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惆怅的长叹一声。
难道丞相制真就除不得?
他不信。
未来一定会有一个解决办法!
实在没有……那留着丞相一职也不是不行。
……
天幕上。
八卦形的坐台上。
一身黑底金纹道袍,头戴花环的朱厚盘膝而坐。
“陛下,贺表来了……”
一名宦官跪在皇帝的蒲团前。
双手高举着一份靛皮白签的折子。
朱厚缓缓睁眼,掐着法指的手松开,拿起奏折。
『治安疏,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
皇帝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哗。”
奏折打开,一行整齐的工楷扎入眼中。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朱厚的笑意僵住。
他一字一字的看下去。
每看一分,脸色便阴沉一分。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朱厚脸皮抽动,颤着手翻过下一页。
随即脸色由青转白,目露凶光!
那一行墨字直接攻破了他的理智。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砰!”
手中奏折似要被摔碎一般狠狠摔在地上!
满大殿回荡着皇帝的怒吼声:
“反了!!!”
……
【此时边防形势大好。东南的谭纶、戚继光、俞大猷一路猛打,终于彻底肃清倭寇。】
【北方在马芳等人的镇守下,多次挫败蒙古入侵。】
【但国家的形势,依然危机深重。】
【西南和南方都有大规模的民变爆发,自然灾害也进入多发期。】
【而大明长期以来积弊的吏治,却依然没有变化,官场贪腐不断,效率低下,百姓赋税沉重,穷困不已。】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户部云南司主事,著名的清官海瑞,上了震古烁今的《治安疏》】
……
第600章 明肃帝朱厚
{天下第一疏!!!}
{反了!欺天了!}
{说实话,以前看不懂这本奏疏为什么是天下第一疏。}
{但了解了明史,了解了嘉靖后,我知道为什么了。}
{通篇每个字都是在指着嘉靖、文官们的鼻子骂!直接挑破所有人的遮羞布!指明了朝堂上的皇帝与衮衮诸公明知道问题在那里,偏偏就是不做!}
{不如汉文帝远甚!我感觉这句话与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这俩一下就怼嘉靖心窝子上了。}
{能怼他心窝子上说明他还有救,别忘了嘉靖二字的本意,其实事情本质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句,皇帝在上面太久了。}
{嘉靖是藩王上位,但汉文帝是在封地里抛过食儿的,他知道百姓要的是什么。}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一切都可让!当然了,人家让归让,那手段也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
大秦。
嬴政再次看了一遍贴在天幕旁的奏疏。
说实话,这个人他不是很喜欢。
倒不是对这个人有偏见,只是对这种人上疏的方式很看不惯。
但他也习惯了。
儒家吗,是这样的。
不指着鼻子骂那还叫儒家?
那是法家。
“刚正不阿……”
嬴政下意识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群臣”,一时有些沉默。
扣了扣鼻子后,偷摸擦在萧何衣角的刘邦。
明明眼神偷瞥竹卷,却一脸正经的萧何。
而被偷瞥的尉缭正一脸怪笑,目光诡异的写着什么东西。
嬴政眼角跳动,目光微侧。
冯去疾与蒙恬正襟危坐的看着天幕。
面前这五人,也就这二人能勉勉强强与刚正不阿四字沾上关系。
其余几个……不提也罢。
……
刘邦双手揣着袖子里。
仰天看着天幕。
那一身青色直裰的海瑞就在坐在厅堂内。
而在他的面前,则是一口明显是刚刚打造好的棺材。
看着一副做好赴死准备的海瑞,感叹大明现状。
“大明如今就是君王和官员在牵钩。”
“两方各扯绳子的两端在那里角力。”
“君王需要官员来治理国家,却又需要保持自己做为皇帝的权利。”
“而官员士绅里不乏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但更多的是偷税漏税,享受特权,兼并土地,私通外国,走私物资的利益集团。”
“这海瑞既然备棺上疏,怎么会不明白自己和君权,和士人斗,是不可能赢的。”
“但他就凭他有这样的勇气,有这样的气魄!”
“他这个清官不是沽名钓誉之人啊。”
吕雉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对擒拿之人也一脸平静的海瑞。
轻声道:
“嘉靖若还有一点为国之心。”
“还有一丝丝想改变大明的心。”
“那海瑞就不能杀。”
……
大汉文帝时期
扶了扶头上的斗笠。
双手拄在锄头上,刘恒第一次对大明的未来有了一丝期盼。
一旁吐着舌头累得像条狗的刘启挥手扇风。
“阿…阿父?”
看着坐在大狱之中,却依然波澜不惊的海瑞。
刘恒不加掩饰的赞赏道:
“这一份奏疏表明了。”
“我海瑞就是不做你们这些普通官员做的事,就是不对皇帝阿谀奉承。”
“天下为什么税收越来越少?就是在皇帝和你们这群文官身上。”
“皇帝为了一己私欲追求长生,官员为荫蔽后代强取豪夺兼并土地。”
“这封奏疏不是是向九五之尊的皇帝进言劝谏。”
“这是讨伐嘉靖与文官罪行的檄文!”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很欣赏海瑞,欣赏他为国尽忠,舍生忘死的举动。
但他觉得自己不一定容得下海瑞。
一本奏疏里,从伦理的角度说皇帝任意怀疑、屠杀臣子,是为不君。
长期与皇后分居,断绝情谊,是为不夫。
亲生儿子毫无父子之情,连面甚至都不肯见,是为不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