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62节

  东莱郡这个位置可是太重要了,基本上这一个郡就涵盖了后世的烟台、青岛、威海三个市。

  可以说这就是北方相当于吴县所代表的苏州、无锡、常州等精华腹地。

  春秋霸业里面,吴国、齐国都依托着这些精华之地,成就了霸业。

  而关键在于,这里北面可就联通着渤海湾,这可是极大的便利于联通幽州。

  甚至东莱境内最大的势力,就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军队。

  自汉末离乱,公孙度野心勃勃,乃攻略东莱,设置了营州刺史。

  他公孙度甚至能派军队过来攻城略地,以江东的造船业,从东莱这里浮海去幽州贸易自然是不在话下。

  这里跨海贸易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海上有一长串的珍珠一样的岛屿,舰队遭遇风浪,随时可以找一个海岛避风。

  有了东莱、北海这一带,孙策就可以搞一个汉末版的海上之盟。

  可以从幽州市买回大量的战马、牛羊。

  海上丝绸之路将更加便捷。

  战马在船上待的时间也就三四天,每次市马贸易的折损将减少九成!从折损数百匹瞬间至十余匹甚至数匹。

  所以闻孙策之言,张昭微微颔首,说道:“打下东莱,的确将壮我声势。既能安我后方,又能增我士马,新增数千铁骑。”

  不要看每次新增的部队不起眼,今天打下徐州增加了千余步骑,明天打下了交州,募劲勇千余,后天再打下青州,得铁骑数千。

  这样一笔笔增加下来,江东军队怕是在北伐能直接拿出来接近七万人的部队。

  这可是募兵制下的职业武夫,精锐战卒,要知道宋朝开国之时,那支强悍的禁军才二十万人。

  高梁河之战,驴车皇帝赵光义雄心壮志,欲横扫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才带了十几万人。

  不是孙策轻视曹操,他是真不觉得曹操能有多大概率在跟袁绍决战的情况下,还挡住江东三路北伐的精兵强将。

  如今江东亦是蒸蒸日上,三军气吞强虏!可谓国家兵力雄盛,聊举偏师,便可驱驰数千里外。如此自负,自汉武盛世以来所未有啊!

  只是这强悍的兵锋,尚未展露在中原之前。

  不久之后,这支军队就将在北伐中,所向无前,一路披靡,震撼天下。

  在此之前,江东的大军都还处于休养生息当中。

  张昭问道:“将军,如今三军皆在秣马厉兵,准备北伐,没有偏师可用。将军欲如何取东莱?”

  能出动诸葛亮

  所部那三千余步骑,基本上是不影响北伐前提下的极致了。

  徐州总共才一万余驻军,要是再调集大量部队往东莱,怕是就要影响北伐的东路军形势了。

  一郡之地,如何能与北伐的半壁江山相比?

  这方面,孙策从容说道:“孤不打算再抽调精兵,而欲以一将取东莱!”

  张昭略一思考,便问道:“是太史子义?”

  孙策笑着点头,说道:“不错。正是太史子义,其当初便是东莱郡吏,曾因损毁刺史公章而知名当世,后又解北海之围,驱逐黄巾,恩义行于州郡。”

  “其引军回本郡,必得士吏用户,豪杰相助,举众万余,驱破柳毅不在话下。”

  柳毅,是公孙度麾下一名岌岌无名的小将。辽东苦寒之地,人才自然不能跟人杰地灵的中原相比。

  太史慈若引军击之,必能迅速破之。

  在太史慈眼中,这种割据将领,就跟普通的贼寇、酋帅没什么区别。

  只要太史慈能聚东莱民心,招合东莱境内的大族、义军,聚合数千之众,很轻易就能驱逐柳毅。

  而为了增加太史慈所部战力,孙策打算将黄忠所部解烦军也调到他麾下。

  黄忠所部解烦军,本就不属于此前部署的北伐右路军麾下,是孙策临时加给诸葛亮的。

  如今他率张飞、魏延守剧县,完全用不到解烦军这么精锐的部队。

  毕竟守城战事,一名青壮跟一名锐卒的差距不大,他有两千精兵,再召集数千青壮登城助战,就算臧霸把一万泰山军在剧县城下都死光了,也拿不下这座城池。

  而有黄忠所部精锐先登陷阵,担任太史慈麾下的锋锐之士,东莱郡的柳毅不足为道。

  如果柳毅有大将之才,提前集合部队,重兵守卫军事重镇,逆战迎击太史慈,东莱局势还未可速定。

  他要是反应迟钝,又不敢担弃土之责,把部队分散开,处处把守城邑。

  那太史慈就能效仿当初孙策入江东的局势,轻而易举将其处处击破,然后合围在一处。

  到时候公孙度在青州的大势已去,他连守城都未必能守,城中大族或者他部下将领,一定有人砍下他的脑袋,献城而降。

  但不论如何,太史慈率军千余进兵东莱,都不不会影响江东三路北伐的大计。

  张昭点了点头,说道:“子义义烈过人,又有勇有谋,乃我江东之大将,担此重任,正合其宜也。”

  孙策也对太史慈充满了信心,义烈过人,可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啊。

  这气质正适合聚集义军,历史上他跑丹阳深山里面,还能聚集起数千之众,跟孙策作战。

  如今他受孙策之命,重返故郡,必然能聚合大量东莱的义军和绿林。

  如果能把他任命为东莱太守,是最好的情况了。

  只可惜他是东莱人,按制不能治本郡。

  张昭说道:“子义乃是武官,莫若选一东莱太守辅之。以其名望,助我大军,平定东莱。”

