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167节

  这种事,只要宣称出去就足够了。

  李家还宣称他们是老子后代呢。所以道教才能在李唐兴盛一时。

  反正这三位老夫子,孔子、老子、孙子都开创了一家之学问。

  如今孙子当道,那至少将来孙策建国之后,国家武德之昌盛、军事之先进,必然冠绝历代。

  毕竟孙子一旦成为孙氏先祖,那《孙子兵法》必然要成为国家选士必考的内容。

  到时候说不定《孙子兵法》还得避讳改名为《武皇遗书》。

  想到中原男子人人对《孙子兵法》烂熟于心,每个少年子弟,自幼便研习兵法,习文尚武,孙策就对国家未来充满了信心。

  什么强敌外患,什么儒以文乱国,都统统被扫落。

  或许新王朝会出现一个关陇军事贵族一样的军事贵族集团。

  到时候朝廷只要建都在经济最繁华的区域,保证朝廷税收稳定即可。

  因为只要有稳定的税收,能够组建一支强大的军团,任何强敌外患,在举国熟读军事兵法的强军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任何边疆的胡虏敌国,都不足为虑,朝廷的王师只要出动少量精锐,就能倚靠战力,将其一举荡为尘埃。

  或许帝国的灭国数量,还会超过李唐。

  孙策带着踌躇满志离开了东阳,他的大军主力都在淮阴一带。

  在东阳这里,只要留下从事是仪带着官吏清点物资即可。

  这不是一个能够迅速完成的事情,主要是江东在当地的士吏都相对较少。

  还是陈矫族人前去帮忙,才加快了进度。

  这位淮阴县令故乡就在东阳,如今已经顺利的上任淮阴。

  鲁肃也特意派了一千士卒前往东阳,既是为了运送物资,也是安抚俘虏。

  这批俘虏也将被送往淮阴,开辟运河。

  沟通江淮水系,是目前江东最重要的政务之一。

  在淮阴稍待了几日,待一切都有条不紊后,孙便率领铁骑疾速南下,进入广陵郡郡治。

  毕竟江东还有大量的叛乱,他必须关注处置,以免祸乱尘起,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

  但孙策刚到广陵郡次日,江东叛乱的情报还没有梳理完,行广陵太守事的吕范就追到了他营中。

  见礼之后,吕范来不及寒暄,便直入主题:“将军,刚来的急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您要先听哪个?”

  孙策豪爽大笑,说道:“以我性格,自然是先听好消息。”

  吕范没有任何拐弯抹角,干练的说道:“中郎将陈武已经率部收复下邳淮河以南的盱眙、高山、东城、淮陵四县。兵锋已抵近九江钟离一带。”

  孙策笑着说道:“陈武兵锋很凌厉啊。”

  吕范点头,说道:“更重要的在于,吴府君被围困之后,没有坚守死战,而是率部而降。”

  孙策笑了笑,没有多言。这其实是尽在他规划之中的事情。

  跟自己舅父吴景的联系其实早在田豫劝说之前,孙策就已经在进行了。

  毕竟当初刚军进广陵,水军都督周章就跟孙策提过,袁术任命了吴景为广陵太守。

  吴景也有意弃军而走,前来投奔孙策。

  只是孙策力劝他不要轻易莽撞,不能浪费这大好形势。

  田豫拜访孙策时,孙策正在看的书信正是吴景送来的。

  当时孙策便已定下主意,让吴景坚守而战,建立威望,然后在后方收拢士卒,防止溃兵处处分散,各自为战。

  而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江东大军围城,他无粮可用,无军心可守,率部出降,也算合情合理,对其声名无损。

  孙策想了想,说道:“我舅父向者在丹阳担任府君,宽仁得众,士民所思,便调任其为丹阳太守。然后划盱眙、高山、东城、淮陵、东阳、唐邑六县为临淮郡,迁丹阳太守徐琨为临淮太守。”

