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明末那种百姓恨不得生吃朱肉的情况,朱家基本上没可能复刻汉朝那种再造两百年江山的情形。}
……
大明。
朱元璋眼睛瞪的圆溜溜的!
“什么叫生吃朱肉?!”
“咱不是圈住他们了吗!”
朱标仰天而望。
他有预感。
大明江山的未来就是对抗父亲规则的抗争史。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冷笑一声。
“知足吧,这是没给封地呢。”
“不然,早反了。”
……
大明成化时期
“太宗皇帝的法理啊。”
“自太宗后,宗室连草鞋都没法编了。”
朱见深喃喃自语。
……
【而在推行分封制赋予诸王极大权力的同时,朱元璋也在一步步限制诸王。】
【公元1373年,就在中书省完成《祖训录》编纂的同一年,另一本书籍也编纂完成了,即《昭鉴录》。】
【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一些著名藩王的事例,告诫诸王要恪敬守礼,体恤百姓。】
【前面所提到的诸王所拥有的各项权力基本上都是洪武六年编纂而成的《祖训录》中规定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朱元璋也发现《祖训录》赋予诸王的权力过大。】
【最终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将其改定为《皇明祖训》,在《皇明祖训》中便对诸王的权力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
【比如诸王之前拥有对封国内文武官员的生杀予夺大权,但是在《皇明祖训》中则规定诸王要按律判决】
【并且对于诸王封国内有老百姓侮辱诸王的情况,其处理办法则是不再由诸王判决,而是押送到京城来由朝廷决断。】
【所谓的“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也不再让诸王前去索取奸臣,而是由都督府抓捕,从而避免诸王过多干涉朝政。】
【此外,诸王王府内的文官不再由诸王任命而是由朝廷选任。】
【最终形成了诸王不得干预地方上的民政,王府之外的事务,均归各级地方官吏治理,亲王无权过问的局面。】
……
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绩(中下)
【以《明史职官志》来看,明制对于元朝最大的继承是它的行省制度。】
【中国古代实行地方两级制,到了宋代逐渐过渡到两级半,元、明时期正式变成了三级制度。】
【在两级制时,仅次于京都的州(郡)的数目越来越多,发展到后来有数百个】
【这么多的机构需要中央直接管理,根本管不过来。】
【而三级制则在州(府)之上设立了省一级的机构】
【由于省的数目只有十几个,朝堂的政策传达更有效率,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管理结构,对地方的掌控力更强。】
……
{虽然人们将明代的次一级政府叫作行省,但这只是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它由好几个衙门组成。}
{主管行政的衙门叫作承宣布政使司,主管军政的叫都指挥使司,主管监察和刑罚的叫提刑按察使司。}
{承宣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三个官员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都由朝堂直接调遣。}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看得有些心痒痒。
自霍光以大将军独压朝堂后,武帝的三分制权就已经崩盘了。
后面的种种也无非是皇权旁落而造成的。
但如果能以这种方法治十三州……
刘病已突然了解了朱元璋的用心。
“一切是为子孙计啊……”
但这一套确实能避免三者互相勾结,在地方坐大。
他按下思绪,准备再看看。
免得像宋朝那般,看着挺好,实则处处陷阱。
……
【与三级制度结构对应的还有三级考试制度。】
【公元1370年,朱元璋正式建立科举制度,规定以八股文取士】
【专取《四书》、《五经》命题。】
【以《四书》命题的叫书义,以《五经》命题的叫经义】
【在行文时必须根据古人的思想和规定的几家注疏来阐释发挥,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
大唐。
“这未免显得死板了些。”
李承乾有些无法理解。
“科举本就是为国取才,这样限定几家说辞,岂不是要一家独大?”
李世民看着天幕,突然问道:
“高明,你说是贫民百姓读的书多,还是官宦子弟读的书多。”
李承乾自然明白是官宦子弟读的书多。
他知道阿耶不是凭白询问。
深想一下,恍然道:
“限制内容,将百姓与子弟的水平拉近!”
“在框架之内比拼谁的才智更高!”
李世民点点头。
“这朱元璋的本意依然是集权,但却给了许多人升迁的可能。”
“是好是坏……静观春秋吧。”
……
【考试分三级进行,未入学的童生先在州县级考试。】
【中试的称为秀才或生员,成为府、州、县学的诸生,取得进一步考试的资格。】
【省级考试叫乡试,三年举行一次,中式者称为举人。】
【乡试第二年进行,礼部主持会试,中式者再经过皇帝的殿试。】
【最后分三甲放榜,有进士身份。】
【明代科举制的完善彻底重塑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在汉代至魏晋,往往会产生许多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而官员名额大部分被这些家族垄断。】
【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已经在起作用,但社会上有经济优势的大家族还是可以长期存在。】
【当官靠家族和祖辈的官场习俗也没有完全扭转。】
【到了明朝时代,科举制已经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地方的人才输送到中央,只有科举一条路可以当官致富】
【所以地方上的大家族萎缩了,反而形成了另一个现象:富不过三代。】
【通过科举,明代彻底打碎了社会结构的结块现象,民间分散成一个个原子,互不隶属。】
【中央的权威不会受到任何挑战,形成了彻彻底底的集权模式。】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被说得激动难耐,恨不得立刻一步到位!
激动了半天后又发现,没什么用。
最起码现在是没用……
豪强世家什么的到好说,搞他们自己是专业的。
问题是搞完他们,以后用的人还是他们。
弄科举,就要办学校。
办学校,就要有教材。
有教材……拉着一车车的竹简上学吗?
“真是的,寿命长有屁用!”
“你给个造纸术多好!”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看了眼天幕,又看了眼大臣。
大臣们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眼皇帝。
然后刘宏就躺了。
搞不了,完全搞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