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70节

  “什么?”

  尼古拉罗密欧一愣,然后突然笑了起来。

  “你应该知道,我的工厂已经被盟军查封了。”

  “我知道,而且你的工厂在盟军的轰炸中,大多数设备都已经损坏,根本没有收购的意义。”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会对我的工厂有兴趣?”

  “技术!”

  李毅安直接了当的说道。

  “我对你们公司持有的发动机技术,很感兴趣,这是我来这里的目的。”

  虽然意大利只是列强中的二流,甚至三流货色,但并不代表它没有自己的优势,阿尔法.罗密斯公司的发动机技术,绝对属于世界一流水平,而且生产质量也是高水准的,以意大利的sm75型飞机为例,它采用的就是三台阿尔法.罗密斯1278型发动机,42年,它曾飞到东京后返回,全程20000公里,可见其发动机的优异品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日本甚至包括美国的运输机,一直受困于发动机起火等可靠性问题,阿尔法.罗密欧的发动机或许功率比不上其它国家,但是可靠性绝对是世界第一流水平。不仅如此,它还是最早从事喷气式发动机研究的企业,在战争期间就已经制造了喷气式发动机。

  而它的产品,不局限于飞机引擎,还有汽车以及军舰引擎,这家公司持有的发动机技术绝对堪称一座宝藏,买下这家公司,绝对可以让北婆罗洲公司在一夜之间,拥有全世界第一流的引擎技术,而且是各种引擎。

  而无论是将来发展汽车工业、造船业还是飞机制造业,都离不开发动机,发动机才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什么!”

  尼古拉罗密欧猛的一下站起身,有些激动的说道。

  “李,那怕就是德国人占领那不勒斯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抢走我们的技术……”

  面对有些激动的尼古拉罗密欧,李毅安看了他一眼,用淡淡的语气说道。

  “罗密欧先生,意大利已经解散了他的军队,盟军肯定会对意大利实施非武装化改造,你所保护的那些核心技术,很快就会失去它的价值没有了军队的需求,谁会需要那些军用引擎呢?”

  面对李毅安的反问,尼古拉.罗密欧愣住了,确实,没有了军方的订单,公司似乎只能卖卖汽车引擎,毕竟,英国人、法国人是不会用意大利发动机的。

  说罢,李毅

  安又扭头对身边的关山说道。

  “把那份文件拿过来。”

  一直站在旁边的关山,连忙取出一份文件。

  “罗密欧先生,这是一份文件,是俄国人给白宫的文件,其中有涉及意大利的企业,他们认为意大利的企业,应该作为战后赔款的一部分,赔偿给俄国,嗯,我想,俄国人肯定会对你的工厂很感兴趣。”

  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至于文件的真假……压根就不重要!

  接过文件,只是稍微翻看了一下,尼古拉.罗密欧的脸色就变得极其难看。

  “这些该死的强盗,他们怎么敢这样……”

  面对尼古拉.罗密欧的愤愤不平,李毅安直接给了一个报价。

  “100万美元!”

  其实,大家都是强盗而已,只不过李毅是给钱的那种,不仅给钱,而且还给了他们希望。

  “现金,有了这笔钱,你可以立即乘船和家人一同前往西班牙,然后从那里前往南美,在那里你可以东山再起,或者避开风头之后,再返回意大利。”

  面对李毅安的建议,罗密欧沉默了下来,其实,在监狱里他就曾考虑过逃亡,只不过他的手中并没有多少外汇,和几乎所有工业家一样,他的钱都在工厂里,在银行中……都是意大利里拉,都被冻结了。

  而那些到处收购银行、酒店等资产的美国人对他的工厂并没有兴趣。

  想了想,罗密欧说道。

  “150万!”

  “110万!”

  “140万!”