  临淮郡就是魏晋在这里新设的一个郡,这也是为什么鲁肃明明是下邳人,却被史书记载为临淮郡人。

  行政区划越多,管理越精密,往往就意味着人口越多,财富越庞大,统治越深入。

  就像会稽郡南部,以往这一片比中原三四个郡面积还要大,但只设置了一个县。汉室对当地的统治自然牢固不起来,当地遍布山越、宗贼。

  可贺齐在当地新辟六县之后,郡县官吏精细统计,能够掌控的人口迅速增加了数万户。

  广陵郡也是规模很大,从长江到淮河这么宽广的区域,尽归广陵所有,在西部南北只有三个县就连通了江淮之间。

  这般掌控肯定是不牢固,要想更快的掌控当地,最佳之法莫过于再设置一位太守,而且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太守,才能镇抚当地。

第179章 欲吞人口百万

  在孙策借吕范之名,婉拒刘备借广陵的请求后,刘备已经整顿军队,开始向北进攻吕布。

  淮河以北,江东无需太担忧。吕布难有余力,侵犯淮南。

  然后有徐琨镇守淮陵,袁术刚刚大败一场,应该没有勇气再犯临淮。

  刚刚打下来的江淮一带,可以趁机安稳数月,抚恤百姓,稳定人心。

  这局势让孙策心情非常不错,然后才向吕范问道:“坏消息是什么?”

  吕范面容肃穆:“刘表、黄祖狂心益悖,妄兴刀兵,侵我郡界,已勾连诸葛玄,兴兵数万,侵掠豫章。”

  “诸葛玄出兵了?”孙策英武的眉毛一挑,这的确是个坏消息。但也没让孙策太吃惊,毕竟在豫章郡屯聚了最多的部队,更是用名将太史慈为都督,预防的就是刘表、黄祖的侵扰。

  只是诸葛玄的这个出兵机会选的太好了。豫章郡境内,正好有山越叛乱,宗贼造反。

  不过也有可能这些叛乱,就是他们荆州势力挑拨的。就像关羽进攻襄樊,与北方大量豪强、叛军勾结,就连许都附近都出现了叛军,从而威震华夏。

  大军进攻之际,挑拨敌方境内叛乱,本来就是这个时代最经典的正合奇胜之法。

  吕范说道:“刘表数月前从水一带撤军,停止与曹操对峙,可能便一直在调兵遣将,准备进攻豫章。”

  这样算算时间的话,也的确是他停止对峙,就准备东征的事情了。

  孙策还真的感谢汉天子和曹操,要是没有他们吸引的刘表、张绣北顾,刘表提前进攻数月,江东局势会极为险峻。甚至孙策北伐都将军心不稳,不得不收兵回援。

  不过当今诸侯,南征北战也是常态。曹操不也是今年打吕布,明年打刘表,中间还抽时间揍了一顿袁术吗?

  江东至少没有四面受敌,只要挡住刘表、黄祖的这次攻略,就能至少安稳数年。

  孙策的创军建业,江东五郡就能彻底安稳下来了。

  说完形势,吕范认真的分析道:“豫章多大泽水网,骑兵难以驰骋,与刘表大军交战,最棘手之处便在于我江东水师不足。”

  孙策认同的颔首,历史上凌操但凡有一艘可靠的战舰,也不至于轻舟独进,被射杀在没有遮挡的小船上。

  “可不论舟船是否齐备,这一战都非打不可啊。此乃刘表犯境,非我等所愿。卿可有何谏言?”

  吕范肃然,说道:“将军前者北伐广陵,又西击袁术,虽然所用部众仅数千人,但长期征战,亦使得后方粮草供给艰难,钱粮谷帛消耗巨大。若再兴数万之众,与刘表争锋于豫章,恐怕必使基业动摇,民心不稳!”

  孙策眉头微蹙,这倒也的确是一个极为严的问题。

  战争不要只看前方将士的铁马金戈,赫赫武功,更重要的还是后勤保证能力。

  江东从北伐

  出兵到如今也快半年了,数千人的人吃马嚼,粮草消耗也是极为严重。

  而拿下了广陵、临淮两郡,还要赈济难民,抚恤百姓,这一笔一笔的支出都是钱粮啊。

  关键是,现在能支撑江东孙策长期征伐的,也就是一个吴郡。

  这天下诸侯,谁也别笑谁。能有一个核心富庶郡国,就非常不错了。

  刘表号称南接五领,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这句话也就听听就罢了,他北面的南阳残破不堪,在张绣手中。