  孙策想了想,说道:“那就举王叔治为东莱太守,助子义进军。”

  王叔治也就是青州名士王,他是北海营陵人,声名扬于州郡。

  曾经担任胶东令。胶东人公沙卢宗族强盛,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王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其威震胶州,百姓赞之。

  袁谭战败,北海被孙策所夺,这位享誉青州的名士就归到了孙策麾下。

  以其入东莱,将是太史慈的一大助力。

第278章 发兵北伐

  就在青州的纷纷扰扰之中,大汉又度过了离乱的一年,进入了建安六年。

  不管这些诸侯如何称王称霸,逐鹿中原,底层的百姓还是抓紧了时间抢种春耕。由于大乱初平,当初拥众并起的豪杰都已被扫平,关东强大的诸侯只剩下了三位。

  所以各地百姓相对还算安宁,不论休养生息的袁绍、屯田积谷的曹操还是全力发展的江东,境内农田荒废之情况大为减少。许多不务产业的平民,都被官府逼着前去垦殖辟田。

  中原的生机,正在徐徐恢复。

  如今的形势,倒是有些相似于战国之际了。小诸侯国被扫灭,大的诸侯都会全力发展,增强国力。所以战国两百年,人口不降反升。

  汉末以来,人口锐减的情况,正在被缓缓止住。

  如果情况能一直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大汉真的能像周王室一样,再续几百年。

  只是,春耕刚过,一道霹雳就传遍了整个天下。

  春寒料峭之际,孙策正带着部下文武,在建康城外,观察建康水利,一名绣衣卫小校就急匆匆的端着一份檄文抵达赵云面前。

  赵云看了一眼,立即送到孙策面前,说道:“将军,河北袁绍发布了讨曹檄文。”

  孙策眉头一挑,说道:“那就念给诸卿听听。”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卫将军曹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狡锋协,好乱乐祸。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身处公侯之位,面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天下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聘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江东蔡、汝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有何不灭者哉?”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建康,便勒见兵,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曹操首级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

  “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等赵云念完,孙策看着建康略显荒芜的农田,感慨道:“到底还是来了。也好,打完这一仗,天下铸剑为犁,才能发展民生,再建盛世!”

  这一战,已经比历史上晚了两年了,本来199年就该爆发的官渡之战,硬是被孙策拖到了201年。

  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河北能够

  务农逸民、休养生息,江东也在毗陵、阳羡完成了这一带的水利工程,这可是堪比郑国渠一般的百年基业,使吴郡鱼米之乡的范围从吴县、无锡两地扩张到了毗陵、阳羡一带,整个环太湖地区,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开垦出数百万亩水田。

  年产稻米数千万石,苏湖熟天下足,已然成为一个事实。这里一旦丰收,足够数百万人支用一年。基本上整个扬州、甚至整个淮南地区,都不惧水旱灾情了。

  这里两年所积蓄的府库物资,足够江东打一场十万士众级别的北伐。

  而民间百姓仓廪也会十分富庶,哪怕有一户之青壮被征募前往徭役运粮,其父母妻小在家中也会有足够的存粮支度一年。

  一年的时间!

  足够孙策打赢这场关乎天下大势的决战了。

  一旦击破曹操,那就是袁、孙两家,南北朝的局面了。

  那孙策只要熬到袁绍去世,他的几个继承人就会打的头破血流。

  可以说,孙策将因此而坐收天下!

  可要是袁绍被曹操击败了,那问题就很严重了。

  因为孙策的原故,曹操的嫡长子曹昂可没有在宛城战死,那他们曹家两代人,世代相继,孙策要一统天下的难度就非常大了。

  孙策记得曹昂应该跟自己的年纪相仿,曹丕现在才十四岁,根本无法对曹昂造成任何威胁。

  不过袁曹决战的情况,已经比孙策预期的好太多了。

  他慨叹道:“我等遣使邺城,还是顺利对袁绍有所影响啊!”

  袁绍这个人,果然还是听劝啊,甚至可以说是广开言路,谁向他提建议,他都会考虑考虑。

  现在已经是建安六年,跟孙策与他约期进军的时间相差不到三个月了。

  有这个结果,孙策已经十分满意。

  三个月的时间,在当今天下,就几乎可以看作是同时进兵了。

  毕竟历史上吴、蜀约定共同北伐,也或多或少都有几个月的差距。

  袁绍的部将颜良、文丑等人或许不及曹操,但袁绍本人亲自统军,曹操想要三个月击败他,那也几乎不可能!

  而袁绍只要托住曹操一两个月,等到江东北伐的时候,曹操甚至连挥师救援都来不及了。

  曹军很难在旬月之内,从黄河沿线转赴至淮河沿线。

  张昭说道:“可惜袁绍此人,不能尽纳良言。若其能休养生息三年,南北一并袭扰曹操。则可势胜也,我江东甚至有余力修一修这建康城外的水利。”

  这或许就叫志大才疏吧?

  可能长期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的,本就朱元璋一人而已。

  所以他才能从一乞丐,最终成为天下之主。

  孙策笑着说道:“能有如此形势,已然超过孤之预期,我等亦该着手,准备北伐了!”

  袁绍先行发起进攻,对联盟作战或许不是好事,但对江东而言,无疑是有极大利处的。

  河北

首节上一节262/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