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98节

  太史慈是稍微惊诧了一瞬间,他以为魏延是想说大军行军速度太快,士卒疲敝不堪。

  未曾想,他居然是尤嫌行军速度不够。

  所以太史慈问道:“君等言下之意是?”

  魏延立即说道:“赵军未作防备,乡邑之间残破饥馑,可见其亦未必得人心。纵使有百姓见到我等大军,也未必知道我等是江东军队,会星夜往城邑中告急。因而我等当兼道倍进,明日务必抵达东平舒,然后一鼓而克。否则后日我等将疲惫至极,恐无敌自散也。”

  太史慈转头看向其他人,问道:“君等意向如何?”

  程咨虽然最年轻,但他跟随孙策得时间最久,毕竟是老将程普之子,他也是宋军嫡系,因而第一个赞成说道:“宋公军纪严明,我等虽身处敌境,但绝不允许劫掠百姓,因而要补充粮草,当以破城为主。某愿率所部铁骑为先锋,夜破敌城!”

  太史慈抚掌盛赞道:“善!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就按君之所言,汝部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全力向东平舒进军!”

  得到几位将校的一致认可,次日天刚拂晓,军中就击鼓聚兵,大饷士卒,然后只留下了几块肉脯,抛弃了一切多余的粮草,全军轻装疾行!

  如今江东军队虽然已经开始改变为一日三餐,但天下一日两食还是主流习俗。

  士兵们也对此没有太多的怨言,当即全力进军。

  这也算是破釜沉舟了,只留下随身得肉脯,为晚上最后一顿得口粮,不打下东平舒,全军将陷入绝境。

  全军兼道倍进,意思就是士卒们已经没了整齐的行列,像野外

  拉练一样,只需要全力向目标奔袭即可。

  此次行军得道路非常清晰,沿河而进,在沱水与漳水得交界处,会有铁骑为后续士卒指导前进的方向。

  大军从拂晓奔行,直到黄昏日暮,终于抵达了东平舒境内,但是距离东平舒城邑,仍有数十里的距离。

  魏延于是袒臂露膊,劝率士卒,壮气弥烈,汇聚了数百名士卒在深夜抵达东平舒城下。

  先锋皆言:“将士疲敝,贼未可击也。”

  魏延怒斥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

  于是他不等士卒休寝,亲自先登陷阵,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遂卒破城池!

  大军明火执仗,冲入了城中。

  喧嚣的喊杀声和四处燃起的大火,瞬间使得城中惊骇不已。

  东平舒县令被魏延所部从县衙的地窖中抓了出来,等他被压到身披重甲,戎装赤红的魏延面前时,眼睛瞬间瞪大的如铜铃。

  “宋……宋……宋军!”

  喊杀声刚开始,他以为是发生了民变!

  当今豪强之间,部曲宾客动辄千余人乃至五千余人。

  驱逐长吏,擅杀官员,并非罕见之事。

  但一般不会占据城邑,他以为躲在地窖中,等乱兵退去即可。

  可当看见沿途大量士兵身上明晃晃的甲胄时,他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妥,此刻火把环绕之下,敌军精良的红袍玄甲,明光耀眼,他彻底的震惊了!

  这么精锐的军队,绝对不可能是乱民!

  而最符合这气质的,无疑就是宋军!

  毕竟他们朱旗绛天、甲光耀日的形象,天下皆知。

  魏延没心情去问他的名字,一把抓起他的衣襟,问了两个最关心的问题:“城中有多少粮草!河间可有守军?”

  魏延的面容狰狞,脸上还有杀人之后喷溅的鲜血,可谓是杀气凛然。

  一位从未经历过战阵的县令,当即吓得腿脚发软,尤其是被对方居高临下的这样俯视着。

  他大脑几乎一片空白,本能的答道:“城中尤有葚干、麦麸等五百余石,河间并无守军,守军皆在易县。”

  他话音刚落,周围立即传来了一阵将士们兴奋的欢呼。

  这是再好不过的形势了,意味着本路军建功立业已成必然。

  而魏延也露出了狂喜,五百石粮食,虽然难吃一点,可绝对足够五千将士用度三天了,甚至足够喂饱战马,现在大军开始征集粮草,明日大军出发,沿路进军,一片坦途,河间可即时而下也!

  赵室提防了南方的宋军,又提防了北面幽州可能存在的叛逆,所以导致中间腹地极为空虚!

  这实在是怨不得赵室文武的部署有任何差错。

  易县也是河间所属,把数百郡兵屯聚在易县,可以防止北方的乱军南下,是最合理的部署。

  纵然南方战局有变,从易县把部队抽调回治所也来得及。

  可他们实在是没想到,一南一北的战线都还稳固之时,宋军先直插他们腹地而至了。

  魏延立即对部下说道:“选一名骑士,携三马,带足粮草,立即星夜前往登陆之处,将消息告知都督和赵将军。”

  赵云那里攻势有何难除,他魏延后续就管不着了。

  他只管攻下河间!

  拿下这么大、这么富庶的一个河北大郡,已经足以首传捷报了!

请假条_328

  本章由于字数太少,暂不显示。如果你觉得本章比较重要,可以选择左下方报错章节,系统将在十秒内自动处理。或者跳过本章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16章 渤海失守

  赵军与宋军相比,有一个实在是无法抹消的差距。

  那就是双方在良将方面的差距太大了,自古以来,一位骁将、一位将才在一场战役中发挥出色,忠壮奋勇,就足以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和走向。

  而在宋军当中,如太史慈、魏延、文聘这种大将之才,不胜枚举!

  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奋勇无前,谋略得当,就会使得战局向宋军一方倾倒。

  像丁奉这种能够兼道倍进、雪中奋短兵的将才,宋军中可能有上百人!