  江夏在荆州大族黄祖手中。荆南的四个郡,以长沙太守张羡为首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根本对他不理不睬。

  刘表之所以那么富庶,兵强马壮于汉末,只有一个原因,他的核心区域,以襄阳为核心的南郡,汉末以来没有遭受大乱,本身就有七十多万人,又接收了大量人口,所以人口超过百万。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谋士会说他拥千里之地,百万之众,带甲十万。

  吕布号称徐州牧,但能有效掌控的土地,一直也都是只有下邳郡一带十几个县。

  都是只依靠一两个核心郡国,荆州没有经过什么大乱,而吴郡却支撑着孙策南征北战两年近两年,自然荆州要比江东富庶,能够调动的钱粮、军队更多。

  跟刘表硬拼,对江东而言的确不是个明智之选。

  所以孙策对吕范问道:“卿有何良策?”

  吕范建议道:“我并非前线良将,亦不善军谋。但以我所观,将军昔破袁氏,今收江淮,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荆人无不服将军之雄姿,惮君侯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诸葛、黄祖等将所能抗御。”

  “若将军能乘江东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舟船大兴,军容既盛,则可不劳众而荆州惧矣。”

  孙策若有所思,问道:“卿言下之意……是屯兵丹阳?”

  吕范重重点头,说道:“丹阳,乃江东之重,地广而富饶,多山林材木,富铜铁之饶,民众既多,又为精兵之选。以将军威名,大军之武略,旬月可平丹阳叛逆。”

  “丹阳既平,威震山越,则将军可用之师复得丹阳大军五千,然后收丹阳赋税,以整备水师,军容既盛,水陆并进,大张旗鼓进军。黄祖攻城不顺,见江东大军来援,必心有惧意,引兵而退。以其庸碌之才,绝不敢扛将军神武之略。”

  “如此则苦了子义啊!”孙策感叹一声。

  其实吕范的谋略很简单,而且跟军事也没什么关系。

  他的建议就只有一个,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先将全部精力用于丹阳郡,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一举荡清这处核心郡国的叛乱,此地叛逆没有强援,绝对难挡孙策、徐晃联军的兵锋。

  扫清丹阳叛逆后,按当初规划,梳理丹阳郡的赋税,以缓解吴郡压力

  ,强化根本。

  当丹阳郡平稳下来,丹阳郡的五千驻军就可以调度了。

  此时在丹阳郡调遣舰船,兴建水师,扩大援军规模,无需兴师动众,大举向前,就能给豫章郡的黄祖极大压力。

  孙权六征合肥而不克,是因为什么?因为城高池深,防御森严?

  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大规模的援军。

  任何军队在敌军强援到来的情况下,都没办法安稳攻城。

  尤其到来的援军规模可能比己方还大,统帅的将领还是威震天下的名将。

  不用交战,进攻的一方就会人心惶惶。

  但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太史慈能够坚守住柴桑!

  刘表跟长沙太守张羡的关系非常恶劣,他要攻豫章,能走的道路只有一条,即从江夏沙羡出兵,顺长江东下,经西陵、鄂县、下雉进攻豫章的最西侧城邑,也是豫章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扼守江东长江水道的兵家重地,柴桑!

  刘表大军一旦突破这里,就能顺江进入彭赣泽也就是鄱阳湖的前身!

  然后整个豫章的局势就彻底糜烂,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为一旦荆州军攻入鄱阳湖,这里四通八达的水系简直沟通了整个豫章,赣水、余水、懿水、豫章水等等各系长江重要支流沟通了整个豫章郡所有郡县,水师可以直抵任何城邑。江东根本无法阻挡!

  所以柴桑之重,兵家必争!这里简直是锁豫章之钥。只要将荆州大军挡在柴桑以西,就能使其有再多军队亦无法施全力,只能三军籍籍,屯于豫章边境。

  可即便柴桑如此重要,也不意味着太史慈能够将上万大军全部集结于柴桑境内。

  因为豫章郡实在是太庞大了!

  豫章郡之大,可能突破所有人的想象,也突破所有后世人对汉末南方的认知。

首节上一节167/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