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39节

  “老子今天打死你!”

  “大哥快跑!”

  “老爷子慢点!”

  “老爷子这下手太狠了。”

  “要不说他是大哥呢,还是他抗揍啊。”

  乾清宫内也是一片鸡飞狗跳。

  ……

  【而“户口减半”的事情背后也有其特殊的复杂性。】

  【其中,自然灾害是“户口减半”的原因之一。】

  【根据《汉书》各本纪、《五行志》、《食货志》《沟恤志》和其他有关的列传记载。】

  【汉武帝时期,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大约有三十起,水灾和旱灾频发,蝗虫大起持续多年。】

  【其中被黄河洪水肆虐的中原江淮地区最为严重。】

  【而旱灾频繁,蝗虫大盛,粮食自然就开始减产】

  【粮食减产,百姓吃不上饭,但朝堂依然是该征调征调,该加税加税,该打仗打仗。】

  【而这种天灾加人为的结果也导致百姓们的损失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而其中,人为的因素占比更大。】

  【汉武帝用兵频繁,这导致汉朝在长期时间里有相当数量的青壮年男子死亡,伤残和被俘虏。】

  【而不停发动的军事行动又对汉朝的后勤有很大的要求。】

  【根据精确具体的计算,即使是调度非常的理想。】

  【将战争范围的半径限制在600公里】

  【把连续行军和战斗行动的极限全部拉满,全部行动的时长不超过一个月】

  【这种条件下,如果派14万人的大军配上7万人的粮草辎重,也必须要有六十万人运送粮食。】

  【而这种规模的战争,与那些大战比起来也根本不算什么。】

  【还有大兴土木,大兴宫殿,四处巡游。】

  【于是数不清的牛马被汉武帝征调。】

  【耕田和运输的劳动力被调离了生产。】

  【而经过征兵、运粮、修建、生产力脱离等等一系列人为因素后。】

  【汉武帝时期的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了。】

  【人口减少后,此时的汉武帝还在继续自己的丰功伟业,将口赋从七岁提到了三岁。】

  【并且把税额从二十钱提到了二十三钱。】

  【从而导致了普通人家“生子辄杀”】

  【这些因素都非常猛,但还不至于让大汉“户口减半”,根据现代的考古统计,汉武帝时期的人口减少了约400万人口。】

  【400万人口就是大汉的一半户口,大汉还没这么脆弱。】

  【其主要因素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的“独特”户口统计方式】

  【汉武帝晚期,一方面汉朝的实际人口是在大量减少,而另一方面官员们统计的户口却越报越多。】

  【这一串的矛盾导致了一连串的恶劣影响。】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苏醒后,看到天幕上的信息长舒一口气。

  还好,400万人口虽然也不少了,但也比“真户口减半”强多了!

  但这孙子的一连串做法还是让他恨得牙痒痒的!

  这孙子!爷爷要好好教育教育!

  感谢泰一增加朕的寿命!

  朕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了!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见揉着屁股的刘彻,面带一丝不忍。

  朕是不是太过宠爱这孩子了?

  阿父早年带朕劳作,朕觉得十分辛苦,但阿父却说朕的辛苦相比与那些百姓来说是不值一提的。

  朕不想彻儿体会那种辛苦,却不想让他如此不知疾苦。

  “彻儿,从明天起,与朕去开垦荒田!”

  “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面沉如水,袖子里的拳头捏的紧紧的。

  一口牙恨不得咬碎了。

  一群硕鼠!害怕朕?是害怕百姓的农田喂不饱他们吧!

  跟那帮豪强斗了好几年的刘彻刹那间就明白了他们虚报的真正原因。

  自己的频繁用战让百姓们入不敷出,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会另谋出路。

  而这个时候,就是那些豪强与地方官员吞并良田的大好时机!

  一想到自己费心费力兴建的水利工程,灌溉了无数良田,而这些良田全进了狗肚子里去!

  刘彻只觉得面上一片害臊!

  呵呵,那帮豪强肯定在得意的蔑视朕吧?

  等卫青回来的…等卫青回来的!

