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60节

  胡亥的母亲是胡人,是秦国攻打完赵国之后,秦国继续向北略地,俘虏到的胡人美女。

  嬴政得到这个胡人美女之后宠幸了一段时日,后来就生下胡亥这小子。

  只是胡亥的生母很快就死了。这也和历史上胡亥继位没有尊他母亲为太后对得上。

  在王宫里,比起宫外的世界更为黑暗,肮脏。

  扶苏的日子过得有多体面,多舒适。那就有人过得多狼狈,多无助。

  像胡亥这样只有年幼的公子身份,既没有母亲在后宫里照顾,又没有强大的娘家做背景,胡亥自然就成了被欺辱的对象。

  扶苏经常看到他被一些比他年纪稍大的公子们欺负,将他当做马骑在地上。

  但是这个小子非常倔强,面对年纪大的哥哥们的欺负,他就是不肯低头。本来只要跪下走两圈就结束的事情,他却眼神里流露出愤恨和不满。

  几个兄弟唯恐他向嬴政揭发这些事,所以经常背地里威胁他。

  为什么扶苏对胡亥的事情了如指掌,那自然是因为从胡亥出生之日起,扶苏就开始格外关注他了。

第219章 兄弟睨于墙。(求追订!)

  “公子胡亥拜见太子。”

  胡亥长著一双大眼睛,十分澄澈明亮。额头宽大,鼻子英挺。他看起来眼神倔强,虽然只是个小孩子,可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小子长得很像嬴政。

  一个父亲,最喜欢的就是类己的儿子。

  胡亥之所以被诸多同龄兄弟针对,就是因为他之前就被嬴政单独抱过很久,而其他兄弟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对了,胡亥是嬴政第十八子,并非最小的儿子,比胡亥排行低的还有几个公子。

  胡亥望著扶苏,大大的眼睛里写满了疑惑。

  让众人感到惊讶的是,扶苏竟然当著众人的面,亲自给胡亥穿好了鞋子,并且帮他穿正了衣服。

  这是王宫,大家都是看人眼色行事。

  没有母亲做依靠的胡亥,很容易就成为后妃和诸公子针对的对象。

  后宫不归嬴政管,王后一个人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管理地很妥当。

  负责伺候照顾胡亥的宦侍,自然也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待胡亥出去时他们表现得像是仆人,关上门可就不是这回事情。

  扶苏知道,胡亥已经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很久了。

  当扶苏给胡亥把衣服穿正,眼眶一片温湿,随即两行鼻涕从胡亥鼻子里流出来。

  “谢太子。”

  “叫我大哥。”

  “大哥。”胡亥抬起了头,六岁的他一脸好奇地盯著扶苏看。扶苏长得和君父一样,而且看起来比君父和善多了。

  扶苏看著这些庶弟,眯起双眼慢条斯理道,“兄弟之间要和睦。”

  扶苏盯著那几个年少不懂事的小屁孩弟弟一看,他们吓得只好望著脚面。

  “对弟弟,要爱护。”

  将闾倒是挺惊讶的,太子跑到桂宫来,就为了说这几句话。

  兄弟睨于墙。

  一个家庭里,尤其是兄弟之间,很容易嫉妒彼此。更何况像这样的大家庭,不论姐妹光是兄弟就有十多个。

  在桂宫,这已经成为常态。

  不管怎样,扶苏的话众人不敢不重视,这些话几乎是把每个人都敲打了一遍。

  将闾带头道,“太子垂训,我等日后必定谨记。”

  “二弟总是这样客气。”

  在看到胡亥向自己投来感激的目光时,扶苏知道今日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和心照不宣的几位兄弟寒暄过后,扶苏这才被众兄弟送走。

  待扶苏走后,兄弟们又开始散了,大家又像之前一样,一窝一几个几个聚在一起。

  年纪小的不懂事,又去钻狗洞爬树射弹弓找乐子;年纪大的却不一样,他们读了史书,夫子教诲他们做臣子的应有之义。

  年纪越大,知道的越多。

  这一天扶苏走后,几个年纪大的兄弟就在榆树下议论。

  说起他们以后的事情来。

  四公子最先道,“如今君父将要兼有天下,其地比之周武王定天下还要广数倍。不知道天下安定之后,我们能不能得到封赏之地呢。”

  将闾觉得这样的事情很缥缈,“虽有周武王分封天下的前车之鉴,可是我等兄弟几个,在平定天下的大事上向来无尺寸之功,日后又如何敢厚颜向君父请求赏赐封地呢。”

  “这可不一定。如今的天下这么大,君父总不可能把这些地方都交给秦吏去管理。这怎么能行呢。管辖七八个大郡就已经够累了,哪还能在全天下设立郡县呢。”

  “我也知道我们才德不足,又无功劳。可是也不该在宫中闲坐,依我之见,改日我们几人一同约定好去章台求见君父,请求君父也给我等机会,让我们试上一试。”

  “太子贵为我们的兄长,凡事都冲在最前面,以为君父分忧。我等虽然为诸(庶)公子,可也是君父的儿子,也该以太子为榜样,一起为君父分忧才是。”

  四公子高的话,立刻引起了众人的赞同。

  他们这就约定下来,准备明日去见嬴政。

  扶苏也不知道他走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次日公子将闾、公子高兄弟五人,一起前往章台。

  这在后宫那些妇人口中,可是大新闻。

  熊柔听到这些事情后,对此高度敏感。

  “太子,今日诸公子求见大王,以求大王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可以帮助大王分理庶务。”

  熊柔皱著眉,“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安的什么心,秦国庶公子,素来自有王室府库养,他们在宫里生活得无忧无虑,为什么要去求大王给他们差事呢。”

  熊柔想提醒扶苏,他们这是在威胁你的地位。

  “那君父答应了吗?”