  “115万”

  ……

第114章 良心资本家(第二更,求收藏)

  买下公司,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自然要重新召集公司员工科研技术员工,让他们继续工作,当然是研究性质的工厂。

  说到底,就是要把这些人养起来,毕竟阿尔法.罗密欧公司持有的技术是死的,技术人员才是根本。有了技术人员才能从事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这些技术人员来说,他们无疑是幸运的,毕竟,在一片废墟中能够得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本身就是让羡慕的。

  况且,他们的工资还不是如同废纸一般的里拉。

  “实物!”

  站在公司会议室内,看着这些穿着破旧西装的公司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李毅安直接了当的说道。

  “所有的工程师、技术助理,根据过去的薪水级别,以10公斤白糖和三包骆驼烟为基础,每晋升一个级别,增加一公斤白糖,一包香烟。”

  还不等李毅安的话声落下,会议室里的人们的神情那是一个激动,白糖和骆驼烟,看似不起眼,但是却可以换到面粉、橄榄油以及肉食以及其它所需要一切,可以让他们的家人摆脱饥饿。

  一个年青的助理,更是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道。

  “先生,我们,我们可领取实物吗?我是说,技师。”

  “所有在雇佣名单上的人,在特殊时期,都可以领取到实物薪水……”

  作为新老板的李毅安,那是一个大方。

  在此时的那不勒斯,最值钱的不是既不是废纸一般的里拉,也不是美元,而是实物,糖和烟又是最受欢迎的,这样的高薪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

  这就是战后的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斯帕姆午餐肉是军需品,李毅安甚至还想给他们发几盒罐头,毕竟,作为老板,要善待人才,尤其是这些高技术人才。

  也就是几盒罐头而已。

  不过,如此丰厚的待遇,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他们每个人都要和公司签署十年的长期雇佣合同,如果要辞职的的话,需要赔偿公司的损失。

  对于这一条款,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拒绝,甚至,他们还直呼老板仁义。

  没办法,这年月的打工人,尤其是欧洲的打工人都被资本家调教的不要不要的。

  长期雇佣?

  谁家那么良心啊!不都是一通压榨,发现没有利用价值后,再一脚踢开嘛。

  现在新老板可真是良心资本家。

  在签署全员的时候,所有人都发自肺腑的感谢着上帝,感谢上帝让他们在这特殊的时期,能够碰到这样大方的良心老板。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李毅安之所以和他们签署长期雇佣合同,归根到底还是怕他们跑了!

  毕竟,人是长腿的。

  这些人无不是这个时代第一流的引擎工程师,他们可以为阿尔法.罗密欧工作,也可以为其它公司工作。别说是十年了,差不多五六年后意大利差不多就走出战后阴影了,开始进

  入高速发展期。那个时候,能约束他们,防止他们回意大利的,就只有一份合同了。

  “老板,我注意到我们的合同里,都有是否接受海外派遣一项,这是不是意味着,将来我们可能到国外去工作?”

  拿着合同的卡皮尼,走到老板的面前询问道。

  “是的,我的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在美国,在英国以及亚洲都有业务,将来的业务重点是在亚洲,所以,我的职员必须要能接受海外派遣,当然了,到时候薪水方面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对着面前这位航空工程师,李毅安和蔼地微笑了一下。

  “怎么?有什么困难吗?”

  “老板,我恐怕需要斟酌一下。我不能立即做决断,毕竟,我有家人,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意大利。”

  “当然,”

  对于卡皮尼,李毅安是志在必得的,他是公司少有的喷气式发动机专家。

  随后李毅安又关切的问他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笼络人心嘛,这是再简单不过经营手段。

  “我最近两天就要离开那不勒斯了,到时候马里奥先生会负责管理公司,我希望到时候,你能够继续主持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制,嗯,我认为它才是未来,公司的力量将会尽可能的往这个方向倾斜,你觉得呢?”

  “老板,我也这么觉得……”

  聊到专业方面,卡皮尼显得有些兴奋,他兴致高涨的解释着喷气式发动机的优势,在他说话时,李毅安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听众,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他,当然知道未来是喷气式的时代。

  也正是在听着讲解时,光屏闪现。

  “可以学习技能“航空发动机工程”,是否学习?”

