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朝:召唤无敌,从质子开始 第48节

第88章 战争进行时

  大宗师丹已经服用,突破大宗师境的过程,没有丝毫的阻碍。

  在荒蛮大陆,大宗师境已经是足以成为人上人了,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大宗师境都是顶尖高手了,在天人境不出的时代,大宗师境就是各大势力的顶梁柱,那些小国最强战力也不过就是大宗师境而已。

  嬴荼觉得自己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达到这一步,还是值得骄傲一下的。

  阵法传承卡在身,更是让嬴荼的实力直线提升。

  顶尖阵法传承卡,就是代表着天人境层次,所能达到的极限,毫不客气的说,此时嬴荼的阵法造诣,甚至还在柳倾城之上,这就是系统伟力。

  看着眼前的王宫,作为大秦的核心要地,王宫也是有着阵法守护的,只不过轻易不开,除非是敌人打到家门口才会使用,至今为止,大秦的守宫阵法还没有开启过呢,嬴荼之前,更是连王宫内的阵法痕迹都看不出来。

  如今却是一眼明了,而且觉得王宫的阵法,虽然也在天人境水平,但要是嬴荼来破,恐怕也就是挥挥手的事情,实在是稀松平常的很,这般阵法,怎么能够配得上大秦呢,直接便是让魏忠贤从国库调取东西,准备来一波加强。

  楼兰关下。

  金王终于是将另外三十万兵马调集了过来。

  苏烈看着城下的三十万大军,当即便是露出了微笑。

  金国满打满算也就是不到百万大军而已,如今这里就聚集了六十万,金国内部所留也就是不到四十万而已,大秦真要是动手,可没有什么难度,金王这是笃定了大秦不敢和金国主动动手啊,如此小视嬴荼,也活该他倒霉,活该金国灭国啊。

  汇集六十万大军,金王这次终于是信心满满了,他觉得这次自己出手,应该是足以将楼兰国拿下了。

  “攻城!”

  一声令下,六十万大军,向着楼兰关一拥而上。

  轰!

  战场上的轰鸣声,喊杀声,此起彼伏,这一次战争的惨烈程度,要远远的比上一次更加的残酷。

  金军的精锐程度,到底不是这些普通小国可以比的,更何况,调集大军的时间里,金王更是打造了不少的攻城器械,这次可以说是准备万全,一日攻城,金军有数次都是登上了城头,局势危险的很,也幸亏是有苏烈指挥,不然的话,以这些小国兵马的程度,还真是抵挡不住。

  即使是如此,伤亡也是不小。

  五十万兵马,仅仅是一日时间,便是损失数万,甚至于比攻城的金军都要多一些。

  很不可思议吧,这就是金军的厉害,其他的或许不愿意承认,但是金军的精锐程度,整个大陆都是不得不承认的,论及悍勇好战,整个大陆上,或许也只有秦军可以和金军相比。

  一连半月攻打楼兰关,金军损失十数万,楼兰关内损失近二十万。

  这就是真正的战争,恐怖的战争气息,笼罩在楼兰关上,苏烈看着此时的楼兰关兵马,也是不由得一叹。

  终究算不得什么精锐,经历了连番战争,这些士卒竟然不仅是没有磨练出来,反而是越来越怕死,这么下去,怕是要先行崩溃了,不能再守城了啊,金军之中,也有高人,这是想要以高压,击溃楼兰关的心理防线啊。

  这半月来,金军的进攻越来越疯狂,不计损耗的进攻,为的就是如此。

  攻城之战,上者攻心、中者伐谋,下者攻城。

  金军这是以战取心啊。

  金军能够撑得起,损耗的起,楼兰关可不行,因为这五十万大军是十四国的家底,有些家底都要被打完了,他们岂能愿意,此时这些国王,已经是开始闹意见,也幸亏是有苏秦这个天人压着,不然的话,怕是连半个月都撑不住。

  也差不多了啊!

  苏烈看着下方的金军大营,半月来,都是坚守不出,今日或许要做些什么了。

  金军大营。

  “风寅,你说明日攻城,这楼兰关,会不会被我们一举攻破?”