  “这个倒是没有听说。不过妾以为,诸位公子未免胆子太大了,今日求大王给他们差事做,改日也就敢像太子一样,请求大王下令让他们也出征了。”

  “良娣多虑了,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扶苏忍不住笑。

  为什么都今天了,还有人活在分封制的影子下。

  熊柔已经忍扶苏很久了,没想到太子居然当著这么多仆婢的面不给她留情面,显得她非常愚笨,还不自量力,“太子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人心总是高了还想高,一旦得到接触处理政务的机会,以后心就更野了。”

  扶苏点头,“说的是。”

  此时此刻,章台宫里的嬴政又开始苦心孤诣。

  他已经快要半个月没有前去后宫宠幸那些年轻漂亮有活力的美人了。

  虽然那个伟大的制度一直在他心里酝酿,但是这一路走来,那个制度也仅仅是酝酿而已。

  嬴政想要创建一种全新的制度,创造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

  可是当临近战争的末尾,这制度之争也开始摆在台面上。

  嬴政知道,未来他的臣子将会关于此在朝堂上展开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

  嬴政不得不提前做更多的规划,那个制度已经不能再局限在设想的层面了。

  分封诸侯国,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诸子和诸臣的心思,寡人也都看出来了。

  他们都在等待分享战争胜利的果实,一旦寡人没有把好这个关口,到时候历史又要重演一遍。

  世人愚钝,总是在同一个错误上不断重复。

  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

  要让全天下的人都只服从寡人一个人的命令,全天下只有一个国家,这样才能彻底终结未来诸侯国势力过大导致天下再度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

  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可是,谁会赞同寡人的想法呢,谁又懂得寡人这样做的苦心呢?

  他们都觉得,寡人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享乐。

  愚蠢的世人,我为他们做了那么多,他们则把我视作仇敌。

第220章 服从性试探(求追订 3000字章)

  秋日里,阴雨绵绵,天地山川渐渐换上颜色。

  “大功臣回来啦!”

  “少将军贲回来啦!”

  咸阳城城阙下聚集著许多百姓,他们多穿著褐色葛衣,在道路两侧举手振臂以示欢呼。

  在秦国这样崇尚武力的国度,对待立下战功的战将那一向是尊奉为圣。

  前有武安君白起,战功赫赫,深得秦国庶众之心,威望极高;而今又有王氏父子,满门皆为战将,战绩斐然。

  秦咸阳宫大政殿。

  巨大的乳钉铜门被十个宫人合力拉开来,王宫正门大开,自然是为迎接有功之臣。

  “这一回,多亏少将军出奇策,否则那大梁城至今还牢不可破。那可是素来被誉为天下第一城的大梁城,十万精锐围困,硬是没在城墙上打开半个缺口。”

  “唯有少将军多智,引水淹城。这古来发大水,就是大禹也花了十一年的时间才让洪水分流。可惜魏王无能,就算是有治水的大禹,也都给撵出去了。如今大水一灌,自然城破人亡。”

  殿内文武诸臣分列而坐。

  冯去疾听得旁臣议论,对大功臣王贲的到来,他只是为王贲感到担心。这些人各自长著一张嘴,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这一言一句,看似是在夸赞王贲,实际上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战事在有时候可以帮助减轻国家治理的负担,甚至于转移一些内部冲突。

  比如借著打仗的机会,把某些大王信任的干将外派出去,这样就会让其他人有可乘之机,可以得到更多向大王献殷勤的机会。

  很多人自以为聪明,把有才干的人撵去离皇帝远的地方。成天在大王面前卖弄自己的伎俩。

  咱秦国的大王,心里就像章台殿前高挂的明镜一样,心里清清楚楚。

  这些人哪是夸赞王贲,分明是嫉妒他的才华,现在吹得天花乱坠;若是有一日,有人在大王面前诬告王贲,一定就是这些人干的。

  冯去疾对人情世故,君臣博弈这些事情,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是以能够做到为人处世游刃有余。

  这种场面,不稀奇。

  冯去疾的目光落在前方的太子身上。

  太子年十七,野心勃勃,意欲在平定天下的大事上有所作为,对攻伐六国的战事一向十分积极。

  身为储君,却不愿意低调收敛。对他来说,让他在羽阳宫里好好坐上一整天,就好像拿著锥子去刺股一样。

  想我冯家上下,父兄叔伯,都是低调谦和之人,不管才华多高,战功几何,从来不主动出去夸耀卖弄,这就是他们家族能够长盛不衰的根由所在。

  太子年纪轻轻,总是在朝堂上抛头露面,不懂得韬光养晦。就算太子没有二心,可是这朝中的臣子,哪个不是虎狼之心,一旦看准机会,必定会生事端。

  冯去疾对自己未来的仕途感到非常担忧。

首节上一节160/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