  李毅安连忙选择是,航空发动机工程技能的知识迅速涌入他的脑海中。

  原本对于航空发动机压根就没有多少了解的他,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专家。

  “航空发动机工程”知识涵盖了航空发动机的原理、设计、制造、测试自然是不用谈了,虽然lv1的技能,只是让李毅安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大概原理,各种设计规范和制造规范,虽然听起来这些知识没什么重要的,但是在这个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刚刚起步的时代,这些知识无疑是领先于时代的。

  当再一次卡皮尼聊起喷气发动机时,李毅安立即显现出了自己专业上的优势。让卡皮尼只以为面前是一位杰出的航空工程师。

  没有办法,系统爸爸就是如此的给力。

  等到最后,卡皮尼那里还在意什么没出过国,只是恨不得能够立即跟随李毅安这位对喷气式发动机研究极其深刻的专家一同开始新的研究。在得知工厂将来会建在亚洲后,卡皮尼思索片刻问道。

  “您是说……我们以后要去亚洲是吗?”

  “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老板!”

  有时候,学者就是如此的单纯,曾经的问题,在面对学术大咖的时候,都不再是问题了。

  在卡皮尼去人事办理合同事宜的时候,李毅安起身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城市,尽管没有灯火管制,可是战争摧毁了发电厂、变电所,让整个那不勒斯倒退到了19世纪。

  此时,掮客们仍然在到处搜寻着他们眼中的财富,可是他们那里知道,真正的财富是什么啊……其实,就是这些人,这些工程师和他们脑子里的知识……

  注视着漆黑的城市,李毅安的嘴角再一次上扬。

  “真是遍地的宝藏啊。”

  自言自语的同时,李毅安明白,伴随着这些人才的到来,北婆罗洲的黄金时代也注定即将到来……

第115章 好消息(第三更,求追读)

  有时候,事情顺利的简直有那么点匪夷所思。

  一路上,李毅安的脸上都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容,坐在副驾驶的丁恩问道,

  “老板,我们去那?是回突尼斯,还是?”

  “去萨沃亚马尔凯蒂飞机公司。”

  随后,李毅安就闭上了眼睛,这家公司所在的城市刚刚被解放,这家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水上飞机制造企业。从20年代起开始转入生产陆上飞机。大战期间,生产各种类型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其中sm.79型轰炸机曾在大战中被广泛使用,而德军曾使用其生产的sm.75ga型远程运输机,携带了大量的德意与日本方面的外交和作战文件,从德军占领的最东端的机场,克里米亚半岛机场出发,先飞抵由日军控制的包头机场,第二天飞抵东京。随后飞机从日本返航,最终降落在罗马机场。

  在二战时期,sm.75ga型远程运输机绝对是性能最出色的大型远程飞机,甚至就是战后的十年里,他的性能也可以用出类拔萃来形容。

  就大型远程飞机的研发技术和经验来说,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绝对不比波音、道格拉斯差,至少是同一水平的企业。在战争期间,它生产了近两千架轰炸机和运输机。也正因如此,它一直饱受盟军轰炸机的偏爱,不断的轰炸使它的工厂大部分的生产设备毁于战火,这也是战后,这家公司走向末路的原因,毕竟,战后意大利空军大量使用美援飞机,而民航同样也不景气,由此导致这家公司既没有资金改进设备,也没有资金继续研发,紧跟世界潮流。

  不过眼下,这家公司绝对是一流的航空制造企业,或许轰炸可以摧毁工厂、摧毁设施,但是却摧毁不了技术,它的技术现在仍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对于这家技术实力如此雄厚的公司,李毅安可以说是向往已久了,毕竟,航空发动机总是需要有飞机配套的,而将来,婆罗洲肯定是要制造大飞机的。

  不仅仅只是大飞机,还有大轮船,意大利的船舶工程师,也是非常优秀的,也可雇佣一批!

首节上一节70/216下一节尾节目录