  金王看着眼前的军师,有些兴奋,今日白日里楼兰关的表现,金王都是看在眼里,金王领兵作战无数,自然是能够知道今日楼兰关的表现代表着什么,这是真如风寅所说的那样,心理防线要被击溃了啊。

  风寅是金国的智者,被金王命为参军随军谋划,这段时间,许多智计都是出于其手。

  听到金王的话,风寅也是笑了笑。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明日破了楼兰关,楼兰国唾手可得,十四国兵马被我们毕于一役,后面也不会有什么抵抗之力,更何况,十四国国王都在楼兰官内,明日只要是将他们全部拿下,我们平定十四国,易如反掌。”

  金王闻言更是开心,半个月时间,损失十数万兵马,金王也是火大的很,但是想到攻破楼兰关的收获,金王便是不在乎了,这些损失,要是能够换取金国称霸整个西部的机会,就很值得。

  “不过。”

  风寅的话,引起了金王的注意。

  “不过什么?”

  风寅有些担心的看向金王,“大王,臣观楼兰关这半月守城有度,其中怕是有高人的,其应该也能看出楼兰关撑不了多久了,或会兵行险招。”

  兵行险招!

  “你的意思是?”

  “臣恐其会夜袭我金国大营。”

  “夜袭大营?”

  金王顿时笑了起来,“就凭这些杂兵?木头就是木头,再怎么样,都成不了金子,守城或许还能挡我们几日,他们要是敢出城,顷刻之间就会被我们踏灭,他们岂敢出城?”

  金王根本不觉得楼兰关内的兵马, 敢出城和金军碰撞。

  “可是?”

  风寅还是有些担心,金王当即摆了摆手,“好了,你也说得有理,这样吧,晚上休息的时候,孤会命一部兵马巡逻,这样总该放心了吧。”

  风寅看金王如此模样,也就点了点头,心中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也觉得楼兰关应该不敢如此大胆才对。

  有一部兵马,应该是足矣了。

  

第89章 出使赵国

  赵国。

  范雎此时已经是进入了赵国,得到了赵国礼部的安置。

  秦国使臣的身份,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会得到礼遇的,因为大国使臣不可辱, 使臣是一个国家与外国沟通的桥梁,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会在礼数上为难使臣,因为一旦使臣的待遇都得不到保障了,那么各国之间沟通的唯一途径,或许就只剩下了战争。

  今日是秦国使臣出现在赵国,明日可能就是赵国使臣出现在秦国,这是一个所有国家都明白的道理。

  朝堂上。

  第二日,赵王终于接待了范雎。

  如今的赵王,和秦王的正值壮年不同,已经是垂垂老矣,谁都知道,赵国这一两年内,肯定是王位更替的,赵王已经是坚持了不了多久了,如今的赵国,国力可以说是在鼎盛时期,外拒外族入侵,内稳朝堂乱政。

  在赵王上位之前,赵国可以说是一团乱麻,是经过赵王几十年的努力,才是将赵国情况稳定,并将其发展的越来越强盛。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将赵王的心神耗竭,身体掏空,如今其身体情况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全靠药石为续了。

  文武二道虽然是可以延续一些寿命,但也不是谁都适合修炼的,尤其是赵王,天赋本就一般,更何况将大部分时间,都已经是贡献给了赵国,垂垂老矣,无力挽天。

  “秦国使臣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啊?”

  赵王的声音很轻,似乎是有气无力的样子,看着赵王还犹自强大精神,范雎心中也是一叹,英雄迟暮,莫过于此。

  拱了拱手,“王上,范雎此来,是为结秦赵之好。”

  赵王其实也明白范雎的来意,如今秦国的处境谁都知道。

  秦金一战,秦国虽然是收回了三府之地,还有天武关,但也只是得了一个包袱而已,结果却是因此死了秦国最杰出的太子嬴钟,秦国的中兴之王也是因此重伤闭关,以至于质子回国继位太子监国理政,而嬴氏在此时刻,竟然还将姜王后给幽禁了,惹恼了齐国。

  没错,在赵王看来,嬴荼扳倒姜王后的一切,都是嬴氏宗族的手笔。

  毕竟赵王已经是着人调查过嬴荼了,其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做到这些事情的,只能是嬴氏宗族的手笔。

  如今的秦国,在大陆上看来,就是最内外交困的时候,前有金国虎视眈眈,后有齐国已经开始行动。

  魏国和韩国,已经是初步和齐国达成了协议,怕是要不了多久,三国大军就会聚集,开始对秦国用兵。

  此时齐国使臣怕也是在来的路上了。

  秦国此时来和赵国修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哦,秦赵一直交好,使臣何出此言?”

