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172节

  闻言,刘涣眼中期待的光芒直接被击溃,脸上充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

  整个柴桑城守军都翘首以盼!

  自己身负使命,带着所有人的期盼,前来商定援军之事,就等着将军亲提大军主力抵达柴桑,彻底击破贼军,终结战事。

  可是得到的消息却是援军暂时来不了,守军还要咬牙坚持?

  刘涣整个人都充满了希望破灭的灰败感,仿佛一身的精力和意气都被瞬间剥离,喃喃不可置信的问道:“不是说我们只要坚守到年初吗?年初之后就会有援军。我们已经坚守到中旬了,箭矢射光了数回,为何援军还不能抵达?”

  孙策叹息道:“丹阳平叛的坎坷,还在所有人预期之上。”

  主要是孙策也没想到,历史上被一笔带过的山越叛逆会这么难打,平叛战事两个多月依旧难以剿灭。

  尤其在丹阳南部的麻、保二屯,皆是当地豪强与宗贼、山越相勾结,于乡中设屯自保,割据自守。

  这些人平时就恃远守险,无视官府政令。如今更是每屯皆有万余人,割据一方。

  这是最难对付的势力,他们本身就是当地豪强,影响一方,又自产自足,完全是割据地方,堪称土司。

  要知道,大明为了击溃播州土司杨应龙,可是前后出动了三十多万大军。

  而这两个地方,距离丹阳北部

  数百里,丹阳郡府对其影响极小。徐晃兴师动众,亲自提军四千余猛攻这两处,若不能将其击破,一旦大军北归,其形势将会立即复兴。

  历史上江东也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最终打下这里。孙策、孙权两代,前后三次对这里用兵。

  第一次用兵,统兵的将领是孙策和太史慈,但战事并不顺利,值得称赞的也就是太史慈一箭射穿了城上士兵的手掌,围城的万名士兵无不称赞。但这一战,大军并没有打下麻、保二屯。

  第二战是孙权和凌统对此地用兵,孙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凌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凌统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但这一战击破了麻、保二屯未来得及深入追剿,山贼们战则蜂至,败则鸟窜,都逃入了深山当中。江东的大军主力一走,山贼们很快复聚。

  直到第三战,负责扫平天下的大都督周瑜,亲督丹阳太守孙瑜等讨麻、保二屯,调集江夏、丹阳两郡大军围攻,方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凯旋而归。

  但周瑜那是什么人?那是江东大都督,他从不负责平叛之事,只率领精锐部队对抗刘表和曹操。

  他被抽调回来,才总算解决了麻、保二屯。大概也相当于明廷动怒,开始了万历三大征,抽调三十万大军,进军把土司剿灭。

  徐晃的确是能征善战,统帅大军两个月间击破叛军数万,入深山登险阻,收山越宗贼数部,丹阳郡叛乱近乎被一扫而空。

  但他人力也是有穷时,论能力恐怕也是不如周瑜,只统帅了四千余大军,委实是难以速破麻、保二屯。

  孙策甚至从豫章抽调了四千军队,乘船快速抵达丹阳,前往南部助战,近万精锐武夫奋击,才击破了麻屯。

  但保屯仍旧有上万人,据险死守,未被攻破。

  而孙策这次也是狠了心,必须一举将丹阳境内依阻山险,不纳王租的地方豪强和山越宗贼彻底击溃!

  丹阳郡的重要性永远在豫章郡之上,豫章为壁垒,而丹阳才是腹心!尤其建康城起之后,这里就是东南首善之地。

  若京师附近都叛乱云起,山越、宗贼横行,地方豪强拒不纳税,武装割据,孙策又凭什么去威服天下,让其他地方势力的豪杰俯首,让世家大族纳税?

  况且当今英雄棋踌,豺狼窥望,山越宗贼是江东最大的隐患,他们依阻深地,江东腹心未平,必难以图远。

  这一战若能击破山越,使强者为兵,羸者补户,那丹阳郡腹心之地的重要性将更加突显。

  所以在感叹过后,孙策对刘涣郑重的说道:“卿且返回柴桑,请太史中郎再坚守半旬,孤调集主力彻底扫平心腹之患后,必挥师前往豫章。”

  不过孙策也没有无视柴桑的艰难,说道:“孤会下令陈武、孙宁统帅

  上千铁骑疾往柴桑救援,以安军心。”