  豪强:不是,这事还没发生呢!你讲讲理啊陛下!

  ……

  【汉武帝天生富贵,并没有像他父亲和祖父那样体会过民间疾苦,没有实际的实验体会,外加重用酷吏对臣子十分严苛。】

  【无数官员都不想这颗雷炸在自己手里,于是虚报越来越高。】

  【所以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了,人口实际上是减少的,但汉武帝不知道!】

  【他只知道“人口”是越来许多的。】

  【直到昭帝时期,汉朝重新核算人口,此时的人口除去黑户和流民后,是真实的户口。】

  【而真实的户口与武帝时期的“户口”一比较。】

  【自然是“户口减半”】

  ……

  {说的好像当时人有的选似的,天下户口减半,先掠之于民,民力枯竭又掠之于商,等天下中产之家都破产了,自己再搞官营经济,逼着老百姓高价买生产力工具和生活必需品。你猜猜这都是谁干的事!}

  {汉武帝能四处开边是因为文景之治给他留下了一个好底子,一个人想不惜一切代价把几代人的事情都做了,结果代价都死的差不多了。后来呢?后来天下还是老刘家的天下,老百姓受得这一茬罪都不知道图啥。}

  {考古证据其实可以打脸这些史书上的所谓黑料,居延汉简中出土的竹简记载了不少士卒的名字,“x忠”出现频率非常高,叫“延年”、“延寿”、“千秋”的人非常多,如同“国庆”、“建军”、“建业”、“解放”一般,足见那个时代的老百姓对西汉政府的认可。}

  {所谓千古一帝,有的时候就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啊,你要是现在还来一遍汉武帝时期的民生,那我指定骂你脑子有病但或许一千年后后辈会怪你当年咋不吃点苦,留点福给我呢?后人乘凉还骂着前人干嘛不多留点遗产,但又不想受累去给后人栽树,人之常情罢了(吃瓜)}

  你要说汉武帝是秦始皇的复刻也对,但他相比秦始皇而言更有政治头脑。

  查资料好累,我一发Q阅平台的书干嘛要按照起点平台的方式写?

  我要摆烂!

第32章 巫蛊之祸(四千五百字)

  天幕继续播放着,

  【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基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刘彻朝堂上的官员也倒了大霉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丞相。】

  在一众皇帝与大臣不明所以的表情中,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画面,

  一个奇怪的黑框里摆着几个格子,

  格子上写有不同的官职名字。

  而每当有三个丞相的格子横列在一起时,

  这三个写着丞相的格子就消失了!

  【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很大,因为丞相统领百官,皇帝的意思从宫里传出来后,必须经由丞相同意,然后才能下达九卿执行。所以有时皇帝的命令丞相可以直接反驳回去。】

  【承接秦朝的制度,皇室与外朝是直接对接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

  【有时皇帝知道的只是外朝想让你知道的。】

  【而到了汉武帝这里,事情改变了。】

  【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上位之初,刘彻就设立了一种官职,御史中丞,专管皇宫内的事情。】

  【将丞相与九卿职责内关于皇室的部分都剥离了出来,从而导致丞相对皇权的制衡没有了。】

  【所以汉武时期官职里带“中”字的,都是刘彻的自己人,官职也许不大,但权力很大。】

  【而在中朝分离了丞相很大的一部分职责后,汉武帝又设立一个大司马的官职,直接跳过丞相对九卿下达命令。】

  【原本正常情况下,皇帝下令,丞相决策,九卿执行。在这个环节中,丞相是有决策权的,也可以制约皇权。】

  【但大司马的诞生,直接让皇帝略过了中间决策的部分,丞相的决策能力被废,制衡能力被夺,然后成了一个无用的摆设。】

  【这也是汉武帝能连连发动战争却无人能阻拦的原因。】

  【少府财库在中朝手里,朝堂决策在大司马手里。】

  【两边都是他的人,朝堂内外是他真真正正的一言堂!】

  【在当皇帝这方面的天赋上,刘彻的天分是前无古人的。】

  【而他的这一套制度也直接延续了两千年!】

  ……

  大秦咸阳宫

首节上一节39/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