  范雎点了点头,“王上,正因为秦赵一直交好,此次雎才是前来赵国,我家殿下刚刚监国,国家可谓是内外交困,金国还在虎视眈眈,齐国又是亡我大秦之心不死,所以雎此来是想请王上出兵,助我大秦一起应对齐国兵马的。”

  朝中群臣顿时开始讨论起来,范雎竟然是打得这个主意,还真是敢顺竿子往上爬啊,秦赵关系一直一般,说好也就是客套话而已,范雎就真的以为是好了吗,还要赵国帮忙?

  赵王看了一眼范雎,也是对范雎的脸皮有了了解。

  以齐国的威势,此时赵国和齐国对上,一点好处都没有,赵国不和齐国联合起来,将秦国灭了,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怎么还会帮秦国对付齐国,简直是妄想了。

  “范先生,我赵国和齐国同样修好,若是从中说和,或许能够帮上一些忙,但是出兵之事,却是万万不可。”

  说和!齐国是听劝的吗?其可不会因为赵国的说和而罢兵。

  其实站在赵国的位置上,和齐国联合,瓜分秦国,是更好的路,但是齐国若真的灭了秦国,齐国必然更加强盛,对于赵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齐国虽然是位居东部,与秦国之间,相隔魏国和韩国,但是从之前齐国支持姜王后的手段来看,就能知道,齐国是想要遥控秦国的。

  齐国不可能忙活了大半天,将地盘却是都给赵国和韩国。

  真要是将秦国灭了,怕是齐国就要考虑,将这条线打通,开始谋划着吞魏并韩,灭赵了。

  赵王如今已经是晚年了,他更是求稳,只想让赵国平稳的过渡,相比于灭秦,或者是陷入与大秦的征战之中,他更想大陆保持如今的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赵王更倾向于静观其变,或者说是坐山观虎斗。

  若是真的有机会,他也不介意在晚年的时候,让赵国增加一国之地,但绝对不是作为挑起战争的那个角色,或者是成为齐国手中的戈矛。

  范雎当即便是看出了赵王的心思,其实这也是范雎要的。

  无须赵王出兵帮秦国,只要是赵王不出兵帮齐国就好了。

  范雎接下来就开始了各种忽悠,总之就是要让赵王出兵,到最后赵王都有些不耐烦了,赶忙叫停,言说最多就是定下两不相犯的盟约,出兵是绝对不可能的,赵王生怕自己这最后的一点生命力,都被范雎给磨完了。

  范雎闻言做痛苦状,不过,求上者得其中,他这次来的目的已经是达成了,自然是见好就收。

  直接签订了盟约,开始往下一家走。

  只不过,他上朝的时候,注意到位列朝堂的,竟然有两位王子,一位就是此时的赵国太子赵无极,另一个就是赵王最喜欢的小儿子赵无范了。

  莫非都这个时候了,赵王还没有彻底的坚定下一任赵王的人选?

  脑海中闪过赵无极和赵无范的资料,赵无极是可以与燕太子姬澹相提并论的存在,有雄心,有野心,武道资质不俗,如今还不到三十,已经是入了大宗师境,神通兵略,已经是在军中磨练过了,只是有些崇武轻文,好像不怎么得赵国文官的喜欢。

  然后就是赵无范了,这位是赵王的小儿子,深得赵王喜欢,虽然是文不成武不就,似乎对于赵无极没有什么威胁力,但是谁又说的清楚呢,说不定可以利用一下也说不定。

  

第90章 雷霆雨露

  而在范雎离开的第二日,齐国的使臣也是来到了赵国。

  赵王对待齐国使臣的话术,还是那一套,两不相帮,既不会帮助齐国进攻秦国,也不会帮助秦国抵御齐国。

  齐国使臣其实在来前也有准备,就和秦国一样,齐国要的并不是赵国来出兵帮忙,而是其按兵不动。

  毕竟在齐王看来,区区秦国,怎么可能是齐国、魏国和韩国联手的对手。

  只要是赵国不来捣乱,齐国拿下秦国,易如反掌,至于秦国的地盘,齐国也不会分给韩国和魏国多少,大部分还是要扶持姜王后,掌管秦国,来为齐国输血的,只不过,到时候秦国朝堂就会充斥齐国臣子,而非如今这副模样了。

  齐国共出五十万大军,经魏国、韩国,大军数量更是直接增加到了百万。

  魏国出兵三十万、韩国出兵二十万。

  三家已经是商量好了,拿下秦国之后,齐国占大头,得六府之地,魏国占两府之地,韩国占一府之地。

  如此分配,看起来可是好不公平,但是魏国和韩国还真就答应下来了。

首节上一节48/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