  孙策不是不想救援豫章,他若是不管不顾,现在就能挥师西进,麻保二屯渠帅不过是一些豪强,无雄天下意。

  他们不过是趁乱崛起,劫掠地方。就算孙策将大军主力调走,他们也就最多攻打一下丹阳郡南部的郡县,绝对不敢北上攻击郡府甚至劫掠建康。

  但问题是,荆州水师未破,就算孙策亲提大军过去,也最多是击败荆州军,有水师掩护,他们最终还是能安然撤退。

  孙策在丹阳也是一直在整备水师,欲毕其功于一役。

  造船并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水师现在只有艨艟百艘,走舸数百。大型楼船在船厂还只搭建了龙骨,是在会稽找到三艘此前汉室遗存的楼船,且时间已经长达六七年,船体都开始发霉,工匠正在全力抢修,以绕过吴郡,开抵至丹阳。

  这天下的诸侯,如今这个时间都是在吃汉室的遗产。

  孙策也没例外,他也是正在极力整合江东各郡的财富,从而抗衡刘表。

  刘表整合的时间更久,所以能发挥的战力更强。江东有所不及,就只能指望将士咬牙奋励,前方坚城壁垒为后方争取更多的时间。

  没办法,只能继续苦一苦太史慈,坚持了两个之后再多坚持半个月左右。

  战场瞬息万变,谁也没办法在两个月之前就看清今后形势。这时候拼的就是双方将士谁更坚韧,能在计划冗余之外,奋战而获胜。

  但孙策相信,张巡能为大唐守睢阳近十个月,太史慈也一定能为自己多坚守一个月。

  就像孙策去年写信给太史慈所言,年前守不住柴桑,其过在他。年后未能支援,其过在己。

  年后自己确实未能及时赶至,他就算是丢了城池自己也不会怪他。可如今之事,当君臣共之。

  刘涣也很快就整理了心态,毕竟吴侯也并非对他们生死置之不理,而是派出了其最精锐的亲卫铁骑前来驰援。

  甚至吴侯之妹亲自领军,突入重围。

  他也算不负使命,顺利带回了援军。只要确认将军的主力援军不日便至,柴桑守军便必能奋死而战,坚守城池。

  刘涣正要离开,蒋钦忽然进入帐内,对孙策说道:“将军,吴县来人,张军师亲自抵达营外。”

  孙策眼神一亮,江东有两位姓张的中郎将,一位是抚军中郎将张昭,一位是军师中郎将张。

  但张昭总督政务,所以一般江东士吏皆直称其长史。

  而张以军师中郎将之职,总督军务,所以将士们向来称其为张军师或者张中郎。

  张来了,或许豫章、丹阳的战事就将落下胜利的篇章了!

  孙策大喜,对刘涣说道:“卿且稍后片刻,与孤一同见过军师,再定豫章局势。”

  孙策对张昭、张都极为敬重,立即对蒋钦说道:“召集营中将校,与孤一同去迎军师入营。可知军师为何而来?”

  蒋钦想了想,说道:“军师未说,不过我见军师附近有数位披覆精良玄甲,雄壮非凡的猛将,此前皆未见过。莫不是见前线战事吃紧,从后方调集骁将锐卒前来支援?”

  这是好事啊!孙策喜出望外,在此焦灼之季,一位良将能起的作用,或许尤胜千军!

第185章 赵云到访

  对张,孙策是极为敬重的。

  听闻他到来,孙策亲自率领文武出迎,见到张,孙策便大笑着张开双臂迎了上去,说道:“军师到来,我大军可谓是如虎添翼!有军师从军参谋,孤知此战胜券在握矣。”

  得君主如此信重,乃谋臣一生之幸也。

  张立即拱手见礼,说道:“拜见将军。闻将军已经从淮河南下,亲自都督征讨叛逆。我便尽快处理完吴郡、会稽等地军务,率人赶赴将军幕府,前来助战。”

  孙策北伐之前,将江东的防御军务都交付给了张,由他总督五郡的战事协调和后勤补给等。

  如今北伐战事皆已结束,孙策幕府移至建康一带,那张的军务事宜其实已经没剩下多少,毕竟吴郡相对承平,会稽、吴兴两地的军务送到丹阳和送到吴郡的距离也相差无几。

  所以要参赞军机,他来到丹阳比留在吴郡更合适。

  孙策笑着将他扶起来,说道:“如今局势,英雄棋踌,豺狼窥望,正需军师为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张闻言也从容一笑,说道:“我此来正是为将军定破敌之策,引荐破敌良将。”

  孙策转身,请张入营帐,说道:“我等且入营详谈。”

  进入营帐当中,张便为孙策引荐身后几名将领,说道:“我知将军心腹大患者荆州水师也,特向将军引荐豪杰薛州。”

  孙策看向张引荐之人,虽然披覆玄甲,但并未显得极其魁梧雄壮,相反皮肤粗糙黝黑,看起来十分精壮。

  孙策问道:“卿此前何以为业?”