  魏延、文聘的果断进军,使得河间之战,宋军大为出彩,数日之间便一举夺下了河间国这个天下最富盛名的郡国之一!

  在大汉,百姓可能没听过山阳郡、没听过广汉郡,但河间国的盛名,一定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河间出现大量宋军的消息,与渤海失守几乎是同时送到了袁绍案前!

  袁绍接到军情,几乎一头昏死过去!

  他愤怒的拍案而起:“渤海有三万守军!三万!怎么可能一战而败!”

  建元宫内,所有赵氏的臣子皆战战兢兢,无人敢应。

  袁绍向来以气度出众而闻名,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袁绍如此大发雷霆,以至于所有人都惶惶失度,宫女、宦官们都匍匐在地,战战兢兢。

  眼前这一刻的沉默,简直震耳欲聋!袁绍只感觉所有人都在嘲笑他。

  嘲笑他的不自量力,嘲笑他的妄自称帝!

  他想过跟孙策的决战可能会比较艰难,双方势必会互有胜负。

  可他完全没想过,刚一开战,自己就在腹地冀州连丢两个大郡!

  这就像两个无情的耳光扇在了他的脸上。

  这可是冀州啊!

  他称帝的绝对腹心,底气之所在,是河北的绝对支撑。

  结果就在他的腹心之地,而且是有三万大军把守的重地,居然数日之间连丢两郡!

  这是堪比关羽丢荆州的重大挫败!

  关羽在没同曹魏开战的情况下,被吕蒙从手里旬月之间夺走了长沙、零陵、桂阳等郡,使得天下局势失衡,也不过如此了。

  只不过,这一战参与指挥的是周瑜、陆逊等更多的名将,而袁军将领更是远不及关羽。

  袁绍愤怒的大吼:“让太尉沮授来见朕!朕要知道,他是怎么布防的,才会使宋军数日之间而夺走河北两郡!”

  很快太尉沮授就抵达了袁绍的寝宫,此时宫殿内已经是阴云密布,大量河北将校云集。

  建元宫的布局有些参考了孙策的昭明宫,毕竟双方此前往来频繁,孙策宫中各部官署围绕在宫殿前殿的布局,让河北文武亦颇为赞赏。

  这显然是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所以在建元宫内,太尉府属也是在袁绍周边办公。

  太尉本来在大汉就没什么实权,到了如今被袁绍这样放在眼皮底下,更是非常接近后世的枢密院和军机处了。

  所

  以沮授抵达的时间很快,更让他无奈的是,他本就没实权,还要承担袁绍的怒火。

  他刚一进入宫殿,袁绍就愤怒的斥责道:“沮公来解释一下,为何渤海重地,数日之间便已失守?沮公不知如今正逢乱世?怎么会如此疏忽防备!渤海可是有三万守军。”

  沮授平复了一下心情,冷静的回道:“陛下此事不应该问臣。”

  袁绍更加的愤怒,呵斥道:“不质问汝这位太尉,孤复当去问询何人!”

  “宗正袁叙。”

  袁绍的一腔怒火,瞬间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终于想起来了,渤海太守正是袁叙举荐的袁家宗室袁忠。

  后世总是误会袁绍能够成为汉末霸主是因为他五世公辅的出身,以及董卓之乱袁家阖门而灭的惨剧,以为袁氏只剩下了袁绍、袁术两人。

  事实上,想一想就知道袁氏这种大族,宗族、门客遍布天下,子孙后代世仕州郡,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在京城,而且被董卓所杀掉?

  袁家在外的至少有八十六人,而且这八十六人都是史书在籍的名人。

  袁叙正是袁绍的堂兄,司空袁逢的儿子。

  当然,名义上他俩是堂兄弟,事实上他俩是亲兄弟。因为袁逢正是袁绍的亲生父亲,只是后来袁成无后,所以袁绍被过继给了袁成。

  而袁叙正是有这层关系,又曾劝进袁绍,所以被袁绍任命为了九卿之一的宗正,负责管理袁氏宗亲。

  袁叙当初劝进,说:“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徵,当在尊兄。南兄(袁术)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袁绍)长,以位则北兄重。”

  这句话说的袁绍心花怒放,所以袁叙颇受袁绍的信任。

  当初选任渤海太守时,沮授曾经力劝,袁忠年轻气盛,不可孚重任,但皆被袁叙以其意气风发,颇有乃祖遗风所反驳。

  有乃祖遗风,这在赵室是一句极有分量的夸赞之言。

  是说其有王佐之才,类似于在汉室说其人有张良、陈平之才。

  毕竟袁氏五世公卿,若真有其先祖之才,那是能宰辅朝堂啊!一个区区太守自然不在话下。

  袁绍以为宰相必起于州郡,故而便无视了沮授之谏,纳袁叙之言,以袁忠为渤海太守!

  可结果一如公孙瓒以其弟守渤海一样,徒以亲戚见任,如何能担大业?

  袁绍怒火不得发,沮授接着说道:“且太尉府已经在渤海布置重兵三万,可谓万无一失。我刚看过战报,袁忠中了敌军诱敌之计,未考章武县令之言,便轻信章武只是出现民变,引大军前去平叛,结果被敌将陆逊所伏击,兵败被俘,使南皮倾覆。”

  沮授说的也很考究,布置了重兵三万,其实只是个推辞,南皮的的确确是有三万军队。

  可那都是些什么部队?

  是袁军挑选精锐时淘汰下来的老弱之卒,说他们是屯卒

  都有些夸张他们的战力了,他们比之大宋的厢军、大明的备倭军强不到哪里去。

  平时都是给公卿、贵族们种地,恢复河北生产的。

首节上一节298/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