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于极盛的疆域不是凭白得来的。”
“百姓得不到利益,百姓不愿意打仗。”
“可仗还是要打。”
“如此,不以重利许之,还能如何去做呢?”
“诸位……”
魏征再次巡视一眼,一字一句道:
“可有何教我!”
……
大宋英宗时期
一身白衣,腰系红革。
赵曙背负双手看着天幕道:
“欧阳参政,将军三箭定天山的歌谣就这两句吗?”
一旁穿着官服的欧阳修拱手行礼道:
“陛下,这首歌谣并未见于薛仁贵碑,应是薛家后人所增。”
“其出处应是出自李益的《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曾担任过抵御北方胡人的节镇幕僚,而他的《从军北征》中有“天山雪后海风寒”句,他到过天山,也听过薛仁贵的事迹。”
“《出塞曲》闻世后,薛家人以诗句改之。”
……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咧嘴笑道:
“这唐军看来也不是什么王者之师啊?也不怎么讲仁义。”
朱棣嗤笑一声。
“仁义,仁义有什么用呢?”
“唐高宗时期府兵打仗没有收益,土地也不够分了。”
“不放纵府兵抢劫等于亏本帮国家打仗,这是那些大将对现实的妥协。”
“除了抢掠财物,唐军还贩卖人口。”
“西域和朝鲜半岛的婢女大量输入长安,那些大诗人都能去买几个。”
“在吐蕃抓走了数万人当做奴隶,仅仅八个月后就死的只剩下几千人。”
“吐蕃人的历史传说里,唐就是吃人的妖怪,他们还有抵御唐朝侵略的英雄人物志呢。”
“唐还曾一战抓走数万突厥奴隶,直接全卖到西域去,打完了甚至进账不少钱。”
“哼,仁义。”
一旁的朱高炽看着目瞪口呆的朱瞻基开口道:
“唐朝不是汉、晋、宋那样的中原儒家王朝。”“是继承胡人政权的军事贵族共治国。”
“唐朝的军队不是从京师发兵,而是世代驻军。”
“本意是发生叛乱也能就地镇压,后来变成派军队劫掠附属部落,逼他们造反然后平叛。”
“这也是后面安史之乱的部分原因。”
“这满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啊,不是那么容易治住的。”
“所以仁政的道理就在这。”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光是保留自己的力量,也是为了防止拥兵自重的可能。”
朱瞻基不由得双手抱头。
我还是个孩子!你让我理解这么复杂的事情!
……
换个角度看,大唐在那些国家眼里也是当时的世界警察啊。
果然,历史很有趣。
第257章 泰山封禅日月当空
天幕上。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前后绵延达数百里。
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列营置幕,弥亘原野。
各国元首、酋长、使节也各率部属随同出发。
穹庐帐幕、驼马牛羊充塞道路。
画面一转。
泰山山南。
高九尺,广五尺的封祀坛上,三个牌位并列。
正中者乃昊天上帝,左右配飨者是高祖、太宗皇帝。
司仪官高声朗读册文。
一身帝服冠冕,脸色苍白身形消瘦的李治在文武百官的敬仰中向天帝献上祭礼、洒下祭酒。
随后李治率文武百官攀登凛然巍峨的泰山。
泰山顶。
广五丈、高九尺、四出陛的登封坛静待着有缘人。
李治缓步登坛,再次祭拜上帝。
然后拿起一金一玉两件匮匣,两匮皆长一尺三寸,以金绳缠绕,又用金泥密封。
随后在祭坛中央的五色土中埋下金匮。
金匮内藏玉册,上面写着祭奠祖先的文字。
又埋下玉匮
玉匮内藏玉牒,写着祈求上苍的愿望。
最后以五色土埋藏,铺上石头砂土。
画面又转。
社首山上。
与登封坛规制相似,不同之处是正方形的降禅坛上,同样设有三个牌位。
正中是皇地神,左右配飨者是太穆皇后、文德皇后。
李治登坛献祭,其后武后亚献。
……
【公元666年正月初一,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是为唐朝皇帝首次封禅。】
【初五,李治在朝觐坛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君长的朝贺,当日下诏大赦天下,改元乾封。】
【宣布文武百官凡三品以上者赐爵一等,四品以下者晋级一阶。】
……
{在三皇五帝时期,封禅是很普遍的。}
{根据罗汨统计,宋朝时期泰山顶上大大小小共有一千多个封禅留下的坛的遗迹。}
{这些遗迹基本上都是秦汉以前的历代帝王留下的。}
{李世民还挺点背的,第一次是在贞观五年,赵王李孝恭趁新年之际率各州朝集使请求封禅,最终因魏征反对而停止。}
{第二次在贞观十五年,本已经正式下诏筹备,却因为李承乾、李泰之争和对薛延陀用兵而夭折。}
{第三次是贞观二十一年,赶上对高丽用兵不利,加之李世民病重,力不从心只能放弃。}
{最终这位千古一帝带着无缘泰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是吗?我怎么感觉点背的是泰山啊?}
{哈哈哈哈哈!跟洛水同等待遇的泰山!}
……
大秦。
嬴政目光闪烁。
封禅啊……呵,那天可真是好大的雨。
不过,皇帝的封禅居然被官员给拦住了?
还真不愧是你啊,李世民。
还好……寡人从不听劝。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背负双手望天。
封禅泰山,帝王的至高荣耀。
可惜不是李世民。
待了一辈子时机,最后却时不我待。
但也挺讽刺的。
不过,这小儿大赦天下和赐爵也就罢了,晋阶官位是什么意思?
当官不值钱?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不由回想起自己封禅的那天。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