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94节

  “结婚,这是好事啊!结了婚,有了定性,人心自然就不会乱了!”

  说话时,李毅安从烟盒里拿出香烟,递交孙德林一根,说道。

  “弟兄们结婚了,将来才会把家落在婆罗洲,这

  对咱们来说是件好事。”

  经过巴斯托涅的融合后,现在特遣队才真正成为李毅安的特遣队,同生共死的经历,赢得了认同,既是对他的,也是对婆罗洲的,哪怕他们从来没有踏上过那片土地。

  抽了口香烟,孙德林点了点头,说道。

  “道理我懂,可是李长官,当兵的娶了媳妇,心是会散的,我担心弟兄们上了战场,会挂念媳妇,这样的话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的。”

  如果没有经过巴斯托涅一役,孙德林是不会说出这番话的,他的担心,其实就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

  闻言,李毅安就是,一阵哈哈大笑。

  “这个你可就想多了,有了家,他们才会更加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战,放心吧,你要相信我们的弟兄们。”

  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毅安说道,

  “这么多弟兄能在法国解决终身大事,这可是件好大事啊!那么多法国女人愿意嫁给咱们的人,不正好证明了咱们的人有多么优秀!”

  这个时代,欧洲人往往是高高在上的,在很多欧洲人的眼中,黄种人是低等种族,白种女人又怎么可能嫁给黄种人呢?

  可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一个二战就把高高在上的欧洲人拉下了神坛!

  贫穷面前,众生平等!

  现在法国女人们为什么愿意嫁给特遣队,因为特遣队员们的手里有罐头,有骆驼烟,有钱,有那些女人人渴望的东西可以给她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虽然市侩了一些,可又有什么样大不了的呢?

  什么罐头啦、骆驼烟啦,就当是彩礼啦。

  况且拿罐头当彩礼,总好过拿大几十万当彩礼吧!

  “结婚,我们作为主官的,应该替他们高兴才对,你说是不是,我看,要不然就为他们举办一场集体婚礼吧,我来亲自主持。”

  李毅安从来不会放弃接近他和特遣队员关系的机会,婚礼,同样也可以拿来拉近双方的关系,增强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以及对他的认同。

  “集体婚礼?“

  孙德林看着李长官说道。

  ”李长官真准备给他们在军营里办集体婚礼,让他们结婚啊!”

  “不是在这!“李毅安摇了摇头,说道:

  ”我有一个更好的地方!”

第153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二更,求订阅)

  12月23日,这一天,巴黎圣母院里挤满穿着礼服的军人。

  他们是一群外国人,来自中国。

  这里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甚至就连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这会也停满了处处点缀着彩带,鲜花的吉普车,就连路边的路灯上也悬挂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大红灯笼。

  尽管巴黎圣母院内外很热闹,但是对于许多法国人来说,他们的心情很复杂因为几百个法国女人嫁给了外国人,而且还是中国人。

  哪怕是在过去被占领的岁月里,不少法国女人为了面包和德国人搞在一起,哪怕是很多法国女人为了一根巧克力可以去品尝美军的巧克力。

  可那不一样,他们是白人。

  可是现在呢?

  那么多的法国女人嫁给了一群中国人。甚至婚礼还是在巴黎圣母院内举行。

  面对这些有的法国人尽是一副如丧考妣状,他们确实想不开,他们确实很不开心。

  虽然不开心,也只能忍着。

  忍不住,那就憋着!

  因为,这些外国军人手里有枪!

  不过少数人的情绪,并不影响大局。

  今天是个好日子!

  对于特遣队576名新人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

  是他们结婚的日子!

  不但新人们穿着漂亮的呢子军常服,其它的队员也都是如此穿着,他们聚集在这里参加这场盛大的集体婚礼。

  今天的巴黎圣母院是属于特遣队员们的主场。

  为了给数百对新人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婚礼,李毅安不仅亲自为他们主持集体婚礼,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份贺礼,甚至还把集体婚礼的场合定在了巴黎圣母院。

  为什么会选择这里?

  因为在另一个世界,巴黎圣母院已经毁灭于大火之中,在这里举行婚礼是某种追忆吧,选择这里特遣队员们举行婚礼,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念头……这里是每一代法国王室以及拿破仑皇帝举行婚礼的地方。

  而现在,来自中国的特遣队员们在这里和法国女人结合,举行婚礼,无疑是在告诉所有法国人,甚至是告诉全世界……时代已经变了。

  是的,时代变了!

  欧洲的灯火暂时已经熄灭,未来东亚的灯光将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耀眼的存在。

  而这场在巴黎圣母院内举行的婚礼。就是在向他们诏告这个未来。

  不仅如此,李毅安甚至还请来了电影摄影师,用这个时代罕见的彩色胶片,拍摄婚礼的过程,将来这部记录电影将会在军营中,甚至在国内播放。

  它所记录的并不仅仅只是新人们的婚礼,而是通过这样的集体活动,让所有人对集体产生归属感,认同感,最终彻底成为这个集体的一部分。

  当然,这同样也是一部广告一部让国人看到加入“公司”后,他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不仅可以拿到高薪,而且还能够娶到洋婆娘。

  总之一句话,就是迎娶白富美,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这些法国女郎富不富不一定,但肯定是又白又美!

