虑他。因为从扶苏没带信走这件事上,嬴政看到的是扶苏并不重用这个信。

  而信也是经历多年深宫沉浮,比起过去有主见多了。竟然敢在自己面前说出要是在他这边的话,早就成为大夫了。

  有野心,做事就有动力啊。有野心,才能做事狠啊。

  只是信还需要通过一些考验,最重要的考验就是他能不能像赵高一样替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杀自己下不下去手的人。

  信仅仅是回来,已经在章台宫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曾经备受嬴政信任、被派去保护太子的男人,忽然有一天穿著居家穿的衣服回到了章台宫。

  最感到惶惶不安的人,就是赵高。

  回到家里,赵高就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赵高的女儿纤纤带著她的丈夫阎乐上前,一同给赵高奉酒。

  “父亲,快喝点酒暖和一下。”赵纤纤知道她父亲最近这段时间诸事不顺,她想要为其分忧,可是只能痛恨自己是个女儿。

  赵高自然喝不下去,“拿下去吧。让我和女婿单独说些话。”

  赵纤纤端著漆盘退了出去,等到门被关上,阎乐立刻上前伏跪下去,“父亲大人,我听说今天太子宫里的少内史请求回到了大王身边,说是要在尚书台为大王效力。父亲是为这件事烦心吧。”

  赵高悠悠地望著阎乐,“你虽然不是我的亲儿子,可是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让你娶我的女儿,就是为了日后把这些家当都给你。”

  阎乐听到,内心狂喜,立刻对赵高表忠心,“如果有人对父亲大人构成威胁,我一定亲手为父亲铲除他。”

  “你猜的没有错。那个林信,他之所以回来,绝对是冲着我来的。”

  “您和他,是有什么过节吗?”

  “当初是我劝大王让他去保护太子的,现在太子不重用他,他定然心存不满,回头报复我来了。他的家人,可在朝堂上颇有实力,这要是想要弄死我,怕是……迟早的事。”

  迟早

  赵高用最轻松的语气,说著最严重的事情。

  “大王常说,如果防范解决不了的事情将要发生,那也不要太过悲观。大王还是向著您的。”

  赵高冷笑一声,“你啊,我只是大王的一条犬,你们却人人都把我当做大王的心腹。知道大王为什么这么信任我吗?因为我能猜对大王的心思,并且按照大王的心思去做。”

  “你以为,我是看到林信回来才害怕吗。我当初能把他弄走,现在也可以把他弄死。我害怕的是,大王对我已经没有过去的信任。”

  “天下为人臣子的得势与失势,全在大王一念之间。是大王想要换人了。”

  阎乐眼底满是错愕。“这……”

  门外,雨水落满了庭院,冰冷的春风飕飕地吹著,穿著白色裙子的赵纤纤听到屋内人的说话声,指甲嵌入了手心里。

  好个王后啊,害我父亲害的好惨。我父亲为你的夫君做见不得人的事情,到头来你这个养尊处优的蠢货公主嫌弃我父亲手脏。

  如果不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劝告大王杀了我父亲,父亲辛苦半生的努力怎么会被大王轻易否定。

  

  信终究是回到了章台宫,并且真的如愿以偿回到了尚书台,成为了尚书令,为秦王执掌文书。

  一时间风头无二。

  这些年信可没闲著,一直在读书和听太子讲述全新的思想,蛰伏多年,这次回来重新站在尚书台,和任何人讨论典籍、解释经义都没有落过下风。

  在尚书台做事,才华决定你的下限,为人处事的能力则决定你的上限。

  信很快就奠定了自己在尚书台的位置,那些一心想要得到重用、高官厚禄的人也如鲤鱼一般,跟随在信身后。

  这些事情,嬴政听在耳中,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信越来越像他想要的人了。

  只是恒阳宫里的人,却不大高兴了。

  尤其是刘长,他望著信留在宫里这身袍服,想想自己和他多年来的情谊。

  刘长重重地把衣服摔在地上,“没想到啊,少内史居然是这样的人。”

  信坐在尚书台里处理文书,心情极好。只是太子的音容笑貌总会时不时浮现在他眼前,还有恒阳宫里的人和事。

  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就是他自己也完全没有意料到,兜兜转转十年过去,他又回到了章台宫。

  可惜已经物是人非……

  信望著眼前的文书,他知道,等时机稍微在成熟些,自己就可以亲自动手结果赵高了。

第422章 兵不厌诈,再来一次!

  咸阳宫里的事情,没有一件是能够远离权力的。人事上的浮浮沉沉,就像是大雨下湖泊上的浮萍。

  不管什么时候,战争也好,和平也罢,自己的命运都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所推动。

  就是扶苏他也没想到,他曾经最信任的人反而会以最快、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最让人难以置信的理由背叛他。

  此时,扶苏尚且在长葛,他对宫中的权力斗争之事一向非常排斥,唯恐脏水落在自己身上。

  可是没想到,千防万防防不住,这脏水终究是蔓延到了自己的脚下。

  ……

  言归正传!

  秦楚之间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爆发在即。

  而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是扶苏,另一个就是项燕。

  虽然扶苏不打算和楚国消耗国力,但是这楚军来势汹汹,他们此前大败李信,又接连收复好几处失地,最关键的是到处跟人吹嘘说他们让秦王丢了脸面,现在正是得意的时候,军中士气正盛。

  上去和他们硬碰硬,扶苏不认为能输,可是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扶苏只能选择拖,让对方先泄气。

  楚国人嘛,老旧的贵族体制,那些老贵族们只要利益不合,很快就会自己内讧。

  于是在原野上对垒的两军将士大多都在漫长无目的地等待。

首节上一节292/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