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
刘骜捂着胸口后退一步。
“大臣都见了?”
“蹬蹬!”
连退两步!
“要不你来看孩……”
“朕走了!”
不等赵合德话出完,刘骜扭身就走!
看孩子?开玩笑吧!
……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天上的一幕只有一个评价。
“高纬荒唐,却真爱冯后。”
“不似他,令人作呕。”
……
天幕上。
年老的帝王与玉冠男子对视一眼。
随后两人背道而驰。
帝王乘坐车辇,随着浩浩荡荡的仪仗南下成都。
男子骑着骏马,身后跟着两千兵马北上到灵武。
……
【六月十五日,太子李亨决定留在北方抵抗安禄山。李隆基则是继续南下。】
【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
【改年号为至德,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
天幕上,
本为一张表格的评绩突然分成左右两份。
左边的面板微微亮起,展现出前半生的功绩。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限定版】
【军事成绩:对内收复失地,对外开疆拓土。
掌控长城以北,重开丝绸之路。
盛唐三十余年不闻战事。
评价S级,得五分】
【制度建设:对内轻简官员、肃清吏治,对外改革军制、稳边拓土。
设置采访使,监督考核地方。检田括户,打击士绅豪强。
编定礼制、律法,开放文化、私学。
发展科学,重分历法。
评价S级,得五分】
【外交策略:亚洲各国尽皆臣服上贡“万国来朝”。亚洲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络绎于途。
评价S级,得五分】
【民生经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人口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零四百八十八人。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四方丰稔,百姓殷富。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评价S级,得五分】
【用人识人:起用姚崇、宋、张嘉贞、张说、李元、杜暹、韩休、张九龄为相。
使得朝政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得开元盛世。评价S级,得五分】
【后世影响:开元之盛,亘古未有!评价S级,得五分】
【总分:三十分】
……
{这面板,一点不胡说!谁看不迷糊啊!}
{你就看他前半生,确实可以称为千古一帝,他不仅是靠能力上位。}
{开元盛世的盛世还是农业社会唯一的一种盛世,即四海宾服,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学习文化,一个长安堪称国际大都市。这是其他盛世比不了的。}
{李隆基前期真是很开明,出席漕运开通仪式,百姓们高喊“三郎当殿坐”,李隆基不生气还很高兴。}
{梨园有乐人直呼李隆基小名并且吐槽李隆基太严格,李隆基也是一笑而过,前期和后期真的不太像同一个人。}
{他刚刚接手大唐的时候,大唐其实非常萎靡,在上层的权力争夺中政治和经济已经荒废差不多了,硬是李隆基重建起来的。}
{一个站在蝗灾前线生吃蝗虫的圣人,后期硬生生是把大唐给作死了。}
{唉,唐玄宗什么都好就是太能活了,如果将他的二十年阳寿平均分给唐太宗和唐高宗就好了。}
{李世民晚年不也开始昏了……}
{汉武帝倒是个例外,晚年昏庸过一段时间后清醒过来了。}
{唐太宗是死前清醒过来了。}
{唐玄宗啊……多好的皇帝啊,就是死的太晚了……}
……
啊啊啊啊!好烦啊!
李隆基!前后判若两人!
怎么判定啊!!!
第277章 亡国之君李隆基
大秦。
嬴政看着第二个满分的评绩,无动于衷。
开元之时的李隆基担得起。
但同样的……
天宝年间的李隆基,同样担得起。
“多好的皇帝啊……”
……
大汉。
刘邦摸着胡须,脸上颇带几分玩味的神色。
“天幕这么一排,更让人惋惜开元盛世了。”
吕雉淡淡回答道:
“难道不惋惜吗。”
刘邦闻言满不在意,伸了伸压麻了的腿,随即开口道:
“与其纠结过往,不如看看那个继了位的太子能否力缆狂澜。”
“弃国都而南亡。”
“这已经是亡国之君了。”
吕雉挑了下眉头,嗤笑一声。
“危言耸听。”
看着吕雉一脸你又唬我的表情,刘邦带着几分炫耀的口气洋洋洒洒的陈述道:
“你就看看南边那地理!”
“一条长江串起来的几个盆地和平原。”
“但不管是巴蜀之地、荆襄之地、赣江之地还是江东之地。”
“这几个地理分布都过于支离破碎,每一个都很难与北方抗衡,它们之间的联络又不容易,无法跟其他地方产生协同。”
“你再看北方的地理,异常简洁。”
刘邦双手一扬,表情夸张道:
“北方有着巨大的河北平原,河北平原西边又有着河东高地的保护,还附带着地理结构完整的关中之地!”
“一旦安禄山将河北、河东、关中同时占据,即便南方能够进行北伐,甚至能够再次拿下河北!”
“安禄山的军队依然可以通过河东高地打击河北地区,让他们无法久守。”
说罢,刘邦压制不住的吐槽一句。
“真搞不懂……怎么都喜欢往南边跑?”
……
大唐。
李世民斜倚着锦榻,一言不发的看着天幕。
刘邦能看懂的东西他同样看得懂,甚至更深。
一旦安禄山获得了河北和关中,很容易就能扫荡河北之地从而掌控整个北方。
到时,他就拥有了军事地理上的优势。
即便唐朝能够继续存在,也只能像蜀汉或者东晋一般,作为南方的一个小朝廷而活着。
很可能,皇帝再也回不到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