  做为主婚人的李毅安看着面前的新人给他们送去了衷心的祝福。

  “……576对新人跨越国家、种族的结合不仅仅是友谊的象征……”

  站在台下的老兵乐呵呵的瞧着台上的王雄,瞧着那家伙笑开花的样子,老兵连连摇头。

  老实人吃亏啊!

  就这么三下五除二的那金发洋婆娘给得了手,不过不得不说,那婆娘身条好,一看就是能生养的身子。

  其实,洋人的婆娘差不多都是这样。旁边的这个也不差啊。

  作为伴郎出席婚礼的老兵,身边站着个法国妞,身段夸张的很,搭眼一瞅,就知道娶着她,将来孩子肯定不会挨饿。

  感觉到伴郎的目光一个劲的落在自己的身上,女人大胆的迎着他的目光,冲着他咧嘴露出了笑容。

  这洋妞咋就嫩大胆呢?

  一点也不矜持。

  简直就是不守,不守……不过,这女人瞧着可真不赖啊!

  这身段,一看就是能生养的,娶媳妇就得娶这样的!

  “那个,那个……”

  不知道为啥,老兵变得有些结巴了,磕磕巴巴的说不出话来。女人见状便向他靠了靠,挽着他的手臂,然后就和他聊了起来。

  尽管听不懂女人在说什么,但是手臂的触碰和扑鼻而来的香水,让见惯了世面的老兵,也给整懵了。

  甚至就那样傻呵呵的乐着。

  老实人……上贼船,那是一个容易啊!

  这一天,在巴黎圣母院里,有多少伴郎沦陷于法国女郎的热情之中?没有具体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盛大的集体婚礼对于巴黎人的冲击是很大的。

  毕竟,在巴黎,那些美国大兵大多数时候只是想用手里的罐头,巧克力,骆驼烟作为交换玩玩儿法国女人而已。

  可是现在呢?

  巴黎的女人们却看到了一群和那些吃干抹净拍拍屁股不认账的美国大兵截然不同的男人。

  他们对待女人负责且认真,再加上收入颇高,手里又有各种市场上极为紧俏的物资。

  这可是妥妥的长期饭票呀!

  看到这样的饭票还不抓紧吗?

  于是在巴黎,特遣队员们就成了“抢手货”抢,后来在法国以及德国等地,特遣队员们都深受当地女人的欢迎,原因无他,因为他们对感情非常认真,这深受当地年青未婚女人的推崇,况且他们出手也很阔绰。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婆罗洲的眷村等公建小区会被外界戏称“八国联军”的原因,毕竟,特遣队在法国、比利时、德国以及荷兰等国带回来的不仅仅只有武器,还有当地的女人有上万外国女人嫁到了婆罗洲。

  甚至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法德等国提到对感情认真负责

  的男人都会用“中国男人一样”来形容。

  在冷战时期,很多在欧洲留学的婆罗洲男生总是会受到当地女人的追捧,并且收获属于他们的爱情,这甚至直接给婆罗洲的女人造成降维打击,也正因如此,婆罗洲才会在那个女拳风起云涌的时代独善其身。毕竟,女人们深知身边的男人们多受欢迎,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外国女人抢走,所以呢,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没有洋妞身材好,但是我温柔,我贤惠啊。这样总会选我了吧,当然,即便是找不到男人,她们也不会找外国男人将就着,要知道,外国男人他们自己本国的女人都不要,女人得多想不开才会要那些洋垃圾啊!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而已。

  眼下对于这些新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享受接下来幸福的命运而已。而李毅安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他们的婚车上都有一个酒店的信封,信封里有房间钥匙,他们将会在巴黎的酒店之中度过他们的蜜月,那里不仅有蜜月套房,而且还有精美餐点。

  为了这次集体婚礼,李毅安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甚至还借鉴了后世某红书上的一些什么“女人的梦想”之类的东西,总之一句话,为了弟兄们的婚礼,他可是操碎了心。

  但是这样的安排不仅会收获他们的感激,甚至会让他们萌生以死报答知遇之恩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还是非常传统的,传统的观念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想法与行为。

  恳求各位大佬继续支持!求订阅,求月票!拜谢!!!建了一个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154章 丘胖子,你的大英帝国亡了(第三更

  ,求订阅)

  这一天,无论法国的男人们多么酸,但是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这场盛大的婚礼,却永远铭记在历史之中,甚至就连同法国官方,短跑冠军戴将军也高兴的表示这是同盟国之间友谊的象征!

  嗯,当年贝当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语。甚至说什么法国的女人和德国的男人在一起不仅仅是超越民族的爱情同样也是是促进两国和解重要的一步。

  嗯,其实,放在中国这边倒也能说是和解的重要一步,毕竟,中国和法国是有恩怨的。

  八里桥上的两发子弹里,就有一发是法国人。

  不过,外界的反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收获人心!

  在主持完集体婚礼后,原定的计划是从巴黎圣母院直接去机场,然后返回美国的,不过在这个时候却收到了另一个邀请。

  前脚刚从台上下来,这边还没等李毅安和下属安排一些事宜,就有下属领来一名来自盟军司令部的英军少校,这次能够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集体婚礼,多亏了盟军司令部出面协调,所以对令不过来的人大家自然都很客气。英军少校上前敬了个礼,说道:

  “李先生,有人希望和你见上一面,就是现在。”

  英国军官?

  尽管现在的巴黎最常见到的就是以美国,英国为首的盟军军人,但是特遣对几乎从来没有和英国佬打过交道。

首节上一节94/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