  薛州立即双手重重抱拳,慷慨而谈:“某此前与中原百姓,避乱海外,聚众万余户,临海而居,闻将军有扶世济民之志,一统江淮,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故携民万余户,束手而归,请重回中原,安定故里。”

  孙策愣了一下,看向张,避乱海外是个什么意思?

  张笑着说道:“薛豪杰束手而归,未曾有任何要求,但我与长史皆以为,其携民万户而投将军,当享楼船都尉之封赏。”

  孙策蓦然反应过来,携民万户来投,却封楼船都尉一个军职。这个薛州所谓的避乱海外,就是在沿海当海寇啊!

  随即孙策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历史上投降广陵的那个大海贼吗?

  携民万户束手而归!

  这寥寥几个字,包含的内容可是太多了。

  万户啊,这就算是在大汉巅峰之时,也是一个大县的人口。

  在海外一个小岛上,肯定是不太好养活这么多人口。

  而且极有可能,他们的大部分人口就隐藏在陆地的沿海湾区里,所以孙策一朝统一江淮,他们就隐藏不下去了。

  这上万户人口,不论是被移到广陵还是移到吴郡,那都能极大的充实当地户籍和人口。

  如今地广人稀,就算按照最基础的,一夫

  携五口而治田百亩,这也能开垦上百万亩良田,产粮在三百万石。

  这都是江东的财富啊。

  而且这个薛州十分的识实务,束手而归,也就是没有提任何要求,仅恭顺的向官府表示投诚。

  这种安守本分之人,是任何诸侯都必然极其欣赏的。

  当今天下,豪杰并起,各拥众营私,若都能像薛州一样,那扫平乱世不知道要顺利多少倍。

  孙策自然是不介意其出身,英雄何必问出处?出身瓦岗寨的李一样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大唐的英国公。

  所以孙策笑着对薛州说道:“卿能顺天应时,携民而归,便无愧于豪杰之称。卿欲如何助我击破刘表?”

  薛州闻言,精神振奋,他最怕的就是吴侯像袁术、刘表等公卿子弟一样,蔑视豪杰,鄙夷他落草海贼的出身。

  没想到吴侯非但没有嫌弃,还认真的屈节待士,听取自己这粗鄙之人的浅薄之语。

  薛州激动到面色潮红,立即答道:“禀孙将军,我部在海上经营数年,此前还曾攻破一处汉室船宫,营内有大小船只数百艘,楼船亦有四艘。只要孙将军一声令下,某愿率所部水卒为将军效力。”

  孙策眉头微蹙,大汉四百年,广陵的确与长安、巴蜀、长沙、豫章、番禺等地并为天下造船之重心,有大量的船宫、匠人和水手。

  海贼侥幸在水军营地里面获得几艘楼船,这倒不是没可能。可他们三四百艘的大小船只,必然不能皆为大型战舰。

  况且以海贼的水平,就算有几百艘舰船,就能替自己击破刘表?

  孙策愿意折节待士,不意味着他愿意听人口出狂言!

  好在此时张开口,对孙策说道:“我知将军一直忧虑者,江东成势仅三年,水师更是创建不足一年,恐难以水上决战,击败刘表。然我以为当下,我等逆流伐上,水师本就处于下风,只靠水师之力,无论如何都难以击败荆州水师。故而水师当务求壮大声势,以骇敌军,然后乘势奋击,一举大破敌军。”

  趁势奋击?

  孙策若有所思。的确如张所言,要是水师决战,就算加上海贼这数百艘船只,江东水军有七艘楼船,百艘艨艟,以及近千艘先登、赤马、斗舰、走舸等小船,可是阵型不整,训练不精,哪怕一拥而上,也可能被军容齐整的荆州水师一举击败。

  但是若荆州水师已经混乱,这近千艘战舰趁势奋击,那绝对可以大破敌军,将这支孙策最棘手的水师彻底覆灭。

  “只是这势安在?水师欲趁何势而击之?”

  面对孙策询问,张从容自若,说道:“当今之势,舰船交锋,水师之战,皆受制于陆上。若刘、黄陆上大兵被破,一片披靡,则水寨、水师将不可避免出现混乱。”

  这得是一个多大的败绩,才能引起敌军这么大的混乱啊?

  张

  笑着取出一枚锦囊,说道:“我这里有一破敌之计,需要一员骁将突入重围,送给太史中郎。只要太史中郎依令而行,五天之后,必破刘、黄全军!”

  孙策讶异的看向张,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手段真的存在?

首节上一节172/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